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旅游

西藏自治區旅游景點介紹

  朵阿林寺遺址位于山南市扎囊縣桑耶鎮,年代為明。2013年12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第六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定日關帝廟遺址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崗嘎鎮,年代為清。 2013年12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第六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色曰拉吉鶏十舊址位于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拉鄉,年代為清。2013年12月,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第六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昌珠廣場
  昌珠廣場位于昌珠寺正對面,地處藏源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帶,廣場面積11076平方米,分地上地下兩層。其中夜間營業商戶中的文化類商戶數量或營業面積應占比超過50%,全年旅游景區提供夜間游覽服務的天數不少于200天,夜間營業的文化娛樂設施項目數量或游覽面積應占比超過40%,年均游覽人數達11萬余人次。目前,乃東區已形成以白日街、昌珠廣場等為代表的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詳細]
藏游壇城
  藏游壇城于2016年8月正式開業,建筑造型源于中國歷史“城”的概念,平面采用十字對稱布局和運用現代設計手法詮釋傳統藏式建筑,建筑群氣勢宏偉,典雅大氣。藏游壇城兼有漢、藏、尼三種獨特建筑風格。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文化旅游城,是古城拉薩又一“城”。拉薩藏游壇城項目是宏績集團成立22年來傾力之作,以拉薩城市整體發展戰略規劃“東延西擴,跨河發展”為基礎,以辦公建設為龍頭,以科技文化為支撐,以商貿旅游設施為動力,積極促進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為構想,致力于改善本地六十萬常住人口的品質消費需求,服務每年千萬到訪游客,彌補集觀賞、購物、品嘗、健體、娛樂、休閑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體的空白,全面提升拉薩商業價值高度,為投資者搶占城市財富制高點打開一道有保障的大門。拉薩首座超級規模城市文旅綜合體,占地約101畝,總……[詳細]
文成公主藏文化風情園景區
  文成公主藏文化風情園景區根植文旅、創新業態,形成了“一劇、一街、一園”三維一體的共融發展模式,構建了旅游業“吃、住、行、游、購、娛”有機聯動的全產業鏈體系,景區不僅活化傳承了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大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創新,并且有力助推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慈覺林藏院風情街開街運營以來,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藝品產銷、演藝娛樂、酒店休閑、商貿觀光、生活服務于一體,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務與--度的文化體驗,園內30余家特色主題民宿林立,棲有風情,游有殊趣,蔚然形成拉薩市新興品質民宿集群和夜間經濟高地!段某晒鳌凡匚幕笮褪吩妱∽2013年8月開演以來,已歷經七載春秋。截止到2019年10月31日,《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已0-完成七個演出季,游客接待量和票房再創新高。自2……[詳細]
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
  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坐落在西藏拉薩市南,拉薩河畔。1984年12月25日,為紀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車30周年,銘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業績和巨大犧牲而建。碑文全文是:建國之初,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增進民族團結,建設西南邊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東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寧,動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兩路全長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時通車拉薩。世界屋脊,地域遼闊,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兩路,跨怒江攀橫斷,渡通天越昆侖,江河湍急,峰岳險峻。十一萬藏漢軍民筑路員工,含辛茹苦,餐風臥雪,齊心協力征服重重天險。挖填土石三千多萬立方,造橋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艱苦卓絕。三千志士英勇捐軀,一代業績永垂青史。三十年來,國家投以巨資,兩路幾經……[詳細]
  昌都革命歷史博物館依托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辦公舊址于2016年8月建成并開館。它的建成標志著昌都文物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和“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動體現,有利于將傳統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新興動力,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藏東規模最大的紅色遺跡集中保護展示區,該館總占地面積10904平方米,建筑面積1559平方米,布展面積1105平方米,分12個展廳,以時間為沿循,從全國解放到昌都解放,從平息叛亂到民主改革;以紅色遺跡專題展為形式,有重點、集中式反映昌都偉大的革命建設歷史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事跡;共展出各類革命歷史文物100余件(套)、圖片200余張。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觀……[詳細]
亞東海關遺址
  清朝亞東海關遺址位于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海關建筑群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清朝亞東海關遺址由6座建筑廢址與穿越遺址的驛道組成。整個建筑廢址殘存大量倒塌堆積,大量殘留的瓷器、鐵器、銅器等物件被發掘。依據布局、規模、室內結構等分析,初步推測建筑功能屬性分別為海關官署、關帝廟、海關工作人員及駐軍宿舍、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場所、海關日常用品交易場所。此外,在遺址周邊調查發現了一批與海關有關聯的建筑遺址群,經初步考證,認定其中包括關墻及哨卡遺址、馬廄遺址、英國商務代理處等。陳祖軍認為,它們與海關遺址構成了不可或缺的整體,這對全面了解海關提供了資料。……[詳細]
林恩摩崖石刻
  林恩摩崖石刻位于西藏自治區昂仁縣,年代為明。2019年10月7日,林恩摩崖石刻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查拉路甫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是目前所知西藏唯一的一座石窟。這座石窟開鑿在拉薩布達拉宮西南0.5公里的招拉筆洞山(又稱藥王山)的東麓。洞窟距地面20余米,洞口向東,與著名的大昭寺遙遙相對。海拔3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窟。查拉路甫石窟是支提式窟。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洞口高2,56米,洞寬4.45—5.45米,深5.5米,面積約27平方米。洞內有一中心柱,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是浹窄的轉經廊,似寺內的轉經堂,寬0.75—1.3米.窟內共有造像七十一尊,分布在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壁上除兩尊泥外,其余都是石像.這座石窟雖然很小,造像也只有七十一尊,但是造像內容、風格有別于我國其他石窟寺藝術,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民族風格?邇仍煜竦念}材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釋迦、三世佛、弟子、菩薩、金剛力士等,在我國其他石窟中……[詳細]
達律王府
  達律王府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貢覺縣莫洛鎮登卡村內。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達律王府藏語為宗嘎(白色宮殿),相傳宗嘎是當時康區一帶第一座宮殿。達律封王后,統治了當時貢覺十二片區域,擁有奴隸幾千余人,先后在其領地境內修建三座寺廟,逐漸成為當時貢覺的政教領袖,得名達律杰布(虎身王)。該建筑建于吐蕃時期(約公元九世紀)。后在八思巴前往元大都時進行了重建,系當時貢覺首領達律•阿尼森培的城堡。該府佛堂內還繪有五方佛壁畫,根據《貢覺通志》記載,該壁畫系元代所繪。特別是屋頂佛堂望板上繪有大面積彩繪,其年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貢覺縣達律王府于2009年12月被評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達律王府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13、艾旺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艾旺寺
  艾旺寺是吐蕃時期寺廟。位于康馬縣薩瑪達鄉沖堆村西北900米,沖巴涌曲河北岸。始建于8~9世紀。坐西朝東。面積925平方米。圍墻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7米,南北寬25米,高3米,墻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圍墻正中開有9米寬大門。圍墻內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為正殿,東西為配殿,中間為長17米、寬12米的庭院。殿堂與圍墻之間為回廊。殿堂外墻體均涂飾紅色顏料。正殿殿堂東西長11米,南北寬5.5米,墻周砌有一周石臺座。艾旺寺原信寧瑪派,后改奉格魯派。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廣袖寬袍、輕盈質樸,受漢地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具有云岡、龍門石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風格;東配殿泥塑與中亞寺廟中塑像十分相似;西配殿神龕、浮雕的印度風格也十分明顯,可以說艾旺寺的雕塑匯集了漢地、印度、于闐三咱不同的藝術風格。2019年10……[詳細]
乃寧曲德寺
  乃寧曲德寺,亦稱“南尼寺”,在日喀則地區康馬縣境內,位于縣駐地以北的南尼鄉,屬年楚河上游的河谷地帶,寺廟北距江孜縣城10公里,南距康馬縣城40公里,東依札西達節山,西臨年楚河,海拔4100米。創建于吐蕃王朝時期,創建人為阿羌甲·強拜桑布。傳說阿羌甲·強拜桑布為古印度僧人,系蓮花生大師的弟子。他在蓮花生大師建立桑耶寺以后來到年楚河上游的谷地,見河西岸的山勢猶如一頭匍匐在地的大象,是弘揚佛法之地,即主持修建了乃寧曲德寺。乃寧曲德寺是后藏地區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盡管多次遭到破壞,但從其遺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華與宏大,它所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建筑遺址,對于研究西藏各時期寺廟建筑的風格、布局、用材等都具有十分寶貴的價值,而且該寺在近代西--民抗英斗爭史中也具有紀念意義。因此,現在的乃寧曲德寺不僅是人民……[詳細]
曲西碉樓群
  從措美進入洛扎,在沿途的村莊、河谷兩岸、山頭,均可間或地看到一座座聳立的碉樓,特別是邊巴鄉麥秀和色鄉曲許保留的碉樓數量眾多且密集,游人稱之為“千碉之鄉”。洛扎縣的各鄉鎮均有各種碉樓,這些碉樓建筑結構獨特、雄壯。古雕樓比較有名的有門當羅覺溫波、仲溫波、嶺溫波和邊巴的杰頓珠宗古雕樓群及色鄉曲西的雕樓和縣城的朵宗遺址。2019年10月7日,曲西碉樓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曲踏墓地位于札達縣,2014年發掘5座并列的帶豎井墓道的洞式墓。墓道狹窄,兩側壁掏出成排的腳窩。墓道下挖約2.5米左右出現二層臺,上面橫置一排青石板封頂,將墓道分為上下兩段。墓道底部向山體方向開挖圓拱形墓門,墓室有單室和雙室兩種。單室墓較。浑p室墓較大,為多人合葬墓。墓室內都有保存較好的長方形箱式木棺、成組的陶器以及大量的馬、羊等動物骨骼。木棺內有墓主骸骨及大量隨葬品。墓主均為側身屈肢,其周邊擺放大量隨葬品,包括彩繪木案、方形木梳、帶柄銅鏡、刻紋木牌、紡織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長方形木盤、草編器物和彩繪陶器等。曲踏墓地的年代為距今1800年左右。該墓地很有可能是另一處象雄部族的貴族墓地。這5座墓葬是迄今在阿里地區主動發掘中首次發現的洞式墓群,由于隨葬品種類特別豐富,為研究古代象雄部族的社會-提……[詳細]
  尼阿底(NwyaDevu)遺址位于西藏北部羌塘高原申扎縣,海拔4600米,距最近的城市拉薩和那曲將近300公里,是一處規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層堆積連續的舊石器時代曠野代遺址。2018年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宣布,該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人員在藏北羌塘高原發現一處具有原生地層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尼阿底,證實古人在距今4-3萬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堅實的足跡?脊湃藛T在遺址中收集了大量石制品,包括石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錐等,推測可以用于采集果實、逐獵野獸、肢解動物、加工皮革等。尼阿底遺址出土的石制品具有鮮明的石葉技術特征。所謂石葉技術,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獨特的工具制作技術,具有“預制石核—定向剝片—系統加工”等固定的操作……[詳細]
18、亞東多情湖 AAA
亞東多情湖
  多情湖,位于西藏亞東縣的堆納村,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原名叫多慶湖,現在已經讓大家俗稱為“多情湖”了,也許這就是因為在卓木拉日雪山腳下,長久以來這位仙女日日盼郎歸,夜夜郎不歸,仙女只有以淚洗面,仙女的淚珠流淌灑下就有了這座“多情湖”。由多情湖和卓木拉日雪山組成的景觀帶位于亞東縣北部的高原地區。這里是進入亞東縣城的必經之路。通往亞東的西藏S204省道縱貫寬廣的帕里草原,多情湖宛如夢幻魔鏡一般鑲嵌在廣袤的高原牧場之中。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湖中也會為我們呈現出不同風格、不同顏色的各種景象。不遠處巍然屹立的卓木拉日雪山猶如忠貞不渝的情侶常年守候在她的身邊。在西藏古老的神話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情湖被譽為神山圣湖。當地藏民經過神山圣湖時,都會獻上潔白的哈達和青稞酒,以祈求保佑。在西藏高原典型的藍天白云……[詳細]
19、秀色才納風景區 AAA
秀色才納風景區
  西藏腹地、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有個叫曲水的地方,當地老百姓把這個地方叫“才納”,藏語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來花海藥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帶來的種子在這個地方長的非常好,便由此來紀念文成公主。歷史資料記載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來了一位對漢藏友誼、吐蕃社會的進步影響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給藏民族帶來了佛像、經書、造紙、釀酒、等等技術。其中就有500駝糧食、藥材、花的種子,但是由于環境惡劣整個藏地只有曲水才納才能培育成功。位于貢嘎機場往拉薩方向的機場高速才納出口處,由曲水縣委縣政府和西藏天瑞藏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共同合資打造,國家AAA級景區,集有機農業觀光、拉薩生態農耕藏藥材博物館、五星級原生態藏藥材大賣場。同時也是拉薩目前唯一獲得國家有機產品認證企業。秀色才納景區AAA景區主體為拉薩……[詳細]
智昭凈土產業園區
  坐落于美麗的白定村智溝生態保護區的城關區智昭產業園,這里發展農業、旅游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四面八達。在奶牛養殖、設施蔬菜、倉儲物流、凈菜加工等方面具有優越的發展優勢。圖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海拔最高、生產工藝流程最環保、西藏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中心。(海外網 賈雯帆 謝明 劉凌)奶牛場運營至今,經過當地工作人員的努力,實現了模式九大轉變:生產方式的轉變、牛舍環境的轉變、養牛設施設備的改變、飼喂方式的轉變、擠奶方式的轉變、奶源品質和產量的轉變、牛奶質量標準的轉變、平衡余種的轉變、牛糞處理方式的轉變。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循環經濟。在運營模式上,奶牛繁育中心實行“政府主導,國有企業運營”的經營管理模式,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鏈。城關區智昭凈土農業科技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在线播放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宅女的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啊V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 在线观看欧美高清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