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觀音廟,又名觀音堂、白衣庵,因山腰有一清泉,故名清泉山,觀音廟后又被稱為清泉寺。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明清碑碣記載,重修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五年(1665年)重修僧舍,康熙三十二年(1695年)對廟內各殿再度補葺,雍正八年(1730年)至九年(1731年)重修韋陀樓并山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廟住持圓貴廣募財物再修殿宇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工程告竣。廟坐東南朝西北,占地近1000平方米,布局為兩進院落,中間以照壁相隔,兩側隨墻開門,由山門入內為前院,建鐘鼓樓及僧……[詳細]
  臨猗開化寺開化寺位于運城東北17公里處,開化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間,北宋年間重建。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要建筑,開化寺也是最有價值的建筑。大殿始建于宋代,進深和面闊都是三間,殿內的彩繪和壁畫非常有名,開化寺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宋代壁畫。西邊墻壁上的壁畫分為三組,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西方凈土世界如來佛的故事、華色比丘尼的故事等,這組壁畫構圖嚴謹、畫面工整、人物神態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里峰巒疊翠,群山起伏,松柏茂密,路轉峰回,泉溪相映,真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寺創建于五代后唐時期唐莊宗年間,……[詳細]
  北宋莊龍母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南郊區古店鎮北宋莊村北宋莊龍母寺始建年代不詳,坐北向南,一進院落,現僅存正殿和玄天殿為清代遺構,龍母寺現存清代壁畫118.5平方米。其余建筑為村民新建。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前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頂,明次間均置六抹隔扇門各四扇;正殿三間,其中在明間梁架下以磚砌體分割,明間為龍母殿,后檐及兩山墻繪龍母及四大龍王。東次間為關帝殿,后檐墻繪有關公像,兩山墻繪“單刀赴會、義釋華容、活捉王忠”等三國演義故事彩繪壁畫。西次間為三觀殿,后檐墻彩繪堯、舜、禹……[詳細]
  金閣寺(第二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五臺山臺懷鎮西北15公里據《資治通鑒·唐紀》載,唐大歷五年(770年),代宗李豫詔高僧印度來華的三藏法師不空赴五臺山修功德,建寺鑄銅為瓦,涂金瓦上,飾佛閣為金閣,故名金閣寺。五代后幾經重修,雖基址末變,但建筑風格已非原貌。明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清至民國年間多次修葺,現存建筑為明、清遺構。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11萬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60余間。寺內建筑布局分兩進院落,前院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左右分為鐘鼓二樓,院之正中為觀音閣,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四周……[詳細]
  中共太岳區黨委閻寨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7-1949年地址:長治市沁源縣沁河鎮閻寨村西嶺上1940年1月,“晉西事變”后,為鞏固太岳區,加強該地區的軍事力量,八路軍第386旅集總部特務團進入太岳區,配合決死第1縱隊予進攻張家店之閻軍以嚴重打擊,鞏固了太岳區根據地。6月,根據北方局黎城會議決定,成立太岳軍區,由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兼軍區領導機關,對外稱太岳縱隊。該軍區組成后,先后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太岳區冬季反“掃蕩”作戰。1942年,太岳軍區部隊先后參加了反“蠶食”斗爭和岳南、岳北……[詳細]
  猗頓墓猗頓墓(第三批省保)時代:春秋地址:臨猗縣牛杜鎮王寮村西猗頓,春秋魯國人,奔走天涯,尋求致富,后駐郇瑕之地。生前以畜牧育桑,兼營鹽化,成為與范蠡齊名的富翁。死后葬于王寮村。猗頓墓在山西省臨猗縣牛杜鄉王寮村的村西頭,陵園規模不大,但古樸肅穆。這就是古代巨商——猗頓的陵園。自古以來,富比王侯者,何止百千人,但猗頓這位布衣商人,卻受到后人輩輩世世永遠的紀念。這值得人深思。何時由一尊孤獨的古墓逐步形成如今陵園的規模?這既無史書記載,也無專文傳世,難以考稽;此處只有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立的……[詳細]
  李老莊玉帝廟(第五批省保)時代:元、清地址:運城市稷山縣西社鎮李老莊村李老莊玉帝廟創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記載:趙國大將李牧曾在此駐兵防守。公元前233年,李牧率軍攻秦大勝,因有功被封武安王,后人為紀念李牧將軍,特建李牧廟奉祀。此廟坐北朝南,東西寬25米,南北長46米,占地面積1150平方米,現僅存正殿、獻殿。其中正殿門枕石上有“元泰定二年”題記,為正殿的年代鑒定提供了真實可靠依據,獻殿為清代建筑。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梁架結構為“四架椽屋四椽栿用二柱”,單檐懸山頂,筒瓦屋面,灰陶脊飾。后檐……[詳細]
  金峰寺金峰寺(第三批省保)時代:元地址:高平市城西南1公里的西山東麓亦名靈嚴院,創建年代不詳,舊時為高平三大寺院之一,僧人眾多,這里風景優雅,前臨丹河,東望大糧山,隔河相對,登高遠眺,整個高平市區盡在眼底。寺內院落重疊,樓閣相聯,地址清幽。殿前碑碣、牌匾書撰皆出于當時名流之手。金峰寺曾毀于兵火,元時又進行大規模的重修。寺坐西朝東,依山勢而建,四進院落,F存建筑有:山門、雷音殿、七佛殿、后殿、配殿、僧堂、廂房等共計80余間。山門面闊三間,懸山式屋頂,門前有磚雕對聯一副:“金峰月似燈,石室云為幕”![詳細]
  恒山建筑群恒山建筑群(第二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渾源縣恒山主峰天峰嶺陽面腳下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齊名天下。北岳恒山歷史悠久,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華譽,其主峰海拔2016.8米,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和重要的道教發祥地之一。恒山建筑群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后經唐、金、元重修,到明清時僅主峰即有大小祠廟60余處。但惜多數已不存,現僅存20余處,為明清所建。整個建筑群占地范圍東西1400米,南北900米,主要殿宇有:恒宗殿、寢宮、會仙府、九天……[詳細]
  交口紅軍東征總指揮部舊址座落大麥交村的正中央,依山旁水,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結構為明清時期的三進四合院窯洞式建筑。在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有;南廳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電臺警衛室,彭德懷、-舊居等。1963年2月21日紅軍渡過黃河,2月26日毛主席率領總部機關經石樓義牒、東石羊于3月2日到達交口后水頭,3月3日,毛主席從交口縣后水頭出發,路徑交口,高廟山,行程70余里,到達大麥交村,住在“城門里”院正中窯。3月5日,毛主席在大麥交“城門里”南廳主持召開了政治局廣大會議,會議全面分析了當……[詳細]
  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8年地址:呂梁市嵐縣嵐城鎮嵐城村1938年10月至12月,八路軍一二〇師駐進嵐縣,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向應、甘泗淇、周士第等--均居住于此。一二〇師駐嵐期間,組織抗日自衛隊,成立農救會,協助犧盟會建立游擊大隊,舉辦軍政訓練班,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坐北面南,南北長41.20米,東西寬19.50米,一進院落布局,原為一處完整的廟宇,建有正房、南房、東房與西房,現僅存正房、南房、西房,均為清代遺構。近……[詳細]
  大同純陽宮景區位于大同鼓樓西街,因供奉純陽呂祖而得名,創建于金末元初,明代洪武四年重修,是我市現存的唯一一座道教全真派寺觀,在大同和晉北地區影響較大,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純陽宮坐北朝南,完全按照全真教的儀軌所造,平面布局為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門、靈官殿、祖師殿、獻殿和三清殿,兩側依次有鐘鼓樓、三官殿、奶奶廟、配殿和東西耳樓,內有精美塑像和壁畫。主院的西跨院為園林式建筑,整個道觀既有宗教的莊嚴恢弘,又有園林的秀美和精巧。純陽宮沿中軸線共有三重大殿,左右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這里的景色變化萬千……[詳細]
  北馬駒三結義廟(第五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臨汾市洪洞縣龍馬鄉北馬駒村北馬駒三結義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從北至南依次有大殿及兩側耳房、獻亭、戲臺及東西妝樓;院落東南角建觀音堂一座。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不廈兩頭造屋面,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飾。梁架結構為四架椽屋乳栿對三椽栿用三柱,僅設柱頭鋪作,形制為四鋪作外插昂;前檐設通長大額枋。大殿梁架、斗栱具有明顯的元代建筑特征。獻亭為元代遺構,平面呈方形,四角式,單檐十字歇山頂,通高約6米,柱間距3米。磚砌基座,四周石條鋪鑲,前置半圓……[詳細]
  寺頭關帝廟(第五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運城市平陸縣曹川鎮寺頭村北高嶺寺頭關帝廟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和梁架題記載,明洪武四年(1371)、清順治二年(1645)、康熙五十八年(1719)、雍正八年(1730)、乾隆元年(1741)和乾隆三十三年(1768)均有重修。該廟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布局,東西寬40米,南北長70米,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中軸線上從南至北建有山門、獻殿、正殿殿和春秋樓;一進院山門兩側建有鐘鼓樓及廂房,二進院正殿兩側建有耳房各一座、院內建東西廂房。其中,正殿為元代建筑,……[詳細]
  石牌坊石牌坊(第三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和順縣城中和街北門石牌坊全名“兵憲石坊”。明末山東按察司昌平兵備道付使藥濟眾的門生---巡按山西監察御史劉弘光為藥濟眾所立。牌坊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石牌坊,由八十八塊巨石建成。明間寬3.3米,次間寬1.7米。主坊通高9.57米,面闊8.5米。重檐歇山頂,由四根霸王柱支撐。中間兩柱高5.9米,旁邊兩柱高4.6米。每根柱前后各護有戧石兩塊。每塊戧石上雕有大獅一,小獅二,共24只。石柱前后兩面刻茶花、牡丹花紋。石柱之間的梁枋,明間用鏤刻麒麟園環圖案聯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亚洲精品资源久久 | 一级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