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大同城墻位于大同市中心區域,古城面積3.45平方公里,輪廓呈正方形。現存城墻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增筑起來的。城墻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周長7.2公里,建有主城門四座,東曰和陽門、南曰永泰門、西曰清遠門、北曰武定門,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望樓、角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古城墻與護城河及環城公園如今已成為大同這座千年古都一道亮麗的風景。大同古城墻據明正德十年(1515……[詳細]
  臨汾堯廟位于城南約3公里處。史載,初建于晉,址于汾河之西。晉元康中遷于汾東,當府城西南。唐顯慶三年(658)遷今址。唐至明清因故多次修茸重建。1965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998年,兩度重修廣運殿。2001年,新增堯都廣場及堯都華表。2002年,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堯廟宮及廣運殿的重修,全面恢復宮內殿宇。主體建筑包括:宮門、儀門、光天閣,堯井亭、廣運殿、舜殿、禹殿、帝堯寢宮等。堯廟(第一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堯都區南郊相傳陶堯建都平陽,有功德于民,后人遂建廟祭祖。堯廟始建于……[詳細]
  彭真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彭真故居位于山西省侯馬市垤上村,1902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出生于垤上村西溝的兩孔窯洞中,窯洞坐西向東,洞內除了土坑、鍋灶和幾件簡陋的木制家具外,別無它物。彭真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個春秋,7歲時便開始幫父親下地干活,幫母親紡線,12歲時上過幾天私塾,17歲時考入當時的曲沃縣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彭真開始萌生反帝反封建愛國思想,被……[詳細]
  文廟(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內東南隅據《大同府志》記載:“舊學府在府治東,即元魏中學書,遼西京國子監,金時之太學,元之大同縣學也。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為府學,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學為代藩府學,改云中驛為府學,即今學也。”這里所謂府學即今日之文廟。文廟原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筑群,現大多已塌毀,僅存大成殿、過殿、東配殿和西配殿。大成殿是文廟主要建筑,坐北朝南,為明代所建。建筑置于月臺上,呈“凸”字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栱六鋪作,每間兩朵。轉角斗栱繁縟……[詳細]
  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舊址位于晉中市左權縣桐峪鎮桐峪村。1941年7周7日至8月15日,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在遼縣(今左權縣)桐峪村隆重召開,歷時40天。這次盛會確定成立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并選舉出以楊秀峰為主席的邊區政府領導人員。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正式成立。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的召開,適應了華北抗戰形勢的發展和鞏同抗日根據地的要求,正式建立了邊區政府領導機構。這次會議結束后,邊區政府抓緊在各級政權中貫徹落實“三三制”建政原則,參議員返回各縣并大力宣傳“三三制”,動員了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基層政權民……[詳細]
  寧化古城寧化古城(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寧武縣城西南70公里寧化鄉寧化村據史書記載:古城初建于隋,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開始向軍事城堡演變。朝廷不時著重兵守衛,曾為山西“臥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式置寧化縣。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寧化縣升為寧化州。古城建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后歷代均有修葺。城池依山而建,由東向西傾斜,西城緊鄰汾河,古城周長約2.5公里,城墻高10.33米,城墻現存大部分完整。保存有古代甕城兩座……[詳細]
  長平之戰遺址位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于重點保護區。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這里是中華民族原始文明的發祥地,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中華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動在澤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頭山東南的莊里村,是為炎帝神農氏的先塋。傳說:相傳長平大戰后,趙莊村成為一片廢墟。趙括死后,當地老百姓將趙括尸體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后……[詳細]
  明代監獄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城內古槐南路066號。1965年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3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監獄總面積為1090.3平方米,牢房區面積726.9平方米,有普通牢房、獄神廟、死囚洞、虎頭牢、丈八墻、蘇三井等組成。整座監獄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是研究封建社會縣衙監獄規制和刑律的寶貴實物資料。監獄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也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的第二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京城名伎-蘇三蒙冤落難,……[詳細]
  日月星生態莊園位于左權東部、邢臺西南,地處晉冀要隘,山下的“黑虎關”正是“晉疆鎖鑰,山西屏障”。地處太行山中段斷層邊緣的日月星生態莊園,是山西高原和華北平原和天然界線和分水嶺。分水嶺山西一側地勢相對平緩,河北一側地勢則驟然下降,山勢陡峻,石崖相連,絕壁成排,峽谷萬仞。回望山西,群峰連天,北瞰河北,層巒疊嶂。奇絕二景,晨觀日出、高觀云海,蔚為壯觀。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名人賢士足跡隨處可尋,有詩為證:“云海覓神蹤,天馬躍長空。明月靜素心,幽谷似仙宮”。日月星生態莊園2013年……[詳細]
  趙杲觀,位于代縣新高鄉洪寺村北約3000米的天臺山溝。相傳春秋末,趙襄子滅代,代君夫人自殺,其余姬妾由丞相趙杲引護外逃,隱居天臺山,后人紀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稱此為趙杲觀。據觀內碑載,創建于北魏,明成化年間(1465—1487)、萬歷年間(1573—1620)曾予重修,清康熙年間(1662—1722)增修。觀分南北兩洞,占地面積2220平方米。現存北洞正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筑。南洞名“自在庵”,內為天然石洞,外壁設木構窟檐。北洞依山勢而建,共有三進院落,院落朝向各不相同。第三進院落坐北向南……[詳細]
  晉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與絳縣交界的安嶼鎮的下村側,墓高40米,圓形,周長200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主晉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重耳,晉獻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歸國即位,勵精圖治,使晉國成為實力強大的霸主。  晉獻公墓位于絳縣南樊槐泉村東嶺。墓高百尺,無祠孤寢,墓形似無柄之木鐸。他是春秋時晉國武公之子,名詭諸,始建都維(山西絳縣)。 晉文公獻公初娶賈氏為妻,無子。繼娶齊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討伐驪戎的戰爭中獲驪姬,生奚齊。獻公……[詳細]
  崇善寺(第一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太原市迎澤區狄梁公街原名白馬寺,后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更名崇善寺。崇善寺創建于隋唐之際,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障的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其母高皇后,在該寺原址上大行擴建,洪武二十四年修建落成。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分建筑被火燒毀,現僅存主體建筑大悲殿。大悲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座落在高臺基上,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瓦頂為黃綠色琉璃剪邊。上層檐下斗栱單翹重昂七踩,下檐斗栱重昂五踩。殿內柱子仍襲唐宋舊制。殿內設有天花板,全部采……[詳細]
  介紹:華嚴寺磚塔位于懷仁縣何家堡鄉悟道村西2.5公里的清涼山。山分為南北兩峰,南峰海拔1467米,北峰海拔1500米。二峰之間山凹盆地上有華嚴寺遺址。考之殘垣斷壁和部分殘存筒板瓦等,當系遼代始創,清代重建。寺院座北朝南,全部范圍原有正殿、樂樓、東西廂房等。寺之西北有蹬道,通向山腳,為進入寺院的道路。寺前方靠右散存三件殘石雕像和塔址遺跡。正北山腰開鑿石窟,石窟背山面谷,依巖雕鑿。窟前磚砌出前檐洞,外檐磚雕精致,明間上題曰“清涼寺”。石窟的開鑿年代史籍無載,從現存佛像考查,系遼金時期雕鑿。窟門洞上有……[詳細]
  夏門古堡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晉中市西南端、靈石縣境、夏門鎮域,始建于明朝萬歷中期,終建于清朝光緒年間,歷時三百余年。累積建成以城堡式建筑群為核心區的民居建筑。夏門古堡建在秦王嶺的龍頭崗上。自汾河北岸,依山就勢,順坡而上,密密匝匝的布滿整個龍頭崗。古堡依山傍水,負陰抱陽,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前對峭壁以為屏,后倚峻嶺以為靠,下臨汾水以為險,底坐磐石以為基;確乎是一處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可居可賞、可御可逸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不論從民居科學角度衡量,還是從陽宅風水講究測看,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理想宅第。位于……[詳細]
  絳守居園池系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縣城內西側高地之上,面積14640平方米,是我國現存唯一的隋代州府園林。園池始建于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由當時的內軍將軍臨汾縣令梁軌修建,他還體察民情,見百姓飲水困難,莊稼干旱,于是從城北30里處的鼓堆泉,導水開渠灌田,引余波貫牙城,蓄為池沼。園林內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園西南為虎豹門,進門入園下臺階二十九級直達洄蓮亭,亭正方形,半陸半水,綠柳成蔭,仲夏下池中荷花盛開,為園林“夏景”。洄蓮亭西依墻而建有半亭,左右有花墻,兩旁古柏翠竹,奇花異草,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五月六月婷婷国产在线 | 日本韩欧色色色色色色 | 亚洲一区在线国产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