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隆崗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忻州市偏關縣寺廟街據清雍正八年(1730)《偏關志》記載:“隆崗寺在城東南,舊名隆崗禪院,代遠,碑碣為風雨磨滅,僅存‘唐總管絳州龍門郡薛皋’題寺十字而已,建于唐時,金皇統元年重修,有石塔存記,明宣德三年,釋定遠重修,曲廊峻殿,樓閣凌空!甭徦聞摻ㄓ谔,金皇統元年(1141)重修,明宣德三年(1428)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20世紀50年代初期,隆崗寺被偏關縣糧食局占用至今,正殿、鐘鼓樓為糧食庫房,天王殿為辦公室。隆崗寺坐北向南,現僅存一進院落,南北……[詳細]
  明代移民遺址明代移民遺址(第三批省保)時代:明地址:洪洞縣城北郊賈村西側的古大槐樹公園內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大規模、長時間廣泛移民歷史的一組紀念性建筑。碑亭位于原古漢槐處,坐北朝南,單檐歇山頂,筒板布瓦覆蓋。亭內碑一通,高3.5米,寬0.8米,厚0.3米,碑首作盤龍雕飾,中刻“紀念”二字。碑陽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書大宇,碑陰所刻碑文概述明初遷民始末。碑亭后窯頂上立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石經幢,為廣濟寺僅存的遺物![詳細]
  永福寺永福寺(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交城縣城東陽渠村中心 永福寺位于城東1.5公里陽渠村。創建于隋開皇二年(582),總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2250余平方米,均為明清遺構。是我縣平川創建較早、規制較大的佛教寺院! ∷伦毕蚰希嫌星骞饩w十五年(1889)重建的樂臺一座。樂臺迎面正對山門(天王殿),左右又設邊門,成三門之數。兩角為鐘、鼓樓。山門前月臺兩端石座上原有鐵獅一對。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板門將天王殿分為內外兩部分。外塑二尊密跡金剛,門內左右又有四大天王彩塑,……[詳細]
  臺駘廟位于侯馬市西北約八公里的西臺神村北,汾河灘地南側的“古翠嶺”上,廟宇座北向南,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為造型獨特、布局別致的城堡狀。據史書記載,臺駘是黃帝的五世孫,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賜姓張,他是上古時期比大禹還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開山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興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受后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譽為汾神。歷代勞動人民為了紀念臺駘治理汾河、造福百姓的歷史功績,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處臺駘廟。侯馬的臺駘廟最早建于晉平公時期,據《左傳》記載:晉平公有病,派人問病,回答說:“晉平公的病是……[詳細]
  平舒崇福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晉中市壽陽縣平舒鄉平舒村地址:元、清平舒村崇福寺創建年代不詳,據清光緒八年(1882)《壽陽縣志》記載,唐神功元年(697)崇福寺已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萬歷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過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正殿。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過殿、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過殿東側建有關帝殿一座,F存建筑中過殿為元代遺構,其余為清代建筑。寺之山門原存于過殿南側,現已毀。過殿為元代建筑,石砌臺基,面闊三間,進深六椽,……[詳細]
  段王村羅漢寺(第五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晉中市壽陽縣平舒鄉段王村中段王村羅漢寺創建年代不詳,據清光緒八年(1882)版《壽陽縣志》記載“羅漢寺,在縣西五十里段王鎮”。據廟碑記載,清雍正八年至十一年(1730~1733)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過殿和正殿,兩側僅存一進院東側鐘樓、東西廂房,二進院東配殿,其余建筑均已不存,F存建筑中正殿、過殿為元代建筑,山門為明代建筑,余為清代建筑。正殿為元代建筑,石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屋頂坡度平緩。殿……[詳細]
  西冊田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北魏地址:大同市云州區許堡鄉西冊田村西北約2500米處西冊田遺址,地處大同縣東部,許堡鄉中南部,桑干河段之冊田水庫南岸,遺址正南10000米處為六棱山脈,正北百米處即大同縣冊田水庫。該遺址處在一個位置稍高的平坦緩坡上,遺址內及周邊地貌以植被為主。本地村民稱“法門寺”遺址,該遺址東西約287米,南北約229米,分布面積約6.5萬平方米,應是一個北魏時以燒制磚瓦為主,兼有大量房屋建筑群的綜合體北魏遺址。遺址范圍內的田埂多由殘瓦碎磚集成,堆積多者形成堆丘,此種狀態當是耕作……[詳細]
  水神山也稱烈女山,位于盂縣縣城東北5公里處,海拔1200米,三山環抱,山勢迤邐,松柏疊翠,在山腰處,建有一廟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當地人稱“奶奶廟”。相傳,趙匡胤陳橋兵變后,后周世宗柴榮之女柴花公主為避戰亂,攜宮女潛入此山,面對國破家亡,回天無力,悲憤之極,自縊于山上的一棵棗樹之下,后人為紀念其忠貞節烈,立廟祀之。關于這段傳說,光緒七年版《盂縣志》中藝文志《水神辨疑》記載:“水神山即烈女山,廟祀柴花圣母,俗稱周世宗女,秉性貞烈,不欲適人,經于此山為神。舊志言之謂貞烈,為神似也”。烈女祠……[詳細]
  毛澤東路居紀念館位于五臺山塔院寺方丈院中,室內按原樣陳設,炕上鋪一床軍被,地上擺一張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硯臺,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間方臺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銅茶壺。後院東跨三間,左右兩間分別是周恩來、任弼時當年路居住室。1948年春天,毛澤東率黨中央機關離開延安,路經晉西北,開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時分,來至臺懷鎮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澤棄、周恩來分別由地方干部陪同,觀看了寺院文物。毛澤東視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處,一路上他親切地與僧人交談,關心他們的生活和佛事活動,……[詳細]
  麻家堡關帝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呂梁市文水縣南莊鎮麻家堡村據廟內清代碑載,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過廳、正殿,兩側建有東西耳殿、東西碑廊、東西配殿、東西廂房、鐘鼓樓。廟外南側依中軸線建有戲臺,與廟宇相對而立,F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廟內現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內東西山墻、東西耳殿山墻及廊墻繪有工筆重彩、水……[詳細]
  翟疃三身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翟疃村三身寺始建年代不詳,寺院坐北向南,整體院落為二進院,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正殿。天王殿東西兩側為掖門,東掖門前置關帝殿,正殿前為東西配殿,現存建筑為清代建筑,占地面積為1471平方米。現寺院內存石碑1通,蟠龍碑首1塊,殘損經幢1座。山門面闊一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中置板門。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架梁通達前后通檐用兩柱,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前后檐明間均施六抹隔扇門各四扇。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詳細]
  安堅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廣靈縣加斗鄉東留疃村安堅寺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均于明代,寺院坐北向南,原為兩進院落布局,現存一進院落,中軸線依次為過殿、正殿,正殿前為西配殿。占地面積970平方米。現寺內保存清代壁畫153平方米、石碑2通、石碣2方。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間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椽頭卷剎明顯。前檐明間置板門,后檐明間施六抹隔扇門四扇,次間施四抹隔扇窗各四扇。前檐兩次間及兩山墻繪有“曹操贈馬、白馬山前斬文丑、黃河渡口斬顏良、華容小……[詳細]
  宿皇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呂梁市臨縣第八堡鄉麻峪溝村宿皇寺自然村東20米據民國6年《臨縣志》記載,宿皇寺原名皇宿寺,為觀音寺的下院,后更名為宿皇寺。創建年代不詳,元至元、明天順、成化、隆慶,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1861~1875)屢有重修,F存建筑除正殿為明代遺構外,余皆為清代建筑。寺坐北向南,三進院落布局,現存文物建筑14座,中軸線從南向北依次建有戲臺、韋馱殿、正殿;中軸線兩側各建有鐘、鼓樓,二進院東西配殿、東西掖門,三進院東西僧房、西偏殿、東耳殿、東耳房。寺內存碑刻5通、經幢……[詳細]
  毛主席路居館位于岢嵐縣城小東街25號,是一座四合大院,建成于1924年,占地面積913平方米,建筑面積503平方米,現有館藏革命文物32件,民國時期的文物有22件。2003年,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岢嵐縣對路居館進行修繕,并組織舉辦了“岢嵐是個好地方”主題展覽,展覽以500余幅圖片和30余件實物,向世人展示了偉人風采和地靈人杰、妖嬈美麗的岢嵐。該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鏈接1948年春,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全國范圍的勝利,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機關由陜北向華北轉移。4月4日……[詳細]
  陳家莊村位于聞喜縣城西20余公里處,是晉南“三臣”之一崔斗臣的故鄉。在民主革命時期,崔斗臣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在河東大地上頗有影響。1943年7月至1948年1月,中共稷麓三區區委會、區政府,中共稷麓抗日民主縣委、縣政府,中共太岳三地委、三專署、三分區司令部等黨政軍機關駐扎在這里,嘉康杰、柴澤民、金長庚、王墉等一大批黨政軍領導干部都曾在這里居住并開展對敵斗爭。時至今日,該村還保留著32處革命舊址。1947年運城解放后,黨政軍機關單位才逐步遷入運城,陳家莊勝利地完成了它的光榮使命。背景鏈接1945……[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人成中字幕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我要看亚洲中字幕毛带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