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費伯雄(1800-1879年),字晉卿,號硯云子,書室名“留云山館”。他幼年就聰穎過人,從小愛好天文、詩畫、琴書。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秀才,他無意讀書做官,一心秉承家業專攻醫學,在脈理學上尤造詣極深。孟河醫派是中國近代中醫藥學的一大流派,名醫輩出,當首推費伯雄。清道光十二年(1832)為抗英民族英雄林則徐治病,……[詳細]
  廣濟橋位于常州市東坡公園御碼頭和半月島之間的大運河上。俗名“西倉橋”。據光緒《武進陽湖縣志》載,該橋始建于明代正統十二年(1447),由江南巡撫周忱倡建,距今已有560年歷史。西倉是常州府武進縣漕糧儲存地,每年新糧離田、賦稅上征,四鄉農民紛紛來到此地完糧納稅。起先是一座木橋,方便南北鄉民和客商往來,后稱為交通要道,由于……[詳細]
  文亨橋位于常州市大運河與西市河交匯處,跨西市河南口,在篦箕巷東首,原是常州老西門(即朝京門)外京杭大運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薄墩石拱橋。橋為東西向,與運河平行。文亨橋是常州三孔石拱橋中最高和最長的一座。文亨橋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距今已有460 余年歷史,比西倉橋晚建30 年,相比之下,它屬新建,俗稱“新橋”……[詳細]
  陳洽墓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老壩村,為陳洽及其夫人楊氏合葬墓。陳洽墓原占地三畝余,坐西朝東,入口處有牌坊,墓前有墓道,兩側立有石翁仲、石馬等石獸。墓地在“文革”中遭到破壞,2012 年,陳洽墓完成修繕,修繕后的陳洽墓及景觀總占地面積約 4400 平方米。墓地原有的石像生大部分已散佚,僅存兩匹石馬由武進區博物館收藏,在淹……[詳細]
  振聲高等小學堂舊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漕橋中學內,為漕橋初中前身,F存建筑二進,占地面積約 1000 平方米,2012 年由武進區教育局、雪堰鎮政府進行修繕,現辟為漕橋初中校史展陳室。1906年漕橋士紳趙頌眉、孫芝耀等人為順應 “廢科舉、興學堂”的潮流,在漕橋鎮東樓村趙氏宗祠發起并創辦了振聲高等小學堂,推舉孫芝耀為校……[詳細]
  《元教授林公殉節處》碑位于溧陽市溧城鎮交通街37號高靜園內,據碑刻記載,系清嘉慶10年 (公元1805年)溧陽貢生史震耀撰寫的行書陰刻碑文共15行,323字,其書藝嫻熟、筆法流暢,該碑長134厘米,碑寬83厘米,碑厚19厘米。碑文中所提及的林公即元代溧陽教授林夢正,浙江天臺人,元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在紅巾軍之……[詳細]
  梅里張氏宗祠,號“二銘堂”,位于武進區橫林鎮崔北村委梅巷里村,因這里曾遍植梅花,芳香四溢,后來改梅里為梅巷里。梅里張氏宗祠由張天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乾隆十九年(1754),張氏族人又捐資整修,三進的祠堂莊嚴肅穆,家譜記載有“常州東門外城東第一壯麗之宗祠”之稱。新中國成立后,張氏宗祠被改建成梅巷小學和村……[詳細]
  余巷馮氏宗祠位于武進區橫林鎮余巷村東街27號,馮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祟禎四年(1631)建成,號“倫正堂”,意為世代以倫理道德為正,但在“文革-”中被毀,F在的馮氏宗祠原名“追遠堂”,是馮氏分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2006年馮氏族人在修家譜時修繕了祠堂,更名為馮氏宗祠。馮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約30……[詳細]
  徐氏宗祠位于天寧區泰興里2號,形制獨特,屋宇高敞,是常州繁華鬧市中的瑰寶,鬧中取靜,建制完備。徐氏宗祠所在的泰興里是典型的江南小巷。徐氏宗祠建于1913年前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祠堂東有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洪亮吉故居和游擊府大殿,南為常州東、西主干道延陵東路,西為常州市圖書館和解放路小學,北為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經過百年……[詳細]
  芙蓉奚氏宗祠位于武進、無錫、江陰三地交界之處的武進區橫山橋鎮雙廟村委塘灣村,這里曾是古芙蓉湖的中心,奚氏宗祠立于一塊風水寶地之上:“前釣鉤月,后野耕云;高隴荒坡,小橋煙柳”,前面是一泓連綿的清水,后面距京滬高鐵不遠,占地面積642.4平方米,建筑面積544.4平方米,廣場面積150平方米。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詳細]
  郡南十余里,江南沃野,有村盧莊,村落隱隱,喬木森森,河川環其前后,康莊通其往來。盧莊徐氏宗祠位于武進區湖塘鎮龍潭村盧西小組。宗祠始建于明正德戊辰(1508),后屢經廢興,清乾隆壬子(1792)、民國丁亥(1947)兩次再修,F存建筑為磚木結構,呈五開間三進式一轎廳四側廂布局,占地約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728平方米,……[詳細]
  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筑),位于常州市天寧區延陵中路268 號,大運河北岸,與“大成三廠舊址”隔河相望,是中國現代杰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F保存有園林、老廠房各一處,占地面積3484 平方米。競園坐北朝南,東西長47.25 米,南北長55.8 米,占地面積約2700平方米。圍墻……[詳細]
  材罩屋舊址位于常州市天寧區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東北角,又名四方樓,始建于清末至民國初年,F存建筑為民國時期,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共兩進,內有院落和天井,總占地面積304.08 平方米。大門用青磚砌成半圓券,兩側為馬牙槎, 形似羅馬式拱形門。第一進為硬山式,磚木架構,三層樓房,一、二層三開間,總長11.26 米,進深13……[詳細]
  萬安橋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戚墅堰東街,跨老三山港,在京杭大運河北岸,是一座單孔石拱橋。萬安橋是街東和街西的重要連接,站在橋上可以一覽古運河的壯麗景色,橋西的東街自明朝以來就是戚墅堰重要的街道之一。萬安橋東西走向 ,始建年代失考(有一說是明正統五年(1440)始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同知吳桓修建,取名戚墅堰橋,又名萬……[詳細]
  蔣氏宗祠位于常州市天寧區天寧街道古村社區青果巷62號蔣氏宗祠,建于清代,為古建筑的壇廟祠堂,房屬保存一般,現仍使用,為居住場所,隸屬天寧區天寧街道古村社區,房屋坐北朝南,屋脊高敞,宗祠存房屋四進院落,第一進單層四開間,面寬15.3米,進深7.2米,后檐高3.8米,脊高5.8米。第一進西邊兩間已改建為現代樓房。一、二進間……[詳細]
  芙蓉西柳塘村劉氏宗祠,號守三堂,位于武進區橫山橋鎮芙蓉柳蕩村,劉氏宗祠坐北朝南,氣勢宏大,為五開間二進布局,祠堂的東、南、西三面臨水,堂前有一大廣場,祠堂處于山環水抱之中,風景絕佳。劉氏宗祠古色古香,文化內涵豐富,祠堂占地面積3.8畝,建筑面積588平方米,2011年5月竣工。2013年4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詳細]
  江村周氏宗祠位于武進區橫林鎮江村行政東村自然村,宗祠坐北朝南,兩進兩側廂,硬山式磚木結構,占地1650平方米,堂號“愛蓮堂”,尊北宋周敦頤為始祖,周敦頤的第六世嫡長孫周應高于咸淳五年(1269)年隨宋度宗南巡,后辭官隱居于張塘里,為周姓人遷錫始祖。周氏子孫興旺,發展為八個支系,其中五牧支的十世孫周彥貞的三世孫周騫,遷居……[詳細]
  崔橋朱氏宗祠,號承德堂,位于武進區橫林鎮崔橋朱家村,二進三楹,占地面積630平方米,建筑面積550平方米。2013年4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朱氏宗譜》記載,崔橋朱氏族人于明宣德二年(1427)從安徽歙縣遷徙到此,已有580多年了。在清乾隆年間,朱氏族人始建朱氏宗祠,后經過數次改建和修……[詳細]
  孟河鎮位于江蘇省常州市西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孟河醫派中,孟河四大家中巢、丁兩家的代表人物巢渭芳與丁甘仁皆受業于馬培之;清末名醫鄧星伯亦是馬氏門生。馬伯藩(1864—1923), 別名蔣馳譽,號百凡老人,系孟河醫派之馬氏世家之馬培之侄輩。父馬日初為馬培之堂兄弟。馬伯藩得馬培之真傳,而偏于溫補,治內、外科名馳各省,著……[詳細]
  劉氏宗祠位于天寧區老運河南岸的東下塘20號和22號,與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隔河相望,根據祠內梅樁石刻干支乙丑推算,宗祠建造年代應為清同治四年(1865),這也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符合。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清軍收復江南諸城,被戰爭破壞的江南百廢待興,劉氏宗祠在笫二年開始修復。劉氏大宗祠舊在常州府學前鳴珂巷,是清乾隆大學士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在线 |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在线精品三级视频在线网 |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