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旅游

廣東省文物古跡介紹

41、六祖寺
六祖寺
  六祖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于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六祖寺的建筑面積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墻杉木瓦結構。整體為中軸線平面布局,分別由大門、前殿、后殿及左右輔以的廂房、廊廡及小巷構成一體。寺廟四面環山,山勢峻俏,景色宜人。與六祖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當年行跡有關的地名和山名。六祖寺自唐代建成以來,就吸引了眾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逢年過節,寺門香客如鯽,香火甚為鼎盛。參拜者除本地信眾外,珠江三角洲一帶亦有不少人慕名前往參拜。歷史傳說:六祖惠能為嶺南佛法之始,為什么要在四會避難藏身呢?相傳惠能投湖北黃梅東山寺(現五祖寺)五祖弘忍門下,因作謁得到了弘忍賞識后,弘忍便秘傳禪法,付與法衣缽孟,成了禪宗六祖惠能,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因未能得到師……[詳細]
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位于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亮點:一處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大鵬所城全稱“大鵬守御千戶所城”,占地11萬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惟一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用條石和青磚砌建的東、西、南三座城門至今巍然屹立,雄偉壯觀。城內有東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條,古樸的清式建筑保存完好。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摸著這道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斑駁的城墻,仿佛依稀聽到幾百年前陣陣的-聲,那白色的城墻腳跟的墻磚是明朝的墻磚,青色的墻磚是清朝的墻磚。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大鵬古城位于深圳市東部大鵬鎮鵬城村,始建于公元1394年,為廣州左衛千戶張斌開所筑。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詳細]
鰲峰公園
  鰲峰公園,是恩平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也是恩平的龍頭公園。自2013年鰲峰公園升級改造工程啟動,恩平共投入近2000萬元,對鰲峰公園正門出入口廣場、百獸園、石雕園園路、公廁進行改造,新建東門出入口廣場、潮人徑、登山棧道、桃花園、櫻花園、玉堂春林等一大批頗具特色的景點。位于恩平市中心城區鰲峰山,是歷代邑人、文人墨客登臨之地。園內樹木蔥郁,有百獸園、石雕園、“三老”亭、革命烈士紀念碑、馮如紀念館、追月樓、龍廊、日晷儀、登山棧道、桃花園、名樹園、櫻花園、玉堂春園等一批特色景觀,是初具規模的旅游勝地。鰲峰山旅游區位于恩平市區北郊,山高150米,山勢雄偉,松林如海。古代稱為石神山,明代已把石神松翠列為恩平八景之一,清代則稱為鰲峰公園,修筑了3?s公里長的盤山公路,方便游人登山,小汽軍可一直駛到山頂。公路……[詳細]
44、立園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園
  立園,位于開平塘口鎮北義鄉,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為11013.99平方米。它是塘口鎮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于二十世紀20年代回來興建的,歷時十年,民國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立園既有中國園林的韻味,又吸收歐美建筑的西洋情調,將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國華僑私人建造的園林中堪稱一流,也是中國目前發現較為完整的中西結合的名園。立園的布局,大體可分為三部分: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三個區用人工河或圍墻分隔,又巧妙地用橋亭或通天回廊將三個區連成一體,使人感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亭臺樓榭,布局幽雅,獨具匠心,令人有巧奪天工之感。立園并沒有列入“開平碉樓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是一座華僑園林,園內只有一座傳統意義上的碉樓——樂天樓,其余均為花園別墅,亭臺樓榭。怎樣的建筑,才能被稱之為“碉樓”,這要……[詳細]
汕頭小公園
  汕頭小公園,汕頭老市區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標和文化標志。狹義的小公園,指位于小公園片區核心的中山紀念亭。廣義的小公園,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國平路等等,統稱小公園歷史文化區。小公園片區的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紅亭、南面的“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片區內的百貨大樓高7層,前身是1932年華僑集團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為解放前汕頭第二高樓,是老汕頭的標志性建筑及小公園的象征之一。汕頭市小公園是上世紀30年代初建設的,有假山、噴水池,樹有“萬國來朝”牌。1934年4月續建一座八角樓,紅柱綠瓦,亭四周筑石椅,名為“中山紀念亭”,俗稱小公園。文革-中的……[詳細]
潮州開元寺
  開元寺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區開元路。建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明代成“開元鎮國禪寺”,清代以后“開元鎮國禪寺”與“開元寺”并稱,該寺自建立以來,歷代均有維修。現寺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結了宋、元、明、清各個不同朝代的建筑藝術,香火鼎盛。“文革”期間,開元寺曾遭嚴重破壞,1982年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資,進行全面維修,使開元寺重現昔日風采。潮州開元寺開元寺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區中心。開元寺前身為荔峰寺,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開元寺,元代改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國禪寺”,又稱”鎮國開元禪寺”,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寺一向為歷朝祝福君主、宣講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寬敞、殿閣壯觀、圣像莊嚴、文物眾多、香火鼎盛……[詳細]
47、龜峰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龜峰塔
  龜峰塔位于河源市源城區南堤路,面臨東江與新豐江交匯之處,因其建在龜峰山上而得名。龜峰塔建于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明萬歷三十年維修。塔為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通高42.6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外觀七層,塔內分為一明一暗,計十三層。每層辟真門一個,穿門繞平座折上可登臨各級。塔身每層外面都砌有仿木構件的柱、額、半拱和假門等。疊澀磚檐、平座,各層平座頂面寬度不一,平座上設有木制勾欄。一層塔檐上邊有浮雕花紋,塔身自上而下逐級內收,塔下副階周匝。龜峰塔紀年明確,為研究嶺南宋塔提供可靠的依據。傳說神仙因同情終年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發了惻隱之心,在新豐江與東江匯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龜,讓它變成一個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鎮水妖。故此山稱為龜峰山,塔名曰龜峰塔。該塔建于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是……[詳細]
佛山梁園
  梁園是佛山梁氏宅園的總稱,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廬”、“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主體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梁園由當地詩書畫名家梁藹如、梁九章、梁九華及梁九圖叔侄四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陸續建成,歷時四十余年。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的“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于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筑式式俱全、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是聞名遐邇的粵中四大名園之一。時至民初,一代名園已瀕于湮沒。鑒于其歷史、藝術和觀賞價值,1982……[詳細]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元帥府舊址為依托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大元帥府舊址坐落在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1917-1925年間孫中山曾兩次在這里建立大元帥府,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紀念館總占地面積為8020平方米,由南北兩座主體大樓、東、西廣場和門樓等組成;兩座主體大樓為三層劵拱的西式建筑,南樓設“帥府百年”復原陳列,北樓有“孫中山在廣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權”的基本史料陳列和專題陳列。1981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請盡早維修座落本市河南的當年孫中山先生大元帥府舊址案。1983年,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被廣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廣州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廣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提案:請從速修……[詳細]
廣州鎮海樓(廣州博物館)
  這座絳紅色的建筑就是鎮海樓,它是廣州文化史跡引人注目的一顆明珠,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其為“五層樓”。此樓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后又題名為“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關于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游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后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后,游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現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圣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詳細]
高州冼太廟
  高州冼太廟位于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園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間先后重修。主體建建筑共三進,總進深49.5米,總面闊13.4米,建筑面積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正殿為穿斗式梁架結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頂脊灰塑雙龍戲珠等飾物。廟內《冼夫人記》碑、《恭謁冼夫人廟書》碑等碑刻,保存完好。解放后,該廟曾一度被改作幼兒園,冼夫人像被毀,物資散失。八十年代以來,在省、市、縣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各界人士踴躍捐資修葺,該廟得以重光。廟內雕造于清同治年間的玉香爐,亦已由私藏居民完璧歸廟。兩尊冼夫人塑像,一大一小,大者由雕塑師與機械師仿原像設計,施以巧藝,使之能坐能立,供人瞻仰。高州冼太廟是高州地區規模最大的冼太廟。明初,高州府治南遷茂名城(今高州市區)后,冼……[詳細]
52、洪秀全故居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秀全故居
  國家AAA景區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坐落在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大布村官祿布,位于新華鎮西北面8公里處,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洪秀全成長、耕讀和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洪秀全故居紀念館是洪秀全成長、耕讀和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原故居于金田起義后被清軍焚毀。1961年廣州市文物考古隊發掘出房屋墻基,參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洪秀全故居紀念館建筑為泥磚瓦木結構,一廳五房,六間相連,客家人稱為“五龍過脊”;坐北向南,東西寬16.5米、南北深5.5米,每間房子約13平方米。西端第一間為洪秀全夫婦住房,室內陳設簡陋,僅有仿客家樣式的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間房子正面掛洪秀全太祖洪英綸夫婦畫像,畫像有洪秀全的親筆題詩。洪秀全紀念館是為紀念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洪秀全故居紀念館位于花都區新華街新華路……[詳細]
羅定文塔
  羅定文塔矗立于瀧江曲水環抱的一個半島上,建于明萬歷39年(1611年),塔高47米,建筑宏偉壯觀,是羅定年代最早的高層建筑。寶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層塔檐微微翹起,狀如綻開的花瓣,整個塔身有如七朵盛開的花兒疊成,頂層由一鐵柱直插蒼穹構成塔尖,四周用鐵鏈牽護,形若伸出的花蕊。遠遠望去,宛如一座色彩華麗的花塔。塔頂的連花座鐵柱總重逾7噸,為廣東古塔之最,鐵柱上鐫刻有造塔時的建塔銘,也是迄今我省已發現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絕對年代的鐵鑄塔柱,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塔地處曲水環抱之中,與神灘廟妝樓雙峰相對,河上七級浮屠映照波心,登青云橋攬勝有寶光蕩漾之趣,成為明清羅定八景之一,曰:“東橋塔照”。塔建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歷時三年竣工。清嘉慶五年(1800),曾修塔頂,道光……[詳細]
54、十香園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香園
  十香園紀念館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懷德大街3號,建于清道年前后,是晚清廣東著名畫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及作畫之所。因院內曾植有素馨、瑞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魚子蘭、白蘭、含笑等十種香花,故名十香園。居廉在此設賬授徒,培養了一大批近代美術人才,當中以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劍父和陳樹人為代表,因此十香園又被譽為嶺南畫派的搖籃。2007年,十香園紀念館依托十香園成立,現分為遺址區域和美術展覽區域,總站地面積為3879平方米。遺址區域包括今夕庵、嘯月琴館、紫梨花館三座主體建筑,以《居巢、居廉與十香園》為固定展,介紹二居的藝術成就及十香園的歷史沿革。美術展覽區包括兩層美術展館及藝術家交流廳和園林水榭、親水平臺、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以《詩情畫意溯流源--隔山畫派及嶺南畫派先師紀念展》為固定展,通過一人……[詳細]
55、太古倉 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古倉
  太古倉碼頭位于廣州市海珠區(舊稱白蜆殼),由英國太古洋行于1904年~1908年間修建,供太古輪船公司使用,在20世紀二十年代的廣州來講,是比較完善的倉儲碼頭。門牌革新路124號。經活化作酒品展銷、餐飲、旅游休閑、設計等用。碼頭由3座丁字型棧橋式混凝土碼頭和7幢(8個編號)磚木結構倉庫組成。陸域面積54888平方米,碼頭岸線321米。碼頭為混凝土高樁梁板式結構。建有磚木結構倉庫6座,混合結構倉庫2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倉庫2座。混凝土地面的堆場面積有11362平方米。生產輔助建筑9座,生活輔助建筑6座,辦公樓5座。落成之初,由太古洋行代理的黑煙囪輪船公司經營遠東、中南亞以及來往于廣州至香港、上海、海防(越南)等航線,船只達30艘,其中26艘三千噸左右的貨船游輪只在廣州太古倉碼頭靠泊裝卸貨物。19……[詳細]
56、梅州千佛塔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州千佛塔
  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東郊大東巖山頂,建于大寶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塔分為七層,通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邊長1.6米,為生鐵鑄成,每面鑄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面合計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為保護鐵塔,1991年12月3日在鐵塔上方新建一座千佛塔,整個佛塔用花崗石筑砌而成,塔高九層36米,八角形,宏偉壯觀。佛塔二至八層墻內鑲嵌千尊漢白玉佛,九層供奉千尊鎏金銅佛,塔頂托起一座七層小石塔,形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三千佛塔的藝術特色.該塔始于修慧寺內,后毀,乾隆初年由嘉應州官王者輔遷置于梅城東郊山上,1989年遷入普同塔院內。1990年,普通塔院新建了一座高36米的大塔,共九層,首層置千佛鐵塔,二至九層內壁鑲了千尊漢白玉佛像……[詳細]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黨溪村。“中翰第”,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磚瓦結構,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現為李光耀的堂弟李奮森一家看管。[李光耀和李顯龍]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總理,現任內閣資政,其長子李顯龍為現任新加坡總理。據《李氏族譜》記載,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縣稔田鄉李火德,其后裔李淳篤移居廣東程鄉(今梅縣),傳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傳7子、49孫、120個曾孫,李光耀乃李衍白公傳下第9代孫。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1864年到新加坡謀生,后發跡成為巨商,后來回鄉建造了“中翰第”。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在新加坡殼牌石油公司任職,后自己開鐘表行。李光耀于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1959年6月5日首任新加坡總理,……[詳細]
58、中英街 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英街
  導游沙頭角中英街是特區中的特區。進入中英街,不論內地來深旅客還是深圳居民(沙頭角居民除外),都要辦理-門簽發的“特許通行證”。消費警示:一、免稅區域,價格自由。中英街是一個價格開放的市場,里面的商品并不因未征關稅而便宜,一些商品標價甚至比別的地方高。購物時請注意貨比三家,心里有數。特別提醒:購物看清標價簽。攝像機注意區分數碼與非數碼;首飾品注意區分普通飾品(不含金銀)和含金飾品。二、電器出關,需繳關稅。數碼攝像機需征關稅人民幣1000元,非數碼征關稅400元。特別提醒:若有商家允諾不用繳稅或代為出關,小心欺騙陷阱。三、“導游”導購,購物小心。游客參加旅行團注意分清是否由合法旅行社組團,小心不法導游與不法商家相互勾結,合演“雙簧”。四、香港方購物爭議,深圳方無法受理。游客進入中英街,注意街道左……[詳細]
鄧世昌紀念館(鄧氏宗祠)
  鄧世昌紀念館落址于廣州市海珠區鄧氏宗祠內。軒昂氣派的嶺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平方米,碧墻灰瓦,掩映在尋常巷陌的榕蔭中。庭院呈船臺狀,三路兩進三院的格局風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換景。有石額楹聯、通花木雕點綴,更兼重門納畫、木石風神,端莊肅穆,古樸洗練。花園存有鄧世昌手植蘋婆樹一株,枯木逢春的靈芝兩枚,古樹婆娑數棵。“云臺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養育著中華民族無數風流人物之人格襟懷,激濁揚清,重塑民族大義。鄧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英勇殉國后,其族人用清廷撫銀擴建為現今規模。19民族英雄鄧世昌94年建館,經全面修葺,舊貌新顏,昔日風采重現。鄧氏宗祠已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民國38年(1949)秋,鄧氏族人字祠堂內創辦“世昌小學”。后曾改作婦產院。1957年……[詳細]
60、蟠龍洞 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蟠龍洞
  蟠龍洞省級風景名勝區蟠龍洞省級風景名勝區座落在云浮市云城區,毗鄰324國道,距廣州16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該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內石山如林,群峰挺拔,溶洞多且奇特,自古就有:星巖古洞,紺嶺層巒,石麟秀聳,天馬騰空,玉屏擁翠,天柱擎空,碧虛夜月和太空夕照八景。1993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發文正式批準蟠龍洞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蟠龍洞是一個經歷了一億七千多年逐漸形成的次生溶洞,發育于由石灰巖變質而成的大理巖中,因而洞體迂回曲折,形若蛟龍,故取名“蟠龍洞”。洞分三層,上層天堂通天洞,中層大廳堂,下層龍泉地下河,層層相連,曲折迂迥迷人。洞內石花高掛,鐘乳低垂,石筍如林;洞中有洞,一步一景,五步換形,景景皆奇,景物天成,形形式式的洞穴生化學沉積物千資百態,擬人擬物,栩栩如生,各景物更與家喻戶曉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精品a√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