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 1956年10月18日、第二批 1957年8月30日) 1982年3月25日合并調整為128處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1982年2月太平天國天王府1853年南京市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一帶在明朝時曾為漢王府,清朝時為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之后就定都于南京,改稱天京,并在兩江總督府衙舊址的基礎上,修建宮室,作為天王洪秀全的王府。1951年,在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一百周年之際,由郭沫若題寫碑文的“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立于天王府的照壁前,供游人緬懷憑吊。太平天國天王府是太平天國的宏偉建筑,規模極大,周圍十余里,重墻兩道,每道圍墻都高達二丈多高。建筑分外城、內城兩部分,兩城分別名為“-”和“金龍城”。-的正…[詳細]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
  南京太平天國壁畫南京太平天國壁畫位于漢中門附近堂子街88號一座古宅,太平天國時壁畫比較盛行,每攻下一城一縣,都在墻、門、梁、枋上作畫。這座建筑第三進的墻壁與屏風門和第五進的木板壁與門楣上,保留下來18幅墨跡清晰、色彩艷麗的壁畫,經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鑒定,確認為太平天國時期的藝術作品。太平天國壁畫存于績溪縣旺川村曹氏支祠(九思堂)共七幅。內容為攻城、進軍、神怪故事、俚歌、題字等。其中一幅主畫稱《攻城勝利圖》,長2米、寬1.5米。據考證,是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二月二十日太平軍首次攻克旌德縣城的-。壁畫如實地再現旌德縣城特點。壁畫之內容:城西北兩面負山,北門外有七級浮屠。城內有孔廟、文昌閣…[詳細]
天堡城遺址
  天堡城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天堡城與地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修筑的兩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臺內,筑于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門外,炮臺堅固。上下呼應,易守難攻。1853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后,在海拔267米的天堡峰巒頂和該峰西北麓龍脖子上,用當地堅硬的虎皮石,修筑成壁壘森嚴的天堡城,地堡城兩座軍事要塞。作為太平天國的戰略要地控制著東北方向堯化門,岔路口等以及東南方向麒麟門,上坊門等入侵之敵。太平天國后期,太平軍與湘軍對壘,湘軍亦是于1864年首先攻陷天堡城后才攻陷南京。天堡城現存西,南,東三面。…[詳細]
曾水源墓
  曾水源墓在南京挹江門內戴家巷寡婦山。曾水源,廣西武宣人,太平天國元勛,曾參加金田起義,歷任東殿左丞相、天官右丞相、天官正丞相,后被東王楊秀清誤殺,昭雪后建墓葬于此。墓于1953年lO月發現,黃土堆積,是已發現太平天國高級將領的唯一墓葬。發現后政府曾多次進行維修保護。現墓堆用城磚砌成,直徑4.2米,高約1.5米,四周有水泥砌筑的羅城。前立青石墓碑,原碑高0.97米,寬0.49米,厚0.09米,用舊碑改制,碑有創傷五處,右上角殘缺。1954年用漢白玉加做碑框,配以白水泥石座,重立墓前,面向西北,現碑通高1.42米,寬0.93米,厚0.16米。碑身四周刻回紋邊飾,正面行書四行:“廣西潯州郡武宣縣人天…[詳細]
太平天國忠王府
  忠王府在江蘇省蘇州市的東北街,與拙政園相鄰,有一座宏大的建筑物,這是清代農民起義政權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我國歷史上遺存下來最完整的農民起義軍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  拼音:Taiping Tianguo Zhongwang Fu  英文:Site of King Zhongwang’s Residence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忠王府大門現為蘇州市博物館出口。太平天國庚申十年(清咸豐七年)四月二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天國后期的主要軍事領導人、1957年-為忠王的李秀成,與另一位重要將領英王…[詳細]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紀念館,原系城西瞿氏宗飼,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賡甫于清光緒年間,任湖北布政使時捐款建成,面積1025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大院,各有四進,瞿秋白家因貧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東院居住。瞿秋白故居,于1982年3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0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經0中央宣傳部批準。于198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50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門樓下的金字橫匾“瞿秋白同志紀念館”系-同志書寫。基本陳列《瞿秋白生平事跡展覽》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陳列》在東院。并推出《紀念瞿秋白書畫展》等專題陳列。建館來,先后接待了國家領導人,朝鮮等16個國家的黨政代表團和專家學者及數十萬參觀看,…[詳細]
趙伯先墓
  趙伯先墓,在鎮江市南郊夾山竹林寺東。趙伯先(趙聲),丹徒縣大港鎮人,出身于書香門第,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統治,是同盟會主要領導人之一。1911年3月29日,趙聲與黃興領導了廣州武裝起義(即黃花崗起義),擔任總指揮,失敗后憂憤成疾,4月20日病逝香港,終年31歲,當時暫葬香港茄菲公園附近山巔,題作“天香閣主人之墓”。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為了表彰趙聲的功績,追贈為上將軍,同年4月1日移柩遷葬今址。原伯先墓座南朝北,墓門前兩側有雕花圓形石柱一對,頂端雕飾坐獅,前列石供桌,有臺階和墓道,臺階前置雕花托座水池二方,列于左右,由墳向前110米置石牌坊,橫題有“浩氣長存”四字,石方柱上鐫刻…[詳細]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原址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原址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原址1912年南京市長江路包括宣誓廳、辦公室、起居室等   總統府位于長江路292號。這座建筑規模宏大,清代時作為兩江總督衙署。太平軍定都南京時,在此修建天王府。湘軍攻克天京,一把火燒掉了天王府,只保留了中心建筑“金龍殿”、西花園內的石舫等。1912年,孫中山在這里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在此辦公達90余天。蔣介石在抗戰前后長達14年內,以此為國民政府總統府。  來到總統府的大門前,門樓上方高大的旗桿直插云霄,門樓橫帽上“總統府”三個大字爍爍發光。正前方的總統府大廳,正中懸掛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詳細]
廖仲愷何香凝墓
  南京廖仲愷何香凝墓位于鐘山南麓天堡城下,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明孝陵以西,面臨前湖,環境幽美,建筑雄偉。這座墓葬原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它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廖仲愷(1877-1925年),字恩煦,廣東惠陽人,同盟會的骨干, 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故友。在中國0提出組織革命統一戰線后,他協助孫中山改組-。孫中山逝世后,他堅持“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中央黨部門前被刺遇難, 1926年6月,其靈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運來南京,9月于此舉行國葬。 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愷夫人,廣東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學日本。1…[詳細]
雨花臺烈士陵園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臺丘陵中崗,是新中國規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面積113公頃。陵園包括雨花臺主峰等5個山崗,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自南向北有南大門、 廣場、 紀念館、紀念橋、革命烈士紀念碑、北殉難處烈士大型雕像、北大門以及西殉難處烈士墓群、東殉難處烈士,紀念亭等。東晉太守梅頤曾屯兵東崗,故東崗又稱梅崗。南朝梁代(502~557)佛教盛行,相傳有高僧云光法師在此講經,感動神明,遂落花如雨,墜地成石,故得名雨花臺,彩色石子稱雨花石。古雨花臺有金陵南大門之稱,為金陵著名風景區、兵家重地,遺留名勝古跡甚多。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雨花臺淪為國民黨反動派-共產黨人與愛國志士之主要刑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综合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m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