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無錫市 > 江陰市旅游

江陰市文物古跡介紹

梁武堰遺址
  在長涇實驗小學內,一條澄清的小河靜靜地穿過校園,河上筑有一壩,名曰梁武堰。 據《涇里志》記載,長涇集鎮東南的四房橋,西側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道,稱為西涇河。古時西涇河兩岸地勢高亢,十年九旱,耕民雖辛勤勞作,但因無法取水澆灌,干旱年份常常顆粒無收。 根據民間傳說,在南朝梁代,西涇河兩岸百姓的疾苦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梁武帝蕭衍欽派在江陰顧山讀書的昭明太子親赴東舜(長涇鎮古名)實地考察。昭明太子來到鄉間地頭,和當地農民共同研究御旱之術、引水之法。在昭明太子的指揮下,當地農民因勢利導,根據西涇河地勢高低不同的情況,分段筑堰,分層蓄水,綿長的西涇河上,分別壘筑18座壩。為了搶時間趕在農事之前完成工程,農民們日夜奮戰,運土夯壩。夏季的暴雨來得猛烈,上游的堤壩被雨水沖垮,形成了不小的決口,情急之下,一農夫趕著……[詳細]
62、蘇墅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墅橋
  蘇墅橋位于新橋鎮蘇墅村,跨蔡港河,又稱活人橋。始建于清順治五年(1648年),民國九年(1920年)重修。該橋為三孔平板橋,橫跨蔡港河,以蘇東坡而得名。橋兩側有橋聯。南聯:橋跨東西別墅遺碑傳蘇巷,港通南北活人厚澤溯陶公。北聯:修竹茂林,映帶左右,凌波倒映,行李往來。據清光緒《江陰縣志》載:“蘇墅橋,白龍山南,萬歷間(1574~1619)土坼得碣,為東坡別業,故名。順治五年(1648)陶尚虞及子字尹重建,橋成,遂作粥賑饑,時呼活人橋。”據《陶氏宗譜》中錢相靈的《蘇墅活人記》一文中記述:蔡港河上有座橋,清順治戊子年(1648)這座橋被江潮沖跨了,當年遷到這里的陶尚虞出資修繕,并在橋堍搭建了棚舍。當年正遇災荒,百姓受饑。陶公在棚內煮粥施舍災民,先后約三個月。過橋人約有5萬余人,均能饑餓而來,飽食而……[詳細]
63、柳寶詒故居
柳寶詒故居
  柳寶詒故居位于周莊鎮,為兩層磚木結構樓房,位于周莊集鎮東街,為清代光緒年間江陰名醫柳寶詒居住、行醫、著書之地。其在此寫下了《惜余醫話》、《溫熱逢源》、《瘧疾逢源》、《柳寶詒醫案》等10余部醫學著作![詳細]
南門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坐落于南門外。道光三年(1823年),法國籍惠濟良神父來到江陰。在南門購得土地,并于南門外石子街外建屋傳教。2001年,江陰市天主教堂拆舊建新,新建鐘樓高58.5米,頗為壯觀。……[詳細]
晴山堂石刻
  晴山堂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晴山堂石刻明代江陰縣馬鎮2001年,以“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名稱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香山觀音禪寺
  香山寺位于顧山北麓。全稱香山觀音禪寺,香山古剎,南北朝時已建有庵。寺左有文選樓,樓下有山茶樹一株,相傳為昭明太子手植,枝繁葉茂。寺周圍古木聳立,草木濃密茂盛,整個寺都掩隱在樹林之中![詳細]
67、唐公祠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公祠
  唐公祠位于澄江街道無錫街北側,是祭清末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的祠堂,并附祭清將張景春。唐定奎(1833—1887),字俊侯,安徽合肥(今肥西柿樹崗鄉唐五房圩人),清朝將領。譜名家祥,排行老五,唐殿魁弟。團首出身,偕兄以團首身份加入淮軍銘字營,轉戰江蘇。從劉銘傳剿捻於山東、河南、安徽、湖北,積功累擢副將,賜花翎,謚號果介。光緒三年(1877年),唐定奎從福建帶武毅軍八營,馬步-各一梢,4000多兵力移住江陰,分左右倆軍在黃山之南扎營駐守,督師江陰,演兵操防,在高巷建-庫,于黃山設電報局,修治狼山,福山炮臺,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曾奉旨兩赴臺灣平定外侵與內亂,光緒十三年(1887年)于鎮守江陰任上疾發而亡,光緒帝下旨在江陰建祠紀念,光緒二十年(1894)狼山鎮總兵張景春病故,在唐公祠東首設附祠祭祀,計有……[詳細]
江陰葛氏宗祠
  葛氏宗祠位于青陽鎮南沿河街50號,建于清代,面積約600平方米,三進,前后走廊貫通,磚木結構。東面臨市河街,主體建筑、陪弄、封火墻、磚雕保存基本完整。墻檐與內壁人物花卉圖案十分醒目,紋絡深刻極為少見。青陽鎮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提起青陽葛家,更是名聲顯赫。早在宋代,葛氏一門出了33位進士,弟兄四個相繼同登進士榜,祖孫三代登進士第在中國歷史上鮮見。其中葛勝仲、葛立方、葛邲祖孫三人最為有名。葛仲勝官至太?汕,博學多才,善于詩賦,深得宋哲宗寵信。葛立方官居吏部侍郎,多次主持朝庭主考,一代大學者朱熹出其門下。葛邲官拜刑部尚書、左丞相,權傾朝野,名動天下。后裔葛鳳池民國時產業與榮氏并列,對青陽的辦學、市鎮建設等做出了重大貢獻,福澤桑梓。葛氏宗祠原隸屬于江蘇省外貿局,由江蘇省蘇豪集團(外貿公司)租賃給私……[詳細]
69、青陽繭行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陽繭行
  青陽繭行位于青陽鎮旌陽社區南沿河街50號,建于1953年初。三進二層樓房及一層側房。面積2200平方米,主體結構以磚木為主,少量鋼筋混凝土,是集收繭、烘繭、貯藏為一體的工商建筑。繭行投入運行后,烘、貯、防潮、收濕等工藝實現重大突破,成為當時繭行中的佼佼者,以貯存的規模氣勢、優質的產出,成為當時蘇南地區最大的蠶繭集散地之一。解放初工商業凋敝,長江下游種桑養蠶的傳統產業急待恢復,政府選擇青陽南沿河籌建公有制繭行。基建隊伍由146名服刑人員組成,其中包括高級工程師,全程由20名基干民兵、3名警員負責保衛與督責,歷時四年完成。繭行總體設計由當時的精英設計,督責制度嚴格,建筑主體環節誤差一分,責任人加刑十年。工程選材考究,上等木材足用6個“拖排”,主材料大號青磚制作精良,磚上均烤印“合作”字樣。青陽繭……[詳細]
曹穎甫故居
  曹穎甫故居位于市區司馬街20號。該故居為清初仿明建筑,原為五進,1990年移建,存中廳及兩側廂。中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架,前為船篷式,后有軒;兩側廂各面闊一間,進深三架。曹穎甫(1868~1937),諱家達,又字尹孚,號鵬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司馬街人,祖籍江陰市周莊鎮。為近代著名經方家、愛國中醫大師、中醫教育學家。中年曾入南菁書院研求經訓之學,年過五十而至滬教學、行醫,因常以經方大劑起沉疴、愈廢疾,而有曹一帖之稱。著書授徒,多有成果,著述有《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學生姜佐景編纂)、《曹穎甫先生醫案》(學生王慎軒抄錄整理)、《丁甘仁先生作古紀念錄》、《梅花詩集》、《氣聽齋詩集》、《諸子精華錄》、《漢樂府評注》等,及門弟子有章次公、姜佐景、吳凝軒、史惠甫、楊志一……[詳細]
佘城遺址
  佘城遺址位于云亭鎮花山村高家墩境內,時代為夏末至周初。1998年12月,江陰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調查高速公路建設工地時發現。1998—2003年南京博物院、無錫市博物館、江陰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佘城及佘城城外的花山遺址進行了三次發掘。佘城城址形狀呈圓角長方形,南北徑最長處達800米,東西寬最長近400米,城內面積達32萬平方米。城東、西、南、北均發現有人工堆筑的城墻,城墻外有環繞護城河遺跡。通過鉆探,東城墻中部還有木質水門設施。其南城墻保存完好,高出地面約5米,東、西、北三面城墻在地平面以下,均為人工堆筑而成。在城西北角發現有上百個排列有序的柱洞,經初步復原應為一處400平方米的古代公共建筑遺址,該建筑分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兩部分,主體建筑的進深達23米,建筑外部還有回廊環繞,是一處規模巨大的……[詳細]
72、定峰寺
定峰寺
  定峰寺原名定山寺,位于定山,由南唐法響禪師首建。南宋紹興初年改稱定山寺,明萬歷二年文玉禪師續修,改名定峰寺。如今寺內古木參天,寺外竹林環繞,果園飄香,鮮花似錦,生機盎然。……[詳細]
澄東耶酥教堂
  教堂坐落于澄江街道河北街。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教堂稱“澄東耶酥教堂”,為西洋式結構,白墻磚貼面,有房屋10間,鐘樓頂端紅色十字架,高達33.8米。……[詳細]
朱杏南故居
  朱杏南故居位于臨港街道夏港中街。朱杏南多次參與領導江陰農民-,曾任蘇州縣委書記,1931年被-殺害。故居為二層樓房,現存的正屋面闊三間,進深七架;二側廂進深三架。朱杏南(1899-1931),江陰夏港人。五四運動后,朱杏南與旅外青年吳文藻等人組織夏港同志會,先后興辦閱書報社、補習學校,普及文化知識,傳播進步思想。不久,又創辦東袁村小學,捐資擴建夏港小學新校舍,為夏港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中共江陰縣委委員,參與組織領導了江陰農民暴-動-,為江陰農暴領袖之一。1930年9月9日晚,朱杏南在蘇州寓所召開秘密會議時不幸被捕。次年5月19日,就義于南京雨花臺。朱杏南故居位于夏港社區北巷14號,由一座三間兩層樓房和輔助設施等組成,坐北朝南,為民國時期的磚木結構建筑,占地……[詳細]
75、江陰崇圣寺
江陰崇圣寺
  崇圣寺位于璜土前栗山南麓。建于南宋,歷經戰火。1939年11月,陳毅同志曾經過江陰并在此為當時的澄西中學學生演講,向師生宣傳抗日。如今這里立有陳毅元帥演講紀念碑。……[詳細]
76、月城雙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月城雙橋
  月城雙橋位于月城鎮雙橋村。始建于明天順七年,又名秦望橋。該橋造型逸美,拱券薄,拱券石上刻有蓮臺圖及捐資者姓名,為江陰現存明橋之首![詳細]
劉氏兄弟故居
  劉氏故居位于澄江街道西橫街,是江陰“劉氏三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民族音樂家、現代二胡學派奠基人劉天華;民族音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劉北茂三兄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處所。該建筑由劉氏兄弟曾祖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50余年。故居為典型的江南晚清民居,硬山式磚木結構,由三開間兩進兩側廂,三個院落和三個天井組成,至今仍保留著紅天竺、水井、石鼓墩、曬醬臺等遺跡。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劉氏兄弟故居清末江陰市西橫街49號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劉氏兄弟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78、楊名時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名時墓
  楊名時墓(江陰市保),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澄江街道文定社區文定一村南住宅小區26幢西側小廣場,門票免費,停車免費。楊名時,字賓實,號凝齋,清代著名理學家。1661年(辛丑年)生于江陰東門?滴跏拍辏1680年)中秀才,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士,深得考官李光地器重,從之受經學,造詣益深。1717年授直隸(河北)巡道,革除宿弊,有政績。1719年遷貴州布政使。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擢升云南巡撫,其間浮沉宦海三十年才當上了邊省大吏,仕途艱難,這時楊名時已年逾花甲。雍正改元,楊名時很受新帝青睞,首次請安折上便奉有“爾向來居官任任聲名甚好,自茲莫移初志,益當勉之”的朱批諭旨,雍正三年(1725年)擢兵部尚書,總督云貴。1726年轉吏部尚書,仍以總督管巡撫事,因上密疏保年羹堯而被雍正撤職。乾隆即……[詳細]
79、五云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云橋
  五云橋位于江陰南門駐節亭南(又稱接官亭),跨古錫澄運河。南門端明橋、高明橋(二橋俗稱八字橋)為古錫澄運河由北向南的起始點,五云橋為古錫澄運河江陰至無錫的第一橋。這兒是古時江陰城外東西繞城交通的重要通道。因運河阻隔,人行極其不便。明朝萬歷年(1573~1620)間,商人王璽購置石材,兵使蔡獻臣以開河節余的銀兩資助,建造此橋。古時五云橋所在地為南門外農田曠野之處,橋建成之時,正值日落西山,彩霞滿天。且這兒每天日出東方,朝霞萬丈,故取名‘五云’!逶啤肝迳鹪,取吉祥之意。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737),知縣沈世清因見五云橋傾圮,倡導募捐資金修繕,時有僧人子立響應,募得資金重建五云橋。乾隆五年(1740)知縣蔡澍捐款大修,并為‘五云橋’題聯,F在刻在橋上的南北橋聯仍為蔡澍所題。清嘉慶初年(180……[詳細]
80、廉珉軒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廉珉軒
  “廉珉軒”位于江蘇省江陰市長涇鎮河南街文化路2號,為顧家故居,顧家捐獻給長涇鎮人民政府辦圖書館,在該館東是文化路(商業一條街),南是小院,西、北連接店鋪。圖書館建立后2次修繕,現結構良好。2007年又捐資20萬元,擴建了100平方米,現館藏圖書5萬余冊,F底樓閱覽、外借、藏書,樓上 書-畫展覽、陳列室、辦公室。顧鐵華祖籍江陰長涇人,1934年出生在上海。年少在蘇州東吳大學附中讀書,大學文系中的教授們都喜歡昆曲,晚上經常同學生們在一起即興唱上兩段昆曲。顧鐵華在這里烙下了昆曲的印子, 1975年從德國回到上海,一次俞振飛聽了他的唱腔,十分感慨。到1977年顧鐵華正式拜俞振飛為師,一直是昆曲票友。他一生喜愛昆劇,1994年獲中國戲曲學會授予“中國戲曲金蘭獎”,是全國第一個獲得此獎的昆曲業余(票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 | 日本免费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