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東城區旅游

東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中國革命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占地面積4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500平方米,基本陳列為“近代中國陳列”,以4500多件實物、文獻、圖片、圖表、繪畫、模型、雕塑等展品,生動地再現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友展和人民群眾英勇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封建主義壓迫,并最終在中國共產克的領導下取得光輝勝利的歷史。陳列共分十部分內容: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始;近代工業的產生,邊疆危機;民族危機加深,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捍衛共和國的斗爭,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國民革命,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土地革命,抗日-的發展;全民抗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解放戰爭,民主革命的勝利。“近代中國陳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其鮮明的主題,獨到的陳列體系,豐富的實物,生動多樣的陳列手法,簡練的陳列文字(中英文對照),吸……[詳細]
北京于謙祠
  于謙祠在東城區西裱褙胡同23號,原有門匾書“于忠肅公祠”,于謙(1398一1457),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土木之變”后,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率軍民保衛北京城,英宗復辟后以“謀逆罪”于天順元年(1457)將于謙殺害,成化二年(1466),憲宗皇帝特詔追認復官,將其故宅改為忠節祠,萬歷十八年(1590)時改謚“忠肅”,并在祠中立于謙塑像,清順治年間,像毀,祠也廢,清光緒年間又重建, 祠坐北朝南,東為于謙故宅,院內東側建有奎光樓,為兩層小樓,上層為魁星閣,懸“熱血千秋”木匾,正房5間為享堂,硬山合瓦頂,內供于謙塑像,1890年,義和團曾在此設神壇,1976年魁星閣在地震時被震毀,小樓亦被拆除,祠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詳細]
243、通教寺
通教寺
  通教寺在東直門內北小街針線胡同19號,占地2500多平方米。原為明代太監所建,清時改建為尼寺,更名為“通教禪林”,1942年,由福建來京的尼僧開慧、勝雨二人住持該廟,對該寺進行了擴建,更名為“通教寺”,通教寺在重修后,山門3間,寺院西端為大雄寶殿,南北二樓兩層共40間,北樓后有清泰寮3間,北廂房,最西為伽藍殿,中間5間為齋堂,名為五觀堂,南配殿7間,中間3間為念佛堂,西1間為祖師殿,東頭3間為寮房,1943年,勝雨成立了尼眾八敬學苑,把通教寺作為斂收財物的場所建了書苑,1981年初,重新修繕。……[詳細]
普渡寺大殿
  普渡寺大殿位于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內普渡寺前巷,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慶宮一部分,清初為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進京后的住所,稱為舊睿親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成瑪哈噶喇廟,1776年,乾隆將該寺賜名“普渡寺”,另還有一處睿親王府在外交部街,是乾隆年間恢復睿親王世爵后的新府,普渡寺大殿建筑宏偉,臺基高大,須彌座式,面闊9間,黃瓦綠剪邊殿頂,前廈為綠瓦黃剪邊,檐出飛椽共3層,為建筑法式中少見。 ……[詳細]
南館公園
  南館公園位于東直門內,明代這里是一座銅廠,1956年市規劃局批準此地為綠化用地,根據當地居民的俗稱命名為南館公園,南館公園北與俄羅斯大使館相對,西與著名的通教寺毗鄰,東與北中街相接,南是西羊管胡同,全園面積2.62公頃,始建于是1956年,1992年10月1日正式開放,是一座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的現代園林,南館公園的總體布局以自然式為主,多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有玉簪園景區、紫藤架景區、六角亭景區等多個精致典雅的園林景觀,并迎合游人需要開辟了兒童游樂場、露天舞場、成年人健身區等豐富多彩伯娛樂活動項目,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游人休息、娛樂、健身、游覽的需求。地址:北京市東城區西羊管胡同1號游玩時間:建議20-30分鐘電話:010-84012558開放時間:6:00-21: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禮士胡同一百二十九號四合院
  禮士胡同四合院原為清末武昌知府賓俊的住宅,在東城禮士胡同129號,大宅為三開間,內有兩個四合院,兩院之間有回廊相通,東院花園設有垂花,磚雕院墻及停流水等,花木宜人,景色古拙秀美。……[詳細]
菊兒胡同
  菊兒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西北部,東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鑼鼓巷,南鄰后圓恩寺胡同,北與壽比胡同相通,屬交道口街道辦事處管轄。全長438米,寬6米,瀝青路面。現胡同北側大部分已拆建成樓房四合院。菊兒胡同,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局兒胡同。清朝屬鑲黃旗,乾隆時稱桔兒胡同。桔,兩音。一讀“潔”;一讀“橘”。桔是橘的俗寫。此處當以后者為是,宣統時稱菊兒胡同。民國后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交道口南二條。“0”中一度改稱-路八條,后恢復原名。1979年將小菊兒胡同并入,復稱菊兒胡同。菊兒胡同內3號院,5號院,7號院是清直隸總督大學士榮祿府邸。3號院是祠堂,5號院是住宅,7號院是花園。榮祿后遷至東廠胡同。3號、5號于1986年定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7號院曾作過阿富汗大使館。41號院原為寺廟。據傳,廟里的……[詳細]
皇城根遺址公園
  明朝時期的北京城墻一共有3道。最內側的是紫禁城,現在保存完好。最外側的城墻,于上個世紀60-70年代被拆除,其位置在今天的二環路沿線。在內城和外城之間,還有一道城墻,稱為皇城,這道城墻于上個世紀初被拆除以后逐漸被人們遺忘,不知其具體位置所在。2000年隨著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進行,施工中發現了明朝東皇城墻的多處遺址。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為市民增添一處旅游休閑的景觀,北京市政府決定在明皇城東城墻的遺址上建立皇城根遺址公園。2001年9月11日該公園建成開園。皇城根遺址公園位于市中心,寬29米,長2.8公里,南起東長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在這個開放式的街心公園里種植了數千棵各種樹木、3萬多株花卉和灌木,在市中心形成了一條濃郁的綠化帶。在公園中設置了10處階梯式噴泉和3處原城墻實物展示,還有數十處城市……[詳細]
基督教圣經會舊址
  基督教圣經會舊址位于東單北大街21號,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樓房,1926年由美國馬里蘭州圣經會捐款建造,是基督教會的代表性建筑。……[詳細]
翰林院遺址
  翰林院遺址在北京東長安街路南今天的-內。此處原為明代鴻臚寺舊址,明正統七年(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將翰林院并入內三院。康熙年間又在明翰林院舊址重建,并定為正三品衙門。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為重要國家儲才機關。雍正皇帝曾這樣說過:“國家建官分職,于翰林之選尤為慎重,必人品端方,學問純粹,始為無忝厥職,所以培館閣之才,儲公輔之器”。清朝皇帝為表示對翰林院重視,常到翰林院與王公大臣、-等舉行宴會,事前通知有關部門做好陳設以寶座,樂器等準備工作,屆時與王公大臣賦詩紀盛。本文圖上的石碑即是嘉慶皇帝臨幸后留下的。……[詳細]
段祺瑞宅
  段祺瑞宅位于倉南胡同(原名吉兆胡同)。此宅原為清代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允祜府,北洋政府時期,該府被段祺瑞所得,宅院占地22642平方米,段居此時,對原府進行改建,中軸線上保存有大殿,為筒瓦頂,面闊9間,兩卷勾連搭式,殿前環繞院子的水池,池上有3座小石橋,殿后方形院落,內東、西、北建有小樓,東、西側各帶一小四合院,大殿西側有一座大廈,面積500多平方米,宅內大殿、方形院、洋樓等建筑還基本保持原狀,為東城區重點保護文物。 ……[詳細]
東四清真寺
  東四清真寺又稱法明寺。在東城區東四南大街,寺坐西朝東,有供禮拜的大殿、南北講堂、水房、圖書館等,面積1萬余平方米,大殿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三座拱門上刻庫法體阿拉伯文《古蘭經》-,刻工精美,殿后的窯殿為穹窿頂結構,院內樹木蔥蘢,寧靜肅穆。寺內文物圖書薈萃,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建宣禮樓(清光緒末年毀記)上的銅頂;萬歷七年(1579年)“清真法明百字圣號”碑,碑陽刻漢文,記敘穆罕默德事跡,碑陰為阿拉伯文,中間刻“理本無極”四字;還有各種版本的《古蘭經》,其中一部元代手抄本,文字工整清秀,保存完好,現為伊斯蘭教協會會址,也是穆斯林進行禮拜、聚禮和節日會禮的地方。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南大街13號電話:010-87778755開放時間:全天……[詳細]
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是北京最長的胡同,總長約3公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每個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巷子,北京管這些巷子叫“胡同”,始建于元代。幾百年來,這些胡同就像血管一樣與北京人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在北京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賽牛毛,這句俗語廣為流傳,可見北京胡同的密布情況。現如今,這些歷史悠久的老胡同里每天都上演著北京人的故事,記載著千年古都的歷史變遷。東交民巷誕生于13世紀末,那時候江南糧食要通過大運河運到元大都,是在這里卸放,所以這條巷子在當時稱為“江米巷”,永樂十八年,朱棣遷都北京,這條“江米巷”就成了城里的一條長街。這是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在舊中國時這里是使館區。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類型:特色街區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宣武門天主堂
  宣武門天主堂坐落在宣武門內,是北京的第一座教堂,為明萬歷年間,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利瑪竇獲準在北京傳教時所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當時任欽天監的德國人湯若望在教堂舊址重建,因位置在北京城南,俗稱南堂,為清代北京耶穌會人士的活動中心。此堂現為中國天主教會使用。景點位置北京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41號……[詳細]
255、五道廟
五道廟
  五道廟在宣武區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殿,內有明代萬歷年間兵部尚書王象乾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宣武龍脈交通之地,故于廟側建玉帝行宮,率諸神以鎮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說法是諸宦官為魏忠賢所建,以祈福安。……[詳細]
萬壽西宮
  萬壽西宮位于宣武區白紙坊東街甲29號,占地面積4.7公頃,是北京市第一座老年公園。萬壽西宮原為明代關帝廟遺址,現仍有遺留的廟堂建筑和碑刻,為保持原有古建風格,并體現老年公園特色,公園特開辟了以遺留建筑為主的景區,如“綠竹園”--老年活動中心;“沁芳園”--京韻風俗、觀賞花鳥之地;“保健疏林”--老年門球場所等。在此基礎上,公園還為突出康樂主題,在東、南兩門各建造了一組不同風格的仿古牌樓,背面的題字分別為“長樂永康”“晚晴”。并修建了“童趣樂園”“露天舞池”“疏林大草坪”和“練功區”等景點,并聘請書法名家為景點題匾、撰聯,處處洋溢著一種文化氣氛。 ……[詳細]
北京天寧寺塔
  北京天寧寺舍利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通高57.8米。磚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臺上。大平臺上是兩層八角形平臺塔基,塔基上為雕有蓮花、獅頭、佛佛、力士等雕刻的蓮花座。蓮花塔座上為高大的塔門層,塔門層以上為十三層密檐塔層。塔一般為“七級浮屠”,十三層為最高級別,一般為皇家特許。天寧寺塔上過去每層還懸掛有銅塔鈴,迎風作響,悠揚悅耳,聲聞數里,到清代銅鈴漸落。1988年1月,天寧寺塔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塔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據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考證,天寧寺塔的建造年代為遼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天寧寺塔塔高57.8米,為八角十三層檐密檐式實心磚塔。整體結構自下而上為:基座、平座、仰蓮座、塔身、十三層塔檐、塔頂、寶珠、塔剎。基座呈八角形,分為上下兩……[詳細]
陽平會館戲樓
  陽平會館戲樓位于崇文區西北部,前門外小-同。會館始建于明代,后幾經修葺。戲樓后建和改建于清乾隆年間,雄偉狀觀,系一座12檁卷棚前后雙步廊懸山頂。戲樓內部,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看臺分兩層,二樓正對戲臺,是卷棚頂前軒式的官廂,兩側亦為看臺,可放桌凳。看臺護欄有雕花欄板的望柱,四角都設有樓梯,供人上下。樓下場地蹭為方池,放置方桌、長凳,是一般看客的坐席。戲臺平面近方形,突出于場內,呈前軒式,前有臺柱一對,上有廊廡,戲臺分上下3層,上有通口,下有坑道,可設置機關布景。在戲樓兩側的墻壁上繪有壁畫,設有審龕,供祭祀神祖之用。面對戲臺的后壁嵌有石刻四塊,記載會館建置沿革的歷史和重修情況。由于風化和人為的嚴重破壞,大多數字跡不清,只能辨認“陽平”和部分字跡。原戲樓內高懸巨匾數塊,現僅存墨地金字木匾兩方,其中……[詳細]
大公主府
  大公主府原位于東城區,在同治八年時改為咸豐皇帝女兒榮安固-主府邸,后轉賜給榮壽固-主,因榮壽公主是恭親王長女,所以是“大公主府”。那為什么恭親王的長女一不叫“郡主”,而是稱為“公主”呢?因為慈禧太后很喜歡恭親王這位女兒,所以收為了養女,因此自然就成了“公主”。1985年大公主府被遷到了密云縣白河郊野公園,分門殿、正殿、寢宮門、寢殿、后罩樓五進院落。……[詳細]
北京江西會館舊址
  江西會館舊址位于宣武門外大街。長城風雨衣公司址。原有四合樓、戲臺等。民國年間蔡鍔、陳師曾等著名人士的追悼會在這里舉行。1916年為反對擴大天津法租界,全國公民會在這里成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精品激情乱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