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旅游景點介紹

  前川遺址位于千陽縣城關鎮千川村,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溝遺址位于渭河支流千河南岸第二階臺地的千陽縣柿溝鄉西溝村,遺址東西1200米,南北1000米,面積達120萬平方米。遺址區內文化層堆積厚達1.5米。斷層處可見袋狀灰坑。出土器物有小口尖底瓶、缸、盆、鬲、罐等。其質料分泥質紅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四種,紋飾常見有繩紋、堆紋、網紋,彩陶往往采用紅衣-。該遺址性質以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為主。1992年4月20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毗盧寺村遺址
  毗盧寺遺址位于渭河支流千河流域的千陽縣城關鎮毗盧寺村內二階臺地上,遺址東西400米,南北450米,總面積18萬平方米。遺址區內暴露灰層白灰居住面,出土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灰陶片,紋飾有籃紋、附加堆紋、卷云紋,可辨器形有缽、尖底瓶,同期出土還有石斧、石錛等。該遺址于1954年8月發現,于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東至千靈公路以西30米,西至高洞溝東鄰崖畔以東30米,南至村莊北鄰斷崖以北30米,北至接千靈公路的高洞溝路以南30米。B、東至千靈公路,西至高洞溝東鄰崖畔,南至村莊北鄰斷崖,北至接千靈公路的高洞溝路。……[詳細]
茹家莊遺址
  茹家莊遺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茹家莊西周墓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茹家莊,1974~1975年由寶雞市博物館發掘。1號墓墓主為弓魚伯,2號墓墓主為井姬,年代約在昭、穆之際。……[詳細]
  益家堡遺址位于扶風縣城關鎮益家堡西南臺原上。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1978年后因平整土地而破壞較嚴重,是一處含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的居住遺址,發現有商代殷墟一期的青銅器、兵器及鬲、罐、豆等陶器。1992年4月21日被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溝遺址”的城址位于寶雞市鳳翔縣糜桿橋鎮北水溝村與相家溝村之間的山梁之上,北依千山余脈,東臨紙坊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南北高差150米,最高處海拔1070米。整個遺址現有可證城址的南北城墻縱長1000米,東城墻長約1400多米,高6米至18米不等,整個城墻依山梁走勢而筑,呈不規則方形,面積達140萬平方米之宏偉。除此以外,這座宏偉的“水溝遺址”城墻還有多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坐落于山梁之上,城墻走勢沿陡峭的斷崖而筑,其防御功能和智慧應用,完美體現;其次建筑方法特殊,即夯土緊貼斷崖崖面,如同砌磚一樣,既保護崖面又具防御功能,在平緩地帶筑墻,寬約3至6米。夯土土質較純,卻極為堅硬,板筑夯層清晰,每層約20厘米,夯窩明顯,直徑有3厘米左右。城內發現多處爐壁遺存,從其燒結跡象看,可能為熔銅遺跡,但……[詳細]
橫渠書院
  橫渠書院張載,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創始人。張載祠是張載的講學之地。1992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的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后,興館設教于此。他去世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元元貞元年(1295),開始在橫渠書院舊址上修建張載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又在張載祠內恢復橫渠書院,形成“后祠堂前書院”的格局。橫渠書院坐落于張載祠內,為張載祠增添了幾分嚴肅和古樸。長達100米的碑廊內存有北宋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50余通,大殿內,正中有張載塑像,氣宇不凡。長達60米的壁畫栩栩如生,生動地刻畫了張載的一生。祠內的七棵千年古柏飽經風霜,仍傲然屹立,成為歷史的見證,其中一棵張載親手所植的古柏,高九丈……[詳細]
68、安坪溝
安坪溝
  安坪溝森林公園,位于寶雞市陳倉區坪頭鎮境內的廟王山下,南依秦嶺,北望渭水,總面積20平方公里,距寶雞市區26公里。景區與隴海鐵路、310國道、寶天高速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安坪溝被大面積原始森林覆蓋,峰巒疊嶂,流水潺潺;森林茂密,氣候濕潤,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源于廟王山下的織女河長年碧波滔滔,清澈見底。溝內林木郁郁,奇石云集,溪水相連,木橋通幽,頗具江南的小巧秀麗。春來萬木吐翠,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蔭如蓋,山清水秀,涼爽宜人;金秋層林盡染,山果累累,遍地野味;隆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別具神韻。安坪溝還遍布著許多讓人叫絕的景觀,如觀音殿、織女河、廟王山、臥龍嶺、湘子洞、雙龍寺、猴頭石、臥牛山、鮮桃洞、五疊瀑、將軍臺、玉女潭,犀角峰、神橡樹馬鞍石古寨子等,每處景點都有自己的傳說故事,人文與……[詳細]
扶眉戰役圍殲國民黨軍遺址
  扶眉戰役圍殲國民黨軍遺址位于寶雞市扶風縣段家鎮大同原到午井鎮以西高望寺地帶。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戰軍3軍9師由臨平挺進扶風天度,防守該鎮的國民黨軍早已逃跑,追至法門鎮,在鎮東橋溝一帶,隔溝擊戰,迫使國民黨王治岐部119軍倉皇向西南逃竄。解放軍跟蹤追擊,一路由法門鎮西追至岐山青化鎮,另一路南下,追至扶風縣城,守城國民黨軍和縣長郭仲鱗所帶領的地方武裝早已逃之夭夭,縣城不攻而破。解放軍立即渡過韋水,登臨南岸,從三人莊、賢官村直插縣道坡,戰斗半小時即殲國民黨1個連。這時國民黨38軍駐扎在縣道坡至大同原邊烽火臺一線。晚10時許,解放軍占領敵人防線中心。……[詳細]
扶眉戰役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六軍高望寺駐地遺址
  扶眉戰役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六軍高望寺駐地遺址位于寶雞市扶風縣午井鎮高望寺小學附近。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6軍攻占扶風午井鎮。軍指揮部設在鎮里的高望寺小學。高望寺始建于唐末,盛于宋初。原面積30余畝,大門左側植唐代楸樹一棵,右側植宋代槐樹一棵。古楸樹原直徑2米,因經火災現1米左右、高26米,仍郁郁蔥蔥。寺院坐南向北,南高北低。現高望寺小學是在1928年創辦的高望寺私立初小基礎上經過改建形成的。高望寺小學附近有30多孔土窯洞,窯洞高約4米,寬約3米,深約5米。這些窯洞由于當時多年沒人居住,蚊蠅很多。當天晚上戰士們就地做飯用餐之后,就很快睡下了,第二天早晨5時左右集合即投入戰斗,一路追擊國民黨軍到岐山縣羅局鎮。……[詳細]
扶眉戰役馬超嶺戰場遺址
  扶眉戰役馬超嶺戰場遺址位于寶雞市扶風縣杏林鎮南坡到馬超嶺。1949年7月12日8時,第一野戰軍60軍及183師攻入扶風,從游鳳經菊花村攻克杏林鎮,然后沿天絳路向南出杏林鎮乘勝追擊。國民黨軍上了隔河相望的馬超嶺,憑借地理優勢,負隅頑抗。60軍為了避免正面攻擊傷亡太大,立即從兩側沖上南原,截斷敵軍后路,展開了白刃格斗戰。殲敵177師、247師各一部,其余敵向西逃竄。60軍乘勝追擊,恰逢西來之敵反撲,被60軍隱蔽在公路兩側的機-連交叉掃射,傷亡慘重被迫后撤。60軍一鼓作氣攻克絳帳車站和絳帳鎮。……[詳細]
  扶眉戰役絳帳街戰斗遺址位于寶雞市扶風縣絳帳鎮。1949年7月13日,第一野戰軍60軍179師536團2營5連的全體指戰員忍受著饑餓干渴和疲勞酷暑,把盤踞在扶風縣上宋鄉中坡村塬頂上的胡宗南集團第18兵團65軍177師528團打得潰不成軍。全--士在李春發連長指揮下,1排向右,2排向左,3排在中,將逃敵截成3段,一直追到中坡村塬頂,將該敵全部殲滅。……[詳細]
眉縣太白廟
  太白廟位于陜西省眉縣湯峪口,太白山北麓,四周群山伏圍,層巒疊翠,面對龍鳳大山,門前山腳下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天然景觀——神功石,湯峪河猶如一條玉帶從門前流過。太白山乃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一洞天,由于它的偉岸神秘,被歷代封建帝王奉若神明,早在漢成帝時已有太白祠。唐時,香煙鼎盛。太白山是歷代帝王祈雨之地。太白廟建筑大多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修,整體布局嚴謹,均屬仿古建筑,雕梁畫柱,異彩紛呈,氣勢雄偉,頗為壯觀。共分為3部分。太白廟內的第一座殿堂是靈宮殿,供奉-王靈宮——王善。王靈宮手執金磚、橫眉立目,鳳嘴銀牙,善察人間善惡之事,驅魔降妖,祛邪治病,祈晴禱雨,號稱“太乙雷聲應化天尊”。靈宮殿的右側是二郎廟,二郎神為水神,相傳蜀守李冰治水時,有蛟龍為患,其子二郎力除蛟孽有功,被封為“清源妙道真君”。沿二郎……[詳細]
豆腐宴民俗村
  陜西省鳳翔縣城關鎮豆腐村豆腐宴民俗村地處鳳翔縣城南400米處,西寶北線以西,寶平高速引線,省道104、關中旅游環線引線縱橫穿村,是鳳翔縣的交通樞紐,交通優勢得天獨厚。豆腐村地處鳳翔縣城南,位于秦都雍城之內,村因豆腐而名,民以豆腐為生。舊時村民素有制售豆腐之習,至今豆腐仍為該村傳統致富產業之一。據傳豆腐村豆腐制作始于秦漢時期,因有先秦宗廟,歷代帝王來雍城祭祀,均“食素齋,潔身養性”以示虔誠,故朝廷每逢皇帝效雍,都要派遣大量制作豆腐的工匠前往雍城,為帝王祭祀制作豆腐;這些制作豆腐的工匠有的長久留在雍城居住下來,以制作銷售豆腐為生,通過長期的制作,不斷改進工藝,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制作流程,制作的豆腐以及豆腐為主料烹飪而成80多道美味佳肴。鳳翔縣靈山4A旅游景區的建設,東湖旅游、六營泥塑游也將不斷提……[詳細]
玉燕山蝴蝶谷
  在千山余脈的老爺嶺腳下,有一個天然的氧吧,這里山戀疊嶂,泉水長流,風光旖旎,百鳥鳴山谷,花草吐芬香,蝴蝶翩翩飛。一個集觀光農業、農耕文化、傳統養殖、自然保護、娛樂美食、健身登山、為一體的鄉村旅游休閑觀光莊園----鳳翔玉燕山蝴蝶谷便坐落其中。特別是近期開園的蝴蝶文化主題園,占地52畝,年產200萬只各種名優蝴蝶,是中國西部最大的以活體蝴蝶文化為主題的蝴蝶培育、研究基地、科普宣傳基地、親子教育基地、休閑體驗基地。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梁祝化蝶”的愛情佳話,“莊生曉夢迷蝴蝶”的美妙意境,領略到這一“大自然的精靈”所帶給你的無限樂趣,尋找兒時在田野里追趕蝴蝶的那種美好回憶。鳳翔縣范家寨鎮……[詳細]
雍州古鎮
  靈山為古雍州第一名山,古皇帝郊雍之地,秦漢帝王祭畤之區,又名九鼎蓮花山,穆公狩獵遇神鳥靈鷲而易名。西接吳岳,東連箭括,北擁千山,南眺秦峰,誠佛道之名山,文化之圣地。雍州古鎮依靈山而建,由雍州民俗文化街、諸子百家街、禮佛街和雍州老街四個街區組成。通過山地臺階式規劃,結合秦漢建筑風格建設,錯落分布,同時配合區域內大型歷史典故文化景觀、壁畫、浮雕等,讓游客在了解中國民俗文化、各民族特色的同時,深刻感悟歷史,體驗中國古代百家爭鳴的文化底蘊。古鎮由陜西天子集團投資建設,目前正在積極建設5A級景區。2017年4月,鳳翔雍州靈山景區大型街景詩畫劇《靈山秘境》首演。該劇由陜西靈山文化旅游基地投資,寶雞藝術劇院及國家一級編導、近百專業演員演出,是西北首部街景歌舞詩畫劇!靈山秘境》以古鎮為大背景,采用聲、光、電……[詳細]
五曲灣水利風景區
  五曲灣水利風景區地處縣城東北25㎞的糜桿橋鎮湯房廟村,鳳麟公路穿境而過,景區依托群力水庫得天獨厚的水體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及濃郁深厚的人文景觀,傍山依水,風景秀麗,林木茂盛,碧波蕩漾,已成為西府鳳翔大旅游線上一顆閃耀的明珠,是鳳翔人民和周邊群眾觀光旅游,避暑度假的好去處。景區以群力水庫鳳棲湖為依托,水體面積近500畝,是一座優美的人工淡水湖。群力水庫始建于1958年10月,1969年12月建成投運,大壩座落于渭河水系漆水河韋水一級支流橫水河流域吳家河上游,壩長175米,壩頂寬5米,最大壩高35.8米。控制流域面積50.8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540萬m3,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汛、養殖和旅游開發等多功能綜合利用的小型水庫,庫內水質清新,碧波蕩漾,魚蝦游蕩,庫邊水草豐茂,蘆葦搖曳,美不盛收,令……[詳細]
  凹里宮殿遺址位于今鳳翔縣橫水鄉凹里村,面積約650平方米,遺址中發現夯土基址和一條南北長約200米的排水管道,還出土魚鳥、雙獾、云紋等戰國秦瓦當,以及“長生無極”、“大宜口子”、云紋等漢代瓦當和大量秦漢瓦片。此遺址史書無載,估計為戰國到漢代咸陽到雍城之間的行宮之一。……[詳細]
草涼驛楊家老宅
  草涼驛楊家老宅位于紅花鋪鎮草涼驛村,年代為清代。2019年6月27日,鳳縣人民政府公布草涼驛楊家老宅為鳳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家窯蘇維埃政權舊址
  張家窯蘇維埃政權舊址位于雙石鋪鎮張家窯村,年代為近代。2019年6月27日,鳳縣人民政府公布張家窯蘇維埃政權舊址為鳳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 一本综合九九国产二区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