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帶橋位于顧山鎮香山南路46號顧山中心小學內,建于清乾隆年間,嘉慶十年(1805)重建,后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再次重建。由里人損培統倡議集資興建,紀念梁昭明太子贈送給顧山人民的一條犀帶,故稱犀帶橋。犀帶橋為單孔石拱橋,長16.9米,高5.4米,頂寬2.5米、石階22級,橋頂四望柱上各有石獅1只,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這4只石獅有的俯視河面,有的仰望蒼穹,有的環顧四方,看上去真是活靈活現。平臺的中央雕刻著一幅圓形“雙龍戲珠”浮雕,龍旁還有祥云飛翔,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精湛。橋的兩側各鐫有橋聯一副:西聯是“遙凌古渡懸明鏡,靜鎖流波臥彩虹�!边@聯形象地描述了橋的形狀,遠遠看上去如明鏡懸凌在古渡口上,如彩虹安臥在平靜的流波上。東聯是“途分南北通三邑,水判東西貫百川�!币馑际钦f,水路交通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