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段玉裁紀念館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城南風景區,占地15000平方米,是一座仿清式的古建筑,磚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四面環水,樹綠花香。于1985年10月25日段玉裁誕生250周年之際開館。段玉裁紀念館門樓上懸掛著名書法家舒同書寫的“段玉裁紀念館”匾額。大門內寬闊的庭院,地面是綠茵茵的草坪。穿過庭院就是紀念大廳,其廳飛檐畫棟,古色古香。正廳門上掛著書法家沙孟海書寫的“樸學宗師”的金字大匾?邕M正廳,前后兩排紅漆柱子上兩副抱柱楹聯:一幅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書寫:“九經陶鑄資群彥,一字源流奠萬”,一副是訓古學會顧問、北大教授周祖謨所寫:“說字解經功超許鄭,審音辨韻名震乾嘉”。大廳正中是段老夫子的半……[詳細]
  常州府學位于常州市鐘樓區西橫街北側第二中學校園內,為清代常州一府八縣最高學府的舊址所在地。占地面積約4200平方米,現存主體建筑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明倫堂、尊經閣,保存有北宋“進賢坊”、“榮賜亭”的建筑殘件。大成門上下兩層,單檐硬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明倫堂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九檁。尊經閣為1993年重建,上下各五間,硬山頂樓閣,進深八檁。大成門后有1930年所建古井一口,圓形青石質井欄,外徑0.6米,內徑0.36米,高0.4米,刻有“私立常中 庚午年”字樣。遺址出土和保藏有曾棨、白昂、薛敷政、吳宗達、莊存與等明清名家書碑多通,鑲嵌于大成門樓下墻壁間。1987年12月26日,……[詳細]
  錢一本墓園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城灣山梅園嶺西側,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為平地,可眺望太湖。1958 年,因當地修建水庫,墓道部分石構件被損壞壘砌水閘,墓園大部分被淹沒在水庫中。近年水庫廢棄后,墓園重新從水底暴露出來。2011 年至 2012 年,為配合基本建設,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武進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該墓園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墓園坐北朝南,中軸線方向為北偏東30°。平面呈側“凸”字形,南北長 160 米,東西最寬 70 米,總占地面積 8042 平方米。結構清晰,建造時經過精心規劃。墓園因地勢而建,從前往后逐步升高,高低有別,層次分明。清理出望柱、牌坊、神道、泮池、圓形……[詳細]
  興隆橋位于常州市鐘樓區鄒區鎮老鎮西街,興隆西街西首,東西向橫跨在鶴溪河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興隆橋是目前鄒區鎮內發現的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石拱橋,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石橋旁設置了鋼架人行便橋,用于平時的交通之用,而石橋成為當地的人文景觀。興隆橋始建年代不詳,據地方志記載:“興隆橋原名平石橋。明代已建有平石橋,使東西兩街相接,清初改建為石拱橋。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河東橋背上建橋樓后,橋的金剛碑座被壓斷。經三鄉合謀估算,此橋重修,需要資金貳仟多銀元。有識人士王琴軒首解義囊,捐資較多,民眾踴躍出資成數。光緒三十一年(1905)仲冬興工,次歲丙午九月落成;民皆喜悅,同……[詳細]
  朱家埭3 號民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樹新村委朱家埭3 號,是常州優秀鄉土建筑代表之一。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朱家埭 3 號民居為朱一凡先生祖居,建于 1935 年,是當時蘇南地區具有典型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高檔次廳式民宅。該建筑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寬19.5 米,進深15.4 米,占地面積300 平方米,正廳五間一庭院,門樓高5.199 米,廂房高5.184 米,正廳高6.719 米。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居民建筑群,由院墻、門樓、二邊側廂及大廳主房構成,主房雕梁畫棟,整幢建筑為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木結構,F存一進院落,正廳五開間,東西各有廂房一間,庭……[詳細]
  馮仲云故居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橫林鎮余巷村薛家前 16號,為我國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馮仲云出生地。馮仲云故居建造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左右,原有房屋三進,均為硬山式磚木結構。第一進平房,六楹三間,正中明間檐下為石庫門,建筑面積70余平方米;第二進原為三間平房,現已改建為水泥混制樓房;第三進原為三間樓房,現改建為平房,屋后有一園,曾栽種花木,其東側另有兩間平房(原為廚房和豬舍)。整個故居建筑面積約為400平方米,占地面積近700平方米,現由其后人居住,目前第三進已建馮仲云紀念室。紀念室內陳列有馮仲云生平事跡介紹,還有他的著作、遺物、授勛、勛章等實物和照片,以及吉林省楊靖宇紀念館、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詳細]
  大成一廠老廠房位于大成一廠舊址的東端,劉國鈞辦公樓的北面,為單層工業廠房,坐東朝西,內框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墻體用青磚砌筑,青磚留有模印陽文“★甸”等字樣,房頂蓋灰瓦。大成一廠的前身是劉國鈞等人在1916年集資創辦的大綸機器紡布廠。1916 年3 月,劉國鈞與蔣盤發等人集資9 萬元創辦了大綸機器織布廠,新建工廠發展順利,并于1919 年10 月重募資金,收購土地60 余畝,興建了現大成一廠舊址的廠房,成立了新的大綸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卷土重來,日貨大量傾銷中國市場,國貨紗布一蹶不振,大綸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亦是銷路阻老廠滯,連年虧損,至1929 年時已難以維持……[詳細]
  道臺府(將軍樓)位于常州市區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東首,原縣學街5-5(原13-1)號。2008年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道臺府最初為清順治、康熙年間副都御使徐元珙宅邸。道光年間徐氏后裔為道臺,并建造府第,故稱道臺府。后房屋易主,清末被售與清光緒浙江兵備道惲祖貽,民國年間其孫惲公樾(安慶知府惲毓齡之子)又將其售與蔣超雄。蔣曾任國民黨浙江省軍管區副司令兼浙東師管區司令,中將軍銜,故又稱將軍樓。道臺府為晚清建筑,硬山式磚木結構,主建筑坐北朝南,建在一條中軸線上,現存磚木結構清代建筑正屋三進及一些附屬建筑。樓后(北向)曾建有大花園,種植名貴花木。徐元珙,字輯五,江蘇武進人,清朝官吏……[詳細]
  大陸飯店坐北朝南,上下兩層,西側為樓房,東側為廂房,建于1916年,占地面積460平方米,建筑面積1094平方米,墻角有“慎儉堂金宅”界樁。大陸飯店是中西風格結合的民國時期建筑,保留有天井、小青瓦屋面、騎馬樓等江南傳統建筑特征,也有弧形拱券門窗、水泥平頂、歐式回廊、羅馬壁柱、浮雕線條裝飾、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元素,尤其是南立面的歐式風格雕塑,在常州地區僅見于此。大陸飯店的選址在城中心的烏龍庵,聘請國外設計師設計,總體結構為中國古典建筑風格,主樓、廂房、天井、回廊的布局井然有序,保留有青瓦白墻、木格窗棱、坡頂重檐的江南水鄉建筑風格,同時又加入了大量西方建筑元素,中西結合,相當美觀。 19世紀末,外……[詳細]
  清乾隆年間著名詩人黃仲則故居兩當軒在常州市神仙觀弄29—33號,F存建筑為黃仲則祖上所遺,是黃氏后裔分住的建于明清時期的建筑群。原占地約7畝,南臨白云溪,東、北均以神仙觀弄為界,西鄰民居,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黃仲則所居兩當軒位于黃氏建筑群南首,為一封閉式四合院,其西廂房即詩人當年“沉酣經籍,融液子史,咳唾珠玉”的書齋兩當軒。關于“兩當軒”的出處有多種說法,提的較多的是《史通·隱晦篇》中“以兩當一”,大致是說,有的文章言簡意賅,如同用兵,可以一當百,有的文章思路不清,用詞啰嗦,如“售鐵錢者,以兩當一”才賣得出去。不過常州文化名人羊牧之先生認為實則因黃仲則家貧,無書房,這西廂房既當書房,復當臥室……[詳細]
  唐氏宗祠為唐氏大宗祠,原位于常州市區青果巷西段北側,存明抬梁式楠木廳3間,廳后有樓屋(享堂)上下各三間,壁間嵌倪瓚等書條石刻。常州唐氏于宋時即定居郡城,南宋末為避元兵之難遷居高郵,明初第三世唐伯成自高郵復遷歸常州,之后世居青果巷,一門科甲鼎盛。據《唐氏家譜》記載,南宋時高郵人唐華甫官至翰林院檢討,因其姑媽嫁到武進白鶴溪夏家,而唐華甫跟隨他的姑媽居住,于是他也成為了武進人,由此成為毗陵唐氏的始遷祖。毗陵唐氏,不僅是常州望族,也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族群。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民族英雄唐荊川的長子太常寺卿唐鶴徵捐田三百畝,捐金六百兩,創辦義學,讓貧困的族人子弟都能上學。后來,他又有遺命給孫兒唐獻……[詳細]
  (于湛墓)石馬發現于金壇區城東經濟開發區于湛墓遺址,原為于湛墓前的石刻,也稱為石像生,后因時代的變遷而被埋入地下。漢代開始,墓前石刻已出現。此后,歷代皇帝、貴族、官僚的墓葬神道兩旁多陳列有文相武將、石羊、石馬、石虎等石刻,以此來守衛陵墓,彰顯墓主的等級身份地位。文革期間,由于大量墓葬遭到挖掘,于湛墓遭到了毀壞,石馬被挖出。原有一對,挖出后一只被埋于東村東首樓房房基下,一只現存放于東村小學內。于湛,字瑩中,明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先后在多地擔任地方官,曾先后出任兵部主事、職方郎中、陜西參議、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貴州布政使司右參政、河南布政使司左參政、右副都御使等職務。他任職地方時政績卓著,……[詳細]
  萬安橋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戚墅堰東街,跨老三山港,在京杭大運河北岸,是一座單孔石拱橋。萬安橋是街東和街西的重要連接,站在橋上可以一覽古運河的壯麗景色,橋西的東街自明朝以來就是戚墅堰重要的街道之一。萬安橋東西走向 ,始建年代失考(有一說是明正統五年(1440)始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同知吳桓修建,取名戚墅堰橋,又名萬安橋,取萬民安樂之意。明弘治八年(1495)及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萬安橋遭日機轟炸,橋西北部被炸去一大片?箲饎倮,由地方人士集資修繕,1954年經大修后恢復原樣。萬安橋條石拱圈,條石條臺,單孔拱形花崗石結構,間有青石,縱聯分節并列式,橋呈東……[詳細]
  圓通庵,坐落于金壇區金城鎮城南村委城南風景區顧龍山西北側,緊依玉皇閣,為尼姑庵堂。與寶塔禪寺一墻之隔,是顧龍山上最為古老的建筑。千百年間,幾經變遷,直到20世紀80年代,政府保留宗教場所,1985年金壇縣文物普查時發現并登記。1986年1月1日,金壇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3月經金壇市人民政府批準,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F寺占地4.1畝,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庵內建筑有山門、大雄寶殿、韋馱殿、圓通殿、地藏殿、西歸堂、齋堂、僧房等30余間。圓通庵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現存建筑兩進。據金壇縣志記載:梁武帝大同年間始建,舊名為新興院,歷經戰亂幾經荒廢,至宋末元初,由禪宗泰斗妙……[詳細]
  西夏墅西河沿35號民宅坐落在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孟河西岸,南、西、北老街交匯處。2011 年1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夏墅西河沿35 號民宅為劉禮榮先生故居,坐西朝東,為磚木結構。現存一進兩開間,二層房屋,有轉角閣樓,是常州鄉土建筑代表之一。民國時期,劉禮榮在此建造了最初的小閣樓,后毀于日本侵略者的一把大火。抗日戰爭結束后,劉禮榮于1948 年在原先小閣樓遺址的基礎上重新修繕建造為一座極具當地鄉土特色的兩層樓建筑。時為西夏墅街面上最高的建筑,三里外便能清晰看到它的雄姿。前廂為店面,西北角由一個粗大杉木立柱支撐,店面西房分設排門,樓上兩面玻璃排窗,新穎別致,后廂是廚房和居室,……[詳細]
  李伯元故居位于青果巷西段南側,原有房屋64間,均硬山造木結構,李伯元(1867—1906),名寶嘉,字伯元,號南亭亭長,武進縣(今常州市區)人。其先祖為常州北門羅武壩李氏,而遷常始祖明代的李遇龍為唐宣宗李忱之子昭王李訥之后。遇龍五傳到文吉吉,即李伯元曾祖。此人工詩擅畫,清嘉慶十二年(1807)舉人,官鹽城教諭,著《山水人物考》等。伯元祖父秀才李蕓(文吉吉幼子)、父翼辰均早逝。伯元3歲時成了單傳的孤兒。其堂伯父翼清(字念仔、文吉吉次子錫琨之子) 在山東做官時憫其孤苦,愛其聰慧,遂帶往任所讀書。李翼清歷任山東肥城、膠州等地知縣、知州,光緒十四年(1888)升東昌府(今聊城)知府、山東候補道。在任時……[詳細]
  大明廠民國建筑群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延陵東路388號常州天虹紡織有限公司內,南臨大運河,是中國現代杰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家族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F存有老廠房、水塔、實驗室、會議室、療養院等建筑,占地面積5832 平方米。老廠房東西長78.5 米,南北寬60.37 米,高7.5 米。水塔位于老廠房內部西北側,紅磚砌筑,高18 米,底部外徑5 米,塔頂有“大明廠”三字。實驗室位于老廠房東側,相距約8 米,坐北朝南,造于1947 年,面闊20.1 米,進深13.7 米,左廂房寬4.15 米,進深4.10 米,脊高5.5 米,前后走廊寬1.8 米。會議室位于老廠房東北,相距130 米,分……[詳細]
  帳墓韋家祠堂位于溧陽市社渚鎮東升村委帳墓村186號。2012年12月5日,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韋家祠堂東側,帳墓村187號門前現有古井一口,據當地老農介紹,此井是早年村上韋家祠堂日常取水的水井,始建年代不詳。青石質井欄,呈圓形,欄高0.44米,外徑0.64米,內徑0.44米,壁厚0.1米,欄內有繩槽25條。據說,宋代初年,古中江岸邊的溧陽瀨溪村,居住著國子監助教韋慎,助教是國子監的教師,負責教導學子的修身養性、崇志廣業事宜,官位在從七品上下。韋慎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韋嘩,二兒子韋談,三兒子韋剛。那年,二兒子韋談學有所成,赴任寧國儒子訓導,訓導與教諭共同負責縣學所屬生員的……[詳細]
  渡江橋位于魏村閘北街29號南,南北跨老德勝河,為金山條石平橋。渡江橋舊名烈塘閘,德勝河舊名烈塘,因長江一天漲潮二次,在橋下設有閘門,因而得名烈塘閘。據《毗陵志》載,宋紹熙五年(1194)郡守李嘉言開烈塘河(即今天的德勝河),浚河置閘。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以后又經數次重修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造后,始改名渡江橋。民國十六年(1927)重建。1972 年開拓新德勝河,老閘棄用,重建新閘,F存的渡江橋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建。橋的東西兩面橋額上分別刻“渡江橋”三字,為時任魏村鄉鄉長金華廷書。橋銘有兩個紀年:東為民國重修時紀年,金華建書;西為光緒丙午紀年。渡江橋橋面呈長方形,……[詳細]
  南洲漁笛是由劉爾祿寫的一首詩,詩文內容為:漁舟橫笛弄新晴,維向南洲老此生。閑載月歸蘆里去,怕竹龍到水邊鳴。數聲楊柳垂綸遠,一曲梅花落餌輕。獨有雙魚外受釣,濠梁來往亦關情。辛巳(2001年)秋,與聞毅先君去顧龍山探險勝訪幽,傳拓古碑。在吳季子祠后門左方尋得小草古刻一方。鐵畫銀鉤神采飛揚,書法造詣直入二王堂奧。欣喜之余,細讀內容乃是“金沙八景”之一的“南洲漁笛”。 “南洲”,在縣城外,九里村南,多洲渚有魚蝦蘆菱之利,該村因是為名,今屬城南開發區。作者劉爾祿,是長洲(今蘇州)人,生平不詳。從石刻風化的程度及詩中的內容來分析,他可能是萬歷、天啟間隱逸于民間的碩儒,是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人。全詩的大致意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熟女一区二区不卡 | 色吧日本一美国在线视频 | 先锋亚洲国产AV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