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旅游

西藏自治區文物古跡介紹

1、布達拉宮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布達拉宮
  屹立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西北紅山上的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布達拉宮緣何而建,一說是因為發展需要,松贊干布為鞏固政權,將統治中心從山南澤當一帶遷至拉薩,為了防御外來侵略,于是在拉薩紅山上建造了紅山宮,這是布達拉宮最早的稱謂。另一說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興建了此宮。還有一種說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議法王修建布達拉宮。始建后的布達拉宮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于九世紀末,隨著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毀壞。期間主因兩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贊期間金頂受到雷擊,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贊普朗達瑪因反對佛教引發戰亂,布達拉宮被毀得只剩下兩間房屋。17世紀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0-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占地10萬多平方米,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布達拉宮主……[詳細]
2、大昭寺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于拉薩老城區中心。始建于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在戒指的掉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于是,一場……[詳細]
3、扎什倫布寺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的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是西藏佛教格魯派在后藏地區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寺院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經歷代班禪修繕、擴建,形成了如今氣勢磅礴的建筑群。扎什倫布寺為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0根敦珠巴主持創建的,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以后經過歷代班禪的修繕、擴建寺院規模不斷擴大,今占地約20萬平方米,周垣長約2000米。步人寺院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筑物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門外是由回廊圍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講經場。過去班禪大師經常在這里向全寺僧人講經布道,也是-們進行宗教答辯的場地。大殿前部是大經堂,經堂的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后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西側是彌勒殿,東側為度母殿。釋迦殿內供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舍利……[詳細]
4、桑耶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桑耶寺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廟”美稱的桑耶寺于公元762年興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南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距離澤當鎮38公里。桑耶寺于公元762年開始興建。寺院選址于藏王赤松德贊的出生地,藏王赤德祖贊的冬宮附近。由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的建設,建筑仍保持寂護大師的原設計,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奠基。寺院于公元779年建成后,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于闐等地僧人住寺講經-,為寺廟做了許多工作。剃度七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為其中之一,這七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為僧的數年后,這七人都被委任為講經的規范師,被后人奉為西藏藏傳佛教的先驅者,聲名顯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歷史,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弘佛抑苯,并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樓閣高闊,規模宏大,融合了藏、漢、……[詳細]
5、羅布林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在藏語中意為“寶貝園林”,是歷代0喇嘛的夏宮(布達拉宮為冬宮),有人還把它稱作“拉薩的頤和園”。羅布林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拉薩西郊。始建于十八世紀40年代(0七世),是歷代0-消夏理政的地方。經過二百多年的擴建,全園占地36萬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頗章、金色頗章、達登明久頗章為主體,有房374間,是西-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的、古跡最多的園林。羅布林卡現在被辟為人民公園,環境優美,建筑維修得也很漂亮,但是晨面的文物沒有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么豐富和吸引人。所以也有人戲稱羅布林卡是由一座水塔、兩排工藝品商店、以及圍繞著動物園的幾座宮殿組成的。羅布林卡四面都有門,東面是正門。康松思輪是正面最醒目的一座0,它原是座漢式小木亭,后改修為觀戲樓,東邊又加修了一片便于演出的開闊場地……[詳細]
6、哲蚌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哲蚌寺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位于拉薩市西郊十公里處的根培烏山-南坡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哲蚌寺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創建,解放前這里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寺內主要經殿有六個:甘丹頗章,措欽大殿,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德陽院。主要佛像有:見解彌勒佛,金剛怖,不動佛,還有金寫甘珠爾,大戰佛莽等歷史悠久,-舉世無雙的真品和不計其數的-各種鍍金佛像,佛經等珍貴文物。另外,寺廟的-四大佛經學院中-有三個顯宗院和一個密宗院,三個顯宗院,是根據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經典的基礎上-各持己見,洛賽林院習用-班禪-索扎之經典,德陽院則根據五世0-的經典進行修寺。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群鋪滿整……[詳細]
7、薩迦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薩迦寺
  位于日喀則西南130公里處的薩迦縣城里,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薩迦的創始人昆·貢卻杰布于公元1073年創建。薩迦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寺中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又極高,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二個敦煌”。薩迦寺分南北兩寺,以仲曲河為界,北寺修在北岸苯波山前,始建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北寺規模宏大,為一片重疊逶迤的建筑群,在“文革”中遭到毀滅性破壞。現在只有薩迦南寺尚存。星羅棋布的村舍沿山腳向平原展開,直至與縣城連接起來。那些別致的房屋有秩序地排列著,古樸的街巷也很有規矩,這種形制獨特的村舍在西藏可并不多見。薩迦南寺坐落在日喀則地區薩迦縣仲曲河南岸的平原上,始建于1268年,面積為147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有兩圈城墻,城墻上有垛口,為了利于防守,除修有堅固的寺墻外,還修建了四……[詳細]
8、白居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居寺
  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藏江孜縣境內。十五世紀初始建,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白居寺是漢語名稱,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樂寺”,位于江孜縣城東北隅,拉薩南約230千米處,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歷時10年竣工。白居寺有兩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萬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標志。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座佛塔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塔內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白居寺,意為“吉祥輪勝樂大寺”,通常簡稱為“吉祥輪寺”,漢文“白居寺”即成一藏語簡稱的音譯,創建于15世……[詳細]
9、古如江寺 AAA
古如江寺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區之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門土區的門色鄉。寺廟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區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廟,坐落在象雄瓊欽崩巴山麓,朗欽藏布河源3條支流在其附近相匯。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遺址是: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三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國(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瓊隆銀城遺址,本教始祖辛饒彌沃就誕生于這一帶,是本教的發源地。辛饒·彌沃是本教的鼻祖,系古象雄的王子,父王名杰本妥噶爾,母后名堯希杰協瑪。曾納妃,生8子。據藏文文獻記載:辛饒·彌沃在各種原始本教的基礎上改變了某些儀式中殺生祭祀等劣習而始創了雍仲本教,其一生主要在象雄傳道授業,門徒如云;他不僅將原始本教分為恰辛、朗辛、斯辛、楚辛4個分支的象雄傳播,而且還諳熟醫術并傳給其子不杰布楚西;他精習工巧明,……[詳細]
10、拉加里王宮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拉加里王宮
  導游拉加里王宮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曲松縣城南側,建于13世紀,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勢力在歷經薩迦和帕竹政權后保留下來的王權象征。現存建筑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建筑藏語稱“扎西群宗”,始建于13世紀,現存最高為12米的宮墻殘段和南、北大門;中期建筑藏語稱“甘丹拉孜”,建于15世紀;為拉加里王宮遺址現存的主體建筑,由王宮、倉庫、拉康(宮殿)、廣場、馬廄等組成,原為5層,現存3層。尚殘存部分壁畫;晚期建筑稱“夏宮”,建于18世紀,現存部分為一基本完整的院式宮殿。拉加里王宮遺址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和結構,其建筑風格融合了漢族的建筑風格,這在西藏王宮建筑中是極為珍貴的,亦是研究西藏地方歷史、建筑史的重要實物資料。用時參考1-2小時交通包車前往門票20元開放時間9:00--18:00景點位置西藏山……[詳細]
敏竹林寺(敏珠林寺)
  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學院,是西藏喇嘛的高等學府,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敏珠林敏竹林寺是西藏的第一座佛學院,位于扎囊縣扎其鄉塔巴林村群山環抱的一條山谷里。敏珠林敏竹林寺坐西朝東,正前方是開闊的山谷,視野開闊,山清青水秀。寺內的主要建筑為祖拉康,共分三層,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設拉康,內設有大小銅塔10座。敏珠林敏竹林寺主要以父子或翁婿為傳承,不完全限定血統關系,是藏傳佛教寧瑪派重要的分支之一,對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的興盛、發展、衰落、及其傳承教義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敏竹林寺的僧人不僅學習佛法,還學習文化、醫學、天文、歷算等知識,是享譽全藏的佛學院,并負責編寫修訂《-年表》發往整個藏區。敏珠林敏竹林寺所產的藏香,香味持久,有安神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導游敏珠林寺是西……[詳細]
12、直達布日寺 AAA
直達布日寺
  直達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區這噶爾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南的門土區,距崗仁波欽神山60公里。直達布日寺由寧瑪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寧瑪0(寧瑪派的根本教法,亦稱“大圓勝會”。舊密說心性自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普照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運圓滿,即是諸法真實理趨,故名“0”)之說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剛亥母宮。后由不丹噶舉派掌管,改宗噶舉派。1947年被哈薩克人毀后又由此迪-益西班丹重修,并任住持;隨后該寺又成為普蘭謝佩林寺的分寺,但仍奉噶舉派。寺內主供蓮花生大師(梵文名“帕達瑪薩瓦拉”,亦稱“烏金大師”,8世紀時印度僧人)、無量光佛塑像及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師、空行母益西措杰(蓮花生之夫人)、多吉帕姆(勝樂金剛之明妃)8歲時的腳印等。寺內有蓮花生、果倉哇、多吉帕姆的三處修……[詳細]
昌珠寺(昌珠卓瑪拉康)
  昌珠寺又名為“昌珠卓瑪拉康”,距澤當鎮2公里,始建于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是西-史上的第一座佛堂。相傳文成公主入藏后用五行算法測出西藏地形如一仰臥的女魔,昌珠寺所處的地方則是女魔的左臂,需建寺方能鎮住。(鎮寺之寶——珍珠唐卡)建寺前,此處有一湖,湖中有一五頭怪龍,被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昌珠寺由此得名,意為“鷂龍寺”。該寺建成后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冬宮。導游昌珠寺為西藏著名寺院,位于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以南2公里。寺廟建于吐蕃松贊干布時代,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帕竹政權時期,昌珠寺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昌珠寺在其晚期歸屬格魯派。寺院的鎮寺之寶為珍珠唐卡,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圖),是一件世界罕見的珍寶。相傳松贊干布化身為大鵬降伏……[詳細]
14、彭措林寺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措林寺
  彭措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拉孜縣彭措林鄉,海拔4100米。彭措林寺于公元1615年由多羅那他主持修建。原信奉覺朗派,到五世0-執政時期,該寺屬13座寺廟換教寺之一,故信奉格魯派。寺院曾有35個殿堂和一個誦經大殿,3300名僧人,并在寺廟的山頂處修建了94間9層高的達耶拉塔臥室。寺內保存有大量珍貴的老壁畫和鍍金銅佛像,如生威金剛、十輪金剛、勝樂金剛等164件。每年-12月27日,該寺舉行跳神節,-10月8日舉行朝拜度母儀式。寺院坐西朝東,分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主體建筑由-殿、拉康頓珠、外經院、宗政府遺址、僧舍等組成。-殿是平措林寺的中心,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共有36根柱子,共三層,為土石木結構,-殿內墻面上布滿釋迦牟尼本生傳壁畫。附屬建筑是平措林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土布堅拉康、吉杰拉康、……[詳細]
15、帕拉莊園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帕拉莊園
  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不丹內亂遷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銜。隨著帕拉家族權勢的增大,帕拉莊園的規模日益擴展。1904年,英侵略軍焚毀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莊園。抗英戰爭結束后,帕拉莊園遷到班久倫布村,歷經數十年其家族勢力不斷擴大。帕拉莊園主旺久當過林布寺小-,還俗后主持莊園的日常事務。他整頓莊園經濟,擴充莊園規模,加強對農奴的統治,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擁有小莊園22個,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積丈量單位)、牧場6個、總牲畜14250余頭(只),占有朗生(農奴)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參與叛亂并外逃,其莊園理應全部沒收,當時的江孜分工委考慮到帕拉莊園系西藏十二大莊園之一,具有特殊意義,對其進行了妥善的保護。隨后,縣委、縣府對其進行了多次維修。帕拉莊園是如今唯一保存完……[詳細]
16、扎西崗寺 AAA
扎西崗寺
  扎西崗寺在噶爾縣境內,位于扎西崗鄉所在的一個小山丘上。由拉達-達倉瓦創建。17世紀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吉扎倉分寺,由托林寺法臺掌管。“文革”時被毀,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貢康、嘎居康等大小扎倉4個及茶館等附屬建筑,主供“覺沃”三尊佛像、大小噶當佛塔212座、各類唐卡1008幅等。現有-4人和管理人員2名。……[詳細]
17、帕巴寺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帕巴寺
  帕巴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吉隆鎮東部,海拔2850米。建于公元637年左右。與松贊干布聯姻的尼泊爾赤尊公主進西藏時隨身帶有三尊釋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鎮,并為它建造了帕巴寺。帕巴寺整體形狀為一樓閣式石木結構建筑,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樓梯可盤旋至頂。從下至上共有四層,層層出檐,逐層收分,每層檐角上套有黃銅制成的火焰套飾;底層為佛殿,是寺廟的主體部分,由門廓及主殿兩部分組成。外環繞以外環廓,內有暗回廓相繞,供信徒轉經之用。寺外墻壁和門廓南壁分別繪有三世佛、大成就者、護法神、觀音像等早期壁畫。帕巴寺的建筑風格獨特,系樓閣式石木塔。高四層。塔中有梯可盤旋至頂。層層出檐,逐層收分,每層均設有壺門、小窗,建有挑檐、檁枋、椽子、飛頭、瓦壟等。塔之四角的一、二層檐角套有火焰形銅套飾,三……[詳細]
18、強欽寺 AAA
強欽寺
  強欽寺全名強欽卻德寺,座落在仁布縣城強欽村宗山腳下,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右傍縣政府,左臨門曲河,占地90余畝。該寺是在1367年由宗喀巴六菩薩弟子迅努杰喬在仁蚌第巴的資助下修建的。相傳當時有九層高的慈氏神殿,有間闊三十六根柱子的經堂和規模較大的上下0神殿以及凈廚、圍廊等,僧侶總數近五百人。原屬薩迦派,五世0時改為格魯派,是該寺鼎盛時期。據史料記載,寺內供俸著由薩迦-貢嘎扎西建造的一尊高13米的銅底鍍金彌勒佛像,此佛腹中鑲嵌著金、銀、玉、珍珠等寶物。系西藏三尊彌勒佛像中最精致、最聞名、最高大的,被稱之為今生來世積善積德之至高無尚的圣尊。還敬著忽必烈賜予八思巴的一尊由果謝喀檀香木制成的印度果恰王六本尊大悲佛(現名菩薩),相傳其高與一箭射程長度相當。隨著歷史的變革,該寺在和平解放后文革時期遭到的砸……[詳細]
19、托林寺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托林寺
  托林寺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象泉河旁邊,是11世紀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興佛,托林寺便逐漸成為當時的佛教中心,其規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所建。幾百多年以來,托林寺雖然歷經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聳。交通位于扎達縣北,徒步即可到達,距離武裝部招待所約300米。托林寺為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所在地托林鎮,距離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鎮25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紀初創建。“托林”意譯為飛翔,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托林寺原本規模較大,有3座大殿、10座小殿,雖然其周圍僧舍已盡為民居,但在存留的城埂間仍可窺見當年的雄偉。寺院現存殿宇還有白殿和果康,果康內保存有一千年鹿角,相傳為古格故妃之坐騎……[詳細]
科迦寺(科伽寺)
  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科迦村。科迦,系藏語“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建。科迦村以寺為中心建造,呈東西向布局。據記載,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科迦寺是普蘭縣大寺,歷史悠久,在當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里地區札達、噶爾等縣及境外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文革”期間,寺院文物、建筑遭到嚴重破壞,部分建筑被毀,殿內塑像、壁畫受損嚴重。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古建筑陸續進行維修,修復了瑪尼拉康等建筑。2001年6月25日,科迦寺作為公元996年的古建筑,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科迦寺主要建筑為覺康和百柱殿,兩殿呈“L”形布置。覺康位于寺南部,面朝北;百柱殿位于寺西部,面朝東。兩殿前有空間不大的廣場,廣場中部有水井、高大的塔欽和香爐,廣場四周的墻……[詳細]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V人片在线观看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日本高级黄区免费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