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 > 扶風縣旅游

周原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周原遺址
周原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原遺址位于陜西省扶風、岐山兩縣接壤處,保護面積24平方公里。這一帶是周的發祥地,文物遺存極為豐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數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出土數量多、銘文多、考古價值高著稱,這里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周原遺址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陜西扶風、岐山一帶。歷史上的周原遺址范圍北至岐山,南臨渭水,東到今武功,西到今鳳翔、寶雞一帶。東西長達7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本世紀50年代后期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先后在此調查、試掘。1976年,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與西北大學、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聯合在此進行一系列規模較大的發掘。時至今日,周原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獲得了世所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主要包括:對幾處西周建筑基址的系統發掘;窖藏和墓葬0土了成批的青銅器物;遺址中聽見的大批刻辭卜骨;出土了其它一些具有珍貴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的遺物。

周原是周室發祥之地。周原成為歷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稱于世的周原遺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詩·大雅·綿》“古公直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朊朊,堇茶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記述的就是周部族在岐山腳下建邦立國的史實。周原遺址內涵豐富,文物遺存數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寶博大精探。1982年,國務院公布周原遺址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鳳雛甲組西周早期宮室建筑基址發掘于1976年。基址位于京當鄉風雛村西南,規模宏大,布局謹嚴,以門道、前堂中階和過廊為中軸線,東西兩邊配置門房、廂房,左右對稱,規整的“廊院制”平面布局開我國建筑史上四合院風格之先河,前堂為主體建筑,是周王處理朝政、舉行祭祀天地祖先和婚喪等典禮的場所,后室是周王和嬪妃居住之處。

在基址發掘中,先后出土金箔、玉器、瓦陶器等貴重文物萬余件及大型陶質水管等建筑材料,特別是在基址西廂二號房間發掘出占卜用的甲骨21050片,其中有字甲骨293片。這是我國首次大批發現的西周甲骨文,其意義之重大不亞于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發現。甲骨文主要記載上起先周王季或文王,下至西周康昭時期的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獵、卜征伐和雜卜之事,為探索周文化的淵源,研究商末周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商周關系提供了珍貴資料。1989年,在宮室基址周圍航測發現岐邑(周城)遺址。古城呈南稍偏西方向,周長約1300米,全城總面積約945000平方米。鳳雛宮室建筑基址恰在城內中心部位,即小孟鼎銘“王格周廟”之周廟,亦即先周之京宮;古城即先周京都岐邑。

自漢代以來,在周原地區出土商周青銅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為著名,與外地出土的虢季子白盤、矢人盤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為目前國內所僅有。1975年出土于京當鄉董家村土窖-銅器37件,其中衛簋、衛蠶、懶匝等均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長篇銘文,分別記載著西周以物換田、土地交換、訴訟判決、策命賞賜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經濟、法律、土地制度、階級關系等情況的實物資料。周原地區因之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延伸閱讀: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韋水倒虹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