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物古跡介紹
星星哨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永吉縣星星哨水庫東岸年代:青銅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永吉縣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星星哨遺址位于星星哨水庫東岸張家溝的山頭上,北距岔路鎮(zhèn)6公里,南距大崗子公社12公里。1974和1976年先后兩次對水庫岸邊已暴露的37座石棺進行清理發(fā)掘,在相距1500米左右地段分布四個墓葬區(qū),現已編號為A、B、C、D。這四個區(qū)域的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在發(fā)掘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還有非常稀少的銅器。這些文物的出土,為近一步研究西團山文化氏族公社的經濟生活、社會性質及意思形態(tài)諸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科學價值的資料�!�
[詳細] 胡力吐屯古井位于胡力吐鄉(xiāng)胡力吐村胡力吐屯項文閣院內,西距萬寶鄉(xiāng)至胡力吐鄉(xiāng)公路1000米。地理坐標:北緯45°57′46.6″,東經121°51′54.4″,高程347.600米。2012年被白城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井位置在胡力吐鄉(xiāng)胡力吐村村民項文閣家院內,該井為清代古井,直徑為1米,面積為3平方米。古井為圓形,口小內大,內用石頭砌成,水離地面約4米處,水位較深,旱澇年頭都能保持水位,水質也比較好,現仍在飲用。該遺址位于胡力吐鄉(xiāng),胡力吐村村中,西距萬寶鄉(xiāng)胡力吐公路1000米,該遺址地處巴烏公路119公里處。北距101國道100米,南距滿性屯5000米,東北距烏蘭浩特市8000米。……
[詳細] 建筑位于大安市月亮泡鎮(zhèn)東山頭村戈老婆屯東、北靠一東西走向的小山崗。嫩江從遺址東北向南蜿蜒流過,距這里僅1.5公里。南、西均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視野非常開闊。北距月亮泡6公里。整個建筑基址高出地面約5米,南北長115米,東西寬80米,呈長方形,方向為南偏東60度。臺基西側正中,有一高出建筑址3米的正方形土臺,邊長15米,土臺西北側可見到夯土層,為當年建筑面。這里是全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建筑基址地面遍布青磚、筒瓦、板瓦、獸面瓦當和陶瓷片,與遺址西南2公里處的叉古敖瓦窯址出土的瓦片完全一樣。這里是一處遼代的建筑址。月亮泡是遼帝到此“春捺缽”之地。目前學術界——說為當年帝王行宮,——說為起瞭望守衛(wèi)作用的高臺建筑物�!�
[詳細] 色樹背墓群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四批 1987.10.20地址:柳河縣城東南20公里年代:高句麗至渤海時期類別:古墓葬管理單位:柳河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色樹背古墓群位于柳河縣城東南20公里孤山子鎮(zhèn)色樹背村西南漫崗山坡上。東經126°00′,北緯42°13′之間,距色樹背村約700米,東距孤山子鎮(zhèn)政府所在地約3.5公里。南距平安屯1公里。東南1.5公里左右是新安古城。西面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南面山腳下有一水庫,北面山腳下有一條鄉(xiāng)路通往新安村,一條小河向東南流去,匯入三統(tǒng)河。色樹背墓群大體上分為兩種墓葬,一種為封土墓,一種為積石墓。除幾處早年被盜掘外,其他墓葬保存一般�!�
[詳細] 慶云女真摩崖石刻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區(qū)西南40公里的小楊鄉(xiāng)慶云村的半截山的南坡,是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石碑之一。摩崖石刻在距地表22米的半山腰一塊凸出的砬石上,砬石從上到下有一道裂縫,將石壁劈成為兩部分。西側碑高約2米,寬1米,面向東南、東部刻有女真字,每行4-15字不等。左上凸起部分還有3行14個女真字。經專家孫進譯釋為“我文河臺于收國二年五月五日、率領家族部落,集合至番安兒之源。擒獲頗多,因此謀克為學董”。東側石壁面南偏東,碑高2.45米,寬1.1至2.5米不等。右上角刻有漢字“大金太祖破遼軍于節(jié)山息馬立石”,右起豎書楷,字3行15字,字跡清晰。旁注女真文23個字,形成漢字和女真文兩種文字對照排列�!�
[詳細] 赤柏松古城位于通化縣快大茂鎮(zhèn)西南3.5公里一個低矮的階地上,城內有建筑遺跡。根據發(fā)掘的文物考證,赤柏松古城是一座漢代城址,為研究漢代中央政權鞏固邊疆統(tǒng)治、經略東北提供了重證實據。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四批1987.10.20地址:通化縣快大茂鎮(zhèn)向前村年代:漢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通化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赤柏松古城是一座年代:漢代古城址,它座落在高9米,面積約60000平方米的河谷二級階地上,階地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城墻是沿著階地的周緣走向夯土筑成,平面呈不規(guī)則矩形,有四道墻,北墻西段地勢很高,城墻因勢而就,不見城垣;有四個城門;城內還有三處角樓址.……
[詳細] 龍華寺風景區(qū)龍華寺風景區(qū)位于寧江區(qū)森林公園內,占地60公頃,寺內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殿、鐘鼓樓、-樓、藏經樓、山門、荷花池、入寺塔等48處。2006年修建的山門、大雄寶殿的后期工程、天王殿、鐘鼓樓、入寺塔、東西配殿、栽植花卉樹40余萬種等,已投資17000萬元。其中大雄寶殿建于層層遞進的3層平臺之上,底層平臺總面積13700平方米。且3層平臺內均是可以住人放車(可容納3000人居住和就餐)。每層平臺上都有漢白玉雕刻精美的望柱裙板。大殿仿太和殿建造,單體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堪稱亞洲之最。2007年全面啟動6萬平方米的停車場和景區(qū)后期工程,爭取在9月29日龍華寺景區(qū)全面竣工,接待游客�!�
[詳細] 2003年7月26日,磐石市松山鎮(zhèn)和磐石市民政局聯合創(chuàng)辦東北抗聯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松山鎮(zhèn)位于磐石市東南部,是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1932年,磐石蛤螞河一帶中朝農民舉行了反日大-,在中國0的領導下組建了磐石、樺甸、伊通、雙陽工農義勇軍,通稱磐石游擊隊,后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楊靖宇為政委,在松山鎮(zhèn)南玉德、東德、石門子、下搶子、大色力、愛耕、太平等地開展抗日活動,并有兩名朝鮮族戰(zhàn)士犧牲在玉德。松山鎮(zhèn)黨委和市民政局為了緬懷先烈,教育后人,弘揚抗聯精神,多方集資,建立了東北抗聯遺址紀念地,并舉行了隆重揭碑儀式。東北抗聯遺址紀念地建成后,每年都有一些中小學生來到這里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
[詳細] 廉泉古井,在2013年被吉林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吉林市北山新八景之一,是吉林北山的重要文化景觀。廉泉讓水建于1917年,用花崗巖石條砌筑而成的雙眼井。井臺基長4米,寬3米,東西兩側各豎有1米高的石柱,上橫一條粗大的石梁。石梁上正面刻“廉泉讓水”,背面刻“中華民國六年十一月二十立”,兩側石柱上刻字是“北嶺生甘醴”、“南江是遠源”。廉泉、讓水原是兩條河水之名,因一則典故使其比喻為圍觀廉潔,后來演繹為比喻風土習俗淳美。人們常用廉泉讓水來贊美一方人才薈萃、節(jié)儉禮儀成風。相傳清朝時期,一位為官清廉的官員病了,到這里喝泉水后,身體便漸漸地恢復健康。而另一位同樣患有疾病的官員知道后,也來到這里喝泉水治療,不過他卻病情越來越重,最后死去,其恰好是個人們憎惡的貪官,也許是當時人們對官員……
[詳細] 山泉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榆樹市恩育鄉(xiāng)新勝村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榆樹市博物館是否開放:否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長1580米.夯筑城垣,夯層清晰可見。土層黑黃相間,黑土夯層厚2-3厘米,黃土夯層厚4-5厘米。城墻殘基寬約9米.頂寬2米,殘高2-3米。東墻長390米,南墻長405米,西墻長395米,北墻長390米。東、北二面城墻保存較好,西墻南段60米外側遭到破壞,其余完好,南墻殘留二段,一段為200米,另一段為120米。城墻四角均有角樓.西南角樓己遭毀壞。據當地群眾介紹,在南墻兩側各有一門,但現無跡可查�!�
[詳細] 新安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撫松縣松郊鄉(xiāng)新安村年代:唐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撫松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撫松縣松郊鄉(xiāng)新安村西1千米,渤海時期。1986年調查發(fā)現,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周長3340米,城墻系劣筑,殘高1.5—2米,西墻破壞嚴重。有門址6處,城內有建筑臺基多處,大者高2米,面積1750平方米,還發(fā)現有冶鐵址,墓葬等遺跡,文化層厚0.6—0.8米,深達1.5米,出土有石斧、石鏃、石刀、黑耀石器、陶罐、鐵刀、鐵釘、鐵鏃,蓮紋瓦當及大量夾砂褐陶片和泥質灰陶片、瓦片,有人認為此即渤海豐州城址,現保存較好�!�
[詳細] 騷達溝墓群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船營區(qū)歡喜鄉(xiāng)下洼子村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墓葬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管處是否開放:否位于吉林市船營區(qū)歡喜鄉(xiāng)下洼子村騷達溝北山上。騷達溝墓群屬年代: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類型,從1941年至1953年,先后清理發(fā)掘28座石棺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北山頂一座大棺內出土隨葬品最多,表明當時已有明顯的貧富分化。墓葬形制多為塊石壘砌,少數為板石立砌。騷達溝墓群面積廣大,內涵豐富,因有山頂大棺這樣特殊的墓葬而對研究西團山文化所反映的社會性質、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
[詳細] 羅通山城位于吉林省柳河縣東北25公里羅通山中部主峰上,為高句麗絕奴部建于公元248年到291年,即中原的魏晉時期,是一處重要的戰(zhàn)略性城堡。山城依山傍勢,由緊密相連的東西兩城組成,中間共用一段城墻相連,全城周長7.5公里。城垣為土石混筑結構,充分利用了自然山勢。東西兩城共有5門,形制略同,都是用石材砌筑成半圓形內甕門。西城東北角、西北角有角樓臺基。城內地勢平緩開闊,有演兵場、點將臺、兵營、烽火臺、蓄水池、三清觀、神清主甕門等遺址。吉林通化市……
[詳細] 時代:清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華路和叢柳街交匯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北側。原是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積290畝,約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建筑群有南大樓、北樓、辦公廳、大堂、花廳、青磚瓦房等221間。如今只存南大樓、即邊務督辦公署樓。樓東西長20.8米,南北寬18.6米,是一座青磚黛瓦、重檐飛翹的宏偉建筑。墻外四周的圓木柱下墊有琢磨精細的鼓狀礎石,廊及檐下雕有精美的幾何圖案,具有清代風格。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正月,清政府裁撤邊務督辦公署后,東南路兵備道、東南路觀察使、延吉道尹公署、延吉交涉署、偽間島省辦事處、偽省公署、偽省公署警備廳特務科等先后駐于此樓�!�
[詳細] 大椅山河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輝南縣大椅山鄉(xiāng)韓家溝村年代:青銅至漢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輝南縣文管所遺址位于大椅山鄉(xiāng)政府所在地的葦沙河東岸山崗之上,西北距縣城朝陽鎮(zhèn)40公里。山崗由東南伸向西北,長達1800余米。山崗的東北側為韓家溝,西南側緊臨葦沙河,河流由遺址的東南角向西北方向蜿蜒流去,經樣子哨注入三通河。對岸是遠近聞名的大椅山,為龍崗火山群的火山噴發(fā)口之一,其造形奇特,拔地而起,如同一把巨大的太師椅矗立在葦沙河西岸遺址所在的山崗上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充足,視野開闊,是人們勞動、生息的理想地方�!�
[詳細] 東古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東城鄉(xiāng)年代:渤海?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此古城坐落在平崗平原東端的本市東城鎮(zhèn)興城村。此城沒存有文獻記載,據調查質料,城址建筑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呈方形,東西各長525米,南北墻各長515米,方位10度。城墻系黃土夯筑,有角樓和18個馬面。城門址有兩處,分別設在東、南城墻中部,并有甕城設施。城外有寬10米的護城壕。城內曾出土獸面瓦當金宣宗貞祐二年款的“上京路萬戶鈕字號印”等銅質官印。此城對研究和龍市境內年代:遼金史具有重要價值。……
[詳細] 龍首山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公園內年代:戰(zhàn)國、唐類別:古遺址是否開放:否此城坐落于遼源市龍首山山上,該城依自然山勢疊土夯筑,是高句麗時期頗有影響的一座較大規(guī)模山城。此城周長約1200米,城垣設兩個城門,城四隅均有角樓痕跡。近西墻處并設有兩個蓄水池。城內遺物發(fā)現相當豐富,除較有特點的繩紋大板瓦和蓮瓣變形紋瓦當外,還發(fā)現很多種類型陶器沿。特別是城內所見多種鐵鏃形狀,均具有高句麗典型時代特征。龍首山山城是吉、遼兩省城內遺物出土較多的一座重要城址,該城所出遺物,具有一定重要考古研究價值�!�
[詳細] 東北解放紀念塔位于延邊州圖們市中心,莊嚴肅重。東北解放紀念塔建于1945年9月,占地面積314平方米。塔基為方形,身為方錐形,邊長13米,塔高1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水刷石面,塔上方浮雕蘇聯國徽(已脫落)。東北解放紀念塔是為祭奠在1945年8月17日解放圖們城戰(zhàn)斗中犧牲的20名蘇聯紅軍戰(zhàn)士而修建的紀念塔,塔正面用俄文鐫刻著“光榮屬于為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圖們城而英勇奮戰(zhàn)的紅軍戰(zhàn)士”,“1945年8月”。1981年5月,經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東北解放紀念塔被列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二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8月,圖們市人民政府對此碑進行了整體修繕,使之煥然一新�!�
[詳細] 二龍湖古城遺址位于吉林省梨樹縣石嶺鄉(xiāng)二龍山村北崴子屯。城址平面呈方形,方向為南偏西30o,城址的西北部殘缺,面積約35000余平方米。城墻由黃土夾砂石堆砌而成,殘存高度1~5米,墻基寬12~15米。在南墻近中部保存有城門缺口。城址內出土有戰(zhàn)國時期的鐵鑊、鐵質馬具,銅箭頭及陶釜、罐、尊等器物,還有繩紋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構件。陶器的特點具有較明顯的戰(zhàn)國時期燕文化的風格特征,對研究戰(zhàn)國時期燕文化與東北地區(qū)的密切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這也是目前所知東北地區(qū)受燕文化影響最北的城址,因而具有較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詳細] 東橫虎與禿葫蘆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團林鎮(zhèn)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遺址輝南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朝陽鎮(zhèn)東北約5公里的東橫虎山上。東橫虎亦叫東鳳舞。因在朝陽鎮(zhèn)的東、西兩面各有一綿延的丘陵,形若風舞,位于朝陽鎮(zhèn)之東的叫東鳳舞。位于永康鄉(xiāng)西2.5公里的禿葫蘆山上。西南距輝南縣城12公里,梅吉鐵路在遺址的南坡腳下穿過。禿葫蘆山遺址的東端為楊家街屯。南距小城子村2公里,輝南縣的環(huán)城公路在小城村前由西向東經過。沿梅吉鐵路向西1公里許是團林火車站,正北可與紀家街相望。遺址就坐落在起伏連綿的山崗坡地上�!�
[詳細]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