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旅游

吉林省文物古跡介紹

121、靈光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塔
  靈光塔坐落于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縣城西北的后山頂上。靈光塔是唐代的渤海國建造的,是東北地區現存古塔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塔坐北朝南,南臨鴨綠江,是密檐仿樓閣式的磚塔,平面呈方形,今存五層,通高近13米。塔身自下而上逐層內收,第一層最高,約2.8米。各層都有疊澀的塔檐,出檐較長,轉角處略微翹起,凌空伸展,造型十分優美、飄逸。塔的第一層正面有一座券門,高約1.65米、寬0.9米。塔第一層的四面,分別砌有褐色的大塊花紋磚,東西兩面陰刻有蓮瓣紋,南北兩面陰刻有卷云紋;花紋磚的輪廓近似文字,如從西面起按逆時針方向環讀,可讀作“王立國土”四個字。塔的第二層至第五層的四面正中,都砌有一個方形的直欞窗。第五層上面是近代人補造的塔剎,用四個圜底金屬盆雙雙扣合起來,形同葫蘆。此塔原來沒有臺基,現有的臺基是1953……[詳細]
孤山子古城址
  孤山子古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柳河縣孤山子鎮年代:遼金時期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柳河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古城位于柳河縣城東22公里孤山子鎮新安村后崗。俗稱“高麗城子”。地理坐標東經126°00′,東距孤山子鎮1.5公里,南距新安村250米。古城北依綿延起伏的丘陵地帶,西靠半截山,東面、南面是三統河流域的沖積平原。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方向南偏東15度。周長455米,其中南、北墻垣長為125米,東墻長105米,西墻長100米。城內地勢西高東低,為多年耕動的山坡地。從新安古城的形制,城垣構筑方式,以及成內出土的器物分析,應該是年代:遼金時期的古城。城內年代:遼金文化層下面可能存在年代:漢代至原始文化的遺物。新安古城面積不大,城垣構筑簡陋,不適合眾多人口聚居,情況與梅河口市……[詳細]
長春地藏寺
  吉林省長春市地藏寺創建于1926年,由比丘尼祖圓法師創立,是吉林省主要的尼眾道場。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拔款修繕地藏寺。1956年,地藏寺接待了東南亞七國僧侶代表團,受到東南亞各國佛教界的稱贊。1983年,地藏寺被國務院列為人畫重點寺院以來,國家又兩次拔款對寺廟進行了全面修葺。地藏寺新建了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都陸續修復,民催的四大天王像,釋迦牟尼像、地藏王像、觀世音像都重新塑貼金,大雄寶殿兩壁新彩繪了十八羅漢壁畫。整座寺廟建筑宏偉,法像莊嚴。地藏寺因供奉地藏菩薩而得名。佛教認為,地藏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見《地藏十輪經》)。并稱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囑咐,在釋迦既滅,彌勒未生之前,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詳細]
后太平遺址群
  后太平遺址群,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東遼河右岸,以太平遺址和后太平墓地為中心,包括白牛墓地和大金山、西山灣子、七棵樹、盤山、黃土坑、孤家子、東崗仕家、東賢良、勃山屯等遺址,是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古人類墓地和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群從東北向西南方向綿延近40公里。數量眾多,分布密集,海拔高度基本相同,文化內涵豐富,出土了陶器、青銅器、骨角器、蚌器、玉石器等各類遺物1500余件。歷史意義后太平遺址群的考古發現和發掘,填補了東遼河流域青銅時代田野考古的空白,對確認該區域內各歷史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及補充分期序列缺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研究整個遼河流域及其臨近地區文化分期樹立了可供比較的標尺。同時發現了以素面束頸陶壺和壺形鼎為主要特征的全新文化類型,擬……[詳細]
長春電影制片廠早期建筑
  長春電影制片廠,簡稱“長影”,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開始了,當時起名叫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制片廠,原址在黑龍江省鶴崗市。首任廠長是袁牧之。1955年,改為“長春電影制片廠”。它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集團”。長春電影制片廠是全國最大的電影制片廠之一。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制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它擁有8個攝影棚,5個錄音室,一座現代化的洗印大樓,一個全國最大的道具庫,全廠有職工2000多人。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過……[詳細]
下三合堂屯南遺址
  下三合堂屯南遺址為遼金時期遺址,遺址北側建有民房,北靠一座山崗,西略高于東端,東距沖刷河約500米,南距鍋地山約1000米。地理坐標:北緯45°50′15.1″,東經121°51′29.6″,高程295.109米。2012年被白城人民政府公布為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西南距尖山子約1500米。東西長約108米,南北寬約62米,面積6696平方米,呈長方形。該遺址較大,地表文物豐富,地表散露有大量的布紋瓦殘片、青磚和,灰陶片同時也發現有雞腿壇子殘片和遼白瓷殘片該遺址為研究遼金時期聚落布局及生產生活提供了實物資料。該遺址處于洮南市萬寶鄉,萬寶鄉位于洮南市西北部。東與東升鄉為鄰,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俄體鄉交界,南與煤窯鄉毗連,北與胡力吐鄉接壤。鄉駐地新民屯,因境內多礦藏,又是重點產糧區,俗稱“……[詳細]
雙城子古城
  雙城子古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德惠市朝陽鄉雙城子村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德惠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古城位于德惠縣朝陽鄉向西北2.5公里,由于該城有內、外兩城,故名雙城子古城。古城的外城是一座較大的年代:遼金時代古城,坡墻為夯土結構。正南正北向,每邊城墻長1000米,周長為4000米。由于風剝雨蝕,古城破壞嚴重。東、南兩墻已夷為平地,西、北兩墻略有痕跡,城門已不可考。古城的內城是1900年防御沙俄徑襲而修建的。近似正方形,方向為350度,東墻長410米,西墻長411米.南、北墻各長416米,周長1753米。西玻保存較好。東、南、北三面都殘缺不全。所別殘墻高度在2米左右,頂寬2-3米,基底寬6--9米不等。南、北消正中各有一門,寬10米,城面南角尚存炮臺痕跡,……[詳細]
金沙江巖畫
  金沙江流域古巖畫的發現,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1988年底至1989年間,首先在金沙江流域的云南省中甸縣境內發現了古巖畫。之后又在云南省麗江縣境內虎跳峽發現了古巖畫。金沙江巖畫主要分布在麗江市玉龍縣的大具鄉、奉科鄉、寶山鄉、鳴音鄉等金沙江流域和支流兩岸,我國著名巖畫學專家陳兆復教授認為,金沙江巖畫是云南境內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畫。這些巖畫呈現單一的色彩,簡單的線條,數千年前古人類的生活場景被生動地畫在金沙江畔的山崖巖洞里,雖歷經千年,但仍可依稀辨出畫中人形及動物。“這些壁畫是金沙江流域以前從未發現過的類型。”以前發現的古巖畫,絕大部分都是以動物為主,而再次發現的巖畫則以人物為主,這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類型。這些巖畫位于金沙江邊的懸崖上,呈帶狀分布,最集中處畫幅高達四五米、長約20米。巖畫分紅、……[詳細]
錦江木屋村
  錦江木屋村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錦江村。完整地保存著一處木屋建筑群,根據撫松史志記載,該村建于1937年。它是長白山滿族文化遺存,滿族木屋村沿用至今的小木屋,被當地人稱為“木嗑楞”,意為用圓木鑿刻壘垛造屋,妤像上下牙齒咬合在一起,可經百年風霜而不朽。這些木屋是長白山滿族先人所創造的木文化積淀,是長白山人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錦江村是長白山滿族木文化遺存,是滿族的發祥地。商周時期屬于滿族先人肅慎地。清代時期將長白山列為封禁地長達210多年之久。據說,在民國初期,遼寧省鳳凰城一帶的游民先后進入長白山封禁地打獵為生,其中有少部分游民進入了漫江附近的原始森林,就是現在的錦江村,他們用木頭壘垛成房子,開始了“棒打狍子碗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黑熊野豬進園子,人蛇同睡被窩里”的……[詳細]
北山古廟群
  北山古廟群坐落在北山公園海拔255米的東峰上,廟宇從峰腰一直延續到山頂,建筑風格別致,是一片有近300年歷史的古寺廟群。北山廟宇呈佛、道、儒三教雜糅,民間諸神同堂供奉的格局,寺廟中充滿了濃郁的俚俗煙火氣息,集中反映了清末民初東北地區的民俗風情。這種格局在全國其它寺廟中非常罕見。站在北山腳下仰望東峰,只見層巒環抱,廟宇聳立。拾級而上,依次可見泛雪堂、關帝廟、藥王廟、坎離宮、玉皇閣等著名建筑,其中玉皇閣是北山古建筑群中地勢最高、規模最大、氣魄最宏偉的建筑。玉皇閣也稱大雄閣,始建于1725年,1926年重修。寶殿氣勢雄偉,正門兩側有四大天王塑像,祖師殿中供有佛祖釋迦牟尼、道教祖師老子、儒教圣人孔子,此外,兩側的配殿中還供有藥王李時珍、木匠祖師魯班等各行各業的祖師16人。玉皇閣的院中有一些參天古松,……[詳細]
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
  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二批 1981.4.20地址:和龍市臥龍鄉和安村年代:1934-1935年類別: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位于古洞河上游的河谷岔地,和龍、安圖交界處,今屬和龍市臥龍鄉和安村。主要遺址有: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部和團部遺址、兵工廠遺址、被服廠遺址等。1935年1月延吉、和龍、安圖境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一千多名軍民來到車廠子創建了當時東滿最大最有影響的車廠子抗日根據地。當時,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部和一、二團團部就駐在此,是領導東滿抗日軍民武裝斗爭的指揮中心。1935年10月,日本侵略者開始大舉向根據地進犯,為了保存實力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撤離車廠子根據地,分頭向南滿進軍,并于一軍配合作戰。二軍一團、二……[詳細]
大青嘴遺址
  大青嘴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德惠市大青嘴鎮大青嘴村年代:新石器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德惠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遺址面積近萬平方米,古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在遺址地表、斷崖上,見有石器、陶器殘片、魚骨、獸骨及動物骨骼等。石器有石斧、石鏟、石錛、石刀、石矛。陶器分兩類:一類為夾砂紅褐陶,陶質較粗。均手制。另一類也為夾砂紅福陶,顏色比第一類淺,且胎質較疏松.火候較低.均為素面。采集的動物骨骼有野牛、羚羊角等。灰坑中清埋出的遺物有磨制的骨針、骨錐各1件.打磨光滑的石簇2件、蚌飾1件遺址跨越的年代較長。報據遺存分析,應包含兩種文化。第一類陶器和灰坑0土的遺物與吉林地區的虎頭砬子、二道嶺子等遺址的文化面貌相似。是一種較早的文化遺存。第二類陶器和大量的磨制石器與吉林市郊西團山文化的同……[詳細]
磨盤村山城
  磨盤村山城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與延吉市交界處,為唐~金時期的古遺址。城內有少量渤海國遺跡和大量東夏國遺跡。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筑,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4454米。有門址4處。東南門修在山崗上,較窄,無甕城。門外陡坡上有一“之”字形古道,門內側近處,有一組建筑遺跡。東門、北門,分別修在溝口處,較寬,有甕城,是出入城內外的主要通道。西門位于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門外有一“八”字形防御設施。城內地勢開闊,城中央的緩坡上建有宮殿址一處,呈階梯式,共9階,每階約寬10米,長約17米,其上排列有礎石。礎石排列平面呈長方形,加工比較粗糙。殿址上散布著青灰色布紋瓦和泥質灰陶瓦片。城內尚存多處居住址。城內出土有玉帶飾,玉鴛鴦佩飾、東夏國官印、銅鏡、占卜器以及數百枚唐、宋、金銅錢。該城是東夏國的南京,東……[詳細]
渤海國古墓群
  渤海國古墓群位于景區西北部六鼎山中,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公元698年,靺鞨粟末部首領-在敦化建立震國,后被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傳世二百多年,全盛時期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疆域廣闊,與高勾麗和日本等國往來密切,史稱“海東盛國”。渤海國在敦化立都57年,除古墓群外,還遺存東牟山城、渤海二十四塊石等遺跡。作為渤海國早期王室貴族的陵寢,六鼎山古墓群建制古樸,與山形地貌渾然一體,古墓群包括兩個墓區,大小墓葬一百余座,其中在貞惠公主墓中發掘的石獅、墓志銘等最為珍貴,對研究渤海國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證據,解決了渤海史研究上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目前古墓群已被國家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項目。為弘揚海國盛國的歷史文化,敦化在景區入口興建了巍峨的海東之鷹景觀大門,是目前東北地……[詳細]
大金得勝陀頌碑
  正面龍身盤曲間留額心,鐫刻大金得勝陀頌六個篆體字。碑身高177厘米,寬85厘米,厚31厘米,碑身左右邊緣陰刻忍冬草紋飾,正面刻有漢字碑文815字,背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座為龜趺,長160厘米,高72厘米,寬97厘米。石碑全身高為328厘米。編漢字碑文如下:大金得勝陀頌并序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太常博士驍騎尉賜鯡魚袋臣趙可奉敕撰儒林-府清安縣令武騎尉賜鯡魚袋臣孫俁奉敕書丹承直郎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充國史院編修官云騎尉賜鯡魚袋臣黨懷英奉敕篆額得勝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師之地也。臣謹按《實錄》及。睿德神功碑云:太祖率軍渡淶流水,命諸路軍畢會,太祖先據高阜,國相撒改與眾仰望,圣質如喬松之高,所乘赭白馬亦如崗阜之大。太祖顧視撒改等人馬,高大亦悉異常。太祖曰:此殆吉祥,天地協應吾軍勝敵……[詳細]
西團山遺址
  西團山遺址是青銅時代遺存,位于吉林市歡喜鄉吉興村西團山上。該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約40米,因座落在吉林市區西方,山勢略呈圓形,故名。山的西南坡散布較多的石、陶遺物,為墓葬區。相鄰的西崗為居住區。墓葬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40米,總面積約4 000平方米。1950年9月,由裴文中教授任隊長的東北考古發掘團,對西團山墓葬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提出將以西團山墓葬文化遺存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為“西團山文化”。西團山石棺墓的結構與形制是:石棺所用的石材多是花崗巖,有板石和塊石兩種,在砌筑方法上有板石立砌和塊石壘砌,板石立砌墓多有副棺。此外,還有近方形的小石棺,即幼兒棺。墓的排列方向是因山就勢,絕大多數都是頭朝山頂,腳向山麓。墓隨葬品的擺放位置與組合有一定規律。西團山文化,作為一種青銅時-……[詳細]
林海村西崗遺址
  林海村西崗遺址為遼金時代的聚落址,位于洮南市瓦房鎮林海村西側450米處。地理坐標:北緯45°50′44.1″,東經122°21′04.2″,高程223.100米。2012年被白城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09米,面積為19620平方米,呈長方形。遺址西側、北側為防風林帶和護路溝,南1000為楊樹林地,四周均為耕地,西臨洮南至洮北區嶺下鎮公路。遺址位于小漫崗上,地表文物豐富,有大量的青磚,布紋瓦殘片,和大量的灰陶片,陶器為大型器物,從采集的文物標本上看,此處遺址為研究遼金時代的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林海村西崗遺址北臨一條東西走向的村級土路,北900米為半拉山,東400米為一條南北走向的土路,西臨洮南至洮北區嶺下鎮公路,遺址東400米為林海村村內有百余戶人……[詳細]
吉林機器局舊址
  吉林機器局地址:昌邑區東局子街松江路11號年代:1882年近現代建筑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物管理處是否開放:否位于吉林市昌邑區東局子街松江路11號。始建于清朝光緒七年(1881年),是清末為抵御沙俄入侵所建吉林機器局軍火工廠的遺址。原建筑中部為廠房,西部為公務房,東部是表正書院,共有房屋二百二十七間。1900年俄軍占領吉林省城,使機器局遭到毀滅性破壞。1928年吉林督軍張作相在土墻內修筑高4米青磚圍墻,四角增設炮樓,院內重建軍火倉庫六棟,并修南大門一座。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吉林時,機器局第二次遭受大洗劫。現僅存廠房5棟。由于該廠倒閉已久,房屋多年未進行維護,造成多處房屋漏水,圍墻倒塌,門窗破損等問題,另消防設施落后,急需改善。2019年10月7日,吉林機器局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詳細]
西斷梁山遺址
  西斷梁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東豐縣一面山鄉年代:新石器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東豐縣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西斷梁山遺址位于一面山鄉政府所在地東北的一座東西走向山脈上,背靠綿延起伏的群山;南臨東去的梅河的主河道。南坡陡峭,山頂平坦開闊,實為依山傍水的形勝之地。遺址中采集到的石器有打制的長條狀和略呈半圓形的刮削器,磨制的柳葉形石鏃,陶器殘片均為手制細砂,顏色多呈土黃、紅褐和褐色。陶胎較薄,質地疏松。其中施紋陶片較多,其施紋技法分西種,一為刻劃法,二為按壓法,所見紋飾有典型的“之”字紋、“人”字紋,平行線紋、網格紋、波浪紋等富于變化的紋飾,這與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渾江流域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都有較多的共性。其年代根據鄰近地區同類遺址推測,大約距今五千年至三千年之際。……[詳細]
德龍崗一號遺址
  德龍崗(一號)遺址是一處清代晚期--中華民國時期的典型遺址。它位于野馬鄉葦塘村西南1500米處,該地百姓俗稱德龍崗。地理坐標:北緯45°39′11.8″,東經122°07′57.1″,高程254.900米。2012年被白城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在一處開闊的地表上遺留有明顯的院落遺跡, 四周有一米高的圍墻,保存狀況較好.院落呈正方形,四角有磚石遺留,應為炮臺一類軍防御設施,在院落里遺留有清代晚期至民國時期的瓷片和陶片,這為我們研究清代封禁--解禁時期北方民族生存,生活狀況是不可多得的遺跡。該遺址地處于洮南市野馬鄉圍溏村西南1500米,北距靠山屯2100米,西距杜家莊5700米,東距富君屯3800米,南距聚寶鄉四平村3700米。遺址西部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村路,當地有傳言“先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a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 日本歪歪大片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