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臺山AAAAA ![]() ![]()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向往。五臺山座落于“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岳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臺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云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即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詳細] |
![]() | 太行龍泉旅游區AAAA ![]() 龍泉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左權縣城東南10—35公里處的堡則、桐峪、麻田、澤城四鄉鎮境內,東西5.4公里,南北45公里,公園總面積達36萬畝,有山、水、林、泉、洞、石、寺、廟共87處景點,清漳河和207國道縱貫南北,條件優越。景點介紹根據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特色,大體可分為四個景區:第一個景區位于公園入口處1公里的龍窯寺周圍12平方公里范圍內。此處群山環抱,林茂草肥,靈泉飛玉,百鳥爭歌。有各類景點26處之多。以始建于南北朝時期,位于懸崖峭壁溶洞內的龍窯寺建筑群為代表,有唐代十龍神廟、龍洞瀑布、滑壁盆景……[詳細] |
![]() | 北岳恒山AAAA ![]() 恒山位于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恒山崛起于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峰海拔2017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布著殿亭樓臺,給雄偉的北岳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恒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余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筑群,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說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于北魏王朝后……[詳細] |
![]() | 禹王洞國家森林公園AAAA ![]() 禹王洞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忻州市境內的系舟山脈。公園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離忻州14公里。總面積為11萬畝,森林區面積2.3萬畝,海拔最高高度為1800米。山體主要由石灰巖構成,山勢巍峨雄壯,巖石嶙峋怪異,并有許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規模最大,景觀奇絕,人稱華北第一洞。森林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花草樹木達248種。春季桃杏丁香爭奇斗艷;夏日薔薇百合綻紅吐綠;秋天野菊競秀,霜葉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一年四季,叢林之中,常有機敏的黃羊,靈巧的松鼠,貪吃的野豬,蹦跳的野兔,驚飛的雉雞,鳴唱的黃鸝……[詳細] |
![]() | 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AAAA ![]() 五老峰風景名勝區,位于永濟市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上。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周易》成書之前,這里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圣地。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仙人飛升,朝客云集。大明萬歷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于農歷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廟會,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峰風景秀美宜人,奇特的地質地貌造就了許多罕見奇觀。《水經注》稱“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詳細] |
![]() | 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 ![]() 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距縣城56公里處的“中國農耕文明發源地”下川村一帶。景區坐落于太行、太岳、中條三山環抱,海拔2358米的晉西南最高峰—歷山。景區覆蓋了中條山脈上百平方公里的區域,是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由舜王坪草原、舜王故道、娥皇谷、女英峽、下川遺址、歷山古村落五大景點組成。擁有華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塊萬畝亞高山草原和華北地區最后一塊原始森林。沁水歷山景區是中國溫帶到亞熱帶的過渡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造就了沁水歷山“奇峰峭……[詳細] |
![]() | 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AAAA ![]() 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榆次市境內的北部與太原市正東,與壽陽縣西南的交界處,于1993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林造批字(1993)89號文件批準建立的,總面積3667公頃,森林覆蓋率40%。經過十多年的科學規劃、保護、開發和建設,公園已成為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避暑游覽勝地。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太行山西麓,地勢北高南低,園內群山疊嶂,奇峰毓秀,海拔1200--1489米,有天然森林三萬畝,松柏密集,植被隆厚,白皮松婷婷玉立,側柏風姿卓然,油松蒼勁挺拔,冠蓋奇特。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太行山西麓,地……[詳細] |
![]() | 太行山大峽谷AAAA ![]() ![]() 位于長治市壺關縣境內,全園以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和紫團山為主線,串聯真澤宮、紫團洞、九龍洞、女妖洞、云蓋寺、崇云寺、萬佛寺、“貓路”險道、“天橋”奇觀等風景名勝,占地面積5848公頃。五指峰是五指峽的入口,形狀好像是伸出的五指,因此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險、幽、美于一體,古人曾如此描寫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開,亭亭玉立絕塵埃,驚濤忽漲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來。太行山大峽谷的山勢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中有兩座造型奇特的山被當地人稱做紙(指)山,后面稍遠的好象一張薄薄的紙,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頭,所以都……[詳細] |
![]() |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寧武縣東寨鎮,含五寨、神池、岢嵐、靜樂等部分縣區,由大石洞、秋千溝、馬家莊、高橋洼、閻家村和懷道林場的部分區域組成,總面積約4.433萬公頃,森林面積占50%。地處管涔山脈南端,占地面積65.16萬畝。1992年9月經林業部批準,在管涔山森林經營局的經營范圍內,成立了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經營范圍由大石洞、秋千溝、馬家莊、高橋洼、懷道、閆家村林場和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部分區域組成。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22公里,總面積4.423萬公頃,森林面積2.27萬公頃,林……[詳細] |
![]() | 在山西省呂梁山中段地跨交城、方山兩縣之間,有一個蘊藏著豐富動植物資源的天然寶庫,這就是距太原市150公里的關帝山(又稱宮帝山、南陽山、三層崖)國家森林公園。該公園設在龐泉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建園于1992午,面積56026.67公頃。 公園內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關帝山主峰孝文山聳立在公園北端,海拔高達2831米,氣象萬千。園內生長的植物多達870多種,主要樹種有油松、遼東櫟、山楊、白樺、華北落葉松、醋柳、側柏、云杉等。從海拔1300米的東大門至2830米的主峰,森林植被形成……[詳細] |
![]() | 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太原市境內,批建于1992年,總面積26766.9公頃,園內植物生長茂密,共有各種植物66科169屬213種,各種動物55科197種,森林覆蓋率達70%。天龍圣壽寺建于北齊元年,分布著大小石窟25窟,現存大小石佛500余尊,浮雕、畫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東魏、北齊以及隋唐五代近5個世紀的作品。天龍石窟比云岡,塑制較精名稍隱。海盜劫取佛像首,廿一窟無一完整。懸崖瞻視難上下,矮松如龍鳳凄緊。古跡修復新余事,記取此時游者影。天龍山,又名方山,是呂梁山脈的分支。位于山西省太……[詳細] |
![]() | 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境,1992年建園,總面積為3333.33公頃。神福方山,地處山西省壽陽縣城東二十五公里,壽、盂交接之地。1992年國家林業部200號文件批準成立“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3580公頃,其中旅游風景區面積115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2.7%。最高海拔1532米,最低海拔1220米,年平均氣溫7.4℃,夏季平均氣溫17℃,是盛夏避暑好地方。方山系佛國五臺山南陲。山勢雄偉,層巒疊嶂。最高海拔1531.8米,主峰形似蝙蝠展翅,古稱神蝠山、蝠秀神山。峰巔有2.……[詳細] |
![]() |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山西省寧武縣東寨鎮,含五寨、神池、岢嵐、靜樂等部分縣區,由大石洞、秋千溝、馬家莊、高橋洼、閻家村和懷道林場的部分區域組成,總面積約4.433萬公頃,森林面積占50%。地處管涔山脈南端,占地面積65.16萬畝。1992年9月經林業部批準,在管涔山森林經營局的經營范圍內,成立了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經營范圍由大石洞、秋千溝、馬家莊、高橋洼、懷道、閆家村林場和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部分區域組成。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22公里,總面積4.423萬公頃,森林面積……[詳細] |
![]() | 介休市森林公園于1998年經山西省林業廳晉林復字[1998]第5號文件批準建立,總面積為667公頃,是一處市郊型的省級森林公園。介休市森林公園位于晉中地區介休市境內,背靠綿山,坐落在狐岐山和銀錠山上,分洪山和虹霽寺兩個景區。洪山景區位于座落于太岳山西北側的綿山腳下狐岐山,以源神廟為中心,境內最高海撥1490米,最低海拔800米。處于黃土丘陵與土石山的接壤地帶,巖石為石灰巖,大部分為黃土覆蓋。聞名古今的洪山泉就出露于洪山景區內,洪山泉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水自泉出,泉涌成池,有“勝水流膏”之稱。洪山……[詳細] |
![]() | 看點:登臨老頂,近望市區景致盡收眼底;遠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獅巒。在天光淺黛的黎明攀此頂時,大有泰山觀日之感。站在新頂觀景樓遠眺,可以欣賞到老頂的雄奇、玉皇頂的峻秀、奶奶頂的奇麗。:老頂山位于長治城東北七公里處,又叫百谷山、五頂山,由從北向南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等五個山峰組成。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沿東南方前行,有一“鑒天石”,可以欣賞到“死海微瀾”的景觀。老頂之南,有一山峰聳立,其頂平整,這便是南頂,又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