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AAA ![]() ![]() ![]() ![]() 位于扶溝縣城內的吉鴻昌烈士紀念館為省級文保單位。為紀念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而建。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門、廣場和展廳組成。大門朝東,巍峨壯觀的仿古式門樓正上方由-同志在1995年親筆題寫的館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進入園內,兩側有假山點綴,水泥道路兩旁平坦有形,北側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復的“河南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的立碑。西側為小何莊殉難烈士紀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紀念館廣場,廣場面積600平方米,廣場正中央由花崗巖砌成的底座上,豎立著戎裝的吉鴻昌將軍半身銅像。廣場正北就是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的主展館,展廳面積為190平方米,展出實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詳細] |
![]() | 老君臺,又名升仙臺,是明道宮建筑群中唯一現存的古建筑。1986年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到老君臺參觀考察。傳說老子就是在此臺上羽化升仙的,實際上,這座臺子是為紀念老子晚年在這里聚徒講學而修的,因為古人有筑壇講學的傳統。所以,老君臺是老子晚年傳播天下大道,宣講其“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尊道貴德”、“以百姓心為心”深邃思想的地方。鹿邑縣古縣志上這樣記載:“臺前有明道宮、太清壇,建于唐天寶二年,后毀于兵,元重建,清重修。澄清亭、文昌閣、迎禧殿等鱗次櫛比,先后毀于兵燹。”從史料記載看,至少在唐朝的天寶年間,就在老……[詳細] |
![]() | 李鳴鐘,字曉東1887年生于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馮玉祥前期兩大主要助手之一。辛亥革命時在馮玉祥營任排長,后隨到陜西。自灤州起義,歷經反對帝制、計伐張勛、直奉大戰、推翻曹錕的北京政變,直至參加北伐,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李鳴鐘故居位于沈丘縣城內,此住宅是由劉樂亭(原籍河北涿縣人),于1936年設計并領工建造的,是晚清式的建筑群屹立于長安街路北,于1976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被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此故居是一進三的四合院,各院正堂七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左右各有角門四個,三節院落南北相連,各院各室,走廊互通,穿室越院,遮……[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