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鎮江市 > 丹陽市旅游

丹陽市旅游景點介紹

  忠顯橋位于丹陽市珥陵鎮中仙行政村太子廟村西南角處,東西朝向,座落于太子廟河上。為一單孔石拱橋,長12.3米,寬2.6米,高約3米,橋面鋪石板已不存在,現橋拱部分直接暴露在地表。橋正南方400米的越塘村是北宋太學生陳東故里,該橋對于研究丹陽南部明清時期的社會交通,橋梁建造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價值。……[詳細]
  中松卜古井位于延陵鎮麥溪松卜行政村中松卜自然村中。古井井欄為沙石質,圓鼓形,井欄高約42厘米,厚10厘米,內徑30厘米,外廓為圓形,內圓,村民用紅磚抬高井欄50厘米,現仍使用。該井是松卜村明清時期人民生產、生活活動的直接見證,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中河陽石板橋位于司徒鎮河陽行政村中河陽自然村,橫跨在南北流向的老五龍河上,橋東西向,為石板橋。橋兩邊基座及橋柱由青石塊錯縫順砌而成,橋面由三塊三組花崗巖石平鋪,橋西端有2塊坍塌。橋長10.9米,寬1.65米,原橋為丹陽至上黨的主要道路,現無人使用。該橋對研究丹陽地區石梁橋修造的形制、構成、工藝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該舊址位于司徒鎮荻塘村中,為一民國時民居建筑,中共鎮丹縣委設立于1939年,是地下秘密縣委,由中共蘇南特委領導,所轄鎮江南部、京滬鐵路以南的丹陽西部地區。1940年6月改建鎮丹金縣委。胡榮佳任鎮丹縣委書記。該舊址對研究中共抗戰時期地下黨組織的構成、活動等情況有較高的價值。……[詳細]
  遮墓坊遺址位于丹陽市珥陵鎮珥城村遮墓坊自然村東部。地處平原田間,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80米,高出地面約3米,北高南漸低,地面有近現代墓葬,地面采集到紅陶片、硬陶片、鼎、鬲足。夾砂紅陶片、紋飾有米格紋、網格紋、方格紋等。從地表采集標本來分析,陶片紋飾具有典型的周代風格,該遺址對研究寧鎮地區周代聚落、生活狀況、社會結……[詳細]
  張玉書墓位于司徒鎮毛甲行政村尤區自然村西北角,墓葬呈圓形分布,底徑約40米,高出地面約0.5米-1米不等,地表生長著農作物。據村民介紹,原有石獸十余件,因遭破壞及70年代村民對墓進行挖掘過,出土墓志銘兩塊,現不知下落。張玉書清康熙時名臣,丹陽人,曾任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著名的“康熙字典”總撰官。……[詳細]
  張巷古井位于丹陽市埤城鎮張巷大隊張巷自然村中部。井欄為八角形,青石質地,井壁用青磚砌成,井內徑為40厘米,井欄上口厚37厘米,外徑為67厘米,現生活用井。張巷古井是張巷村明清時期人民生產、生活的直接例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張甲村古井位于丹陽市云陽鎮橫塘張甲村,井欄為圓鼓形,青石質,井欄高0.46米,外徑為0.61米,內徑為0.35米,井壁用紅磚重建過。該井是張甲村明清時期人民生產、生活活動的直接見證,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張官渡遺址位于丹陽市西北練湖管委會東北端大運河西側。現遺存碼頭遺址石板路一條,長度約50米,寬度約0.6米,路南北兩側有殘破晚清、民國民居二、三十處。碼頭于1996年大運河拓寬工程中北拆除。 張官渡遺址對丹陽人民古代社會生活、交通狀況以及練湖水域與大運河關聯的濟漕、農業灌溉等功能研究有較高的價值。張官渡歷史悠久,據史料……[詳細]
  魏家井位于丹陽市練湖管委會張官渡社區魏家村中。占地面積約1平方米,井欄為青石質地,井欄高67厘米,厚28厘米,內徑39厘米,外廊為圓柱形,井座為花崗巖沙石,井壁用青磚橫砌,據村民介紹,該井建于清中期,現井仍使用。該井是魏家村清代人民生產、生活活動的直接見證,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張官渡井位于丹陽市練湖管委會張官渡社區張官渡自然村,井欄為沙石質地圓錐形,井欄高35厘米,厚11厘米,內徑32厘米,井壁用青磚砌成,據村民反映家譜記載,該井建于清中期,現保存較好。該井是古練湖張官渡村清代人民生產、生活活動的直接見證,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該碑位于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內,該碑建于乾降二十年(1775年),碑質為青石,碑高2.95米,寬1.76米,厚0.49米,碑文自右向左用滿漢兩種文字堅刻,右側約三分之二。為漢為楷書,24行,每行88字,字經約3×2.5厘米,左側為滿文,26行。碑文記敘了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平定蒙古準噶爾部判亂事跡。……[詳細]
  該碑現砌嵌在丹陽城區三板橋衛生學校教師校圍墻上,為晚清光緒年間丹陽知縣凌焯重修育嬰堂所鑿,文字主要記載修育嬰堂的善舉,有市民鄉紳多人捐款,該碑現位置正北路對面的位置就是明清時代的一座庵堂,后在清中期改造為育嬰堂,該碑現已殘缺,碑下部3分之一處已殘缺。該碑對研究晚清丹陽社會慈善事業有較高的價值。……[詳細]
  該井位于丹陽市開發區瓜渚行政村胡家自然村中,該井建于清代嘉慶6年(1802年)青石質井欄,瓜棱形八角井欄,井壁為青磚疊砌。井欄高45cm,直徑為58cm。井欄內徑為23cm。井欄邊雕有“玉乳流泉”四字,大清嘉慶6年立。該井是丹陽地區極少數有款識的古井,外形精美,而且是胡家村清代先民生產、生活的直接例證,具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虞氏宗祠位于云陽鎮新民行政村虞家自然村中,建于清代,兩進兩院,磚木結構,抬梁式硬山頂,七開間面闊26米,第一進進深9.2米,第二進進深10米。虞家祠堂2005年由村集資重修,對研究丹陽清代宗族制度,宗族生活習俗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尤區唐氏民宅位于司徒鎮河西行政村尤區自然村,該建筑建于清代,坐北朝南,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分布面積約250平方米,為二進一院,進深七臨,上下二層,東西山墻有四峰馬頭墻。院內青石鋪地,門樓上磚雕精美,細刻著人物及花卉紋飾。屋內梁柱粗大,第一進前墻倒塌及屋面坍塌,現無人居住。該民宅較為殘破,丹對研究丹陽地區清代民居建筑風格、……[詳細]
  永安橋位于丹陽市界牌鎮界北行政村大成橋村中,南北朝向,座落在老九曲河分延出的一條通新橋鎮的東西向支流上,橋體長約4.8米,寬約1.64米,橋高約2.0米。橋面為三塊長條花崗巖石平鋪,橋基座由亂石砌成。橋面兩邊各有“永安橋”三字。該橋結構簡單,形制小巧,對于研究界牌鎮的歷史,長江圩區的農業開墾史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殷耐庵墓位于丹陽市埤城鎮西風村雀梅墩自然村北300米雀梅墩下,有墓埤1塊。石埤正面記載嘉慶拾伍年××××午參立碑。中間皇清浩贈封大清朝議大夫封號。碑之下部文字顯示墓主人名字為耐庵。該小土山有明至清代殷氏官宦墓數座,是殷氏家族墓葬地。據殷氏村民介紹,近幾十年植樹造林導致墓逐步被平。該墓葬及墓碑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詳細]
  陰功橋閘碑位于丹陽市延陵鎮樂村行政村姚玕自然村,碑刻于民國時期,碑為青石質地。碑方首。碑首刻有“陰功橋閘碑記”六字,左邊刻有“丹陽縣政府令重建陰功橋閘捐款碑記”。右邊“民國二十二年季春立”。碑文記載當年修建陰功橋閘事宜及附近村民捐款姓名,碑完整。該碑對研究丹陽地區民國時期橋梁修建和水利設施修建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益民路王氏宅位于丹陽市埤城鎮益民路,門牌91號。該建筑建于民國,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為二進一院。建筑分布面積約為208平方米。第一、二進5開間,面闊19.5米,進深7.2米,七檁上下兩層,抬梁式柱梁結構,東西山墻及屋面保存較好,門樓有精美磚雕,工藝精細。該民宅有較精美磚雕大門,單峰馬頭,具有特色,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少妇 | 午夜福利精品短视频在线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