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旅游景點介紹

鳳縣八景浮雕墻
  鳳縣八景自古就有,歷代詩人詠擁者甚多,鳳縣光緒壬辰年縣志和和嘉慶一統志藝文中都有記述,現將詳情介紹如下,以古鑒今,了解鳳縣過去,建設美好明天。一、石門秋月:位于鳳州鎮東北十五里荊稍灣至王家臺轉彎處石山峽谷之中,有故道經過,是一夫守關,萬夫莫過之險要關寨。秋高氣爽時,在此賞月分外明朗。有清代教諭留有詩句:“人畏石門險,我愛石門幽。揮弦對明月,彈出萬古秋”。二、蕭寺晨鐘:位于古鳳州城北蕭災巖山頂。上有玉皇樓,是唐代建筑,佛家寺院。巖壁有明代正德年石刻和清代詩人鄭謙詩句:殘星隱隱月朦朧,臥聽鐘聲逐曉風。斷續遙傳蕭寺外,悠揚時度亂云中。三生喚醒杯堪流,萬里驚回夢未終。惆悵余音留不得,芙蓉十二漏催銅。三、鐵棋仙跡:位于古鳳州城北豆稷山半崖石壁間,唐代張果老鳳州梁泉戌人夏居豆稷山石洞-成道,為“八仙”之……[詳細]
鳳縣月亮灣生態公園
  月亮灣位于鳳縣縣城曲家店村后面,直接面朝鳳縣城區,距城區步行20分鐘左右路程,處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山上植被分布均勻,充分利用月亮灣公園現狀場地特點,一草一木,一磚一石皆為我所用,將一切場地所蘊含的潛在景觀發揮到淋漓盡致。根據鳳縣城市總體規劃及場地實際利用情況,將月亮灣公園定位為文化性的休閑健身市民公園,通過開展一定的運動項目豐富縣城人民生活。景區以后將會建成竹海浮翠景區,四面攬勝亭及其他五條步道,建成有40多個車位的生態型停車場,不斷完成景區的綠色植物配置及綠化工程。充分保護好現狀植被,并最大限度的恢復原生生態,且通過配置一定的其他樹種,豐富景觀的同時,發揮生態效應。……[詳細]
283、靈官峽景區 AAA
靈官峽景區
  靈官峽位于鳳縣縣城西南4公里,陜甘交界之處,自古以來為秦隴咽喉之地,316國道、寶成鐵路穿峽而過。峽谷東起鳳縣雙石鋪鎮草店村,西至甘肅省兩當縣西坡鎮,全長4.8公里,在鳳縣境內長約3公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峽谷。著名作家杜鵬程的一篇《夜走靈官峽》讓此地婦孺皆知、名聲大噪。靈官峽以峰秀水美、峽天一線,溪清灘碧而著稱,同時兼有雄險之長、奇峰異石、清泉澗溪,神奇妙幻。景區內各種植物遮天蔽日,林木花草生長茂盛,奇峰怪石星羅棋布,十分迷人。圓潤奇巧的山石千姿百態,有的形如坐佛,有的好似臥虎,有栩栩如生的“獅子峰”,有形象逼真的“雞上架”。這里春季山花爛漫,萬木吐綠;夏季涼風習習,群山披翠;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秋色最美,倪桂林的《靈官峽秋》曰:“放眼金秋石峽景,松竹-紅葉陳。誰……[詳細]
紫柏山鳳縣旅游區
  陜西紫柏山鳳縣旅游區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的鳳縣南部,橫跨鳳縣的南星鄉和瓦房壩鄉,總面積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間的山間溝地為其主體;以南星鄉的樺皮溝和瓦房壩鄉的燕子坪為其中心;以紫柏山的森林、山頂草坦,燕子坪的溶洞群、山間草場為其特色。旅游區內氣候濕潤宜人,植被覆蓋率極高,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旅游區峰崖峽嶺競秀,坦洞泉溪交織,動植物珍奇薈萃,民俗風情獨特,是一個集觀光、度假、休閑、科普、保健、探險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生態旅游區。按照地理位置和資源特色,旅游區可分為紫柏山、溶洞群、燕子坪三個分區。紫柏山,位處秦嶺南麓,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鳳縣境內最高峰海拔2538米,享有嶺南獨秀、秦嶺明珠之美譽。其山體逶迤綿延500余里,高仰前首,后馳巨尾,……[詳細]
嘉陵江源頭生態休閑旅游區
  因地處巍巍秦嶺之巔、滔滔嘉陵源頭而得名,距寶雞市33公里,是鳳縣“百公里生態長廊”的北大門。該旅游區由以生態觀賞、溯源尋根為主的風景區;以休閑狩獵為特色的八卦廟風景區和“夏看千畝牡丹、冬觀萬里雪景”的嶺南植物公園;“千里嘉陵第一村”——東河橋村故道民居別墅群組成。景區內植被茂密,奇峰聳立,潭瀑眾多,自然景觀奇特,人文古跡神秘。有聲勢浩大的黑龍潭,壯觀的嘉陵江第一瀑布、觀日臺、有宋朝吳氏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塬古戰場,更有名聞天下的關中四大雄關之一---古大散關。這里春季山花爛漫,萬木吐綠;夏季涼風習習,群山披翠;秋季層林盡染,云海松濤;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這里涼爽宜人。清晨,當你步入景區,遠處云海在山間繚繞,如輕煙,似白紗;近處飛鳥在枝頭歌唱,如同步入“云在腳下生,鳥在耳邊……[詳細]
通天河森林公園
  通天河森林公園隸屬于寶雞市辛家山林業局管理,2002年5月正式掛牌,對外開放營業。公園位于秦嶺南麓鳳縣境內,距寶雞市95公里,距鳳縣縣城56公里,距寶漢公路36公里。公園面積5235公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透馬駒),最低海拔1580米(西河廟),森林覆蓋率達92%。一月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16。5℃,七八月平均氣溫22.7℃,最高氣溫37.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生態環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閑、度假、避暑、享受自然的好去處。公園境內通天河蜿蜒向西直達秦嶺梁頂,有“通往西天”之意,公園由此得名。公園目前有西河廟、透馬駒、興趙塬三大景區,40多個景點。公園內森林植物1800多種,有玉蘭、天目瓊花、杜鵑、冷杉、云杉、剌柏等,特別是珍貴樹種云杉,全世界共有42……[詳細]
古鳳州人文歷史區
  該景區位于古鳳州的豆積山上。古風州(50年前鳳縣縣址)位于秦嶺腹地,嘉陵江安河交匯三角洲,鳳縣縣境內的中心地段。距寶雞市90公里,縣城雙石鋪ll公里,寶成鐵路,川陜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使利。古鳳州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分界線上,屬半濕潤山地氣候,海拔905米至2739米之間,垂直帶分布明顯。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避暑休閑的好所在。古鳳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在歷經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先后更名為梁泉縣、河池郡、南岐州、風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州為縣,截至1951年6月,縣城搬往雙石鋪之前,一直為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豆積山位于古鳳州城嘉陵江北岸,因系碩石沉積而成,形若豆類摞積,故名豆積山,與天水麥積山互為姊妹山。山東優猴兒石,山腰有支鍋石,張果老洞,山頂……[詳細]
周原博物館
  周原博物館是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周原遺址出土的萬余件珍貴文物。有巧奪天工的青銅器,如藝術瑰寶折觥、青銅史書墻盤、壺中之冠三年師壺、中之王、戰爭史書師同鼎、法律判決書等,這些文物不僅史料價值極高,且紀年明確,是西周青銅器研究中難得的斷代標準器;有彌足珍貴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跡秀麗、字形工整、刀法流暢嫻熟、刻劃剛勁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堪稱我國最早的微雕藝術精品,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有玲瓏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數以千計,種類繁多、造型精美、構思奇妙、獨具匠心。同時周原博物館收藏著大量從周原遺址0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產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產、生活習俗和政治、經濟狀況,同……[詳細]
289、賢山寺
賢山寺
  賢山寺位于扶風縣城西南塬邊午井鎮南官村,面對秦嶺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與法門寺相峙,低頭能睹渭水長流東去,足下可見隴海鐵路輸通神州各地。寺前兩山環抱一溝,遠看不見,誠訪即到,綠樹成蔭,包剎其中,依塬建寺,游人有入山之感。清嘉慶縣志載,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從明楊博游賢山寺碑考察,磨毀寺內原北朝造像碑所刻一事證明,(碑上部造像尚存),其始建時代晚于北宋。清嘉慶縣志載,張載(橫渠)隱此讀書講學,故名賢山。華腹之賢山,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聞名暇爾不遜色于秦地其他之名剎。這兒有歷代帝王和中外文化使者的足跡,有墨客詩人的遺賦,有民間美麗的傳聞軼事,特別與眾不同的是有理學的啟蒙,儒釋的揉合修學院,有賢齊國師的美德,張載、王翰林的盛名,難怪人們貪戀此地是修心養德求智長慧的福地。不避徒步登山之……[詳細]
東觀山 中觀山 西觀山
  秀麗的東觀山、中觀山、西觀山坐落在扶風縣北部的喬山中段,三座山頂各有一座廟宇,從東到西分別敬奉著云霄、碧宵、瓊宵三位仙姑。相傳是《封神榜》中“三宵”修道之處。中觀山頂峰高峻,青石疊出,猶如一塊美玉鑲嵌在綿延的林帶翠屏之上,夜晚白光如月,有如白晝。山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凈光寺,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曾有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隱居修行。凈光寺左側,有一清鳳洞,洞口一尺有余,其深莫測,風聲如雷。洞旁有一山泉,俗名風泉,相傳為“三宵”用瓦罐從東海提來,每遇干旱當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許多美妙離奇的故事傳說。近幾年又整修了廟宇,再現了昔日風采。東觀山又名馬泉山,跌宕起伏,頗有韻致,奇花異草布滿山麓,昔日殿宇輝煌,香客不斷,現仍存石碑兩通。西觀山松柏蒼翠,山泉清幽,山頂有三教合一的廟觀群,大雄寶殿氣勢宏偉,殿……[詳細]
291、關中風情園 AAA
關中風情園
  關中風情園位于扶風縣城新區東大街,東臨法湯高速,北距法門寺3公里。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50多萬人次,已成為宣傳陜西特色農業、飲食文化、風俗民情文化的窗口,成為法門寺旅游景區的一個新亮點。關中風情園各種游樂設施齊全,有占地12畝的風情湖,是游客蕩舟、垂釣的理想場所,有足療、美容、桑拿設備等,還有占地90多畝,投資300多萬元的農業大觀園。游客可以親自參與體驗“稼穡”、“采桑”、“紡織”等原始勞作活動,品嘗關中風情園近百種西府地方名吃,欣賞關中民俗文化的永久魅力。景區地址:寶雞市扶風縣城新區東大街電話:0917—5218888……[詳細]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位于陜西省扶風、岐山兩縣接壤處,保護面積24平方公里。這一帶是周的發祥地,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數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出土數量多、銘文多、考古價值高著稱,這里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周原遺址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陜西扶風、岐山一帶。歷史上的周原遺址范圍北至岐山,南臨渭水,東到今武功,西到今鳳翔、寶雞一帶。東西長達7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本世紀50年代后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先后在此調查、試掘。1976年,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西北大學、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聯合在此進行一系列規模較大的發掘。時至今日,周原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獲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主要包括:對幾處西周建筑基址的系統發掘;窖藏……[詳細]
  倒虹,顧名思義,如天上倒掛的彩虹。而扶風的韋水倒虹,是寶雞峽引水工程總干渠跨越韋水的重大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它的氣勢神態,奇麗壯偉,令人驚嘆不已。那雙管結構的身姿,猶如兩條奔騰的巨龍自天而降,相挽并行。一頭從南塬上撲扎下來,展筋舒骨,擴腹伸腰,呼啦啦順著山溝的地勢鋪排過去,然后高昂頭頸,義無反顧地沿著北塬沖騰而上,一口氣竄上北塬頂端,整個虹身長度達880多米,最大水頭可達70米。其中,水頭在50米以下為鋼筋混凝土管結構,管長622.9米,內徑3.25米,管壁厚度0.65米;水頭在50米以上為鋼管,管長257.3米,內徑2.9米,管壁厚度1.2厘米.鋼筋混凝土管的平斷是從人工修筑的石壩上通過的,壩長379米,高21.2米;鋼管是從架設在河谷地段的一座4跨雙懸臂鋼筋混凝土……[詳細]
美林觀光園
  寶雞美林現代農業科技觀光示范園,位于寶雞市北坡公園頂西端,占地1000余畝,總投資2600萬元,是集現代高效農優新品種引進繁育、高新農業科技產品研發實驗推廣、市郊休閑旅游、度假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效農業示范產業。該園具有農業示范觀光和休閑旅游觀光兩大功能。農業示范觀光區規劃合理,構思奇妙,景致獨特,主要包括品種繁育、設施栽培、奇異性狀、素質教育四個園區,十一個景點。“超市菜園”讓游人在菜地里盡情采摘自己喜歡的各種新鮮蔬菜。“珍禽觀賞園”養殖數百種籠鳥、信鴿。可使你在鳥語花香中,閑情逸致盡得其樂。“垂釣休閑池”設有大、中、小型垂釣池,是娛樂、會客、商務洽談的好去處。……[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人稱“三決”碑。后院是柏林竹園,草坪花壇,四季如春,清爽潔凈,諸葛亮衣冠冢幽……[詳細]
296、張載墓
  張載墓位于張載祠南7公里處的大鎮谷迷狐嶺,占地37.2畝,是張載及其父張迪、弟張戩的安葬之地,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地有約30余畝的橡樹林環繞,枝葉茂盛,郁郁蔥蔥。……[詳細]
297、玉女潭
玉女潭
  玉女潭景區位于寶雞麟游縣城南8公里的魚塘峽,景區境內有蒿坪廟、小石帆、玉女潭等景點。玉女潭兩岸高山夾澗,形如飛鳳,潭下峽谷怪石。傳說西岳華山之神女玉女和眾仙女來此潭邊沐浴洗澡,梳洗打扮。使得潭水越來越清,越來越美,故名曰玉女潭。潭呈蓮花形,綠波蕩漾,四周綠草如蘭。潭頂百尺飛瀑,從半山一瀉入潭,聲震群谷,十分壯觀。隋唐帝王多次駕幸來此避暑,在玉女潭設宴觀濤,筑造有觀濤亭,遺址至今猶存。女皇武則天也曾效法神女,在潭中沐浴洗澡。歷代皆有文人墨客尋蹤攬勝,游潭觀景,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有“深源滾滾出青蓮,瀉入成龍百尺瀾”之佳句來稱贊玉女潭之景。……[詳細]
秦雍城遺址
  秦雍城遺址位于陜西省鳳翔縣的南部。雍城是春秋至戰國中期秦國的都城,秦國從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在此建都長達300余年。1975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對秦雍城遺址進行了歷時十年的考古發掘,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果。城址的總面積為11平方公里,城內布局嚴整,道路縱橫交錯,現已發現三處大型的宮殿區。1號宗廟建筑群遺址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由大門、中庭、祖廟、昭廟、穆廟、圍墻等組成;殿堂都是土木結構的,大屋頂,四面坡,屋頂由雙楹柱支承,這是迄今所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先秦建筑群遺址。3號建筑群遺址總面積達2180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5座宮院,是迄今發現的先秦時代最完整的朝寢區。城址的西南部是秦公的陵區,占地21平方公里。在此勘探發掘出了大型的墓葬和車馬坑共43座,布……[詳細]
燕伋望魯臺
  燕伋望魯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縣城西關,距寶雞市37公里,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燕伋望魯臺據傳是春秋時期燕伋所筑。燕伋為千陽縣水溝鎮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賢之14。燕伋3次赴魯跟隨孔子17年。業就歸里,在千陽西關裴家臺設教授徒,傳播孔子思想,設教期間,因思念恩師孔子,每日去教學堂后面,登高望遠,用襟撩土墊足18年,日積月累,便形成了高約10米、底徑30余米的土臺,被世人尊稱為中華尊師第一臺。燕伋望魯臺景區共分3個部分,入口處是一座四柱3間的石牌樓,另有燕伋熟壇、思師亭、燕伋望魯石刻圖、六棱碑、啟文壇、民俗宮、尊師祠等景點,再現當年燕伋廣納學子,興教育人,傳播古代文明辦學的情景。再上臺階,就到主景區燕伋望魯臺,其名稱為著名書法家吳三大先生所書。燕伋祠為仿秦-格建筑,祠內再現孔子……[詳細]
太平寺塔
  太平寺塔位于陜西省歧山縣縣城西端原太平寺舊址內。太平寺塔因建于太平寺內而得名。太平寺塔建于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歷代雖然屢有修葺,但原貌并未改變。太平寺塔塔身磚砌,為樓閣式八角八層,高三十多米。自第二層起,每層都隱出假窗及欄桿。檐下均飾以五鋪作出雙抄的斗拱。第二層塔身下設有平座,以上各層只有假平座。平座下所施斗拱較檐下斗拱每面增加兩朵。由于整個塔身斗拱繁密,顯得特別秀麗、端莊塔身一至七各層塔檐均為五鋪作出兩跳斗拱,八層塔檐均為單跳斗拱,九層塔檐則用磚疊澀出檐。塔身的二、三、四、五、六、七層各層每面均用磚砌出隱柱,柱頭有平枋,把每面分為三開間。在二、四層的正東、西面正中間辟有券門洞,門洞兩側間各用磚作出橫格方形假窗;北面則作假門與假窗。在三、五、六層正東、西面的正中間則為豎形假門,……[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色五五月影音先锋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 亚洲国产911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