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1、
神山頭古文化遺址
[
江蘇省
南京市
江寧區
]
神山頭古文化遺址位于江寧區江寧鎮陸郎,時代為新石器。江寧陸郎神山頭古文化遺址位于陸郎集鎮南(鄉政府門前)。遺址長110米,寬55米,高出地面8米。現四周用石塊砌成高4米護坡,西北臨大街建有門樓,初具規模。1951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工作隊于縣境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并確定神山頭為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古人住地遺址。這一遺址被確定為“臺型遺址”。神山頭古文化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2、
程橋大墩子古文化遺址
[
江蘇省
南京市
六合區
]
南京大墩子古文化遺址為典型臺形遺址,高15米,面積8000平方米。是六合縣程橋鎮東北2.5公里羊山村一商周古文化遺址。距六合縣城9公里。1984年8月,南京博物館、六合文委會及南大地質系聯合對大墩子進行過調查,并采集了大量石器、陶片和貝殼等文物,經驗證為商周時代遺址,是滁河水系重要的古文化遺址。1992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南京市博物館在大墩子布5x5米考古探子8個,面積200平方米,對大墩子…
[詳細]
3、
鐘山定林寺遺址
[
江蘇省
南京市
玄武區
]
鐘山定林寺遺址位于玄武區鐘山風景區,時代為六朝。鐘山定林寺按其所處地勢分,可稱上定林寺和下定林寺,上定林寺因有著名文學家劉勰在此寫就中國第一部文學評論專著《文心雕龍》而名聞天下。南朝時期的齊、梁時代,著名文學家劉勰在當時的首都建康(今南京)東郊的鐘山定林寺生活了20余年,借助定林寺豐富的藏書,潛心學習和研究,最終完成了文學理論巨著《文心雕龍》。數年前,在劉勰祖籍山東莒縣和其出生地江蘇鎮江都建立了相…
[詳細]
4、
南唐城墻遺址
[
江蘇省
南京市
秦淮區
]
南唐城墻遺址位于秦淮區江寧路東側,時代為南唐。南唐城墻遺址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5、
南京崇正書院
[
江蘇省
南京市
鼓樓區
]
南京崇正書院位于清涼山東麓,與掃葉樓遙遙相望。,為清嘉靖年間督學御史耿定向講學所筑。又相傳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禪。書院于1980年修復。為清嘉靖年間督學御史耿定向講學所筑,又相傳地藏王肉身在此坐禪。這里原是明代戶部尚書耿天臺(字定向)在南京做督學御史時(約1544年)修建。耿曾在此講學,死后書院被毀,耿的弟弟把書院改為祠堂。后來清代一位叫展西的和尚又把祠堂改成了寺廟。 書院依山勢分為三進,一殿與二殿…
[詳細]
6、
南京泰山廟
[
江蘇省
南京市
浦口區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泰山街道泰西路宣化山泰山寺泰山廟始建于明初,原名“東岳廟”,人們習慣稱之為泰山廟,它起先供奉的是“東岳大帝”,即道教泰山神黃飛虎。傳說黃原為殷紂王的臣子,后受-而投奔周武王,在討紂戰爭中卓立戰功犧牲生命,被姜子牙封為東岳大帝,總管人間吉兇禍福。傳說黃有個女兒,人稱泰山0碧霞元君,能為人間帶來眾多福址,泰山廟后又供奉她的神像。受佛教影響,泰山廟從原先的道教場所逐步轉變為以供奉…
[詳細]
7、
湖神廟遺址
[
江蘇省
南京市
玄武區
]
湖神廟遺址位于玄武區玄武湖公園梁洲,時代為明代。湖神廟遺址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公園梁洲(蓮萼洲)西部,其前身傳為明洪武時為紀念一毛姓老人而建的神祠(俗稱“毛老人廟”),原廟毀于清咸豐至同治時期的太平天國戰火。同治十年至十一年(1871-1872年)由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下令重建,光緒四年(1878年)再次擴建,建筑群坐西向東,主要建筑包括湖神殿、觀音閣、大仙樓、賞荷廳和湖心亭等,院內有…
[詳細]
8、
程橋東周墓葬群
[
江蘇省
南京市
六合區
]
程橋東周墓葬群位于六合區程橋鎮長青村,時代為東周。六合程橋東周墓,是程橋長青村、陳崗組高崗上一處東周時代古墓葬群。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館,分別于1964年7月和1972年1月及1988年元月對該墓葬群中的1、2、3號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清理,出土了大量藝術、科學、歷史價值很高的青銅器和鐵器:(一)1964年7月由南京博物館在程橋中學內清理,定為1號墓,出土世界最早的生鐵、九件一套的直鈕編鐘和鼎、尊…
[詳細]
9、
李家村失考墓
[
江蘇省
南京市
高淳區
]
李家村失考墓位于高淳區固城鎮蔣山村,時代為唐代。李家村失考墓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發生中國“人鬼0-”傳奇的雙女墳。雙女墳其實是漢代墓,傳說兩位美若天仙的姐妹,因不滿長輩包辦婚姻,投水自盡,死后同葬于荒郊,故稱雙女墳。之所以到了唐代,盛名達到頂峰,是因為雞林(今韓國)人崔致遠,在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作為溧水縣尉,慕名到固城鎮境內的花山和金山游山玩水。當晚崔致遠居住的招賢館,離雙女墳不遠;聽了兩…
[詳細]
10、
福清公主墓
[
江蘇省
南京市
雨花臺區
]
福清公主墓發掘于南京市雨花臺區鄧府山,現位于雨花臺區鄧愈墓園內,俗稱“八公主墓”,是中國發現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結構復雜、規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福清公主墓的發掘和保護對研究明代皇族喪葬禮俗、建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1998年,發現明朝福清公主和其子駙馬舍人張克俊的墳墓。2000年,經專家和南京市文物局決定,福清公主墓易地重建。2003年,公布為“雨花臺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南…
[詳細]
11、
南京高座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雨花臺區
]
高座寺位于南京城南中華門外的雨花臺。始建于東晉初年,原名為“甘露寺”。據《金陵梵剎志》記載,東晉初年,西域沙門尸梨密多羅南渡來游建康,為丞相王導所敬重,于是在該寺講經說法。由于他講經時坐在高處,被人尊稱為“高座道人”,時人于是也以“高座”為寺名。另一說法,高座道人后卒于建康,并葬于該寺,元帝為其樹塔建冢,于是該寺改名為高座寺。粱代初年,寶志禪師在此主持,有云光法師在此坐山巔說法講經,僧侶五百余人,…
[詳細]
12、
南京龍泉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雨花臺區
]
南京龍泉寺 南京龍泉寺“龍泉古苑”是經國家發政部批準的永久性塔陵。整座塔陵首期占地五十畝。依山傍水,寬暢陰陽,密林如煙,芳草茂盛,祥鳥香花云集,以其自然誘人的風景而馳名中外,可謂靈山翠薇,天日同光,匯集了無盡的地氣和靈氣。龍泉寺塔陵地處南京市南郊風景區將軍山和韓府山之間,緊鄰牛首山和“南唐二陵”。是歷代帝王將相及諸多仁人志士看好的風水寶地。龍泉寺歷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由唐代高僧鶴林素禪師募捐而建…
[詳細]
13、
南京靈谷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玄武區
]
靈谷寺是由一個寺廟建筑、國民革命將士公墓和靈谷公園組成的風景名勝區。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們還是籠統的稱為靈谷寺。靈谷寺地處紫金山東南麓,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時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時,其周圍大小寺院已達70多所。到了明代,這些寺院歷經滄桑,大部分被毀,只有南麓獨龍崗一帶的蔣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數幾座保存完好。靈谷寺前身就是處于獨龍崗的開善寺,南朝天監十三年(514年)梁武帝為埋…
[詳細]
14、
定山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浦口區
]
定山寺[浦口區珍珠泉風景區大頂山下·南朝梁·市文物保護單位]梁天監二年(503),梁武帝為高僧法定建精舍,敕名“定山寺”。據《江浦埤乘》記載:“定山寺,……四周山繞,南辟如門,與雉堞樓櫓掩映相望,禪宗始祖達摩北上少林時曾在此駐錫”。寺后山崖名“達摩巖”,曾有“面壁處”“宴座石”,石上達摩的趺痕、掌痕清晰,此外還曾有“定山石”摩崖石刻。傳說達摩思念家鄉西域泉水,以杖卓地得至今仍汩汩流淌的卓錫泉。定山…
[詳細]
15、
浦口城隍廟
[
江蘇省
南京市
浦口區
]
浦口城隍廟[浦口區泰山街道點將臺路52號南空軍地兩用人才學校院內�明代�市文物保護單位]浦口城隍廟始建于明初洪武九年(1676),就是江浦縣設于浦口城內的時候。它供奉城隍,是官方的祭祀官廟。后來縣城因水災因素搬到了今江浦街道,并修建了新的城隍廟,原先的城隍廟遂改名“玉虛觀”。玉虛觀為道教活動場所,但仍將城隍供奉在前殿,當時駐浦口城的軍事和后勤機構有“五衛三倉”,大小-每…
[詳細]
16、
獅子嶺兜率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浦口區
]
獅子嶺兜率寺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兜率”是梵文譯音,意為“受樂知足而生喜足之心”。 兜率寺創建者乃明代江浦高僧鄭繼蕃(即柏庵和尚)。該寺雄居深山,前有獅子峰,后有臥龍崗,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空靈靜謐,修持圣地。明清以來,代有高僧碩德來此演經習道,名聲大振,享譽內外。 近年來該寺得以重修,諸多莊嚴設施相繼建成,且結束百年不通電的歷史,水泥路取代昔日崎嶇山道,汽車可直抵寺門。寺內佛光生輝,香火不絕,…
[詳細]
17、
南門清真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六合區
]
南門清真寺位于六合區雄洲鎮清真街1號,時代為明代。清真街南門清真寺為常遇春二世孫常泰公,受恩賜第六合,于明永樂二年(1404)所建,大殿坐西朝東,殿內后側有寶殿。大殿梁枋門窗及臺基石雕均施伊斯蘭教風格的圖案。大殿前東南11米處有明代“永樂”古井一口,東北10米處有450年古柏一棵。為紀念中國伊斯蘭教創始人、中國經學院院長達浦生先生(六合人),清真寺內于2004年建《達浦生紀念館》一座,2006年被…
[詳細]
18、
湖熟清真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江寧區
]
湖熟清真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水北大街39號。湖熟清真寺是湖熟街道一千余回民進行教禮活動的主要場所。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理,重建大殿。清宣統二年(1910年)在廳左下院內鑿一水井深16.5米。清宣統三年大殿前左側建瓦房5間,左為水房,右為宿舍,中為客堂。1919年翻蓋前進大廳3間,大殿5間及大門東首廂房2間,1922年修建后進通道及前后臺階3座。大…
[詳細]
19、
淳化云居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江寧區
]
淳化云居寺,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青山社區南京華寧閥門廠院內。據《金陵梵剎志》卷九記載,高橋門外云居寺,屬小剎,西距明都城正陽門四十里,西南距所領翼善寺三十里。云居寺舊在鐘山之麓。關于此寺移建年代,《金陵待征錄》認為系“明時移舊額建于淳化鎮北”,但具體年代無考。據明人周暉《金陵瑣事》記載,“云居寺古松”曾被盛時泰列為金陵南郊十景之一。又據清《金陵詩徽錄》載:云居寺為明所建,屬靈谷寺所領四小寺之一…
[詳細]
20、
南京清涼寺
[
江蘇省
南京市
鼓樓區
]
南京清涼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發源地。法眼宗為南唐高僧文益禪師所創,其禪學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價值,影響遠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歷史意義十分深遠。清涼山即因寺而得名。作為南唐首剎,鼎盛時期的清涼大道場是南京佛教傳統文化、清涼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清涼問佛”更是流傳久遠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而,在此國泰民安,佛法昌隆之際,恢復、重…
[詳細]
[第1頁]
[2]
[3]
[4]
[5]
[6]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
鄭州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
鄭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市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優質服務景區
·
2020年“與愛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氣景區
·
青海省首批省級生態旅游景區
·
黑龍江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黑龍江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吉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吉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只有国产精品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级在线
|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