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東城區旅游

東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立于2000年,位于東直門北大街清水苑社區內。目前展館共有三個展廳,第一部分:艱苦創業,勵精圖治;第二部分:清泉悠悠鑒古今;第三部分:改革開放后的蓬勃發展。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隸屬于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是北京第一座由企業自籌資金建成的博物館,目前已經成為“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所在地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的位置,博物館的主建筑就是原來的蒸汽機房(蒸汽機房投產于1910年,高12米,面積600多平方米,裝有臥式雙動活塞往復式蒸汽機兩臺,驅動兩臺水泵,功率441.6千瓦,日配水能力1.87萬立方米。水廠內經過消毒的水就是從這里的機泵泵入水塔,再靠重力流送到管網里。)。除了這個汽機房,我們還能夠在這里看到東直門水廠其他一些近百年歷史的建筑及設施……[詳細]
五道營胡同
  五道營胡同明朝叫武德衛營,清代訛稱。名字現在雖已面目全非,但也是因駐扎軍隊而得名的。五道營胡同在這條胡同里有很多有意思,很有情調的特色餐廳、咖啡館、小店,店后身兒就是大雜院和民居。早上可以看到穿著拖拉板,端著搪瓷大碗出門買豆腐腦的大媽。晚上可以見到穿著時尚的文藝青年。胡同里,老外蹬著自行車自由的穿梭其中,孩子們在沙子堆上刨坑嬉戲,趕巧了還能聽到“磨剪子嘞……鏹菜刀!”的吆喝聲。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五道營胡同67號西門類型:特色街區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詳細]
北京珠市口教堂
  珠市口教堂是美以美會(衛理公會)在北京創設的一座基督教堂,也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幾座基督教堂之一。珠市口堂位于東城區前門大街129號,即廣安大街和前門大街兩條繁華路段的交匯處。這座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衛理公會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第一座。1923年建成。該堂具有簡易哥特式風格外貌。珠市口堂從建堂一開始就有中國牧師主持。從1926年開始珠市口教堂推行自養,但繼續通過美以美會(衛理公會)華北年議會接受美國差會的津貼。珠市口教堂1958年北京基督教新教各宗派教堂實行聯合禮拜,60余座教堂中保留了4座,珠市口教堂是其中所謂的基督教南堂。南城其它各教派教堂信徒都被歸并該堂。1966年文革開始,珠市口堂-停止活動,1980年以后恢復開放。1921年該堂進行了擴建,基本形成了今天……[詳細]
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坐落在國子監街東口牌樓下10米處,是全國第一家以民間雕刻為主題的民辦博物館,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撿來的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博物館成立于2001年10月,舊址位于位于宣武區琉璃廠東街14號,2008年7月12日遷址到雍和宮對面重新開館。李松堂先生收藏曾被北京拆除的民居上的雕刻,門當、屋脊、瓦沿、影壁、門礅……數千件。展品主要分為石雕、磚雕、木雕3個部分,有上自春秋時代的羅鍋瓦及秦磚、漢瓦,下至明、清、民國年間,其品種國家博物館多未曾收藏。松堂齋民間博物館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坐落在國子監街3號院,是著名收藏家李松堂(李偉)先生私人開辦的。收藏品共有從秦磚漢瓦到明清年間的石雕、木雕、磚雕、民間建筑構件、裝飾件和室內擺設、家具等千余件。包括春秋時代雙魚圖案的瓦;秦磚、漢瓦;元、明、……[詳細]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博物館位于北京東長安街主干線北側,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作為以婦女兒童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以收藏、展覽和研究婦女兒童類文物,促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和為廣大婦女兒童服務為主旨。目前,博物館已收藏各類藏品近3萬件。首期展出大量與婦女兒童生產生活有關、最具婦女兒童特色的實物、圖片、文化藝術作品。豐富的文物藏品和全面的陳列展覽,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婦女兒童的生存狀態、地位變化、文化習俗、杰出人物和社會貢獻,構成一幅縱貫五千年歷史,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各個領域的婦女兒童社會和家庭生活全畫卷。對于希望了解歷史變遷中的中國婦女和兒童的女性觀眾、青少年觀眾和各界觀眾,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是百科全書;對于婦女兒童工作者和關心婦女兒童事業的人士,中……[詳細]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國話劇團體。戲劇大師曹禺是這個劇院的首任院長。近50年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和我們的首都一樣,走過了輝煌的歷程。老舍的名劇《龍須溝》是她的奠基之作,不久又接連演出了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及郭沫若的名劇《虎符》。到建國十周年時,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出風格已基本形成并一舉推出《茶館》、《蔡文姬》、《駱駝祥子》、《伊索》等八臺大戲向國慶獻禮,這在當時的京城是獨一無二的。與此同時,以焦菊隱、歐陽山尊、刁光覃、于是之、辛純、宋垠等為代表的幾十位導表演藝術家和舞臺美術家也隨之蜚聲祖國大江南北。兩年后,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帶著五臺大戲南下上海,演出轟動了整個華東。北京人藝劇院受到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隱的精心培育,并擁有舒繡文、于是之、英若誠等一……[詳細]
北京成賢街
  國子監街,在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是一條東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賢街”,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又稱國子監胡同。是北京城內現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它那巍然聳立的牌樓,夾道的老槐樹,亭亭如蓋的綠蔭籠罩的古老房屋都體現了老北京街道的面貌。還有,成賢街是條很有文化底蘊的街,占盡了金陵的“文氣”。六朝時期這里是宮苑的所在,文人學士為討皇帝的習好,終日與被冊封為“大學士”的宮女醉生夢死,被唐代大詩人李商隱譏諷為“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廢才”,落下千古笑柄。成賢街街上共有四座過街牌樓,街東西口各一座,橫額上題“成賢街”,國子監左右各一座,橫額上題“國子監”兩側路北均有石碑,用滿漢文鐫刻“文武-到此下馬”。……[詳細]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是中國國家級“行業龍頭博物館”,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內藏數千件文物和郵票,該博物館于2007年8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立于北京市東長安街建國門貢院6號,擁有4層共7500平方米的展覽大廳、6000平方米的文物庫房和近萬件郵政文物、數億枚中國郵票(包括香港郵票和澳門郵票),以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發行的有特色、觀賞性強的郵品等藏品。博物館設有“原始通信”、“古代郵驛”、“近代郵政”、“當代郵政”、“郵票展廳”、“特展區”、“珍寶館”等7個主要展區。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四層的展覽大廳向觀眾近距離地呈現了數千枚遴選的方寸郵票、數百件精選的郵政文物、數十幅經典的郵票原圖以及珍罕的舉世聞名的鎮館之寶。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全面、系統、權威、形象地再現了我國3000多年的郵驛郵……[詳細]
紫禁城角樓
  紫禁城角樓是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筑,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歐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龐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稱做九脊殿。中層采用“勾連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檐為一環半坡頂的腰檐,使上兩層的5個屋頂形成一個復合式的整體。由于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檐角秀麗,造型玲瓏別致,成為紫禁城的標志,使人驚奇,贊嘆與敬仰。在紫禁城中,共有四城門,南面的午門,還有東華門,西華門和北面的神武門,整個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周圍環繞著10多米高的城墻和50多米寬的護城河.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個玲瓏奇巧的角樓.這些玲瓏多姿,絢麗多彩的角樓,為明代建筑,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角樓的平……[詳細]
230、黃寺
黃寺
  黃寺位于北京安定門外黃寺大街,因有東西兩個黃寺,所以也叫雙黃寺。東黃寺又名普凈禪林,建于清順治八年,是為治佛腦木汗所建。西黃寺建于順治九年,五世當年來京時就住在這里,后辭歸。乾隆四十五年,班禪額爾德尼六世來京,西黃寺便成了他的安禪之所。……[詳細]
231、皇史宬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皇史宬
  皇史宬也稱表章庫,是明清兩代皇家檔案館,距今已有460多年歷史。地處北京天安門東邊南池子大街南口,占地面積846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皇史宬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7月,嘉靖十五年7月建成,是我國現存最完好的皇家檔案庫。“宬”的是指古代用于藏書的屋子,皇史宬為整石雕砌,殿內大廳無梁無柱,地面有1.42米高石臺,上面排列著150多個外包銅皮雕龍的樟木柜,名為“金柜”。皇史宬整體建筑裝具設計完美,功能齊全,可防火、防潮、防霉、防蟲,確保珍貴典籍免受損壞,極宜保存檔案文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池子大街136號類型:博物館圖書館歷史建筑開放時間:現已經不對外開放……[詳細]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原鐵獅子胡同)。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賜第。和敬公主(1731—1792)系孝賢純皇后所生。乾隆十二年嫁蒙古科爾沁部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門、正殿、后寢、后樓和東西配房等附屬建筑。公主的墓地建于朝陽區東壩城內。公主的后人曾受封為貝子,所以和敬公主府又稱達貝子府。民國后成了北洋軍閥政府陸軍部所在地,現為和敬府賓館,中路主要廳堂均保存完好,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該府原為清代乾隆皇帝的三女兒和敬公主出嫁時的賜第。因和敬公主-為固-主,故該府的規制是與親王府相同的固-主府。即:正門五間、啟門三間、正殿七間、翼樓各九間、后殿五間、后寢七間、后樓七間。后因府主世降一等襲爵,已不具備“親王”身份,遂將府門由五間改為三間,主要建筑上……[詳細]
北京貢院
  貢院,是古代會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貢,就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貢獻給皇帝或國家的意思。貢院最早始於唐朝。現存有江南貢院、北京貢院、定州貢院、川北道貢院等遺址,其中江南貢院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最為出名。貢院在建國門內大街路北,有一座中國社會科學院大樓。它附近的胡同還分別名叫“貢院東街”、“貢院西街”和貢院頭條、二條、三條等。原來這里就是北京古代的考場——貢院。景點位置北京東城區貢院西街……[詳細]
保利藝術博物館
  保利藝術博物館于1999年12月建成,是我國大陸首家大大型國企興辦的博物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是保利藝術博物館的宗旨,搶救和保護流散在海外的國寶文物。保利藝術博物館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青銅器和石刻,展品大多是多海外搶救回來的,一部分展品屬于精品、絕品和孤品,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其中“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珍品陳列”展出了100余件(組)青銅器精品,體現出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發展歷程和獨特魅力,而“中國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陳列”有40余件精品石刻造像,展示出中國佛教藝術風采。保利藝術博物館已被譽為“中國大陸最具現代水平的博物館之一”,已躋身于中國注明博物館行列。100多年前遭到列強掠奪的三件圓明園國寶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被保利集團搶救回國,激發了國人和海外華人的愛國熱情,并引起了廣泛好評。國寶回國……[詳細]
海柏胡同
  在宣武門外大街的校場口路東,過去有一條很著名的東西向胡同叫海柏胡同。它所以有名,是因為在胡同里曾住有兩位清代的文化名人:一位是清康熙年間《日下舊聞》的作者朱彝尊;另一位是孔子的后人、劇本《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胡同最早有一座明代古剎海波寺,所以又叫海波胡同。得名為海柏胡同是緣于海波寺內有很多明代古柏,人們習慣將海波寺叫海柏寺,胡同也就隨著叫海柏胡同了。這條胡同在清代時曾有不少文人居住,故在兩側的四合院內多有紫藤,“古槐、紫藤、四合院”成為海柏胡同的別樣風情。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海柏胡同尚在,海波寺亦存(盡管早已變成民居大雜院),其紅墻古建仍能看出一些原來的風貌。朱彝尊(1629——1709年)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康熙十八年開科入選,因他的知識淵博,深受康熙的賞……[詳細]
北京胡同
  來北京旅游的游客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北京的胡同在哪里。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區;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北京有多少……[詳細]
237、后海
后海
  后海是指前海、后海、西海三塊水面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后三海。后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后海,是歷經千年的什剎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閑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著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人們來這里只為了,這里依然能夠聽到秋日里清脆的蟲鳴,依然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說是“海”,其實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是舊時皇家獨享的一泓清池。后海地處北京市中心,距天安門僅有四、五站地,與著名的北海一水相連,與景山、故宮遙遙相對。沿海走著走著,……[詳細]
238、前門大街 AAA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歷史上的五次修繕第一次——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修繕原因:京師大地震,包括前門大街、城門樓在內的民居70%-80%都被震塌。第二次——1900年,修繕原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期間,前門大街被燒毀。第三次——上世紀20年代,修繕原因:一戰后,民族工商業蓬勃發展,而西方處于大蕭條時期。(人們印象中的前門大街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第四次——上世紀70年代,修繕原因:商業發展起來之后,大街上蓋了很多大型商廈,如億龍大廈、奧尼爾商店、全聚德烤鴨店等。由于廣告牌林立,幾乎看不到前門大街原來的樣子,當時老房子已破舊不堪但未能及時修復。第五次——始于2007年5月。滿懷熱情與期待,再過28天,-就正式開幕了。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也在精心梳理著自己的妝容,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許多老北京人說……[詳細]
文昌帝君廟
  文昌帝君廟是北京五壇八廟之一,位于北城帽兒胡同,又名文昌梓潼廟。文昌宮,又稱文昌廟,文昌帝君是文昌星與梓潼帝君合而為一的文教之神,文昌星和梓潼帝君都被道教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將兩者合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故稱文昌帝君,文昌廟建于元順帝至正年間,清代嘉慶六年(1801)曾大修,文昌廟有山門、鐘鼓樓、魁光殿、桂香殿(祭文昌帝君)、御碑亭;還有關帝殿、財神殿、大悲殿,總計全廟大小殿堂樓屋89間,每年春秋二祭(春祭在二月三日,相傳是日為文昌帝君生日),規模儀禮如關帝廟。文昌廟原來只有道士,后遂以和尚為首,廟內和尚屬佛教華嚴宗(賢首宗),辛亥革命后,文昌廟停止祭祀活動,廟址前半部現為帽兒胡同小學。 ……[詳細]
清總理衙門
  中國晚清主管外交事務、派出駐外國使節,并兼管通商、海防、關稅、路礦、郵電、軍工、同文館、派遣留學生等事務的中央機構。初稱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或譯署。咸豐十年(1860)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北京條約》后,對外交涉事務增多。次年1月,恭親王奕訢、大學士桂良、戶部左侍郎文祥奏請在京師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接管以往禮部和理藩院所執掌的對外事務。經咸豐帝批準,于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由王大臣或軍機大臣兼領,并仿軍機處體例,設大臣、章京兩級職官。有總理大臣、總理大臣上行走、總理大臣上學習行走、辦事大臣。初設時,奕訢、桂良、文祥3人為大臣,此后人數略有增加,從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其中奕䜣任職時間長達28年之久。大臣下設總辦章京(滿漢各兩人)、幫辦章京(……[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少妇按摩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 日韩在线视频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