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文物古跡介紹

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
  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位于常平鎮橋梓村(橋梓村原名為屋廈),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標:北緯22°5845.3,東經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共黨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蔡如平的組織發動下,屋廈農民協會在周氏宗祠成立。農會的主要負責人是周達墀(周時泰)、周一夔,會員約300人。農民協會組織農會會員和農民自衛軍,與土豪劣紳進行斗爭。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共產黨轉入地下活動。是年秋,中共東莞縣委成立,縣委書記蔡如平化裝成豬肉販子,帶領部分縣委成員秘密轉移到屋廈,繼續堅持斗爭。在周達墀的商店里設立縣委機關,該商店為周氏宗祠的附屬建筑(現已拆毀)。縣委將全縣農民武裝編成三個大隊,其中以屋廈農民協會會員為基礎組成常平大隊,葉漢庭任大……[詳細]
東湖旅店
  東湖旅店抗戰時期香港秘密大營救中轉站香港秘密大營救惠州中轉站舊址位于惠城區橋東街道上板塘70號東湖旅店。1938年10月,惠州淪陷,橋西和橋東的旅店幾乎被燒光,原有酒店和旅店無法復業。于是,部分有錢人家將幸免的房屋改為旅店,翟雨亭也把自己的洋樓改成了東湖旅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8年10月,日軍在大亞灣登陸,廣東沿海淪陷,香港成為孤島。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隨即占領香港。此前為宣傳抗日而聚集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成為日軍的搜捕對象。中共中央指示南方局周恩來和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等人組織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的秘密大營救工作。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以及中共粵南省委、中共香港市委等黨組織都投入秘密大營救工……[詳細]
283、崆峒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崆峒巖
  崆峒巖位于陽春城西3公里處,寺宇始建于明代萬歷丁丑年,清乾隆二十一年陽春縣令姜山重修,崆峒巖是全國“四崆峒山”之一,洞內分五層,石鐘乳形成的獅子巖、瀑布巖、冷西一柱觀、和尚拜觀音等景觀,千姿百態。崆峒巖巖中有寺,寺外有峰,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俱全,以古雅清幽為特色,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可游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地址:陽江市陽春市河西類型:地質地貌古跡山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電話:0662-7621313開放時間:9:00-17:00門票:門票25人民幣……[詳細]
284、郭氏大夫第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郭氏大夫第
  郭氏大樓棉湖郭氏大樓,位于揭西棉湖,為清初富商郭來所建。大樓位于棉湖古鎮翰林府右側,永昌古廟左側,面對高聳的鐵山筆架峰,瀕臨秀美的云湖。湖橋亭榭鑲綴,名勝古跡交輝。與興道書院、翰林府、云園、永昌古廟等,形成一個壯觀的建筑群。郭氏大樓顯得尤為雄偉壯觀,是遠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譽。此樓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樓占地5460平方米(約合9畝),樓寬52米、深105米,有四條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瓊樓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宮殿形式,里面原有99間房經后代修補增建,總數為100間,即所謂“駟馬拖車”、“百鳳朝陽”的格局。整座大樓以貝灰三合土夯成(據說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紅糖),堅固美觀,大院中有小院,院墻砌有長窗,清雅超俗。樓前有廣場和高……[詳細]
黃居仁故居
  黃居仁(1904—1928),出生在廣東省龍川縣鐵場洋貝村,廣東早期青年運動杰出領導人之一。大革命時期與阮嘯仙、劉爾崧一起,被譽為“東江三杰”。1920年,黃居仁就讀于龍川縣立中學(今龍川一中)。1922年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茖W校。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3月轉為中國0黨員,任共青團廣州地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1926年先后任共青團廣東區委組織部部長,代理書記,0廣東區委青年運動委員會書記、-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等職。1927年任共青團廣東區委書記,同年8月任0汕頭市委書記。其間接應-率領的南昌起義軍入汕,參與建立“潮汕七日紅”政權。后任0廣東省委特派員、巡視員等職。同年冬參加廣州起義。1928年任0惠陽縣委書記,0廣東省委巡視員。同年秋,聯系、恢復廣州地區黨團組織工作……[詳細]
下沙遺址
  下沙遺址位于南朗鎮下沙村,發掘地點背靠山丘,東連海灣,其遺物散布范圍約80平方米。采集文化遺物有:-,戈身磨光,有一穿孔,直援無胡。另有小口折肩方格紋泥印紋陶罐,米字紋陶甕,紋飾有蘷紋,小方格紋字紋。據考究,屬相當于商周戰國時期的文物。石錛,高5厘米,刃寬4.7厘米,厚1.5厘米。長把短身,雙肩,弧刃近平,偏鋒。據考究,屬夏商時期(公元前2000~前1000年)的文物。陶甕,高46厘米,口徑28厘米。泥質灰陶,胎質硬。侈口,卷沿外翻,廣肩,平底。肩部有四個對稱橋形耳。器表飾“米”字紋,據考究,屬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文物。銅魚鏢,長8.3厘米。圓形銎口,內有殘木屑,前出棱脊,緩收銳鋒,一側有長翼,后鋒長出銎口,銎部與翼有短柱相連;另一側有短翼呈倒刺狀。銅斧,長8.5厘米,刃寬……[詳細]
中共前山中心小學臨時支部舊址
  中共前山中心小學臨時支部舊址位于湛江市徐聞縣前山鎮飛雄小學,東經110°26′49″,北緯20°25′20″。1943年2月,根據革命斗爭的需要,打入國民黨徐聞縣政府當教育科員的中共黨員林飛雄,經請示中共徐聞縣特派員莊梅壽和中共雷州地區特派員陳恩同意,辭去縣教育科員職務,到前山鎮國民中心小學任校長。林飛雄上任后,把學校教務主任和教員全部換為革命者,并全面進行教學改革,積極開展以抗日救亡為中心的各種教學活動。1943年秋,為有利開展黨的工作,林飛雄與王玉顏等秘密組建中共前山中心小學臨時支部,王玉顏擔任支部書記,支部有黨員3人。同年10月,吸收進步學生楊奕生入黨。1944年初,王玉顏調離該校,林飛雄接任臨時支部書記。同年5月,國民黨徐聞縣當局以“異黨活動”為由下令撤銷林飛雄校長職務,并以“驅逐漢……[詳細]
288、沖虛古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沖虛古觀
  沖虛觀位于廣東羅浮山北麓朱明洞南。原址為東晉道士葛洪所建四庵之一的南庵,名曰都虛。虛洪升仙後,晉安帝義熙初(405年),改建為葛洪祠,以示紀念。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年)擴建,易名為“葛仙祠”。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又賜名為“沖虛觀”。以后歷代均有修葺�,F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重修,是全國重點道教寺觀之一。總建筑面積4400平方米,平面呈四合院布局,觀內有殿宇五重,分別為靈官殿、三清殿、黃大仙殿、呂祖殿和葛仙殿。主體建筑由平臺、山門、天井、三清殿、葛仙祠、兩廡及膳堂組成。山門、三清殿、兩廡齋堂均為懸山式屋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屋脊、內外博風、墻體均飾以大量的灰雕、陶塑、壁畫,題材包括人物、花、山水、博古、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三清寶殿是主殿……[詳細]
289、高要學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要學宮
  高要學宮又名文廟,位于原高要縣城肇慶鎮(現為肇慶市端州區)正東路42號,是我省現存較大的一座孔廟,屬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鬃樱穑┦谴呵锬┠甑乃枷爰�、教育家,他創立了儒家學說。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視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國各府、州、縣普遍建有孔廟,且規模宏偉,巍峨肅穆。學宮的建筑,一般有兩部份,一是祀奉孔子的圣殿,即大成殿;一是學宮衙署。據載,高要學宮始建于北宋崇寧年初(約公元1102年),為當時郡守毛衍經始,歷張新、林景新兩郡守建成。南宋紹興年間,郡守李麟、鄭起沃繼而擴建。元末曾加以修葺,后毀于兵戰。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知府李從培主持的重新修建,天順年間(1457—1464年)學宮兩被匪賊所據,毀壞嚴重,-遷至城中,到嘉靖十年(1531年)方遷原址,復加擴建……[詳細]
棣華圍(刁萃豐)
  棣華圍,又稱刁萃豐,位于廣東省興寧市刁坊鎮周興村,于民國三年(1914年)春動工,歷經8載,耗資18萬兩白銀建成,為三堂四橫一枕杠四角圍龍屋,分布面積1030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闊99.4米,進深77.3米,建筑占地面積6183.6平方米。全屋16個廳,274個房間,有“住不盡刁萃豐的屋”的說法。2009年被列為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興寧十大古民居“之一。2012年10月升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由于整座屋宇房間較多(樓上樓下均有房間),向來群眾有“住不盡刁萃豐的屋”的說法。尚存“棣華圍記”。棣華圍坐西向東,為1圍3堂4橫2層高的四角圍龍屋,建筑面積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頭腦1000多平方米。屋內有16個廳、21個天井、274個房間。三面圍屋及中間……[詳細]
東莞東岳廟
  東岳廟,又名東岳行宮,位于象山村象嶺南麓,始建年代不詳,廟坐北朝南,占地1000平方米,供祀的是東岳大帝眾神體系。該廟重建于南宋紹熙五年(1194),明正德十五年(1520)劉距重修、擴建,明代、民國及1993年數次重修。全廟依山取勢,步步高升,坐北向南,由前殿、東岳廟明代碑刻門廊、香亭、兩廂、正殿組成,占地約1000平方米。前殿為硬山頂,擱擅式結構;正殿施如意斗拱。全廟由中路正院和東、西道院三個部分組成,正面有大門、香亭、正殿,兩側對翼,有御馬亭、虎殿及配殿。殿宇堂屋376間,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的最大的廟宇。整個廟宇氣勢恢弘,建筑精良。茶山東岳廟主殿供奉著東岳大帝,但兩側守護四神卻十分奇特,均著朝服,冠以盔甲,或官帽。2008年東岳廟火燭導致大殿焚毀,從殘存的守護四神圖片中,看上去著裝……[詳細]
姚氏大宗祠(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舊址)
  姚氏大宗祠(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舊址)位于潮陽區文光街道棉城中山中路,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始建于公元1602年(明萬歷三十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姚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距今已四百余年。祠初衷為紀念宋末民族英雄、潮陽縣令姚鼎及明代潮中“三鳳”:順天府治中、撫州府通判、京闈解元姚琛,南京兵部郎中舉人姚璦,南京戶部主事、廣西參議、進士姚紹等名臣而建。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公元1278年(宋祥興元年),南宋丞相文天祥率兵到潮陽討伐降元都統陳懿、潮州知府劉興期間,姚鼎謁見文丞相并被任命為潮陽知縣。時值兵荒馬亂,姚鼎變賣自家田產作為軍餉,并親率縣內兵民支援文天祥抗元戰斗,在戰斗中壯烈犧牲,為國捐軀,時年僅48……[詳細]
293、張蔭垣故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蔭垣故居
  張蔭垣故居在市蓮花路沙塘坊13號,是佛山僅存的兩座大型府第式建筑群之一。張蔭桓佛山人,字皓巒,號樵野,光緒年間充總理衙門大臣,曾任出使美、西班牙、秘大臣,官至戶部左侍郎,因支持維新變法,遭遣戍新疆,后更誣以通俄而被殺。駢散文詩皆卓然成家。畫亦超軼,佛山家中置“鐵畫樓”,著有《鐵畫樓詩抄》諸集。于清同治、光緒年間大興土木,不惜耗資巨萬建此宅第,以至建筑規模相當體面,整齊美觀,不僅右側有小巷縱貫首尾,而且在左右兩旁還配置二廳、廚房、儲物房以及傭人雜役居室等。主體建筑頭進門房、二進大廳、三進內廳和四五六進住宅從西向東排列,為六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各建筑均硬山頂配鍋耳式封火山墻,三開間通面寬10米,總面積約610平方米。頭進門房原于居中置大型木雕屏風,以示其門第之高貴;其大門為回字門口,以磚墻間成左……[詳細]
江頭鄉農會舊址
  四會江頭鄉農會舊址位于現四會市黃田鎮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民國時期,黃田屬廣寧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劃歸四會縣)。該建筑建于清代,磚木結構,深兩進。主體建筑為四合院式布局,面積375平方米。左側有廚房等附屬建筑,面積。1993年12月進行了維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會市人民政府在祠門右側嵌設云石陰刻碑文志之,并以舊址建筑外墻邊為起點,正門由門口至曬場空地30米,左側至村道10米,右側和后面各延3米為該舊址保護范圍,再向外各延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1924年8月21日,陳伯忠在第一屆農-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后,被委任為中央農民部駐廣寧特派員,回廣寧開展農-動。經過陳伯忠的深入宣傳發動,江頭鄉農民覺醒了,紛紛要求組織農會。報名加入農會的占全鄉農民總數的80%以上。9月12日,江頭鄉農會舉行成立慶……[詳細]
295、廣裕祠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裕祠
  廣裕祠擁有七處歷史文字的印記,這就是它的最珍貴之處。廣裕祠是廣東第一次發現有確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被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稱為“非常寶貴的建筑標本”。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古跡里都是惟一的。古祠有6次最明確的維修記錄刻在脊檁下或者墻體的碑文上。2003年12月1日經修復的廣東省廣州從化市太平鎮錢崗村廣裕祠,獲得了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第一名“杰出項目獎”。這是中國首次獲得該獎項的頭名。廣裕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崗村為南宋宰相陸秀夫后裔所建,位于村中的廣裕祠則始建年代不詳,一說是明永樂四年十一月始建(即公元1406年),另有一種說法是建于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廣裕祠始建后歷代均有維修記載。廣裕祠建筑有鮮明的歷史價值。廣裕祠堂建筑共三進,總面寬13.80米,……[詳細]
296、巨峰寺
巨峰寺
  巨峰寺,位于汕頭市濠江區珠浦東側。殿塔亭閣,錯落有致;梵宇琳宮,金碧輝煌。整座寺宇依山而上,如玉珠承盤,掩隱于禪林綠蔭之中。騷人墨客,探幽至此,無不流連戽返,潑墨揮毫。雪泥鴻爪,珍存于峭壁摩崖,為秀山增色,為名剎添輝。因山寺集宗教、旅游、建筑風格獨特于一體,成為粵東地區香客、游人常常造訪的勝地。寺坐北向南,分三進,加兩廂,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總投資一千多萬元。寺前辟一闊埕,筑一高大的三山門,系“1996年丙子年,黃光升,黃汝輯,黃汝能,曾秋華,黃岳烈,黃榮嘉誠心喜捐”(見柱背石刻),頂蓋紫色玻璃瓦。山門前兩側,各擺一石獅。門額刻“萬法朝宗”(背刻“回光反照”),與石刻門聯皆出自高僧茗山之妙筆。進入山門又是一大闊埕,兩側作停車場。向前望去,只見中間成軸線,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座較小的……[詳細]
青云書院
  青云書院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惠福東路389號,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康熙四十年建成,是當時廣州府、肇慶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資建造的合族祠,為參與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城參加科舉考試、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青云書院原為廣三路,三間三進,現僅存中路建筑,整座建筑坐北向南,青磚墻、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占地面積有449平方米,木雕異形梁架仍保存較好。據傳,光緒進士梁士詒年輕時曾在此讀書,他后來被授翰林院編修,曾參與袁世凱脅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動,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長、交通銀行總理、財政部次長、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等職務。進入民國,廣州市政府當局致力于廣州的市政建設,加快了市區馬路拓寬與建設的步伐,而青云書院就位居馬路開拆范圍之內�!扒笸ú磺笾薄�,民國七年(1918),廣州市拆城……[詳細]
298、云蓋寺
云蓋寺
  南澳島上,寺廟可不少。就明朝陳天資《東里志》等史書記載而言,最早佛門就是創自宋朝的云蓋寺(原稱三寶寺,明重修時易名)。它已于1992年8月15日由縣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自1985年起歷經16載,由住持釋通教尼師艱苦備嘗,募資重建擴大,于2001年10月5日落成開光。明萬歷二年(1574)陳天資《東里志·疆域志》載曰:“云蓋寺在南澳之東南,宋時所建,石上有‘紫云華蓋’四字”。明朝時,因云蓋寺遐邇聞名,故也成為寺下數村地域總稱,后才簡稱為“云澳”至今。古剎不知幾經浮沉,明季海盜交匯,寺遂蕩然,后重建。相傳最盛時有梯式而上堂宇9座,因僧不道受剿,拆存后座觀音院(即今址)。十年“文革”中的1966年冬,“革命造反派”上山闖寺剿毀文物,連香案也扛走,并驅逐尼師,令古剎一片凄涼。4斤重的鉎質僧……[詳細]
高州革命烈士陵園
  高州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高州城西觀山西側,建于1959年10月。為紀念革命民主時期,在高州地區內,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光榮獻軀的200余名革命志士而建造的紀念性建筑。陵園總進深90.5米,面闊25.4米,共分陵門、陵碑、陵墓三個區。陵門區有三拱牌坊一座,總寬9.4米。牌坊上方的牌額上,制作有“烈士陵園”四字。在牌坊后方,建有臺階45級,與陵碑區相連。陵碑區呈圓形,直徑25.4米,其中心處建有六角形紀念碑一座。紀念碑由碑座、碑亭和碑身三部分組成。座總高0.68米,四級臺階組合。碑亭圍繞碑身而建,呈六角形,亭高3.5米。亭中心為碑身,在碑身周圍鑲嵌石碑六塊。在石碑上記載有高州革命烈士斗爭概況。在亭角邊分別立有圓柱6條支撐亭蓋。碑身從亭中央伸出。高達7米,呈六角形,正面塑有仿毛澤東手跡“為國犧牲,永垂……[詳細]
貴廬(張發奎故居)
  貴廬,就是張發奎故居(包含貴廬、竹溪橋、向華泉),位于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風度村村民委員會張屋自然村。舊居坐西北向東南,建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面闊19.437米、進深19.66米、二層高9.276米。門楣“貴廬”,磚瓦木構筑。由廳堂、住房、廚房、飯廳、花園等組成,中西結合頗具特色。貴廬是張發奎的故居,他在這里生活了15年。張發奎祖輩務農,父名居之,字竹溪,充縣衙小吏。張發奎8歲入私塾,光緒三十三年就讀縣立高等小學堂。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夏,張發奎與同學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張發奎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后從軍當兵。民國元年(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并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于民國2年在3000名同學中以《吳起將兵與士卒同甘苦論》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陸軍……[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