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寶雞市旅游

寶雞市博物館景點介紹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建于寶雞市石鼓山風景區內,項目選址西靠石鼓山,東接茵湘河,背山面水,南臨301國道,地勢西高東低。總用地面積約50800平方米,基地面積1415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4788平方米,為風格獨特的“平臺五鼎”造型,氣勢雄偉,新穎別致,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體建筑分為五層,建筑形象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后土的建筑語言,寓意著寶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時也完美地結合了石鼓文化與青銅文化。建筑形體采用對稱的手法,平面布局集中而又有分散變化,以現代展覽空間需求為主,包括文物展覽廳、學術報告廳、游客接待中心、文物庫房、辦公樓等五大部分。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主陳列“周秦文明之光”,分為西周王朝在寶雞發祥和秦國從寶雞崛起、“盛世吉金--中國21世紀……[詳細]
先秦陵園博物館(秦公一號大墓)
  先秦陵園博物館位于鳳翔縣南指揮鎮南指揮村。該館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8月的我國首家農民創建的大型遺址性博物館——秦公一號大墓遺址博物館,2007年9月經寶雞市政府同意改制為國有博物館,并對外開放,隸屬于寶雞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先秦陵園博物館所在地雍城秦公陵園是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雍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史記•秦本記》記載: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294年間,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秦國在這里不僅完善了奴隸制度,并通過一系列社會改革逐步進入了封建社會,經過19位秦公的苦心經營,為后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雄厚了基礎。雍城秦公陵園位于秦都雍城以南的三畤原(春秋早期稱北原)上,是秦公帝王諸陵園中,維持時間最長,陵墓數量最多,規模……[詳細]
寶雞民俗博物館
  寶雞民俗博物館位于寶雞市公園南路,由原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而成。寶雞民俗博物館利用西府民俗文化資源,以民俗文化實物、文字資料、民俗事象為依據,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集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互動性、于一體,生動真實地展示寶雞民俗文化。寶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民俗獨具魅力,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寶雞民俗文化形態,傳承、弘揚西府民風民俗,寶雞市利用原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舊址,改建成了寶雞民俗博物館暨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寶雞民俗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陳列、研究寶雞地域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陳列面積3161平方米,收藏民俗文物展品1249件(組),將“寶雞民俗”分為“西府人生”和“寶雞風尚”兩個部分,展示了大量的民間民俗事象。正如展館……[詳細]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位于陜西省岐山縣京當鄉賀家村。1992年9月正式建館。其前身為1979年4月23日成立的陜西周原岐山文物管理所和1988年3月3日成立的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現隸屬于岐山縣文化旅游局。館址所在地周原,古稱“岐周”或“岐邑”。自新石器時代起,人類就活動于此。商末,古公亶父為避戎狄侵擾,率領部族渡漆水、杜水,越梁山,止于岐山(今俗名箭括嶺)腳下,建邦立國。西周末年,犬戎入侵,岐邑毀于戰火。秦統一六國后,周原屬內史郡,漢時隸屬美陽縣。從漢代起,“岐邑”的隸屬隨扶岐兩縣建制的變化而變化。早在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周原就出土了青銅器。20世紀考古工作者多次在周原地區調查發掘,發現了上至仰韶、龍山,下至西周的文化遺存,出土了數以千計的文物。1942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石璋如為……[詳細]
周原博物館
  周原博物館是周原遺址大規模考古發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周原遺址出土的萬余件珍貴文物。有巧奪天工的青銅器,如藝術瑰寶折觥、青銅史書墻盤、壺中之冠三年師壺、中之王、戰爭史書師同鼎、法律判決書等,這些文物不僅史料價值極高,且紀年明確,是西周青銅器研究中難得的斷代標準器;有彌足珍貴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跡秀麗、字形工整、刀法流暢嫻熟、刻劃剛勁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堪稱我國最早的微雕藝術精品,具有極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有玲瓏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數以千計,種類繁多、造型精美、構思奇妙、獨具匠心。同時周原博物館收藏著大量從周原遺址0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產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產、生活習俗和政治、經濟狀況,同……[詳細]
鳳翔縣博物館
  鳳翔縣博物館位于鳳翔縣城文化路西段,與著名古跡秦穆公墓相毗鄰,是全民所有制科級事業單位,隸屬鳳翔縣文化旅游局。1959年曾成立鳳翔縣博物館,1962年撤銷,之后全縣文物業務歸縣文化館管理。1982年7月成立鳳翔縣雍城文管所,辦公地點在東湖園林內。1984年5月,成立鳳翔縣博物館,與雍城文管所兩個牌子,一套班子。2001年,在縣城文化路建成新館,2003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新館保管條件一流,檔卡完備,率先實現寶雞市縣級博物館文物庫房規范化管理。博物館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主體建筑887平方米,為二層全框架仿古建筑,內設文物庫房、陳列室、資料室、技術室和辦公部門。該館現有館藏文物4000件,其中一、二、三級藏品1088件。上自原始社會下迄明清和近現代,各時代歷史文物,民俗和革命文物都……[詳細]
麟游縣博物館
  麟游縣博物館位于麟游縣城東大街8號,1987年正式成立。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原隸屬于麟游縣文化教育局,現劃歸麟游縣旅游文物辦公室管理。博物館占地總面積156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一幢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的建筑面積為820平方米的三層磚混結構樓房。藏品來源以民間文獻、基本建設出土為主。現有館藏文物160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6件,二級文物45件,三級文物376件。館藏文物藏品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出土的文物和歷代石刻佛教文物居多。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出土的文物以其建筑構件種類多、藝術水平精湛、科學價值高而見長。而隋唐皇家寺院中遺存下來的佛教文物更以材質優良、雕刻精美而著稱。代表性文物有九成宮醴泉銘碑、萬年宮銘碑、宋刻唐代功臣贊像、唐漢白玉藥師琉璃座佛、聯珠坐……[詳細]
扶風縣博物館
  扶風縣博物館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關鎮,是一座融廟宇古建與文物陳列于一體的,頗具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代文物和近代革命文物近1萬件。1986年6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融廟宇古建與文物陳列于一體,頗具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扶風縣博物館所管轄廟宇是中西部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為省級重大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古建筑群置于南低北的夯土臺基上,重重院落向縱深發展,左右對稱。主要建筑物放置在中軸線和后半部,全院分為四進的四合院院落。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陳列面積600平方米。扶風縣博物館根據扶風地區的特色曾舉辦了《西周歷史文物陳列》、《扶風地方史跡陳列》、《扶風出土金銀珍寶展覽》、《法門寺出土文物展覽》等。博物館現設三個陳列室:《西周科史展覽》、《扶風部分……[詳細]
寶雞市歷史博物館
  寶雞市歷史博物館,設在當地的道教名觀金臺觀內。館內主要陳列周原、雍城、陳倉、平陽、千陽等遺址出土的周秦歷史文物,歷述了寶雞市及所轄地區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變遷和歷史地位,尤其是館內珍藏的西周早期青銅器,品位頗高。館內第一部分為原始社會展,集中展示了當地20多處原始文化遺址的文物精品。其中以距今7000年前的北首嶺遺址最引人矚目。館內第二部分反映周王朝早期發展的歷史,集中展示了周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館內第三部分對秦人的早期活動作了生動的介紹。館內珍藏有秦文公時代的石鼓(復制品)和陳倉城遺址的出土文物。另外,鳳翔秦都雍城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在這里展出。展示了秦國早期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寶雞的民間藝術更是多姿多彩,獨具一格。展出的皮影、木偶、剪紙、刺繡、社火、臉譜、泥塑、草編等都始終散發著周秦文化……[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专区 | 午夜男女爽刺激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