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昊伏羲陵景區AAAA ![]()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同志參觀太昊陵后,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伏羲陵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筑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詳細] |
![]() | 周口關帝廟AAAA ![]() 周口關帝廟位于周口市潁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較好,建筑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筑群”。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周口八景之冠”。它猶如一段凝固的歷史,記載著昔日周家口商業的繁榮和經濟的鼎盛。關帝廟本名“山陜會館”。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慶時多次擴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歷時145年。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58米,面積達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畝。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軸線,分三進院落縱深布局,結構嚴謹,極富神韻。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陳游紀勝》中欣然贊:“關圣帝裝塑威嚴,雙石坊鏤刻精妙,春秋閣飛檐建瓴,鐵旗桿直插云霄,集公輸之巧,薈冶煉之精……勝跡……[詳細] |
![]() | 鄧城葉氏莊園AAA ![]() 商水縣葉氏莊園又名(葉氏住宅)位于因三國大將鄧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鎮鄧城。距商水縣城和周口市區均16公里。依靠水運而發家成為當地巨富的葉氏,從清康熙年間始,歷時半個多世紀,耗銀百余萬兩,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個大院為主的宏偉的葉氏莊園建筑群。現存由西向東的一號院,又稱“三進堂樓院”,它以前、中、后三個院組成而得名,共有樓房96間;二號院為“五門照”,因具有大門到后坐樓五道門都在中軸線而稱,現存樓房35間;三號院因地勢高而稱為“高門臺”,現存樓房30間。葉氏莊園三處主體建筑,是我國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組群建筑。整體氣勢恢宏,布局嚴謹合理,門樓威武高大,主樓富麗華貴。各院因功用而設計,高低有別……[詳細] |
![]() | 鹿邑太清宮遺址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5公里處的太清宮鎮,是一處包括東漢至金、元時期歷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諸多遺跡的大型遺址群。鹿邑太清宮是我國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舊名厲鄉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今鹿邑縣太清宮鄉。太清,道家謂天道,亦謂天空,傳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宮觀。老子故里的紀念性建筑,初為老子廟,建于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為老子祠。唐朝創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至今。在太清宮以北的洞霄宮遺址發掘出唐宋等時期的建筑基址。……[詳細] |
![]() | 袁寨古民居AAA ![]() 袁寨古民居清同治二年(1863年)始建,民國初年告竣,歷時60余年。它自東而西依次建筑東組院落、中組院落和西組院落。每組院落各三進院。東組院落有5個天井院,中組院落有3個天井院,西組院落有9個天井院,整體建筑群由17個天井院落組成。它們共占地面積50余畝,住宅樓瓦房計66座(266間)。由于1976年前,拆墻寨修項沈公路,拆樓瓦房改造項城縣糧庫。現保存住宅樓房有13座,計72間。現在,袁寨古民居和袁世凱行宮,以“袁寨古民居”的名義晉身第七批“國保”。……[詳細] |
![]() | 周口弦歌臺AAA ![]() 弦歌臺在縣城西南隅湖中,臺高3米,整個建筑屹立于水中高臺上。原為東漢靈帝時陳王劉寵的苑臺,唐開元中(720年左右),為紀念孔子厄于陳,移孔子廟于上,故又稱“絕糧祠”“厄臺”。1962年4月被淮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漢書·孝明八王列傳》載:陳王寵(劉寵)善-射,中平(180年左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聞王善射,不敢反,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余萬人。《太平寰宇記》載:“有陳王-臺,開元中移孔子廟于其上。”清順治《陳州志》載:“厄臺,在州城外西南隅,世傳為孔子絕糧處。明成化六年(……[詳細] |
![]() | 南頓故城AA ![]() 南頓故城遺址南頓故城位于水寨西6公里,屬今南頓鎮。故城在新運河西30米,其范圍要比現在的南頓集大得多,現在司老街、崔街村還保存有舊城城垣殘跡。因久經洪水沖積淤積、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南、西、東三面多與地面相平,或已成丘陵狀。僅北垣一段較為完整,高7米,最寬處10米,長215米。故城建于古代遺址之上。經拭掘,遺址上層出土大量粗繩紋板,筒瓦片和泥質紅陶罐殘片,系漢代遺物。從城墻斷面看,可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內含有深檔鬲足,細繩紋殘陶片,夾沙灰陶鼎(足部)、蚌、鐮等遺物;中層有清晰的夯土層,厚7-15厘米不等,內含有深淺檔鬲足、精細繩紋殘陶片,獸骨等遺物;上層(包括東起40米的城墻)內含大量的粗繩……[詳細] |
![]() | 平糧臺古城遺址AA ![]() 平糧臺古城遺址位于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的大連鄉大朱莊西南隅,占地面積一百余畝,高二丈,俗稱平糧臺、平糧冢、貯糧臺,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遺址。它發掘于1979年,消息一經披露《人民日報》、《光明報》、《河南日報》、香港《大公報》、新華社等數十家海內外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曾轟動一時,震驚世界。春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之《陳風·宛丘》曾描述過這里的動人景象:“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坎其擊鼓,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就是說,……[詳細] |
![]() | 大程書院位于城內書院街,南北長73.65米,東西寬39.9米,總面積2938.6平方米,大門3間,古槐1棵,龍門3間,古松2株,立雪講堂3間,東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間,共52間。是遺留的縣城時間較久、規模較大和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國第三位。大程書院始建于宋代,為程顥所建。程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理學奠基人。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至元豐三年(1080年)在扶溝任知縣,尚寬厚,重教化、關心民疾,興建學校。他親自“聚邑之優秀子弟而教之”,親書“書院”二字匾額懸于大門之上。并倡導“鄉必有校”,請來有名望的學者到扶溝傳道授業,使扶溝縣域文風一時丕振,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書院規模雄偉,巍巍壯觀,……[詳細] |
![]() | 太康縣黌學又稱文廟,位于縣城黌學街,座北向南,占地2400平方米。漢始建,隋唐因之,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知縣王辰建。永樂二年,宣德二年,景泰年間,成化七年重修。弘治十三年建欞星門,弘治十六年修正殿,增建兩廡三十六間,塑先賢像。崇禎十五年毀于兵火。清順治五年知縣田六善修大殿七間,建東西廡各五間,戟門、欞星門各三間。康熙元年增修東西廡各十間。原建有半池、欞星門、戟門、拜殿、大成殿、崇圣祠等,從南到北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欞星門內有崇德、育才牌坊兩座。大成殿東西兩側各建廡十五間,整個建筑群布局緊湊,結構嚴謹,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僅存拜殿和大成殿,均系清代重建。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詳細]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常社壽圣寺塔。該塔與古鎮逍遙隔河相望,為九級樓閣式磚塔。高41.5米,平面呈正六邊形。據一級塔門楣上的四行“明道二年------歲三月一日丙寅時,戊寅時日葬利院主僧建功德碑塔。”刻字推算,此塔應建于宋明道二年,即1033年。塔基部每邊長4.2米。塔室內砌有盤旋的塔道,可逐級登高至塔頂。塔體從底至頂漸收勻稱,成六棱錐體形。塔頂用鑄鐵鑄成形似寶葫蘆樣的寶頂,使塔體結頂得到最完美的點綴,給人以挺拔雋秀之感。塔的層檐收放尺寸自然得體,既保護塔墻免遭雪雨浸淋,又給塔體以美的裝飾,看上去既規整肅穆又沒有呆板感。該塔的建筑年代久遠,建筑風格獨具。它的完整存在,給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傳……[詳細] |
![]() |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陽城故城遺址。陽城故城遺址在今商水縣舒莊鄉的扶蘇村北,為秦朝末年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誕生地。該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城墻由夯土筑建。外城東北部夯土墻現仍高出地面,長約200米,其余為間斷殘存。連接一起外城墻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00米,城走向為一直線。城基部寬20米。內城東西分別距外城東西城墻各270米,北墻利用外城的北墻,每邊長250米。城內地面散布戰國秦漢時期的瓦礫很多。內城至今當地還俗稱“金鑾殿”。在內城東南角發現有“扶蘇司工”陶器殘底四件。據《史記。陳涉世家、正義》載:“陳涉,陽城人也。”“陽城河南府縣、又陳。”《漢書、地理志》記載陽城為汝南郡。后有人稱扶……[詳細] |
![]() | 老君臺,又名升仙臺,是明道宮建筑群中唯一現存的古建筑。1986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老君臺參觀考察。傳說老子就是在此臺上羽化升仙的,實際上,這座臺子是為紀念老子晚年在這里聚徒講學而修的,因為古人有筑壇講學的傳統。所以,老君臺是老子晚年傳播天下大道,宣講其“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尊道貴德”、“以百姓心為心”深邃思想的地方。鹿邑縣古縣志上這樣記載:“臺前有明道宮、太清壇,建于唐天寶二年,后毀于兵,元重建,清重修。澄清亭、文昌閣、迎禧殿等鱗次櫛比,先后毀于兵燹。”從史料記載看,至少在唐朝的天寶年間,就在老……[詳細] |
![]() | 雙冢遺址位于縣城東南王店鄉雙冢村北側,北距平糧臺古城址1.5公里,東臨蔡河,是一處含有龍山、二里頭、商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兩冢一高20米,一高16米,面積約5740平方米,系夯土筑成。冢下為范圍較廣的古文化遺址,面積約5.28萬平方米,平均文化層深度在5米左右。遺址內遺物豐富,冢東南有紅燒土房基面。是一處人口稠密,規模較大的古代村落遺址。1972年后,出土有陶紡輪、陶網墜、石鏟、石斧、石錛,并發現有大量的鹿角、蚌殼、豬、羊、狗、牛的骨骼。陶器殘片能看出器形的有:龍山文化時期缽形鼎、侈口甗等;二里頭文化時期的鼎、甗;商代大口尊、卷沿甕等。民國5年(1916年)《淮陽縣志……[詳細] |
![]() | 劉崇墓位于淮陽縣城北關環城路南側。1988年—11月由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淮陽縣博物館聯合發掘。為一座帶回廊的多室漢代磚古墓,有斜坡墓道,墓向東西向,東西長28.3米,南北寬18.2米。僅墓室占地面積就達515平方米,該墓由前室、后室、主室、左右耳室及四周回廊上七小室組成,墓室內壁有數種花紋磚堆砌,整個墓室猶如一座“地下迷宮”,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東漢磚石墓之一。墓門和主室用青石堆砌,墓門線刻卷草紋,其它墓室及回廊是由特制的16種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磚砌成。有兩個墓室為穹隆頂,結構非常考究,專家們稱這種建筑方式在古墓中是罕見的。在燈光照耀下,可見回廊的不少壁磚上戳印有“安君壽壁”字樣。從墓……[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段寨遺址,段寨遺址位于河南省鄲城縣巴集鄉段寨村西北角,南北長391米,東西長283米,面積110653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古聚落遺址,蘊涵豐富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龍山、商周文化遺存。特別是在此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遺物,受到各級文物專家關注。遺址延續時間長,對研究豫東地區新時器時代的社會制度,進一步了解仰韶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的互相淵源關系都有重要的詳實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價值。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壽圣寺塔稱高賢塔,位于城西北二十三公里高賢集東街,系明代建筑。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座北向南,通高35米,系六角實心,灰口,七級樓閣式磚塔。為等邊六邊形,第一級每邊出380公分。第一級:外壁正面為門,墻飾石雕佛像6快,石碣3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7尊,石碣2快,右墻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后面墻無門,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5尊,石碣2快,左墻飾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內壁飾石雕佛像6尊,共飾石雕佛像101尊,石碣13快。從石碣碑文上可知該塔為明正德13年(公元1518年)建。第二級:外壁正面為門,飾石雕佛像4尊,左右壁各6尊,后壁墻……[詳細] |
![]() | 后高老家遺址位于高寺鎮后高老家村西北100米處。后高老家遺址為裴李崗文化遺址。呈橢圓形,稍高于周圍地面,現為農田。文化層南北長225米,東西寬180米,厚18米,面積405萬平方米,1978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縣內發現最早的文化遺址。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多次勘查,采集有大量陶片,對研究裴李崗文化的分布范圍及諸文化的相互關系,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遺址略高于周圍地面,其文化層厚1.8~5米。中間有一東西農田路溝,將遺址分為南北兩部分。遺址南北長370米,東西寬184米,總面積為68080平方米。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調查時在此發現石磨盤和殘陶器。1977年河南新鄭裴……[詳細] |
![]() | 呂潭學校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民國時期)重要史跡。位于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愛國將領吉鴻昌創辦,故又稱吉鴻昌學校。原校舍整齊,設備齊全。1938年黃水泛濫后僅存房屋25間。建國后多次撥款維修。現有教學樓、宿舍、辦公室保存較好,包括小學和初、高中部。……[詳細] |
![]() | 李鳴鐘,字曉東1887年生于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馮玉祥前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辛亥革命時在馮玉祥營任排長,后隨到陜西。自灤州起義,歷經反對帝制、計伐張勛、直奉大戰、推翻曹錕的北京政變,直至參加北伐,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李鳴鐘故居位于沈丘縣城內,此住宅是由劉樂亭(原籍河北涿縣人),于1936年設計并領工建造的,是晚清式的建筑群屹立于長安街路北,于1976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被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此故居是一進三的四合院,各院正堂七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左右各有角門四個,三節院落南北相連,各院各室,走廊互通,穿室越院,遮……[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