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旅游

西藏自治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雍布拉康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于距澤當12公里的扎西次仁山上,海拔3700米。整個建筑雛形似碉堡,高聳于山頂。“雍布”的藏語意為“母鹿”,“拉”意為““后腿”,“康”意為“宮殿”,雍布拉康意為母鹿后腿上的宮殿。雍布拉康是西-史上的第一座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于公元前2世紀,是雅礱部落的人們為第一代贊普聶赤贊布所修建的宮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202省道,建于公元前127年,西-史上第一座王宮,門票60元/人,藏語意為“母子宮”,是松贊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宮。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宮殿內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與前部相連。公元5世紀,藏王托托念贊時期,傳說……[詳細]
卡若昌都寺
  昌都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鎮,海拔3271米。1437年由宗喀巴弟子麥喜繞桑布創建,是西藏東部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自清康熙帝始,強巴林寺-受歷代皇帝冊封,逐步形成昌都地區最高的政教合一統治機構,在康區擁有130個分寺。1909年,清川鎮邊務大臣趙爾豐入藏“改土歸流”,強巴林寺被毀!拔母铩敝斜辉俅纹茐,1981年開始維修,現由杜康、色欽杜康、色廓隆、增康、印經院、八大扎倉、三大康村、塔群、辨經場等部分組成,其中杜康、色欽杜康、色廓隆基本呈一字形排列,門向正南。寺院早期建筑以措欽大殿、10個扎倉和5個喇讓等組成,基本系木石、土木結構的藏式密梁平頂建筑。大部分建筑上部墻體以貝瑪草筑成,赭色,殿頂歸豎有高大的鎏金寶瓶等飾物。昌都寺1962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熱振寺
  熱振寺位于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格巴村,海拔4230米,始建于1056年,由噶當派創始人仲敦巴•杰微迥乃創建,總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由措慶大殿、熱振拉章、貢巴空、唐欽拉康、塔群、卓康等建筑單元組成。熱振寺1962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措欽大殿總面積達2200余平方米,南向,原為前2后3層結構。底層以大經堂為中心,周圍分布許多小殿。大經堂內有130柱,面闊36、進深27.4米,后部設松熱拉康,分東、中、西3個殿堂。二層有若干寢室、經堂、倉庫。措欽大殿現正在維修,已修起東半部分。熱振喇章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共5棟,依山而上。從下往上第1棟主要作倉庫;第2棟有朗賽拉康、三世佛殿、三長壽殿、六莊嚴殿、庫房等;第3棟設十六羅漢殿、扎西邊巴殿、護法殿、-寢室……[詳細]
希夏邦馬峰
  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十四,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聶拉木)的8000米級山峰。這里是喜瑪拉雅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積雪,大多分布在希夏邦馬峰周圍。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置了重重困難。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首創登頂記錄。交通從拉薩沿中尼公路經江孜、日喀則到協格爾,行程670公里。再西行經定日至門哈墩約138公里,繼續西行50公里后南下,沿簡易公路行20公里即可到希夏邦馬峰北麓的登山大本營,這里海拔5114米。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詳細]
鄧薩提寺
  鄧薩提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桑日縣桑日鎮(原降鄉)帕竹村以北、郭卡拉山脈東段俄木雪乃波斯溫之黑山山坳,寺廟北靠黑山,南臨寬闊的雅魯藏布江,東西兩面山巒形成天然屏障。這里海拔為4410米,鄧薩提寺規模宏大,占地面積3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東西長1000多米,南北寬500多米,堪稱噶舉派寺院之最。鄧薩提寺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雄偉壯觀。自西向東建筑群分別由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堂、大殿及神殿等組成。鄧薩提寺作為噶舉派四大支中的一支即帕竹噶舉的祖寺,它的建筑結構十分完美,寺內保藏極為豐富的文物,是西-史上盡人皆知的山南境內最為富有的寺院。但是,未能幸免“文革”無情的洗劫,從而使這座聞名全藏的富麗堂皇的宗教建筑及其所有的珍貴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鄧薩提寺1962年被自治區人……[詳細]
絨布寺
  建于1899年,由紅教-阿旺丹增羅布創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位于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頂約20公里。寺院分新舊兩處,舊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處,靠近珠穆朗瑪峰,尚存蓮花生大師當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蓮花生大師手足印的石頭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絨布寺一度規模較大,曾有十幾座屬寺,有的還在尼泊爾境內,后因歷史原因被毀,F今主寺下面有8個附屬小寺,包括一個尼姑庵。由于絨布寺距珠峰頂約20公里,所以這里已成為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從這兒向南眺望,是觀賞、拍攝珠峰的絕佳地點。餐飲/住宿/購物絨布寺除了一家招待所,寺內也可以接到住宿,寺內外都是25元/人,招待所有藏民開的餐館,一般的主食每份10元左右。交通要去絨布寺,最好是包車,從新定日出發,這條線上很少有……[詳細]
楚布寺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之主寺。亦稱磋卜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塔布拉杰弟子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修建。楚布寺海拔4300米,位于拉薩市堆龍德慶縣西北的楚布河上游,距拉薩西郊70公里。楚布寺規模龐大的建筑群以大殿為中心進行分布,共包括經堂、佛堂、0殿、佛學院、密宗修習院、-私邸及僧舍等,正在修復建設中的還有較具規模的講經臺等建筑。楚布寺擁有大量稀世文物,包括江浦寺建寺碑,現位于楚布寺大殿內,高約兩米半,寬約半米,上刻古藏文,該碑對研究吐蕃時期政治、經濟、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空住佛,楚布寺鎮寺之寶,也是第八世噶瑪巴為紀念其上師而塑造的銀像。此外,瑪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過的缽、都松欽巴的僧帽等都是楚布寺彌足珍貴的寶物。環抱著楚布寺的吉欽波神山上也有一系列著名景點,如-臺、靜修室……[詳細]
8、贊塘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贊塘寺
  贊塘寺(玉意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區澤當鎮圭薩公社贊唐村,正于雅礱河對岸的昌珠寺遙遙相對,海拔3576米。據說為松贊干布的一個王后昂瓊貝克慕(在尼泊爾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所建。贊塘寺是雅礱地方著名的“三圣地”(乃松)之一。寺的規模較小,進門后為一小院落,中間即為主殿,殿前有一寬三間、進三間的經堂,左右各有一間小殿,這一部分建筑風格尚屬后世增建部分。經堂的后殿即大殿的殿門,門為三間,門的上邊壁繪三世佛,左邊繪有仲敦巴、阿底夏、那錯依斯三像,右邊繪有蓮花生、赤松德贊、菩提薩陲三像。經堂的右壁繪西藏的歷史傳說故事。贊塘寺1962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贊塘寺大殿門內,臨前檐平列八柱,每柱皆二根并立,礎石如復盆上雕蓮花瓣,此殿開間不大,但建筑結構與一般大殿不同,殿內無柱,在……[詳細]
9、嘎則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嘎則寺
  嘎則寺屬噶舉教派,創建于吐蕃王朝時期。此寺據傳為公元7世紀由松贊干布創建,原名歐若料久拉康,意為:“中鎮不變佛殿”;又據,《衛嘎則寺藏道場勝跡志》記載為公元8世紀蓮花生所建,始奉紅教,后宏時期改奉噶當教派。此寺建筑由大殿、26個修行室及僧舍組成。大殿門向南,高2層,石木結構,藏式平頂,平面呈“凸”字型。其前廊面積2柱,壁畫四大天王、觀世音等;大殿面積30柱,壁畫千尊釋迦;佛堂面積4柱,主供強巴佛,有幾座合金佛塔,四周為轉經回廊,回廊壁畫千尊無量壽佛。二層設主持人住處,北有護神殿,面積6柱,供四臂金剛、能舍金剛及松贊干布、赤松德贊塑像等。地理位置:位于墨竹工卡縣工卡鎮,距縣城向北約4公里的嘎則村,海拔:3850米。……[詳細]
丹杰林寺
  •寺內供奉的普賢菩薩雙修像造型奇特,通體由藍、白兩色構成,頗具現代感。丹杰林寺是桑耶寺的屬寺,屬于寧瑪派寺廟。從藏醫院路光明崗瓊甜茶館對面的胡同找到丹杰林寺,發現這里并不像一座寺廟,反倒更像一個普通民居。去丹杰林寺除了供奉的哈達、酥油外,還可以帶青稞酒或白酒。因為是桑耶寺屬寺的緣故,丹杰林寺香火卻一直很旺盛,很多因為路途遙遠不能前往桑耶寺的信徒,都會選擇來這里拜一拜。寺內供奉的普賢菩薩雙修像造型十分奇特,通體由藍、白兩色構成,頗具現代感,這尊雙修像幾乎是每個外來游客必看的。地址:拉薩市城關區丹杰林巷5號類型:寺廟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20-30分鐘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11、維色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維色寺
  維色寺維色寺位于芒康縣城駐地嘎托鎮城北200m,是藏區十八呼圖克圖之一,昌都地區三大呼圖克圖之一,-轉世現已有十五世。維色寺是芒康縣城附近百姓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寺每年都舉行跳神、酥油燈會等宗教活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宗教文化價值,是全縣黃教寺廟中較大的一座,是歷史上的母寺,下轄二十座子寺,分別在我縣境內和左貢縣境內。維色寺占地總面積為11817平方米,其中經營面積為1579.3平方米,僧宿和食堂面積為2825.8平方米,該寺現有僧眾64人,占該村總人口的3.2%。民改前該寺僧眾有195人,歷史上記載-轉世已有十五世。地址: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詳細]
12、功德林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功德林寺
  •拉薩四大林之一,經堂內懸掛著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勝樂金剛的唐卡。景點介紹功德林寺,藏語稱“功德林”(威利:kunbdegling),又譯“公德林”、“貢德林”,賜名衛藏永安寺,位于布達拉宮西南的帕瑪日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拉薩四大林之一。寺院修建于1792年,是清軍擊退廓爾喀的入侵后,清朝大將福康安指示八世達察所建。八世達察在摩盤山頂修建了文書廟和關帝廟兩座漢式寺廟,在山腳處興建了永駐-林。乾隆五十六年皇帝賜“功德林”匾額,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地址:拉薩市城關區德吉中路9號類型: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0.5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亞東海關遺址
  清朝亞東海關遺址位于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海關建筑群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清朝亞東海關遺址由6座建筑廢址與穿越遺址的驛道組成。整個建筑廢址殘存大量倒塌堆積,大量殘留的瓷器、鐵器、銅器等物件被發掘。依據布局、規模、室內結構等分析,初步推測建筑功能屬性分別為海關官署、關帝廟、海關工作人員及駐軍宿舍、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場所、海關日常用品交易場所。此外,在遺址周邊調查發現了一批與海關有關聯的建筑遺址群,經初步考證,認定其中包括關墻及哨卡遺址、馬廄遺址、英國商務代理處等。陳祖軍認為,它們與海關遺址構成了不可或缺的整體,這對全面了解海關提供了資料![詳細]
策門林寺
  •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策門林寺是拉薩四大林之一。策門林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240平方米。建筑平面布局基本呈方形院落狀。進寺院大門是一寬敞的庭院,院西側和前部環繞兩層藏式樓房,上層為住房,下層為回廊,建筑占地面積1725平方米,庭院后部是主體建筑。主體建筑為兩個時期所建。東半部稱為“白宮”,是第一世策默-阿旺楚臣于1777年擔任攝政時主持興建的;西半部稱“紅宮”,屬第二世策默-阿旺江貝主持興建的。類型:寺廟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20-30分鐘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15、色吾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色吾寺
  色吾寺在日喀則南木林縣境內,距縣城70公里,海拔4700米。該寺已有千年歷史,信奉寧瑪派,曾有1個大經堂、11個殿堂,主供佛為蓮花生大師。1984年,在原寺的廢墟上修復了大經堂和9個殿堂,供有蓮花生師徒三尊佛。寺內藏有16件珍品,有證士曲尼囊單從伏藏谷挖掘出的蓮花生主尊三像、噶瑪巴的鞋子、空行母益希嘉措的金剛杵、黑石、右旋的海螺、蓮花生大師在石頭上留下的右手指印等。寺廟北面的棕山上有三處禪房和修行洞。每年-12月22日至30日,該寺舉行跳神和驅鬼儀式![詳細]
16、邦玉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邦玉寺
  邦玉寺在昂仁縣境內,位于達居鄉。由蓮花生大師的“佛母”康措益西措吉于788年創建,始屬寧瑪派,后改噶舉派,現為格魯派。該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經堂、嘎巴爾拉康、0神殿、拉章、僧舍等組成,興盛時有僧侶46人。寺內珍藏有豐富的文物,尤以檀香木雕刻的觀音最為精致,堪稱珍品![詳細]
加林山巖畫
  加林山巖畫那曲尼瑪境內的絨瑪一帶的山上有很多遠古時代留存下來的巖畫,尤以加林山的巖畫最為著名。隨著季節及時間的變化,許多石頭會呈現出不同的圖畫。此地還有一數百平方米的溫泉,熱氣終年蒸發不息,泉水高低錯落,汩汩熱流還是治療關工炎和皮膚病的天賜良藥。……[詳細]
18、多吉扎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多吉扎寺
  多吉扎寺在貢嘎縣雅魯藏布江北岸。16世紀末葉由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僧人扎西道杰興建,為寧瑪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與敏珠林寺齊名。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準噶爾部軍隊侵擾西藏期間,寺院建筑遭到嚴重破壞,頗羅鼐掌管西藏地方政權期間(1728—1747年)又加以重修。類型:寺廟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19、藏扎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藏扎寺
  在康馬縣境內,位于乃寧鄉藏札村。由阿旺頓珠于19世紀創建,為扎什倫布寺分寺,屬格魯派。坐北向南,主體建筑由大殿、經堂、佛殿、卓瑪拉康、0神殿等組成,主供釋迦牟尼和十六羅漢像;墻上遍繪釋迦牟尼佛、強巴佛、無量壽佛、觀音、度母、金剛和阿底峽、宗喀巴人物壁畫,非常精美![詳細]
白瑪曲林寺
  白瑪曲林寺,在日喀則地區之薩迦縣境內,位于縣駐地東北、雄瑪鄉的吉龍村,寺廟坐落在蘇日山南麓,海拔4090米。白瑪曲林寺建于7世紀,為松贊干布時期興建的寺廟之一,始名“耐瑪祖拉康”。8世紀,蓮花生大師也曾在此修行。19世紀時,由強巴朗杰對該寺進行過全面修葺和擴建。強巴朗杰系薩迦縣賽地方人,為一苦行僧,以在深山幽洞中靜修而聞名,是寧瑪派的掘-,精通醫學,40歲時主持寺廟,87歲圓寂。后由弟子羅桑群沛繼任堪布,羅桑群沛系薩迦縣雄瑪鄉德薩村人,學識廣博,精通宗教哲理,任職期間擴建了該寺。始奉寧瑪派,后改宗格魯派。老大殿:由強巴朗杰創建。門向東,高二層。底層由前廊、經堂、佛殿三部分組成。前廊有柱2根,廊前壁畫彩繪四大天王。經堂面積4柱,主供釋迦牟尼佛及二弟子泥塑像,主尊高約1.8米;經書架上供放《甘珠……[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最新国产精品自产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