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安徽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1、
陳山遺址
[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區
]
宣城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追溯到史前時期。向陽鎮陳山舊石器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證明,早在60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宣城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陳山位于宣城市區南15公里,向陽鎮夏村行政村趙邊村民組,東經118o2,北緯30o53。遺址東距水陽江約1000米,西南群山起伏,北為平原綠地。陳山遺址處于一條西南東北走向隴崗的東北端,是黃山山脈的余脈,頂端海拔45米,相對高度25米,當地人稱之為陳山,亦稱老龍…
[詳細]
2、
傅莊遺址
[
安徽省
亳州市
譙城區
]
傅莊遺址位于亳州市譙城區城西傅莊村北側,遺址沿渦河南岸分布,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從北段被渦河水沖刷斷壁而觀,文化層堆積約5米,表面采集的標本有:蚌刀、鬲足、鼎足及黑、灰陶片等生產、生活用具,是一處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3、
石山孜遺址
[
安徽省
淮北市
烈山區
]
石山孜遺址位于烈山區古饒鎮石山孜村,遺址南依石山,山上純石無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圍較為低洼,大雨過后,積水呈現護山河狀。據清光緒《鳳陽府志》記載:“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圍上一里許,純石無土,介然獨峙,層層迭起,嵌空玲瓏,如雕如畫。”故老鄉傳此山為天庭中的神仙楊二郎擔山時掉下的扁擔楔子,又稱為“飛來峰”。1984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石山孜遺址被文物部門發現。遺址處于石山的北側,中間有一…
[詳細]
4、
紅墩寺遺址
[
安徽省
六安市
葉集區
]
紅墩寺遺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淮河之南。該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到西周不同時期的堆積。盡管地表散落有新石器時代和西周時期的遺物,但我們選擇的采樣點卻未見西周時期的文化層堆積。根據采集到的新石器時代陶片觀察,其陶器以紅陶為主,有泥質、夾蚌和夾炭陶,火侯不一,應有早晚的差別。該遺址曾進行過試掘,發掘者認為第一期文化比侯家寨上層階段略早,相當于侯家寨遺址早晚之間的階段,距今約6000年,如若是,則…
[詳細]
5、
石梁土城遺址
[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長市
]
石梁土城遺址呈長方形,地勢高突。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磚瓦。分別屬于商、周、漢、六朝、唐、宋等各個時期。城址附近出土過完整的陶器。1961年省文物工作隊曾實地勘察。明嘉靖《天長縣志》載:“縣之西三十里有石梁城,城在河南,后周所筑置石梁郡者,遺址存焉”。石梁城址原為一商代遺址,后周建城。該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0年9月,被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5月,被定為安徽…
[詳細]
6、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
[
安徽省
蕪湖市
南陵縣
]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的南陵縣和銅陵市境內,是一處西周時期至宋代的銅礦及冶煉遺址,年代為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1279年。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發現于1984年,整個遺址區的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遺址區內發現有冶煉、采礦遺址近百處。在其中的4處遺址內,還發現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時期的煉銅礦豎爐,漢唐時期的地下采礦場,唐宋時期的礦石焙燒窯、圓形煉銅地爐等重要遺跡。出土有冰銅錠、銅器…
[詳細]
7、
古昭關遺址
[
安徽省
馬鞍山市
含山縣
]
古昭關遺址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兩峰對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宋名將張浚曾在此依山筑城,抗擊金兵,取得重大勝利。關隘原建于兩山谷口北坡,全系青石砌成。南口門頭石上刻“昭關”二字;北口刻“吳頭楚尾”四字。關洞拱形,徑深約七米,寬約三米,關拱最高點距地面約四米。關頂上建有“伍相祠”。據《含山縣志》記載,此祠建于明…
[詳細]
8、
霞間窯址
[
安徽省
宣城市
績溪縣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績溪縣華陽鎮霞間村南,已發現五處:姑嫂塘、對面窯、栗樹下、陳家灣和黃金坦,為古代窯群。霞間窯開創于五代,面積8000平方米,均豎向修建在土丘上,屬龍窯系。文化堆積層1—2米不等。其產品種類繁多,以瓷器為主,也有少量的陶器。瓷釉分青瓷和黑瓷兩種,施釉均勻,色澤晶潤,有細碎開片。胎色深灰,胎質堅密。器型有碗、盤、盞、缽、執壺、油壺、花瓶等。花紋裝飾以素面為主,一些碗、盤口沿刻成葵花…
[詳細]
9、
清流關
[
安徽省
滁州市
瑯琊區
]
清流關位于滁州市西郊12.5公里處的關山中段。為古代重要關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陸續有所擴建。此關形勢險峻,深10余丈,用塊石壘砌關洞呈拱形,現基墻尚殘存2米以上。南唐置關口以御北師,關洞呈拱形,深十余丈,巨磚塊石壘砌,氣勢雄偉。關洞門額上嵌石刻:古清流關、金陵鎖鑰等。清流關昔為南北交通必經之道,號稱九省通衢,歷為兵家必爭之地。…
[詳細]
10、
萬牛墩土墩墓群
[
安徽省
蕪湖市
繁昌區
]
萬牛山土墩墓群位于繁昌縣東南平鋪、新林兩鄉,與南陵縣家發鄉分布的土墩墓群連成一片,為另一片西周至春秋的士著公共墓地,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墓葬為平地掩埋,堆土壘墓的葬俗為吳文化特征之一。出土文物有印紋硬陶罐、紡輪,原始青瓷豆、罐,青銅蓋罐、鼎、劍等,與湖熟文化晚期遺存相同,反映了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面貌,是研究吳越文化的重要資料。…
[詳細]
11、
周瑜墓
[
安徽省
安慶市
宿松縣
]
周瑜墓原址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匯口鎮,后因桑落洲崩岸,搬遷到了宿松縣圭山。明代解縉考證周瑜墓在安慶宿松,出自《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慶宿松”,《文毅集》有詩曰“皖水青林繞墓田”。北宋司馬光《五代史記》“瑜葬宿松,即墓為祠,子孫居其旁者,猶數十家”。明代解縉《吉州周氏考》“考其陵墓在今之安慶宿松”,《文毅集》有詩曰“皖水青林繞墓田”。公元208年,周瑜曹操會獵于赤壁,火燒赤壁最終改寫了中國…
[詳細]
12、
鄭之珍墓
[
安徽省
黃山市
祁門
]
鄭之珍墓系明代劇作家鄭之珍夫婦的合葬墓,墓建于明萬歷壬子(1612),位于渚口鄉清溪村西北三里的圣堂塢山坡上,依山面水,座西朝東,整個墓地呈橢園形,直徑長14.7m,寬8.7m,占地142.6㎡。整個墓地分墓冢、祭壇、拜臺三部分,墓冢直徑4.4m,寬4m,墓冢后靠墻圍處有高1.47m,寬0.64m,墓碑一塊,陰刻碑文“明癢生高石鄭公諱之珍夫婦墓”冢前祭壇及二級拜臺,益附臺階,可拾級而上,皆用碎石片…
[詳細]
13、
劉大櫆墓
[
安徽省
銅陵市
樅陽縣
]
劉大櫆(1698—1779),字才甫,號海峰,副貢,晚年曾在黟縣任儒學教諭。善為古文,師事方苞,劉大櫆承上啟下發展了桐城派的文論,為姚鼐所推崇,“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該墓位于樅陽縣金社鎮向榮村張家莊東側的張家大洼山半腰劉氏先瑩之左,俗稱“劉家笤箕地”。墓地坐東北朝西南,東臨楓樹沖,西俟湯家山,北接鶴樹嶺,南望白蕩湖,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由墓冢、墓碑、墓壙、拜臺和擋土墻構成,其中青石墓碑立于墓冢之…
[詳細]
14、
梅文鼎墓
[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區
]
梅文鼎墓位于宣州區峰山鄉柏枧村的獨山。墓地似荷花瓣狀,墓前恰有一池塘叫荷花塘,塘內長滿蓮荷。墓家為圓形,高2.4米,直徑12.2米,坐西向東,南、西、北方筑橢圓形羅圍護堤,高0.6米,周長21.4米。…
[詳細]
15、
姚瑩墓
[
安徽省
安慶市
桐城市
]
姚瑩墓,位于龍眠山腹地雙溪村小河口“姚家墳山”,系夫婦合墓。墓地面積108平方米,冢高0.8米,座東朝西,面向陰山。墓前沿山勢陡坡,以亂石砌成三級拜臺,每級高1米,冢后環以亂石墓壙,中嵌墓碑,高1米,寬0.6米,為同治元年所立,楷書陰刻:“皇清誥授通議大夫廣西按察使姚公石圃先生墓”。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姚瑩(1785—1853),字石圃,號明叔,晚號展和,又號幸翁。桐城人。著名的愛國思想家,桐…
[詳細]
16、
皋陶墓
[
安徽省
六安市
金安區
]
皋陶墓位于安徽六安城東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側15米處,東北35米處為皋陶祠舊址。皋陶被孔子列為上古“四圣”之一。《史記·索隱》載:“六安國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國”,故六安有皋城之稱。皋陶墓為圓形土冢,周長97米,高6.2米,墓頂平面直徑4米,上有黃連木一棵,形同華蓋,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吳坤修手書“古皋陶墓”碑刻一塊,碑高1.82米,寬0.92米。1981年公布為六安縣重點…
[詳細]
17、
杏花村古井文化園
[
安徽省
池州市
貴池區
]
晚唐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詩,唱出了一個聞名千古的杏花村。杏花村,因詩而得名,這里是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文化古跡,是安徽池州城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古井文化園位于池州市城西的杏花村,是在杏花村古井遺址基礎上建成的旅游景點。園區占地面積約13520平方米,主景區由黃公井院、釀酒坊、杏花亭、村志館、煥園等組成。園區風格樸素、典雅,園內廣植花草、杏樹成林、溪流縱橫,仿唐建筑錯落有致,古戲臺…
[詳細]
18、
懷遠禹王宮
[
安徽省
蚌埠市
懷遠縣
]
禹王宮在安徽懷遠縣東南涂山之頂。史載:“禹會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廟始建于唐之前,具體年代不詳,元大德年間”學正吳文魁《重修禹王廟記》云:“涂山嚴嚴氣象,禹以神功靈德,廟食此山,其來久矣,唐大臣狄梁公(仁杰),天下正人也,毀諸淫祀二千七百余所,而禹廟巍然獨存。”廟原有三進,現尚存二進,院內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圍,拔地而起。西北有了望臺,登臨其上,渦、淮波涌…
[詳細]
19、
漁梁壩
[
安徽省
黃山市
歙縣
]
漁梁壩位于安徽省歙縣漁梁,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稱為徽州的都江堰。據考證,早在唐宋年代,人們就曾在此壘石為壩,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有明萬歷三十三年修壩記事碑可考。設計結構漁梁壩可蓄上游之水,緩壩下之流。無論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壩長138米,底寬27米,頂寬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堅石壘砌而成,每塊石頭重達噸余。它們壘砌的建筑方法科學…
[詳細]
20、
偉溪塔
[
安徽省
黃山市
祁門
]
偉溪塔身六邊形,外觀5層,平面直徑5.66米,高23.1米。塔內無樓層,中空,一望到頂。塔身內外鑲嵌佛象磚共400余塊。此塔蒼勁粗獷,莊重古樸,建于北宋,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第1頁]
[2]
[3]
[最后一頁]
[下一頁]
全国地名搜索
重點關注
·
安徽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安徽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鄭州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市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優質服務景區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氣景區
·
青海省首批省級生態旅游景區
·
黑龍江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3号
粤ICP备13001937号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制服中文2021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点击进入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