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景忠橋(第二批省保)時代:元地址:山西晉城市城區東關東門外沙河上景忠橋又名永濟橋,俗稱東關橋、東大橋。晉城老城區古橋,從清朝澤州府時期至今,仍是山西晉城市東向交通往來的必經之路。據清乾隆《澤州府志》載,橋始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初建時為木構橋梁,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仿晉城西關景德橋大券拱式樣,改建為石橋。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進行了大的修葺。景忠橋是一座單孔弓形石拱橋,橋長16.55米,橋寬5.7米,橋面略有弧度。橋身為單孔拱券……[詳細]
  薄一波故居,位于定襄縣蔣村鄉蔣村中。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書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改為現名,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屆、八屆、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曾任國家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長、建委主任、經委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薄一波故居是其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坐北向南,一進四合院,分布面積約28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1996年當地文物部門進行翻修,現存房屋16間,保存較好,是一座典型的晉北農村四合頭……[詳細]
  辛寨村龍王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云岡區口泉鄉辛寨村辛寨村龍王廟整體坐北朝南,南北長50.5米,東西寬28米,占地面積為51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為二進院落,原一進院已毀,僅存二進院,現存建筑有5座,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倒座戲臺、正殿,正殿兩側有東、西耳殿,現東耳殿已毀,倒座戲臺東、西兩側分別設有掖門1座。龍王廟創建年代不詳,1989年對正殿、戲臺進行過維修,現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廊,單檐懸山筒板布瓦頂,前施抱廈三間,進深……[詳細]
  薛關遺址薛關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舊石器地址:蒲縣薛關鎮西約1公里的聽水河右岸1964年發現,1980年正式發掘,獲得石制品4700余件及一部分哺乳動物化石。C14測定為距今13550±150年。薛關遺址的石制品包括細石器和粗大石器兩類,以細石器為主。原料有燧石、石英巖、角頁巖等。細石器的類型達30余種,有楔狀、船底形、半錐狀、似錐狀、漏斗狀等各種類型的典型細石核達30余種,有細石葉和各種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琢背小刀、錐鉆等。刮削器占石器的83%。尖狀器是薛關遺址的代表性器物。薛關石制品以……[詳細]
  永凝堡遺址永凝堡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西周地址:洪洞縣城東北5公里永凝堡村1957年3月,該村村民取土時發現了重要銅器300余件,其中在一件鼎器內壁有銘文2行8字:“□□乍(作)父丁寶鼎□□”。簋一器內底有銘文:“乍(作)永商彝毆。”從器物形制和紋飾來看,該墓及其所出青銅器當屬西周早期。1980年6月及10月,考古工作者對永凝堡進行考古鉆探、發掘。鉆探面積13000平方米,共發現灰坑20個,墓葬56座。有22座墓經過發掘清理。這些墓多為西周時期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的隨葬品主要是銅器……[詳細]
  武州城遺址武州城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遼、金、元地址:五寨縣小河頭鎮大武州村西據記載,東周的趙惠王置武州塞,魏置神武縣,唐末置武州,后唐改毅州,遼重熙九年復武州,號宣威軍。武州城系歷代兵家屯兵要塞,也是歷代少數民族與漢族雜居之地。遺址有城址兩處,小城平面呈長方形,大城平面呈正方形。小城周長約1.46公里,城墻底寬3-5米,頂寬1-2米,殘高4-6米;大城周長約3公里,城墻底寬8-10米,頂寬4-5米,殘高2-5米。兩城相鄰,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北。經調查發現,現存城址地表散落著大量瓦片、瓦當等建筑……[詳細]
  趙彥莊龍王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新榮區花園屯鄉趙彥莊村南部趙彥莊龍王廟坐北朝南,現僅存戲臺、正殿均為清代建筑,廟院東西長16.4米,南北寬34.2米,占地面積約560平方米。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梁架為單步梁對五架梁通檐前后用三柱,前一間為敞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殿內兩山墻及后檐墻均存清代壁畫,面積約32平方米,現明次間裝修不存。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前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三椽,單檐硬山卷棚筒板布瓦頂;戲臺梁架結構為前四架梁對后四架梁,通檐用三柱,屬于一殿……[詳細]
  位于定襄縣城東60余里,雷轟尖山峰南。系石窟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僧道眾士,四方募化,就山鑿殿,石窟造像,歷時九年,造成石殿一座,內鐫造千葉寶蓮玉像一尊,就殿壁雕刻石像,故亦稱百佛堂。石殿三間,深廣各三十余尺,全仿木結構建筑,呈一般大殿形式。柱、梁、斗拱、檁、椽、瓦當等全部就山石雕成,石雕工藝古樸而精細。石殿內,百尊石佛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石殿為主殿。還有東配殿(龍王廟)、西配殿(圣母廟)、關帝廟、鐘樓等。殿廟及神像均系清代修建補塑。秀容書院:秀容書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詳細]
  石勒城遺址石勒城遺址(第三批省保)時代:晉地址:襄垣縣城東北二十八公里的西營鎮城底村北據清乾隆四十七年《襄垣縣志》載:“晉大興二年(319年)石勒進據襄國,稱趙王,后攻上黨,筑城于城底村北,以積芻米,基址猶存。”遺址西面的西營鎮為石勒屯兵之所,遺址東北面的護駕腦村為石勒的護兵駐地;遺址東面的花果園村為石勒的花園,周邊各村均因與石勒皇城相關聯而得名。遺址坐北朝南,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500米,四周城墻夯土基礎大多可辯,現存城墻呈東西走向。墻殘長27米,殘高6米,底寬6米。城墻為夯土筑成,夯窩直……[詳細]
  西四義普覺寺(第五批省保)時代:元至清地址: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西四義村西四義普覺寺,據寺內現存的清道光十四年(1834)碑文記載及實物佐證,該寺創建于唐天寶元年(742),后經歷朝維修,終成今日之貌。該寺坐北朝南,兩進院落,東西長64.61米,南北寬36.36米,占地面積2204.87平方米。現存主要建筑及殿宇有四大天王殿(南殿)、三佛殿(中殿)、關圣殿(正殿)、藏經樓等,各神殿前后照映,相互貫通。三佛殿位于磚砌臺基之上,前有方形月臺,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拱四鋪作,單下昂,螞蚱……[詳細]
  張村府君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長治市郊區大辛莊鎮張村村中,距長治市6.8公里府君廟,始建年代不詳,廟內存元至治元年(1321)創建新堂(大殿)石碣,“至順元年(1330)功畢”。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重新修理……南角殿三間”碑記。坐北朝南,現存建筑有大殿,東西耳殿。現存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前檐大額的使用、斗栱后尾垂蓮柱的出現,廊內迎風板的設立,充分顯示了明代建筑的風韻;殿內梁架結構為六檁雙步廊式,前廊雙步梁上采用仿駝峰式造型的合㭼,這是明時期常用的……[詳細]
  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0年地址: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石安村1940年1月,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門鎮石安村成立,下設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財政局舊址、司法科舊址、稅務科舊址、公安局舊址等機構。抗日戰爭期間,石安村為離石的抗日指揮中心,組織發動群眾建立了抗日救國各救會組織,以抗日救國為宗旨,動員全縣人民抗戰,先后有2200余名青壯年參加了中共領導的抗日軍隊,為保護延安和晉綏分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9月中旬縣政府機關遷出石安村。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詳細]
  景德橋景德橋(第一批省保)時代:金地址:晉城市城區西關白水河上又稱西大橋。因其“通沁水、陽城之路”亦稱沁陽橋。據《重修沁陽橋堤碑》載,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新中國建立初期,橋身拱券崩塌,橋上欄板殘損無幾,1956年,國家撥款重新維修,增筑欄板,使橋恢復舊貌。景德橋是一座敞肩式單孔圓弧弓形石拱橋,橋長21.62米,橋面寬4.8米。主拱券由十五道等截面獨立圓弧拱石圈縱向并列錯縫砌置而成,券體寬6.65米,上、下各拱石接面處及相鄰拱圈內部,均采用銀錠卯腰鐵相……[詳細]
  吉家莊遺址吉家莊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大同市吉家莊鄉吉家莊村東南約0.5公里吉家莊村南臨殿山北麓,桑干河南岸。遺址位于桑干河二級階地上,遺址面積約1平方公里,大部分現為農田耕地,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地面殘存遺物非常豐富,東北部有曲曲折折的小溝,從斷層可以看到灰坑和灰層。灰層厚達2.5米至3米左右,遺物數量不少,未發掘。根據地面的遺留物辨認,初步認為:遺址中的陶器質料主要是夾砂陶、泥質陶兩種。大部分為灰陶,還有一些紅陶和黑紅相間的彩陶。陶器上的紋飾主要有粗繩紋、細繩紋、磨斷繩紋、蘭……[詳細]
  橫水成湯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運城市絳縣橫水鎮橫東村東北橫水成湯廟,創建年代不祥,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十六年(1751)重妝圣母全身,十八年(1753)重修戲樓;清嘉慶十九年(1814)創建文昌閣;清咸豐二年(1852)重修并創建山門、北房、門樓。全廟坐北朝南,現存為兩進院落布局,東西寬34米,南北長89.2米,占地面積303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保存不完整,中軸線上現存建筑自南向北有獻殿、湯帝殿、圣母殿,圣母殿東、西兩側建有馬王廟和財神廟各一座。其中,獻殿為明代遺構,其余均為……[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在线一区 |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小视频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