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安夢幻海洋大世界AAAA 六安海洋大世界是六安市第一家海洋大世界(海洋館),由安徽浙東集團與浙江嘉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安徽體量最大的海洋館,2014年12月13日在六安市政務中心就六安海洋大世界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確定了六安海洋大世界項目建筑面積10000平米,總投資1億元。該項目坐落于浙東商貿城C區,解放路與大別山路交匯處,是大型的、現代化的、先進的海洋生物科普館,集觀賞、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和商務會展為一體的海洋生物館。海洋館內包含海底觀光隧道,向廣大消費者展示水族生物;海洋生物表演區,每周定期更新海洋動物表演;海洋知識科普區,為了加強消費者對海洋生物的了解,館內配備了專業的知識解說與科普片播放;同時館內還將……[詳細] |
![]() | 六安皖西大裂谷AAAA 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市南25公里處,是一處國內罕見的山裂奇觀。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攻克六安后曾在此屯兵隱藏,憑險而拒。整個景區狀如三節蓮藕,窄處僅容一人置腳,寬處可藏千萬精兵。兩側峭壁直立,高數十丈;有的山體呈負面傾斜,非常壯觀。景區生態原始,有遠古的自然韻味。大裂谷風景區原名“避王巖”,當地老百姓俗稱“三道閘”,它位于六安市南部重鎮張店鎮南六公里的崇山峻嶺中,據《六安州志載》明朝末年,相傳有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自號八大王)在此屯軍避難,故得此名“避王巖”,關于“避王巖”得名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張獻忠,殺人如麻,老百姓聽說他來了,便逃到巖內躲避他,于是后人便把這里叫“避王巖”。這里的巖石像是一……[詳細] |
![]() | 六安悠然藍溪綜合商業街AAAA 六安悠然藍溪綜合商業街位于六安市,青磚黛瓦,水榭樓臺,沿湖而建,伴湖而居。街區以傳承千年的皋陶五禮文化為精髓,注入非遺民俗、特色餐飲、創意文化等元素,更有藍溪水幕燈光音樂秀、主題戲劇演出,讓游客沉浸于視聽盛宴的同時,感受魅力皖西的古韻今風![詳細] |
![]() | 悠然藍溪旅游景區AAAA ![]() 悠然藍溪旅游景區是按高標準高起點打造。項目位于合肥市和六安市之間,南鄰312國道,東距合肥市37km,西距六安市區15km,北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39公里,交通便捷,區位優越,是精心選址的一塊沉淀了厚重歷史人文及生態資源的風水寶地。悠然藍溪旅游景區占地1850畝,容積率0.85,總建筑面積為45萬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分兩期建設,計劃工期4年。第一期建設19萬平方米,計劃工期18個月,投資12億元。景區力求打造“以生態自然為基礎、以本土特色文化為靈魂、以新中式建筑為載體的”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生態型休閑度假景區。通過發展文化旅游,宣傳六安乃至安徽,弘揚徽文化,展示安徽旅游業的發展成果,從而提升安……[詳細] |
![]() | 皖西博物館AAAA ![]() 安徽省皖西博物館屬市級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重點博物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建于1980年,占地1.3萬平方米,系仿徽派建筑。建筑面積近4500平方米,其中展廳1500平方米,文物庫房1150平方米,環境幽雅,景色宜人。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春秋時成為楚的屬地,是吳楚百年之爭的古戰場。漢代九江王,淮南王英布,六安王劉長、劉慶均建都于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之一。六安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地面文物1700多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00件。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和縣……[詳細] |
![]() | 悠然南山度假區AAAA 悠然南山度假區位于金安區中店鄉,,位于金安區南山新區內,六舒路與六毛路交叉口西北側,由安徽興茂置業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開發建設,規劃總面積約2800余畝,集體育運動、商務會議、休閑度假、生態農業觀光等為一體,是安徽省小球訓練基地。悠然南山度假區以生態山水園林為背景,以地中海建筑風格為特色,擁有南山風情小鎮、室內籃球館、網球館、游泳館、南山興茂酒店等體育運動、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擁有農業生態觀光園、世外桃源、開心農場、神韻水鄉等眾多旅游景點,集“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于一體,這里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繁花似錦、環境優美,是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勝地。該景區2011年12月已被國家旅游局評為……[詳細] |
![]() | 大別山石窟AAAA 大別山石窟(洪山寨旅游區)位于六安市金安區南部山區張店鎮洪山村和太平橋村境內,距六安城區30公里,距離張店鎮約7公里,大別山石窟風景區與皖西大裂谷景區接壤,主峰洪山寨,海拔291.2米,為該區第二高峰,三面突兀,多石窟,地勢險要。著名的敞巖(皖西第一大巖洞)位于其北側。其西部有九龍庵遺址。太平天國洪秀全家族的一個分支在此安營扎寨,洪山寨由此得名。景區內物種豐富,溝谷幽深,藤蔓攀援,怪石眾多,不僅有千畝-;還有碧波蕩漾的洪山水庫。洪山寨旅游風景區東至桃花溪流域,與皖西大裂谷接壤,西到洪山水庫,北至村部公路,南至相思寨、太平寨,包括山體、山坳、谷地、森林、農田、河流等區域。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大……[詳細] |
![]() | 東石筍AAAA 東石筍風景區位于大別山東北麓、六安市金安區的南部,距合肥市100多公里,是我省新開發的自然生態風景旅游勝地。東石筍風景區內峰巒疊嶂,森林茂密。溪流瀑布,竹海連綿,奇松怪石,古樹參天,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區內最為著名的是有“中華第一石筍”之稱的奇筍景觀,東石筍高38米,如筍似劍,直刺藍天,石筍含天然水晶、綠玉等高耐磨礦石。不同角度觀看東石筍,有時它似老僧入定,有時似怒馬狂奔。西石筍高30米,形態與東石筍相似,不同的是兩側生有兩個小石筍,頗具特色。東西石筍如一對戀人遙遙相望。大自然在這深山幽水之間的鬼斧神工讓人嘆為觀止。作為自然生態旅游勝地,東石筍風景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詳細] |
![]() |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 ![]() 大別山烈士紀念園位于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原名“皖西烈士陵園”,始建于1953年,是第二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民政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由市政府投資5500萬元對園區進行了全面整修,占地面積85畝,四面環水,由4座橋梁與鬧市連接。步入紀念園,猶如走進生態園,雪松傲立,翠柏長青,鮮花盛開,四季如春。烈士塔、許繼慎將軍塑像、主體雕塑、紀念石刻等紀念設施掩映其中,浩氣凜然,雄偉壯觀。悼念廣場和護花墻寬敞、連貫,錯落有致。整個園區既是瞻仰先烈、啟迪后人的傳統教育基地,又是思想和藝術相結合的人文景觀,是人們學習、旅游、休閑的好地方。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紀念園東北區……[詳細] |
![]() | 位于六安市區南56公里處的東河口鎮大華山,地處舒城、霍山、六安三縣交界處。大華山自然風光優美,禪寺、古楓、圣泉、奇石依山取勢,曲徑輾轉迂回,掩映在蒼松翠竹之中,春天,山花爛溫,處處錦繡;夏天,云天飄渺,蓊郁清涼;秋天,層林盡染,暈赭流丹;冬天,玉樹瓊枝,瑤風素裹。此處仙境山清水秀,翠柏蒼松,晨鐘暮鼓,香煙繚繞,形成特有的佛國景觀。景區內有千畝竹海、古礦泉井和多株70多米高的古楓樹,集自然風光、佛教道場于一體,譽為“江北九華”。 大華山云峰寺始建于唐代,相傳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古新羅國(今韓國)太子金喬覺西渡中國學經修行,首選六安番山(今小華山)為道場,因坐禪地陷,在大華山建廟一座,名云……[詳細] |
![]() | 大華山風景區AAA 大華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六安市區南56公里處,景區內有千畝竹海、古礦泉井和多株70多米高的古楓樹,集自然風光、佛教道場于一體,譽為“江北九華”。 大華山云峰寺始建于唐代,相傳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古新羅國(今韓國)太子金喬覺西渡中國學經修行,首選六安番山(今小華山)為道場,因坐禪地陷,在大華山建廟一座,名云峰寺。該寺于1993年重建,趙樸初題寫“大華山云峰寺”匾額。每年農歷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廟會期間,來自皖豫蘇鄂的香客逾萬人![詳細] |
![]() | 年代為明清。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漢屬六安國;城墻顯示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六安城墻自洪武13年建磚垣以來,因戰事連年而防衛修城不止。1514年(正德9年)知州李袞修城,擴大了城池范圍,加強防御措施,政績卓著,六安名士潘銳寫有《修城記》載于史冊《六安州志》。1553年(嘉靖3年)六安知州邵惠久同鄧向榮于北門之西辟“便儲門”取運道達舟之便。1517年(隆慶5年)知州唐可封改題“文昌門”。1579年(萬歷7年)知州揚際會為倉庫安全之計封閑便門。1581年(萬歷9年)知州李懋檜加修倉庫高墻,復開“文昌門”,在東南西北四門各建三間角樓,四馬道垣內安裝炮臺8個,八門古銅將軍炮……[詳細] |
![]() | 六安金領歡樂世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從事大型旅游主題樂園、文化旅游產品設計制造、房地產、物業管理及其配套項目投資開發的大型民營企業,經過數年的沉淀,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占地面積803畝,設計年游客接待量300萬人次以上的金領歡樂世界大型旅游高科技文化主題樂園正式落戶六安,其以“現代高科技旅游產品+地域民族文化產品”為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被安徽省列為安徽省861重點工程和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成為皖西乃至影響全國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六安金領歡樂世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自創建以來,始終強調高科技領先,倡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排他性旅游產品在旅游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詳細] |
![]() | 嵩寮巖園區位于金安區東河口鎮境內。北起塘連堰,南至朱家祠堂――東河口公路,東連香爐石,西接貓巖。海拔范圍90~15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0′16″~116°30′56″,北緯31°25′27″~31°26′02″,面積約1平方公里。嵩寮巖園區為一丹霞地貌景觀區。在距今約1.5~1.7億年的侏羅紀中期,園區處于一湖相盆地中,盆地外圍風化剝蝕的大量碎屑物質,通過流水帶至盆地中沉積下來,形成了厚度大于2000米的紫紅色長石石英砂巖、砂礫巖和礫巖。大約從6500萬年至今,園區在隨地殼上升的過程中遭受風化剝蝕、流水侵蝕、湖水浪蝕、溶蝕、差異風化等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特有的巖洞、單面山等丹霞地……[詳細] |
![]() |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張家店戰役紀念館,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境內,集張家店戰役紀念館、涂公祠、大別山民俗風情館為一體,是六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總占地面積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50平方米。紀念館地面鋪設青石磚,并栽植大量松柏、桂花樹等,烘托以徽派古建筑為主體的凝重環境。張家店戰役紀念館是紀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第一館,是六安市紅色旅游重點項目之一,位于戰役原指揮部涂公祠東支祠院內,前后兩進,其中第一展廳共分英明決策、千里躍進、戰略展開、立足生根、棉衣之歌、主力出擊等六篇,重點展示了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背景和過程。第二展廳則以速回師、三縱調兵巧誘敵、欲擒故縱、圍頑寇、……[詳細] |
![]() | 東城都遺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東,距皋陶墓北約2公里,北傍淠史杭總干渠南側的河套地帶。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端涀⑺罚(淠)水“又西北逕六安縣故城西,縣故皋陶國也.夏禹封其少子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冢,民傳曰公琴者,即皋陶冢也。”《括地志》載:“咎繇墓,在壽州安豐縣南一百三十里故六城東,東都陂內大冢也”。唐初,六安無領地,南屬霍山縣,北屬安豐縣,故稱在安豐縣南。東城都即《六安州志》所載之“東古城”。同治《六安州志》載:“東古城,州東南十里。”從《水經注》所載的“縣都”,《括地志》所載的“東都”,《六安州志》所載的“東古城”,都證實這里曾是古城址。1982年和1983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李伯……[詳細] |
![]() | 雙墩漢墓位于開發區三十鋪鎮雙墩村境內,為并列兩座大墓,此外還有三座陪葬墓。而考古人員還從陪葬墓現場遺留中發現了盜掘器皿和工具,經過盜墓工具的分析證明車馬坑曾在唐代被盜。這是安徽境內第一次發現諸侯王陵,而且是目前發現的古墓中全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個。發掘工作從2006年3月開始。10月,一號墓葬封土發掘結束,露出墓口。10月中旬發現木槨墓室和外藏室,并發現了“黃腸題湊”木結構,確定了墓主“王”的身份。銘文對應“六安王”劉慶。在出土的諸多精美隨葬物中,有銅器、玉器、漆器、木器等,而且不少漆木器貼有精美的金箔或銀箔質的飛禽走獸圖案,光潔溫潤。而最讓汪景輝驚喜的是,一些銅器上還有“共府”字樣的銘文!斑@字……[詳細] |
![]() | 六安城內,一北一南巍然屹立著兩座古塔,它是古老的六安城的標志和象征,人們通常稱之為南、北門錐子。南門錐子在南大街西側,舊觀音寺內,又叫觀音寺塔。北門錐子在北外街東側舊多寶庵廟內,又叫多寶庵塔。 提起“雙塔”,老年人就津津樂道:“六安是個‘船’地,古城是一只大船,南北兩座寶塔,就如‘船’的兩根桅桿,‘水漲船高’。六安城雖然緊靠老淠河,但從未被淹過! 多寶庵塔,為平面六角形,樓閣式造型,大磚結構的空心塔。原為九級現存七級,殘高21.6米。基層每邊寬4.4,高3.9米。以上各級寬、高逐級縮小呈角錐形。 觀音寺塔共九級,殘高27米,上一座平面六角形樓閣造型、磚石結構的空心塔。基層每邊寬3……[詳細] |
![]() | 多寶庵塔,時代為北宋。為樓閣式磚塔,平面六角形,原有9級,第八、九級早年已毀,現存7級,殘高21.6米,底層邊寬4.4米,高3.9米。以上各級逐層收縮,呈錐形。多寶庵塔為平面六角形,樓閣式造型、大磚結構的空心塔,現存7級,殘高計21.6米;鶎用窟厡4.4米,高3.9米,各級寬、高逐層縮小,呈角錐形。第七層(即現在的頂部)每邊寬3.1米。塔身正面向西,基層有塔室,室門為圓拱形,高3.3米。室內地平面隨塔壁轉折同為六角形,其每邊和角的上方都有仿木作斗拱,承托著疊砌穹窿頂。室內原設置有佛龕、佛像,于“文革-”期間毀去。塔體外部的各級平座(塔檐),均系平磚疊砌挑出,下承以磚雕斗拱。塔心(塔樁)和塔壁……[詳細] |
![]() | 史可法衣冠墓位于三十鋪鎮棗樹鄉史詞村鼓路塘。明崇須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1637一1639),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州、縣,駐節六安州,與當時世居六安東鄉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將可法分支歸入六安史姓族譜系。史可法壯烈殉國后,史姓將其所遺帽、靴葬此,并在史氏宗詞東宅建立“忠烈詞”! ∈房煞ǎü1602-1645年),字憲之,又字道鄰,祥符人(今河南開封),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明末聞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637-1639年(明崇禎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