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昊伏羲陵景區AAAA ![]()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同志參觀太昊陵后,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伏羲陵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占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筑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詳細] |
![]() | 周口關帝廟AAAA ![]() 周口關帝廟位于周口市潁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較好,建筑藝術價值較高的古建筑群”。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周口八景之冠”。它猶如一段凝固的歷史,記載著昔日周家口商業的繁榮和經濟的鼎盛。關帝廟本名“山陜會館”。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慶時多次擴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歷時145年。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58米,面積達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畝。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軸線,分三進院落縱深布局,結構嚴謹,極富神韻。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陳游紀勝》中欣然贊:“關圣帝裝塑威嚴,雙石坊鏤刻精妙,春秋閣飛檐建瓴,鐵旗桿直插云霄,集公輸之巧,薈冶煉之精……勝跡……[詳細] |
![]() | 老子故里景區AAAA ![]() 老子故里旅游區位于河南省鹿邑縣,由太清宮風景區、明道宮風景區與其他風景區組成。以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誕生與成長以及后人對其祭祀活動所遺留文物古跡為主體,配以周圍其他著名的歷史遺跡人文景觀,并與該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的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風情、休閑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老子故里旅游區的重點以太清宮景區、明道宮景區和老子天下第一園景區為中心,充分發揮其人文景觀優勢,向游客展示一個真實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時,發掘商周大墓等歷史遺址、楚漢相爭的垓下古戰場、陳摶故園、武平封侯處(武平城)等遺跡,展示老子故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展示古代戰場波瀾壯闊的場景,展示三國曹氏縱橫馳騁……[詳細] |
![]() | 鄧城葉氏莊園AAA ![]() 商水縣葉氏莊園又名(葉氏住宅)位于因三國大將鄧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鎮鄧城。距商水縣城和周口市區均16公里。依靠水運而發家成為當地巨富的葉氏,從清康熙年間始,歷時半個多世紀,耗銀百余萬兩,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個大院為主的宏偉的葉氏莊園建筑群。現存由西向東的一號院,又稱“三進堂樓院”,它以前、中、后三個院組成而得名,共有樓房96間;二號院為“五門照”,因具有大門到后坐樓五道門都在中軸線而稱,現存樓房35間;三號院因地勢高而稱為“高門臺”,現存樓房30間。葉氏莊園三處主體建筑,是我國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組群建筑。整體氣勢恢宏,布局嚴謹合理,門樓威武高大,主樓富麗華貴。各院因功用而設計,高低有別……[詳細] |
![]() | 袁寨古民居AAA ![]() 袁寨古民居清同治二年(1863年)始建,民國初年告竣,歷時60余年。它自東而西依次建筑東組院落、中組院落和西組院落。每組院落各三進院。東組院落有5個天井院,中組院落有3個天井院,西組院落有9個天井院,整體建筑群由17個天井院落組成。它們共占地面積50余畝,住宅樓瓦房計66座(266間)。由于1976年前,拆墻寨修項沈公路,拆樓瓦房改造項城縣糧庫。現保存住宅樓房有13座,計72間。現在,袁寨古民居和袁世凱行宮,以“袁寨古民居”的名義晉身第七批“國保”。……[詳細] |
![]() | 鹿邑太清宮遺址位于河南省鹿邑縣城東5公里處的太清宮鎮,是一處包括東漢至金、元時期歷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諸多遺跡的大型遺址群。鹿邑太清宮是我國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創始人老子的誕生地,舊名厲鄉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即今鹿邑縣太清宮鄉。太清,道家謂天道,亦謂天空,傳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宮觀。老子故里的紀念性建筑,初為老子廟,建于東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為老子祠。唐朝創始人李淵追認老子為始祖,以老子廟為太廟,起建宮闕殿宇,唐開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極宮”為太清宮至今。在太清宮以北的洞霄宮遺址發掘出唐宋等時期的建筑基址。……[詳細] |
![]() | 河南境內有一條流淌了兩千多年的河流,它就是賈魯河。翻開河南地圖,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賈魯河發源于新密市,向東北流經鄭州市,至市區北郊折向東流,經中牟,入開封,過尉氏縣,后至周口市入沙潁河,最后流入淮河。它全長255.8公里,我們熟知的金水河、索須河、熊兒河、七里河、東風渠都是它的支流。古時的賈魯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還時常有洪水泛濫,因此,古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今天的賈魯河雖然淺可見底,但它仍是河南省境內除黃河以外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賈魯河可稱得上是一條千年古河。有人考證,認為它的前身就是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據史料記載,鴻溝乃戰國時期魏國所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開通,故道今滎陽市北……[詳細] |
![]() | 上清湖景區AAA 上清湖,位于老子故里鹿邑縣新城區,占地32.6公頃,是該縣商務中心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場所。上清湖通過蓄水調節和城區河道的綜合治理,使鹿邑城區水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上清湖水域面積達到16.7公頃,建有親水平臺、游船碼頭、景觀棧道、兒童沙灘、湖心島、音樂噴泉、景觀橋、觀水亭、山峰等景點,并有休閑廣場、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音樂噴泉整體長120米,寬度20米;三座山峰聳立湖畔,主峰高33米。這些數據在一馬平川的豫東平原,鹿邑的周邊縣市都是首屈一指的。踏著青石臺階或沿著盤山坡道來到山頂,以及登臨十多米高的觀水亭,可以俯瞰整個湖區……[詳細] |
![]() | 中華槐園AAA 沈丘槐園又叫中華槐園,位于行政新區北側,北鄰南洛高速,是沈丘縣委、縣政府2011年確立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充分利用修建南洛高速公路時遺留的近300多畝的廢舊坑塘、林帶,并將其整合水系成湖,建設以現代園林風格為主的槐樹生態園建設。中華槐園位于行政新區北側,北鄰南洛高速,是沈丘縣委、縣政府2011年確立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充分利用修建南洛高速公路時遺留的近300多畝的廢舊坑塘、林帶,并將其整合水系成湖,建設以現代園林風格為主的槐樹生態園建設。中華槐園占地面積350畝,總投資1.6億元。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4581萬元,建設周期6個月-。中華槐園項目2011年6月30日開工,一期工程計劃6……[詳細] |
![]() | 黃泛區生態旅游區AAA 黃泛區生態旅游區隸屬于黃泛區農場,該場是1951年1月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建立的,拓荒者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獻給了黃泛區這片神奇的土地,奮力譜寫黃泛區農場的新篇章。70年彈指一揮間,經過一代代黃泛區兒女的不懈努力,昔日“黃泛區”這片“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的不毛之地,如今已建成為花果飄香、林茂糧豐、宜游、宜居、宜業的“中原明珠”。黃泛區生態旅游區就是依托黃泛區腹地的大型現代化農墾企業——黃泛區農場而建立。該景區擁有萬畝連片桃花園區、黃金梨示范園區、櫻花大道和農業休閑采摘園等自然景區,與黃泛區農場場史館(黃泛區博物館),王近山將軍舊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及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詳細] |
![]() | 西華女媧城址AAA ![]() 女媧是中國歷史傳說中的偉大女神,她創造人類,修補天穹,造化世上萬物。經考證,位于縣城北10公里的聶堆鎮思都崗村發掘有春秋時期女媧城遺址,198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國家、省、市旅游部門和文物部門通過考察論證,將女媧城列為市級重點旅游景點建設項目。同年,女媧城由當地民眾自發捐資,在女媧城遺址附近的女媧古陵處動工興建。女媧城占地60余畝,現有牌坊門、女媧陵、補天殿、媧皇宮、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和兩側廊房等仿古建筑,古樸典雅,精雕細刻。各殿和廊房供奉有女媧、伏羲等神像及描繪女媧造人補天功績的雕塑和壁畫,創意生動,活靈活現。女媧古陵前更是常年煙霧繚繞、香火極盛。女媧城每逢農歷初一、……[詳細] |
![]() | 扶溝縣櫻花園AAA 扶溝縣櫻花園(人民公園)位于扶溝縣城南新區桐丘路與雕亭路交匯處,占地600余畝,是扶溝最大的景區公園。主要建設有八大功能區:入口景觀區、古樹觀賞區、密林運動區、濕地體驗區、藝術展覽區、觀賞瀏覽區、文化娛樂區和濱河休閑區。櫻花園始建于2012年,總投資8000多萬元,2015年4月被國家旅--政部門評定為國家3A級景區。……[詳細] |
![]() | 淮陽獨秀園AAA 淮陽獨秀園位于河南省淮陽縣,是全國唯一以松柏造型藝術為特色的剪枝公園,內有各種松柏造型200多種,成為世界園林界的一枝奇葩。1986年新華社原社長穆青來這里參觀后,親筆題寫“淮陽獨秀”。1996年6月,中央電視臺《九州神韻》欄目以《松柏造型天下奇》為題向全世界作了專題介紹。1997年6月,朱镕基總理參觀公園后,感嘆地說:“我去過的地方不少,像這樣的公園還真是絕無僅有。”許多游客贊不絕口,稱其為“天下第一園”。園子始建于1957年,創始人叫王月惠。王月惠的父親叫王殿一,曾給北洋軍閥吳佩孚當花工。吳佩孚倒臺后,被蔣介石召到南京總統府當花工。南京解放后,蔣介石要他去臺灣,他斷然拒絕,回到了家鄉——太……[詳細] |
![]() |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AAA ![]() ![]() ![]() ![]() 位于扶溝縣城內的吉鴻昌烈士紀念館為省級文保單位。為紀念偉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而建。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占地6300平方米,由山門、廣場和展廳組成。大門朝東,巍峨壯觀的仿古式門樓正上方由-同志在1995年親筆題寫的館名:“吉鴻昌將軍紀念館”。進入園內,兩側有假山點綴,水泥道路兩旁平坦有形,北側有1987年省人民政府批復的“河南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的立碑。西側為小何莊殉難烈士紀念碑(30平方米),沿路北行是紀念館廣場,廣場面積600平方米,廣場正中央由花崗巖砌成的底座上,豎立著戎裝的吉鴻昌將軍半身銅像。廣場正北就是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的主展館,展廳面積為190平方米,展出實物10件,展出版面163副……[詳細] |
![]() | 周口弦歌臺AAA ![]() 弦歌臺在縣城西南隅湖中,臺高3米,整個建筑屹立于水中高臺上。原為東漢靈帝時陳王劉寵的苑臺,唐開元中(720年左右),為紀念孔子厄于陳,移孔子廟于上,故又稱“絕糧祠”“厄臺”。1962年4月被淮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漢書·孝明八王列傳》載:陳王寵(劉寵)善-射,中平(180年左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聞王善射,不敢反,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余萬人。《太平寰宇記》載:“有陳王-臺,開元中移孔子廟于其上。”清順治《陳州志》載:“厄臺,在州城外西南隅,世傳為孔子絕糧處。明成化六年(……[詳細] |
![]() | 淮陽龍湖水利風景區AAA ![]() ![]() 淮陽龍湖水利風景區位于河南省淮陽縣境內,依托龍湖而建,屬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景區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7.6平方公里。龍湖由東湖、柳湖、南壇湖、弦歌湖四部分組成,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湖水環抱淮陽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中有城,城中有湖,被譽為內陸奇觀、中原明珠。景區碧水清清、浩浩渺渺、蒲葦蔥蔥、荷花飄香、水天一色、美妙絕倫。景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遺跡眾多,有太昊陵廟、漢代淮陽王劉崇墓、曹植墓、平糧臺、包公祠遺址、城隍廟遺址、袁端敏公祠大殿等。景區已被授予國家濕地公園稱號。……[詳細] |
![]() | 作者:閆欽萊高丘寺位于項城市高寺鄉高寺村。當年上冢棋布,留有原始人類遺址;寺廟林立,煙火旺盛于一時;“高丘聳翠”風景秀麗,曾為項城八景之一。而今,人世滄桑,冢毀廟圮,在歷史的長河中,僅僅留下一些傳說史料和文化遺跡了。我在近幾年經過搜集查訪,愿將高丘寺歷史風貌再現給讀者。高丘寺,地處中原豫東,遠古時乃丘形高地,背水(汾河)向陽,俗謂高邱是先民群居的好地方。相傳黃帝八子之一的顓頊,擇居此地,號高陽氏,又傳禹治水有功,擇高邱禮臺慶功,后世詩人曾寫下:“得名始于夏,懷古幾登高”的佳句。東漢建安七子之一的應蹋,號稱東陽才子,應氏家族俱有名,在高邱建了不少墳冢。故又有高陽冢丘之稱。道教乃中國國有的宇敦,興……[詳細] |
![]() | 杜崗會師紀念館AA ![]() ![]() 西華縣杜崗會師紀念館位于西華縣城北4公里處的紅花鎮杜崗行政村,由紀念碑、紀念館、雕塑群和辦公用房、商業用房等四部分組成,其前身為杜崗會師紀念碑,后由中央支援革命老區建設撥付專項資金分期分批建成杜崗會師紀念館,共占地32.5畝,總投資500多萬元,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紀念碑于1993年建成,位于該館中軸線的最北端,碑高19.38米,象征會師時間在1938年。紀念碑由三個豎面呈“丫”字型組成,上部集于紅色碑頂,寓意三支部隊在中國0紅色武裝旗幟下匯集一體。碑正面有原-副主席張震題詞:“杜崗會師”四個大字,東側是原新四軍第四師師長、-部長張愛萍題詞“抗日先鋒,萬古流芳”八個大字,西面碑文則具體介……[詳細] |
![]() | 隱山位于鹿邑縣城東5公里的太清官太極殿西北隅。《光緒鹿邑縣志》載:“有隱山,相傳陳摶煉丹處。”在注釋中又載:“《許志》(清《乾隆鹿邑縣志》)云,(隱山)高數丈,廣袤六七畝,巍峨起伏,望之常有云氣。”隱山文化遺址,全名是隱山龍山文化遺址,又因該遺址位于老子出生地太清官西側300米處,我國史學界又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而命名,我國歷史與考古學界就將發現的同一時期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隱山文化遺址是指于鹿邑縣太清宮隱山這個地方發掘出土的龍山文化時期的遺址。隱山文化遺址是鹿邑縣也是豫東一處重要的古文化遺存,1963年6月就被河南省政府第一批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鹿邑縣最早被……[詳細] |
![]() | 川匯區生態游樂園AA 川匯生態游樂園始建于2006年11月,位于周口市八一路北段,距市中心2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距新鄭國際機場僅1.5小時路程,交通便捷。川匯區生態園隸屬于周口市川匯區園藝場,共占地1200畝,是周口市民主要無公害水果蔬菜供應基地,也是周口綠化率最高地方。蘋果、桃、杏、梨、葡萄、李子、柿等各種果樹交相輝映,番茄、辣椒、黃瓜、蘿卜等無公害蔬菜應有盡有。園內大型人工湖和假山緊密相連,高品位的風景資源,優質的生態農業,具有旅游資源的綜合性優勢和發展生態產業的物質基礎。地址:周口市八一路北段……[詳細] |
![]() | 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創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一家從事民俗博物收藏、保護、展出、復制及承辦、協辦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藝術界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為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苑,2009年6月經河南省文物局(豫文物博[2009]17號)批準成立。收藏有歷代墓志銘碑刻、漢代畫像磚、古陶瓷器、古代建筑構件、古家具、農耕文化物件、石刻、名人字畫等萬余件。華威藝術館、古碑廊、百獅園、民俗農耕文化館、古床館、古建構件藝術展覽中心、石刻景觀帶、書畫展廳和獨具特色的名家楹聯景觀等9大陳列常年面向社會開放。自對外免費開放以來先后與省書法家協會、市政府、市文聯、日報社、市書法家協會等聯合策劃組織舉辦周口與內蒙古烏蘭察布、……[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