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紅色旅游景點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即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位于溧陽市前馬鎮水西村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西距寧杭高速公路2公里,南距溧陽市區20公里,是一個在中國革命史和軍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新四軍江南部隊的指揮機構。1939年8月,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員張鼎丞已赴延安,新四軍軍部決定第1、第2支隊由陳毅統一指揮,并增設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建制,統一領導第1、第2支隊。11月7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溧陽水西村公開宣布成立,指揮陳毅,副指揮粟裕,參謀長羅忠毅,政治部主任劉炎、副主任鐘期光。指揮部轄第2團、新6團、第4團、挺進縱隊和地方武裝,共1.4萬余人。11月14日,第4團團部及2營組成為蘇皖支隊,渡江北上,1940年2月與先期過江的挺縱第3團合編,仍稱蘇皖支隊。5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重新組建第3團、第……[詳細]
常州烈士陵園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園、常州“三杰”紀念地(以下簡稱陵園)位于市區蘭陵北路315號,于1976年開始籌建,1978年正式成立,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約80%,編制職工22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被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準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烈士紀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全國文明優撫事業單位。榮獲江蘇省優秀學校德育基地、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民政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等省級榮譽20余項。目前園內主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常州三杰群雕、常州革命史紀念館、常州革命烈士紀念館、三杰廳、革命烈士紀念堂、廉政教育館、革命烈士詩抄碑廊……[詳細]
常州“三杰”紀念地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都是常州人,故被稱為“常州三杰”。常州“三杰”紀念地包括常州“三杰”紀念館、瞿秋白故居、張太雷故居、惲代英紀念廣場,是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坐落于常州市中心南隅的常州“三杰”紀念地,是常州市首家被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地占地面積6.42萬平方米,在編人員22名。紀念地內莊嚴肅穆,郁郁蔥蔥,目前主要建筑物有常州“三杰”群雕、烈士詩抄碑廊和人生格言碑林、常州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等。在常州“三杰”展廳,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生動全面地展示了常州“三杰”偉大的一生,給參觀者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震撼。紀念地緊緊圍繞“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辦園宗旨,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構建和諧常州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紀念地……[詳細]
溧陽新四軍指揮部舊址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座落在溧陽市水西村。該館原名為“新四軍水西村革命舊址保管所”,成立于1979年11月23日。1984年9月25日更名為“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陳列館”,1994年8月1日改用現名,隸屬于溧陽市文化局。  1938年夏,新四軍第一、第二支隊先后挺進蘇南敵后,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次年11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水西村成立,統一指揮第一、第二支隊和地方抗日武裝,鞏固和發展了蘇南抗日根據地。1979年7月9日,溧陽地區發生中強度地震,尚存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政治部戰地服務團等6處舊址遭到破壞。為了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新四軍的革命精神,同年在溧陽市委、市0的直接領導下,重修這些舊址,同時建立保護管理機構。1982年3月25日,江蘇省人民0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詳細]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紀念館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號。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常州三杰之首。在他短短36年的生命里,曾寫下500多萬字的著作和譯作,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瞿秋白紀念館由故居和紀念館兩部分組成,紀念館是仿明清建筑物,面積2282.19平方米,設展覽大廳、學術廳、影視廳、資料室、貴賓廳等,陳列、收藏反映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的圖片、影視、實物、文獻和研究資料等。瞿秋白故居原為瞿氏家族侍祭奉祖宗的祠堂。1912年至1916年瞿秋白一家落魄之后借居于清光緒年間秋白叔祖父瞿庚甫捐資修建的城西瞿氏宗祠。住進祠堂之后,瞿秋白一家就完全靠借債典當度日,由于支付不起學費,秋白中學沒有念完就輟學了,母親對此感到非常的痛惜。生活的煎熬,社會的摧殘,使母親對未來完全絕望,選擇了-的道路。……[詳細]
王諍將軍生平事跡陳列室
  走進坐落在武進區洛陽鎮的王錚將軍生平事跡陳列室,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映入眼簾。英姿颯爽,目光堅定,我們不禁對這位,被毛主席稱贊是“中國紅色通信的開山鼻祖”的王諍將軍肅然起敬。王諍同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了中央蘇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為我軍通信事業的創立和發展,開拓我軍無線電偵察、電子對抗,開創新聞廣播和郵電事業,發展電子工業和尖端科學技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王諍同志歷任中央軍委通信部部長兼電信工業局局長,郵電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主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參第四部部長等職,是中共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詳細]
澄西烈士陵園
  澄西烈士陵園位于武進區橫山橋鎮芳茂南麓,東依大林寺,西靠華陀庵。占地面積8366平方米,建筑面積2189平方米,投資總額140多萬元。烈士陵園主要由紀念碑、烈士紀念館、服務接待處等建筑組成。1991年6月26日澄西烈士陵園隆重落成,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原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題寫了園名,原澄西老領導張志強、彭炎、韋永義、康迪、徐超等為陵園題辭作賀。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346位烈士的珍貴資料,記錄著澄西地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一系列革命斗爭歷史,再現了澄西千萬革命先驅在黨的領導下,同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英勇斗爭的感人情形,展現千萬革命烈士不怕犧牲,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陵園建成后,來園瞻仰的人絡澤不絕,每年近3萬人次,1……[詳細]
武進烈士陵園
  武進烈士陵園前身為武進市烈士紀念館,于1996年移建于春秋遺址淹城西側400米處,占地128畝;由市政府斥資4500萬元(其中武進市人民捐資1000萬元)于1999年初步建成。2000年清明舉行揭碑儀式,并正式對外開放。烈士陵園由牌樓、紀念碑、祭掃廣場、引橋及紀念館等部分組成。高7.6米、寬9米的牌樓題名為原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所書;紀念碑為臥式,高6.3米,寬14米,采用進口印度紅花崗巖貼面,正面為毛主席手書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金色大字,背面為中共武進市委、市人民政府敬撰的碑文;4000余平方米的祭掃廣場全部用花崗巖鋪地,四周由人工開掘的河道環繞;烈士事跡陳列館為4層樓房,建筑面積4623平方米,外墻四周均用花崗巖干掛,館名沿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史良所書“革命烈士紀念館”。烈士事……[詳細]
溧陽西山烈士陵園
  在溧城近郊、茭山西側之笠帽山麓,是溧陽西山烈士陵園之所在地。笠帽山,俗稱野貓山,這一帶原是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之地。1932年4月5日,中共南京特委書記李耘生同志在附近的茭山廟宇中,召開了一次溧陽特支緊急會議,向特支9位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傳達與布置了積極發展武裝力量等任務。這是我市黨史上的一件要事,從而,使此地山水也為之增色。1981年11月,在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老同志的支持下,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此興建了烈士墓。由于笠帽山位于溧城鎮及茭山之西,又借用陳毅同志“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斗爭見英雄”的詩句,寄托對革命先烈的思念之情,遂將笠帽山改稱為西山,烈士墓地也就定名為“溧陽西山烈士陵園”。西山烈士陵園占地100于畝,由三個墓地和一個紀念館組成:從陵園……[詳細]
王諍將軍故居
  王諍將軍故居位于武進區洛陽鎮戴溪天井橋浜頭村,原為王諍祖父購置,坐北朝南,前后3進清式農舍院落建筑,面闊三間,故居環境優美,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農舍。1909年,王諍生于戴溪天井橋一戶耕讀人家,幼時常參加農業生產。他在天井橋度過了十幾年的幼年和少年歲月。筆者了解到:王諍將軍故居由于長期失修,破敗跡象顯露,在各方籌劃下,2007年底,開始對舊屋進行原地翻修。2008年9月全部竣工。故居前后共4進;第一進門廳,6楹2間,南面檐下仍置排門;二進廚房,5楹1間;三進客廳,兼起居室,7楹2間;四進為二層小樓,7楹1間。翻修后的故居建筑,梁架的構筑,封火墻的砌筑,以及故居大門為木質排門等都保持原來特色,連王諍孩童時期使用過的灶頭,水缸等生活設施都為原物或保持原樣。懷著對王諍將軍的深深敬意,筆者走進了王諍將軍……[詳細]
金壇市烈士陵園
  金壇市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城南風景旅游區顧龍山南坡,為金壇市文物保護單位。金壇市烈士陵園占地78畝。四周磚砌圍墻,園內林木茂密,蒼松翠柏,莊嚴肅穆,環境優美。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陵園的中央,象征著烈士的革命精神與天地同存;紀念碑前面是寬廣的紀念廣場,是舉行祭掃活動的場所;紀念碑后面整齊排列著在各個不同時期犧牲的27位烈士陵墓,其中有縣團職以上的余慎、薛斌、強博、傅華琛,以及英雄教師殷雪梅等烈士;事跡陳列館展示著全市1100多名革命烈士英名錄和部分革命烈士的簡要事跡及圖片,陳列著部分革命烈士的遺物。金壇市烈士陵園1962年由市人民政府建造,是全市人民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弘揚革命先烈精神的場所,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的場所,也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詳細]
洛陽鎮革命烈士紀念碑
  洛陽鎮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胡發堅烈士墓的西側,底座為長方形,紅色瓷磚鋪砌,紀念碑橫置于底座之上,正面紅色較大字體寫著“洛陽鎮革命烈士紀念碑”,下面小字體寫著“洛陽人民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無數革命志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奮起同內外敵人作斗爭前仆后繼英勇獻身為緬懷先烈激勵后人特立碑以誌紀念 中共洛陽鎮委員會 洛陽鎮人民政府 敬立 公元一九九零年清明”。背面為洛陽鎮烈士英名錄,有“陳金標、姜志偉、談葆文、朱志敬、吳紹元、談深、秦錫初、談煥培、吳登葉、陳林泉、陸振法、陳產榮、吳錫棠、蘇福根、包阿大、錢全慶、陸東生、張全振、周惠林、周志劍、高何祥、陳仁興、蘇文秀、章祥興、陳友慶、吳福清、吳永清“。在英烈姓名的下面標注有他們的生卒年代及籍貫。……[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网日本一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一区色77综合影院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