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旅游景點介紹

楊家村遺址
  楊家村遺址位于眉縣縣城西北3.5公里的馬家鎮楊家村西北300米處臺塬上。遺址文化內涵復雜,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西周文化遺址。東西約500米,南北約300米,文化層厚1米以上。1983年發掘3座土坑墓,出土陶器有罐、缽、尖底瓶、葫蘆瓶、細頸壺、杯等;石器有斧、鏟、球等,共35件,屬仰韶文化史家類型遺存。遺址因1954年盠器群的出土而發現。1953~2003年之間,在該遺址屢有重要發現,特別是2003年發現的27件單氏家族青銅器窖藏,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學術界關注。2003年9月24日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楊家村遺址作為周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202、楊珣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珣碑
  楊珣碑位于陜西省扶風縣法門鎮石碑村西。楊珣(667-717),唐相楊國忠之父,被追贈武部尚書。碑嵌于硬山頂磚碑樓內。青石質,螭首,方座,通高6.67米。其中碑身高3.18米,寬2.19米,厚0.65米。天寶十二年(753年)立。圭額篆書“弘農先賢積慶之碑”由李隆基書丹。碑文隸書26行,每行57字,記楊珣門閥家世及生平德行。碑陰有北宋紹圣二年(1095年)題記。碑旁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楊珣墓碑一通,高1.98米。2006年楊珣碑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位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的麟游縣,是一處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的皇家宮苑遺址。隋仁壽宮、唐九成宮始建于隋開皇十三年(593年),初名“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年)經過修葺后,改稱為“九成宮”。遺址內現存宮城東西長1010米,南北寬300米,城墻長448米,殘高3~4米。并發現有夯筑宮殿臺基、闕門基址、石柱礎、石砌水井、石砌水渠及唐“九城宮醴泉銘碑”和“萬年銘碑”等遺跡。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的發現,為研究隋唐時期皇家宮苑的形制、規劃以及建筑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國家文物局)……[詳細]
終南山公路隧道
  終南山公路隧道:單洞長18.02公里,雙洞共長36.04公里,建設規模世界第一,中國公路隧道之最,需15分鐘才能穿越。為緩解駕駛員視覺疲勞,保證行車安全,特別設置了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隧道最先進的特殊燈光帶,值得一去。……[詳細]
205、消災寺 AAAA
消災寺
  消災寺古寺,始建于北魏,興盛于隋唐,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積山上,與鳳州古城隔江相望,距鳳縣縣城雙石鋪10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匯。在豆積山的絕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張果老隱居-的洞穴遺跡,又有唐玄宗避禍安史之亂在此祈福消災得以靈驗的歷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廟與之遙相呼應,在整個景區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獨特人文景觀消災寺,原名蕭臺寺,位于陜西省鳳縣,坐落于古鳳州豆積山,始建于唐代。豆積山奇石突兀,山勢俊俏,東瞧“蛟龍下巖,觀旭日東升,舉首入水”;西望“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神似左青龍右白虎。故人們常說鳳州乃藏龍臥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災而聞名,消災寺歷代香火旺盛,影響深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唐朝時期,消災寺……[詳細]
206、中華石鼓園 AAAA
中華石鼓園
  中華石鼓園(Shi-kuGardeninChina),坐落在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寶雞市石鼓山上。東臨茵香河,南靠秦嶺主峰雞峰山,西望市區,北瞰渭河。是融“遺址保護、青銅器展覽、石鼓文化展示、園林觀光、考古研究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態公園,中華石鼓園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石鼓閣是中華石鼓園的兩大標志性建筑之一,高56.9米,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仿秦漢建筑風格,采用外五內九的層級設置,喻示著周秦文明在中華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歷代優秀書法作品,并供游人鳥瞰市貌,是寶雞市地標性建筑。石鼓閣建成后,對弘揚石鼓文化,完善寶雞周秦文化體系,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華石鼓園內的另一個標志性建筑,是全國最大的青銅器……[詳細]
鳳縣鳳凰湖景區
  鳳凰湖景區位于中國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景區內森林覆蓋率75.8%,空氣清新,氣候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署,以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為主。鳳縣大力實施“旅游興縣”戰略,傾力打造“水韻江南、七彩鳳縣”旅游品牌,形成了3600米的親水景觀長廊,100萬平方米的星光瀑布,50萬平方米的水景視聽盛宴,186米高音樂噴泉,萬人薩朗盛大舞會,融合成璀璨絢爛、如夢如幻的鳳凰湖夜景,是景區的最大特色,在國內享譽盛名。另外,景區開發建成了四大主題公園,有以反映月亮文化為主旋律,反映地域風情為特色的月亮灣生態休閑公園;有以意大利臺地式園林風格為主,融入鳳凰棲息地的傳說,是觀景遠眺、俯瞰縣城的絕佳之地的鳳凰山游樂園;也有明代休憩,歷史文化傳說眾多,常年香火旺盛,是祈福、朝覲之地,也是縣城地標性景觀的豐禾山佛教主題……[詳細]
208、中華禮樂城 AAAA
中華禮樂城
  中華禮樂城是一個以周文化為核心元素的主題公園,總規劃面積2.9平方公里,又名“周城”。蔥郁的自然景觀、精的園林規劃、淳樸的人文風情、精彩的藝術演繹結合多彩的科技展示,將再現禮樂文明光耀華夏的神奇魅力.中華禮樂城——根植于周原大地的膴膴沃土,再現周代禮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在這里,周秦不再遙遠、禮樂不再生澀,寶雞人民用高科技手段重新演繹的風、雅、頌正在創造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城市文化地理新坐標。中華禮樂城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周秦文化產業示范區內。中華禮樂城(周城)以周代王城為原型,以周禮文化為核心,以原寶雞人民公園為依托,是一個融生態觀光、文化傳播、時尚體驗為一體的“周禮文化主題公園”。它的開城,再現了周代禮治天下的盛世文明。周城內的周禮文化主題公園占地600畝,以湖為中心,有天下第一燈、周賦、周頌、樂……[詳細]
岐山武侯祠
  岐山武侯祠,道教廟宇。在陜西省岐山縣城南約二十公里處的五丈原上。此原高120余米,東西寬1000米,南北長3500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南倚秦嶺,東西北三面臨河,地勢十分險要,為古代行軍布陣之地;三國時,諸葛亮六出祁山曾駐兵于此,后又率兵伐魏,積勞成疾,病卒于此。后人為紀念他,于此創建祠廟,以奉其像。現存祠廟建于元初,明、清續有修葺,主要建筑有山門、正殿、配殿、鐘樓、鼓樓、東西廂房等。正殿內供奉諸葛亮坐像,殿壁嵌有青石四十塊,上刻宋代民族英雄岳飛書寫的諸葛亮《出師表》。……[詳細]
原始冷杉林
  原始冷杉林位于五里梁東200m,海拔2597米,冷杉是一種高寒植物,屬國家二類保護植物。這里古木參天,樹干通直,疏密相間。疏林中,光斑遍地,鳥雀歌舞,景象多變;密林中,枝干相抱,濃蔭蔽日,寂靜神秘。 ……[詳細]
嘉陵江第一瀑
  嘉陵江第一瀑又稱飛云瀑,距中心區3km,是嘉陵江水自源頭形成的第一個瀑布,瀑寬8m,高16m,江水從密林中沿著河床緩緩流出,在這里突然跌落,響聲悅耳,霧氣騰空,水珠四濺,似行云流水,如玉帶懸空,令人浮想聯翩。……[詳細]
嘉陵江黑龍潭
  黑龍潭位于景區內神沙河上游,這里河水清澈見底,小魚在水中悠閑游戲,跨過河上小橋,沿著河邊小路蜿蜒前行500m,遠遠便可聽到水聲如雷,只見河水從20m高的河床斷崖上跌落,形成水深12m,面積約800平方米深潭,潭周群山環抱,濃蔭蔽日,譚水如墨,故名黑龍潭。這里日照時間短,空氣濕度大,四周深遂幽靜,更為黑龍潭增添了幾分神秘。 ……[詳細]
寶雞市歷史博物館
  寶雞市歷史博物館,設在當地的道教名觀金臺觀內。館內主要陳列周原、雍城、陳倉、平陽、千陽等遺址出土的周秦歷史文物,歷述了寶雞市及所轄地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變遷和歷史地位,尤其是館內珍藏的西周早期青銅器,品位頗高。館內第一部分為原始社會展,集中展示了當地20多處原始文化遺址的文物精品。其中以距今7000年前的北首嶺遺址最引人矚目。館內第二部分反映周王朝早期發展的歷史,集中展示了周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館內第三部分對秦人的早期活動作了生動的介紹。館內珍藏有秦文公時代的石鼓(復制品)和陳倉城遺址的出土文物。另外,鳳翔秦都雍城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在這里展出。展示了秦國早期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寶雞的民間藝術更是多姿多彩,獨具一格。展出的皮影、木偶、剪紙、刺繡、社火、臉譜、泥塑、草編等都始終散發著周秦文化……[詳細]
龍鳳山恒星游樂園
  龍鳳山恒星游樂園位于陜西省八大景區之一的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跨越湯峪口、龍鳳二山,占地面積680多畝,由索道、滑道、 纜車、龍山別墅莊園度假區等11個項目組成,是西北地區一個集沐浴 療養、避暑休閑、登山觀光、游覽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游樂場所。游樂園的建成將極大地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縮小因季節變化帶來的旅游淡旺季差異,豐富游客的旅游生活。由西安市民營企業家王武鎖投資2500萬元與太白國家森林公園聯合開發興建的龍鳳山恒星游樂園,1999年09月正式建成并開始接待游人。 ……[詳細]
215、終南山
終南山
  美,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于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于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圣人經過此關,于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后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臺的說經臺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后,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于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自尹喜草創樓觀后,歷朝于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筑廟祀老子,漢武帝……[詳細]
216、岐山周公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岐山周公廟
  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周公廟,位于陜西省岐山縣城西北6.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面積約62萬平方米。此處依山傍水、古木參天、風景秀麗,東、西、北三面環山,唯南邊與平地相接,狀如簸箕。《詩經》中描述此地為“有卷者阿,飄風自南”。因此,后世人稱這里為“古卷阿”。周公廟位于岐山縣城西北7。5公里的鳳凰山南麓。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為紀念西周著名政治家、曾幫助武王滅商立國和輔佐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在此修建了周公祠。后經歷代的修葺、擴建,形成以周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為主體,姜塬、后稷殿為輔,亭臺樓閣點綴輝映的古建筑群。岐山是周室發祥之地,3000多年前“鳳鳴岐山”的典故就發生在古卷阿北部的鳳凰山上。《竹書紀年》載:成王三十三年,周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可見,早在西周初……[詳細]
217、大爺海
大爺海
  大爺海秦嶺主峰太白山頂最引人注目的景觀之一,湖面海拔3590米,是我國內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大爺海發育于六七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是一個冰川湖泊。大爺海形成之謎一般認為,大爺海發育于六七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是一個冰川湖泊。由于從來沒有人探測過大爺海湖底的地質構造,所以它的形成也是一個謎。胡京玉上岸后描述了他對湖底的感受,他說:“湖底積累了厚厚的淤泥,摸起來就像海綿一樣柔軟、順滑,偶爾能摸到一些碎石塊。”根據他的描述,專家們認為這很符合山岳冰川地貌的特征。來自西安科技大學的地質學教授郭力宇對潛水隊員采集來的湖底石頭樣本進行了考察,他說:“石頭外表非常光滑,稍有彎曲,表面上有一些小滑紋,這顯然是冰川作用的結果”。郭教授初步確認,大爺海應該是在大約一萬年前形成的冰川冰斗湖。大爺海生物之謎據太白……[詳細]
218、石鼓山
石鼓山
  石鼓被譽為“世界石刻之最,中華石刻之祖”,是中國文化瑰寶。鼓有十面,形狀各異,鼓文神秘,艱澀奇奧。石鼓出土于寶雞市區東南,西寶南線的石鼓山(今石嘴頭村),山勢依雞峰山脈而下,起伏奔騰,如蛟龍戲水。《史記》記載,春秋末年,周幽王為取褒姒千金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招來殺身之禍,被犬戎擊斃。幽王死后,周平王即位,遷都雒邑(洛陽)。是年戎、狄在關中一帶勢力猖獗,常與秦作戰,保衛周王的秦人勞苦功高,其首領被平王封為諸侯,且名義上始于一小國。其首位國君秦襄公,得到了周平王賜“岐山以西之地”為域的空頭許諾。襄公率兵戰戎、狄,于第四年戰死在陳倉,秦文公即位,主政第三年,率兵700余人“東獵”。經過一年,終于將秦國國界推向今陜西眉縣附近,文公喜占卜,下決心改游牧為定居,長達10年。文公10年,舉行祭天大典……[詳細]
寶雞燃燈寺
  寶雞燃燈寺是天臺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南依饅頭山,北臨-街,東西分別與東溝河、洙浴河毗鄰,加上又距渭水咫尺之遙,這里稱得上是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燃燈寺,古稱少祖山,因佛之鼻祖燃燈佛在此圓寂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天臺山的佛教寺院。相傳,燃燈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自宋朝大至年間,塑造諸神金身,多年以來,善男信女,香火不絕。以后歷朝歷代,皆有翻修,且屢次有增添,至清代,寺廟及亭臺樓閣共達十七間,分布于山嶺之上,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并有城墻環圍,城垛相嵌,南北各有城門一座,整個建筑十分考究,富麗堂皇;寺內木刻、泥塑佛像百余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壁書法、壁畫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寺院之內,古柏參天,灌木蔥郁,給這清幽的境地增添了無限的風韻,使這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達到了和諧與統一……[詳細]
寶天鐵路烈士紀念碑
  寶天鐵路紀念碑坐落在寶雞火車站西邊炎帝園內,是1952年10月1日由寶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建立的。紀念碑高24米,碑身正中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陜西軍區修建西北鐵路寶天段紀念碑。”碑座四周鐫刻著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紀念碑曾在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80年11月由寶雞市人民政府進行了重新整修,恢復了歷史本來面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一级少妇女片完整版免费 |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最新色福利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