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周口市旅游

周口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偉大女神,她創造人類,修補天穹,造化世上萬物。經考證,位于縣城北10公里的聶堆鎮思都崗村發掘有春秋時期女媧城遺址,198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國家、省、市旅游部門和文物部門通過考察論證,將女媧城列為市級重點旅游景點建設項目。同年,女媧城由當地民眾自發捐資,在女媧城遺址附近的女媧古陵處動工興建。女媧城占地60余畝,現有牌坊門、女媧陵、補天殿、媧皇宮、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兩側廊房等仿古建筑,古樸典雅,精雕細刻。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媧、伏羲等神像及描繪女媧造人補天功績的雕塑和壁畫,創意生動,活靈活現。女媧古陵前更是常年煙霧繚繞、香火極盛。女媧城每逢農歷初一、……[詳細]
  位于扶溝縣城內的吉鴻昌烈士紀念館為省級文保單位。為紀念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而建。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門、廣場和展廳組成。大門朝東,巍峨壯觀的仿古式門樓正上方由-同志在1995年親筆題寫的館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進入園內,兩側有假山點綴,水泥道路兩旁平坦有形,北側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復的“河南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的立碑。西側為小何莊殉難烈士紀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紀念館廣場,廣場面積600平方米,廣場正中央由花崗巖砌成的底座上,豎立著戎裝的吉鴻昌將軍半身銅像。廣場正北就是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的主展館,展廳面積為190平方米,展出實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詳細]
  武平城故址位于鹿邑縣城西20公里邱集鄉武平城村內。該村原名無命城,城南0.5公里為曹王莊,東1公里為劉福元,西0.5公里為丁莊,北1.5公里為白莊。白溝河東南向從城中穿過。1978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代光緒版《鹿邑縣志》記載:“武平城,漢縣�!端涀ⅰ罚簻u水又東,逕武平城故城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為封邑�?肌段簳さ匦沃尽�,武平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240一249年)中,置有武平城。據此,知武平嘗廢。至魏宣武時,始復置縣。縣既復矣,而境內又有故城,新舊建置不于一地,了無可疑。今之遺址,為漢為魏,則莫能定矣。”今武平城地上僅存東北角……[詳細]
  袁世凱故居袁世凱故居位于市區東南17公里的王明口鎮袁寨村。袁世凱故居是著名歷史人物、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誕生地。舊居占地270畝,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筑248間,周圍是1800米長、10多米高的寨墻,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舊居整體按中、東、西三軸線布局,分東、中、西三組縱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連,形成一片完整且別具風格的建筑群。建筑群由傳統磚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構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特色。房屋頂脊之處,皆有獅、虎、豹、馬、猴等磚雕,四角挑檐高聳,飾有龍紋獸尖、直指蒼穹,氣勢恢宏。中宅院,為袁重三修建,走馬門樓,門楣欄板彩雕“紫氣東來”。亦分前、中、后三個大院。前院……[詳細]
  陳楚故城陳楚故城(今淮陽縣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陳國的國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頃襄王遷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在此建立了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对涂たh圖志》記載:“陳州州城枕蔡水”。《水經注》載:“沙水……又東南逕陳城北,故陳國也。”《詩譜》載:“陳都于宛丘之側”。《淮陽縣志》載:“州城即古陳國”。今淮陽城址與文獻記載相符。《詩經·陳風》云:“東門之池,可以漚麻”�!端涀ⅰ酚涊d:“城之東門,內有池,池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步許,……水中有故臺,詩所謂東門之池也。”《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東門池,在州城東門內道南”。今淮陽城東門內道內亦有池,南北長,東西……[詳細]
  方城遺址方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太康縣城西北13公里王集鄉方城村內,總面積0.5平方公里。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方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方城遺址從周圍斷崖及表面暴露的遺物判定:文化內涵最早是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其次是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商周漢宋各代遺跡遺物。方城遺址最特殊的是上述幾個文化層并不是直接疊壓,而是單獨成片分布。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區分布在整個遺址的東南部,堆積厚度2米左右,黃褐色沙土,質地較軟,呈顆粒狀。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分布在遺址的西部,文化層厚2.5米左右,灰色沙土。商周文化分布在遺址的中部,文化層部分有疊壓關系,厚4.5米左右,灰褐色沙土,土質較硬。漢宋墓葬群分布在……[詳細]
  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舊址現為西華縣園藝場,位于西華縣城西2公里,地處城西特色園區核心位置,與黃橋、紅花二鄉鎮接壤,北接省道S102線周鄭路直通鄭州,南接省道S329線西漯路直達漯河,西望全國著名的國營黃泛區農場,工業四路直通縣城。1969年9月,國家經委響應“五七指示”來到西華,五二農場將劉莊中隊土地1949畝、房屋102間交給國家經委辦校,當時稱為國家經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機構改革將國家經委撤銷并入國家計委,干校改為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1975年,國家計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與物資部、工交政治部、國務院辦公廳、地礦部等十多個單位合辦干校。1979年后,根據《國務院關于停辦“五七”……[詳細]
  頓國故城遺址位于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整個故城遺址地面為村莊和耕地,地下埋藏的城址保存完好。故城遺址呈正方形,每邊長500米,總面積25萬平方米。城墻用夯土筑城,墻基仍完整地存于地表下約1米至1.5米深處。城墻外四周有城壕護繞,護城壕寬20米,深約10米,環城四周無間斷。據《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等記載,古頓國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國之一,頓為子爵,是四等小國,封地面積不過250平方里左右。頓子初都于商水,后“迫于陳,南奔楚”,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成得臣)打敗陳國后,護送頓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今項城南頓),使頓子復國。頓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在春秋時期的爭霸中,頓……[詳細]
  支亭寺,位于扶溝縣城西南,占地43畝,建筑面積1655平方米,共有房屋100余間。建于北齊年間、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一座雄偉華麗、氣勢壯觀、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千年古剎。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清嘉慶年間,定名支亭寺,延用至今。支亭寺景區主要由支亭寺仰韶文化遺址、支亭寺國槐、千手觀音殿、大雄寶殿、佛祖殿等幾部分組成。整體建筑金壁輝煌,脊列龍鳳,檐臥走獸,集藝術性與觀賞性于一體,規模雄偉壯觀。寺內近200尊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千年古剎支亭寺位于扶溝縣西南柴崗鄉寺前和寺后村中間,坐落在南北走向、高出地面5米左右呈龜形狀的土崗上。古剎規模雄偉,建筑華麗,氣勢壯觀。寺山門前的一棵千年古槐……[詳細]
  中國伊斯蘭教古寺。原名“至元寺”、“老寺”。坐落在河南省沈丘縣槐店鎮東關。據《沈丘縣志》載:該寺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由元初西征時來華的波斯人阿力所建。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后因西北回民遷居該縣而加以擴建。明崇禎年間遭兵燹。清順治以后,-籍馬輝及子孫又陸續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完工。該寺坐西面東,呈長方形。占地面積9072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000平方米。屬中國殿宇式古典建筑。主要建筑分正門、過殿、禮拜殿、望月樓,排列于一條中軸線上;女殿、講經堂、阿訇住房、沐浴室對稱分布兩側。寺北院有園林1處。全寺院房舍共計63間,取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終年63歲之意。正門為牌樓……[詳細]
  鳳凰崗龍山文化遺址位于扶溝縣古城鄉古城村東北300米處,南北長700米,東西寬300米,高5米。南臨古城鄉政府,東、西、北皆為開闊地,崗中有一條蜿蜒小道從中穿過。來到固城鄉,鳳凰崗遺址非去不可。據《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記載,鳳凰崗遺址位于(扶溝)縣城西南17.5公里,固城鄉古北村東北角300米處。鳳凰崗遺址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300米,高約5米。中間一條小路將鳳凰崗遺址一分為二,路北崗已毀去一半以上,路南崗保存較為完好。來到扶溝縣固城鄉。沿一條鄉村小道一路向北,行至千米左右,發現一條小道將本該連為一體的高崗一分為二�!跋氡剡@就是鳳凰崗遺址�!兵P凰崗遺址地勢較高,比四周高出5米左右,上面……[詳細]
  文廟大成殿即黌學堂,位于鹿邑縣城內紫氣大道北縣委院內。大殿座北朝南。據清代光緒版《鹿邑縣志》記載,鹿邑文廟始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9),為歸德守觀志能創建,后毀于兵。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知縣韓 重建。崇禎末又為流寇所焚。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知縣閔三元復建�?�、乾、嘉、咸各朝均有修葺。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縣人集資又予翻新。文廟原有兩廡、戟門泮池、太和之氣、萬古日月牌坊、欞靈門、大門、屏墻等建筑,是一處規模龐大的縣府學宮。大成殿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皇帝所頒御書匾額。今僅存大成殿,為清代建筑。大殿面闊五間23.50米,進深三間14米,……[詳細]
  馬村遺址位于商水縣西北24公里的譚莊鎮馬村東北0.5公里的農田間。東西長300米,南北寬310米,略高于地面。文化層厚約4米,呈近似圓形的分布。北部有干渠為西北至東南走向通過,把遺址分切為二。遺址東邊緊靠隱水故道,與大蓮湖村隔河相望。遺址的大部分遺存為裴李崗和仰韶時期,內涵豐富。在干渠北岸偏東部發現,文化層土質黃褐色,內含陶片紅白色,陶質松軟,多數破碎嚴重,僅發現殘鼎腿一件。為夾砂素面圓柱形,根徑4—5厘米。另一件為殘石鏟:橢圓形,無孔,為片層石灰巖磨制而成。寬12厘米,殘長8.5厘米(估計完整時長約20厘米左右),刃部全為砍傷痕跡。干渠南岸中部和東部,除發現有與北岸相同的遺物外,另外發現有房……[詳細]
  陶母崗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南4公里的于莊村和韋莊村之間,北距老渦河2公里,南距蘭河1公里,遺址屬商、周、漢文化。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陶母崗遺址是一高崗,最高處距地面8米,東西長160米,南北寬82米,面積約為13120平方米。陶母崗遺址保存基本完好。崗上東部是陶母崗學校,西部是樹林,北部邊緣因取土稍有破壞,呈陡立狀斷崖,高7米。斷崖處遺跡遺物豐富,暴露有灰坑、墓葬。文化層厚約6米。地面上散存的遺物主要有陶片,也有石器、蚌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原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周口地區文物科曾先后對陶母崗遺址作過調查,這是一處內涵遺跡遺物豐富的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詳細]
  毛冢遺址位于孫店鎮毛冢村西北100米處。毛冢遺址,又稱孝子冢。該遺址是一個由東向西北延伸的橢圓形土崗,高出地面2米多,呈不規則形,屬于古墓群。出土文物有:銅箭、戈和刻有文字的陶拍等,對考察商代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說,在很早以前,當時官府規定老年人60歲活埋,當地有一孝子,其父早年喪妻,為了兒子不受繼母-,終生未娶,爺兒倆相依為命。孝子長大后,為了永久不失去父親,他一邊耕作,一邊建了一個窯場燒磚(遺址附近現存一個200多畝地的窯坑)。背著官府,用燒制的磚,砌了一個地下宅院和長廊,上面再覆蓋上厚厚的土層(即現在的土丘)讓其父隱居在里面,每天送飯,陪父聊天,老人一直活到一百……[詳細]
  朱丘寺遺址位于縣城東北四通鎮王菜園村東南700米處,屬龍山文化時期遺址。1987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文物普查時,遺址高出地面1米至3米,南北寬180米,面積4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3米至5米。寺下高臺及延伸部分全屬文化遺址。出土有扁平形鼎足、深腹罐、斂口豆、平底碗、圈足盤、平底盆、澄濾器及陶紡輪、陶網墜、石斧、石錛、石刀、石鑿、石箭頭、蚌鐮、骨錐等。并發現有紅燒土房基多處。民國5年(1916年)《淮陽縣志》載:“朱丘寺在城東北三十五里。”傳說為五代時梁太祖朱全忠墓,后在臺上建朱丘寺,俗稱朱公寺�!缎挛宕贰ぺw犨傳》載:“梁太祖入陳州,犨兄弟迎謁馬首甚恭。然犨陰識……[詳細]
  黃廟古橋位于市域南端泥河上,北距市區27公里。黃廟古橋是黃廟橋建于清代,是一座雕刻藝術價值較高,保護較完整的古橋。該橋已列入市級文物。項城市境最南端泥河上的一座古橋。橫跨沈丘、項城兩縣,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204年。古橋系磚、石結構,古樸典雅,歷經二百多年無破損。橋身兩側欄桿上分別雕有6座石猴塑像,做工精細,栩栩如生,屬于清代石雕精品。20世紀80年代,由于利益驅使,不法分子曾偷盜橋上石猴,后在公安及文物部門的大力保護下,使古橋又恢復了原樣。特別是近年來,對古橋又進行了幾次保護性維修。且興建中的三城(項城、沈丘、安徽省臨泉)省道大橋緊靠古橋,待新大橋竣工后,車來人往就可從新橋上行走,古橋沒有……[詳細]
  固陵遺址固陵位于縣城西北12.5公里,即柳林。據考證,固陵故城宋后被黃河水沖沒。1958年群眾打井時,曾發現在7米以下有瓦罐,還挖出棵桑樹,直徑約0.7米,高約2米許。足以說明七米以下尚有遺跡可考�!妒酚洝ろ椨鸨炯o》載:“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漢書·高帝紀》載:“五年冬十月,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魏相國越期會擊楚,至固陵不會”�!对涂たh圖志》載:“項羽敗,南走固陵,此也�!笨脊抛C實,今淮陽縣境西北柳林,秦漢時為固陵。該故城長1200米、寬240米,分南、中、北三寨,每寨均有城門。柳林附近有固陵溝。此處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固陵之戰”的古戰場�!�[詳細]
  陸城遺址位于縣城西南里陸城村后。清乾隆《西華縣志》載:“陸城乃栗陸氏故都”。查《辭源》:“栗陸傳為古帝名在女媧氏之后”。當地群眾傳說是商、周時喂養菜鹿之所。明末地方士紳為了防御李白成起義軍又筑起土寨。因“鹿、陸”諧音后人互用相沿至今。遺址為方形突出地面的土崗。東部最高部有米中間和西部為米。南北長米東西寬米總面積為萬平方米。四壁陡峭周圍有濠溝。從濠溝外沿斷層看層次清晰皆是灰土有貝殼、獸骨、鹿角、石器、陶器和紅燒土等文化遺物。文化內涵以仰韶、龍山文化為主兼有少量的大汶口、商、周文化因素。對研究新石器時代文化和探索夏文化有重要的價值。已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莊遺址位于鹿邑縣城南10公里的王皮溜鄉馬莊行政村武莊村北。這里是一處孤堆型遺址,東西長約300米,南北約250米。近代曾在其上建廟,人稱“梅閆寺”。遺址東,北有一古河道環繞,俗稱“運糧河”現已湮滅,遺址北不遠有白溝河,南有清水河,均為淮河支流。武莊遺址為87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時發現。1990年春為配合蘇、魯、豫、皖相鄰地區古文化研究課題的開展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450平方米,發現晚期墓葬十余座和一批新石器時代的遺跡,遺物。武莊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較早時期遺址。發現了一批文化遺跡和遺物,從而豐富了我們對淮河流域史前考古學文化面貌的認識�!�[詳細]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不卡精品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