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永佑殿,單檐歇山頂,“明五暗十”構造,即外面看是五間房子,實際上是兩個五間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時代,是雍親王的書房和寢殿。后成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遠保佑先帝亡靈之意。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系檀木雕制,中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左為藥師佛,右為獅吼佛。出永佑殿,便到0殿。左右兩側為班禪樓和戒臺樓。0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頂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樓,有5座銅質鎏金寶塔,為藏族傳統建筑形式。 用時參考2~3小時游玩雍和宮交通 乘坐地鐵2號線、5號線在雍和宮站下車。乘坐13路、684路公交車請在國子監站下車。乘坐116路、117路公交車請在雍和宮站下車。乘坐特2路、18路、62路、606路、909路、44路、800路、858路公交車請在雍和宮橋東站下車。 門……
[詳細] 東堂子胡同是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一條有著近800年歷史的古老胡同,它東起朝陽門內南小街,西至東單北大街,與南側的外交部街和北側的紅星胡同(原名無量大人胡同)平行。是北京城中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曾經是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目前公安部辦公廳信訪辦公室也坐落在東堂子胡同。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地區……
[詳細]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F有研究院所35個,研究中心45個,二三級學科近300個,重點學科120個,其任務是創造性地開展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和理論創新的使命。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術著作、科學論文、調查研究報告、資料翻譯和文獻整理等形式向社會各界提供科研產品。建院以來,共出版學術著作4293本,科學論文54517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7268份,翻譯著作2787本,翻譯論文16108篇,以及相當數量的古籍整理、校勘、注釋、各種工具書和普及讀物。年平均出版學術著作300本、科學論文3890多種、研究報告510多篇。許多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改革開放和……
[詳細] 萬福閣是雍和宮的第五進大殿,也是最后一正殿。中間主樓為三層,左為延綏閣,右為永康閣,都為兩層,有正廊與主閣相連。萬福閣內各層供奉的小佛像共達萬尊之多�!胺稹迸c“福”音近,故名為萬福閣。閣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由整塊檀香木刻成的彌勒像,珍貴的木料由七世0進貢。佛總高26 米,地上18 米,地下8 米,直徑8 米,立于漢白玉須彌座上,手持哈達,體態巍峨。檀香木雕彌勒像和金絲楠木雕佛龕,以及0殿中的檀香木羅漢山被稱為雍和宮中的“三絕”。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
[詳細]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后區中路建筑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故宮博物館基化門內……
[詳細] 玉河是北京一條歷史悠久的古河,元代玉河稱為通惠河, 2009年5月,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工程正式開工。玉河重建過程中,如何做好玉河歷史風貌保護,更好體現玉河歷史價值,并將之與改善民生完美結合,東城區一直在孜孜探求,為此提出了“應保盡�!钡姆结�。重新亮相的玉河北段水道,嚴格沿著古河道走向重新修復,自萬寧橋起至東不壓橋止,全長480米,平均寬18米、水深1米左右。河堤還重新修建了一處水榭、一處曲橋,兩處船行棧道和四個挑臺,使整個玉河風貌更加統一、完整,也為市民前來觀景、休閑提供了方便。 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大街(近平安大街)……
[詳細] 朝陽門,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俺柟人搿睘槟霞Z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臺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為歷史的一個影子。 交通 地鐵:地鐵2號線、地鐵6號線 朝陽門站公交線路:朝陽門外:75路、101路電車、109路電車、110路、112路電車、420路、650路朝陽門內:101路電車、109路電車、110路、112路電車、420路、58路、650路朝陽門南:44路、特2路、特12路朝陽門(朝陽門橋東北角):快速公……
[詳細] 鈴鐺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鐘樓西側,是一條長僅有一百多米的小胡同,胡同有兩個岔口,狀似一個鈴鐺圍繞著鐘樓,因此得名。鈴鐺胡同的建筑都是北京的灰墻老四合院建筑,現在里面全是民居。每到年節時好多家門口都會掛起紅燈籠煞是好看。從鐘鼓樓參觀完畢后在胡同里隨便走走拍拍,也是不錯的了解老北京印象的機會。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鐘樓西側鈴鐺胡同類型:特色街區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詳細] 普普通通的一排法式洋房看似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在100多年前的半殖民地時期,卻是法國郵政局的所在地。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東交民巷成為西方各國的使館區,外國人的辦公、生活都離不開郵局,法國便在此設立了郵政局辦理郵政業務。建筑頂部用連續的三角山花裝飾女兒墻,讓呆板的小平樓變得靈動了起來,六扇連續拱券式大窗也很搶眼。站在這里,不難想象昔日人們在柜臺前辦理各項郵政手續的排隊場景。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19號類型:歷史建筑開放時間:僅可參觀外觀,不對外開放�!�
[詳細] 國盛胡同,東西向,西起趙府街,東至寶鈔胡同。明朝屬金臺坊,稱碾兒胡同,清代以后沿用。過去北京專有碾兒房,即設碾磨以加工糧食的專業作坊。巷以碾子為名,當因有碾房設于此而起。這個胡同里著名的是18號。國盛胡同18號,是一個規整的二進四合院,原是晚清奕字輩王爺的宅子�,F在屋主的爺爺在1936年用55兩黃金買了下來,文革中被充公,擠了幾十戶人。這幾年才收回了產權,院子得到了屋主很好的騰退,基本保留了原來的樣子。成了好多電視劇的拍攝點,比如《時尚女》、《夫妻那些事》、《我愛男閨蜜》等。 交通 107、124、204、815路寶鈔胡同站,沿寶鈔胡同向北。 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國盛胡同18號……
[詳細] 后門橋原稱萬寧橋,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在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的位置。橋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開始為木橋,后改為單孔石橋。萬寧橋是積水潭的入口,并且設有閘口,漕船要進入積水潭,必須從橋下經過。萬寧橋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僅是元大都城內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也成為研究北京漕運的標志�,F橋面已鋪瀝青路,僅存兩側欄板,河道已填平建房。 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
[詳細] 比利時使館舊址在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號。就是臺基廠十字路口東北角,現為紫金賓館。很有特色的小洋樓。隸屬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管局),折衷主義建筑風格。主樓前有一個小花園,旁邊有四棟宅邸配樓。舊址現為紫金賓館,不對外營業,而且在崇文門西大街的南門常年關閉,如果想進去可以從東交民巷的北門試試運氣。景點位置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
[詳細] 養性殿作為太上皇帝寢宮,原為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樂壽堂時,曾在養性殿東暖閣進早、晚膳。此殿在光緒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為和璽彩畫外,其它均改為蘇式彩畫。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故宮博物館基化門內……
[詳細]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位于前門大街東側。全稱為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啟用,從清末至新中國成立,一直是北京最大的車站,到1958年新建北京站后,前門東車站才完成了歷史使命,退出運輸舞臺,改成北京鐵路職工俱樂部,1997年對原建筑開始進行維修、擴建,車站建筑為典型歐洲風格,現存建筑,除北部拆除部分以外,基本保留原狀,現有地下二層,地上三層。 交通 乘坐地鐵2號線到前門站下車,或乘坐2、5、8、9、17、20、22、44、48、59、66、67、69、71、82、93、120、126、608、622、623、快速公交1線、特4、特7、特11、夜2、夜17、夜18、專2路、觀光1路等公交車均可到達 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前門大街東側……
[詳細] 普渡寺位于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原為清初所建的喇嘛廟。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慶宮一部分。清代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王府�?滴跞辏�1694),舊睿親王府改建成瑪哈噶喇廟。1776年,乾隆將該寺賜名“普渡寺”。普渡寺始建于明代清初,大殿建筑宏偉,臺基高大,須彌座式,面闊9間。黃瓦綠剪邊殿頂,前廈為綠瓦黃剪邊。檐出飛檐共3層,為建筑式中少見。普渡寺建筑非常獨特,建在高臺之上,而且窗欞低矮。據古建專家介紹,這樣典型的滿族風格文物建筑在北京就這一處。2013年5月,北京普度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內普渡寺前巷游玩時間:建議30-40分鐘電話:010-85112897開放時間:6:00-20: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
[詳細] 婉容舊居,北京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37號的舊宅院,原為清末代皇帝博儀之皇后郭布羅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 此原只是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后,其父封為三等承恩公,該宅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后邸”,加以擴建。西路四進院落。東 路為三進院落。后院有假山、水池,東有家祠。西路正房 即為婉容所居。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婉容舊居是由東、西兩路組成,其中西路為居住區,由四進院落組成,東路為一小型私家園林,有三進院落,兩路原共用東側宣統年間改建而成的三間大門。婉容被冊封為皇后,此處便是皇后潛邸,按規制將府 門及前院擴大。改建后的府門面闊三間,筒瓦過壟脊,中間開門,左右兩次間為坎墻格扇窗形式。門前一對上馬石,門內有一字形大影壁,原左右各四扇屏門,進西屏門,即進入西路院子……
[詳細] 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的海關博物館,是海關總署直屬的國家級行業博物館,也是全國海關唯一全面開放的博物館。博物館通過1800余件藏品,系統地向觀眾展示了我國海關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展區中最特別的是“海關902”艇”,博物館為其單獨開設地下一層展出。它是一艘“英雄艇”,1992年1月23日,鄧小平同志乘坐該艇從深圳前往珠海途中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的一部分。博物館中許多展品都是具有很高價值。比如,“大龍郵票”于1878年由海關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被國際郵政局長協會列入73種世界各國最早郵票之一。繪制于1894年的《中國燈塔圖》標明我國沿海地區的燈塔分布,也是全國僅存的孤本。除此之外,展品中還包括戰國時期青銅劍、宋代觀音立像、孔子鳥化石、象牙工藝品、雪豹標本、東北虎皮等珍貴文物。而且,……
[詳細] 雨兒胡同在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里。在路北,是東西走向的胡同兒。齊白石故居在雨兒胡同13號,是比較整齊的四合院兒。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東側……
[詳細] 協和醫學院舊址是比較早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坐落在東單三條。分成幾個部分,一部分是協和的研究生院,一部分開放成協和醫院的西門。建筑的體量很大。非常有特點。逛王府井或者來協和醫院辦事可以順路一看。景點位置北京東城區帥府園胡同……
[詳細]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始建于1870年,是美國衛理公會(美以美會)在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建立的第一所禮拜堂。當時名為亞斯立堂.為紀念美以美會第一位赴南美洲傳教的Asbury主教。教堂最初建成時,外觀和現在一樣,只是規模比較小,僅能容納四五百人聚會。隨著教會信徒人數的不斷增加,1880年衛理公會在原址重建教堂,1882年新堂落成。該堂于1900年夏,在義和團運動中被焚毀,1902年清政府撥款重建亞斯立堂,于1904年春建成。此即今天的這座禮拜堂。當時亞斯立堂除擁有教堂及辦公室、牧師住宅(均在后溝胡同2號、3號)外,還有孝順胡同1至2號房產,崇內大街43號樓房及三塊墓地。隨著教會各項工作的開展,衛理公會又在禮拜堂周圍相繼建成同仁醫院、婦嬰醫院,匯文幼兒園、匯文小學、匯文中學、慕貞女中、護士學校,……
[詳細]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