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無錫市 > 江陰市旅游

江陰市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江陰濱江要塞旅游區
  江陰濱江要塞旅游區,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山前路,地處江陰市區東郊,因境處江陰黃山炮--事要塞之地而得名,北濱長江,枕山負水。江陰濱江要塞旅游區主要由黃山森林公園、鵝鼻嘴公園、黃山湖公園、軍事文化博物館、船廠公園、芙蓉湖公園、渡江戰役紀念館等景點組成,匯聚有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是江陰市旅游代表性景區之一。江陰黃山濱江而立,高91.7米,東西連綿3.2公里,是茅山余脈顛連向東,在長江南岸起伏的山脈之一。黃山西銜鵝鼻山、君山,東接蕭山、長山、巫山,臨江逶迤10余公里,構成了江陰古城“枕山負水”、“水環巒拱”的天險形勢。黃山與靖江孤山隔江對峙,儼如扼守大江咽喉的兩名衛士。長江自京口折向東南流到這里驟然緊縮,然后放寬,滔滔入海,所以這里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要塞鎮環居市區東南,東以白屈港與山觀鎮分界,南以花山、綺山與南閘、云亭鎮接境,西至錫澄運河,北面是澄江鎮和經濟開發區。黃山西銜鵝鼻山、君山,東接蕭山、長山、巫山,臨江逶迤10余公里,構成了江陰古城“枕山負水”、“水環巒拱”的天險……[詳細]
推薦2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
  江蘇學政文化旅游區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占地7萬多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作為學政文化旅游區的核心——江蘇學政衙署是昔日江蘇八府三州考秀才的地方,其規模宏大,設施完備,園內景點眾多而號稱“江南官署之冠”。學署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建立,至1904年科舉制度廢除,歷時292年,有124任學政。江蘇學政,是整個江蘇省科舉時代主持考試秀才的官署。學政的全稱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掌一省教育事務,每省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屬等-中進士出身者派充,三年一任。世稱“學臺”。其品級從從九品到正二品大小不等。由于朝廷對科考的重視,所以不論學政原來品級高低,地位與本省總督、巡撫平等。歷史沿革江蘇學政衙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時稱萬春園,是一位孫姓人家的私家園林。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吳良鎮守江陰,則改建為吳侯官署。弘治年間,又建為巡撫行臺。明朝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學政衙署從宜興移建江陰,始稱“督學察院”。明代崇禎《江陰縣志》曾記載:“督學察院,在縣治東,由首任學政王……[詳細]
推薦3
長涇古鎮文化旅游區
  長涇老街的出現,初始于明代咸化年間(1465—1487),由長涇大族夏氏從習禮村定居于涇里,疏通東涇河、西涇河、并市河,逐成三涇為一水的涇水河,涇水南北兩岸逐漸形成街市。至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規模大定,民益庶繁,成為江陰東南一大市鎮。清康熙二年(1663),涇里定名為長涇鎮。為了方便南北兩街之交通,從明代建市鎮始,夏希明先建興順橋,其子夏良惠續建興福橋,后有鎮上賢達和政府陸續建有興壽橋、興隆橋,興定橋(即原東木橋)、大福橋(蠶種場自用橋現已拆去)等石拱橋,如道道垂虹臥波,分外壯觀。長涇老街分為南北兩街,皆長度為1.5公里,統稱千米石板街。河南街從興福橋至陳大同米行,延伸至牛腰壩;河北街從大福蠶種場至興壽橋(即現在的虹橋)。街道兩邊,商號林立,店鋪相望,皆為兩層小木樓,臨街人家大多有地樓水榭,石階河埠頭通向涇水河,而河邊公用河埠頭,皆為元寶碼頭,中間平臺,左右石階河灘,供汲水、洗滌、裝卸貨物之用。老街的石板,都是山麻石,大小一式,規格統一,每塊為1米長,40厘米寬,20厘米……[詳細]
推薦4
鵝鼻嘴公園
  景點級別:3A景點介紹:山環芙蓉城,私怪鵝鼻狀。美麗的江陰要塞景區(鵝鼻嘴公園)位于江陰長江大橋西北部,距市區一公里,逶迤蜿蜒多姿,形如鵝伸鼻江中而得名。景區占地1280畝,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江陰要塞風景區由鵝山景區(原鵝鼻嘴公園)、大灣景區、東山景區三部分組成,雄偉壯觀的中國第一懸索橋橫貫旅游區中部,形成以大橋為標志性景觀,明清古炮臺、要塞森林公園相匹配,擁有江尾海頭、澄江古渡、鵝鼻積雪、盤古流泉等四十個景點的大森林、大花園、大博物館格局,立體旅游蔚成大觀,別具魅力,吸引萬千游人。置身要塞景區,得到的享受是多層次的。入山門、看神龜、越仙鵝洞、聽傳說故事,你會感受到鵝山之神奇;憑吊霞客尋源、唐公碑,謁詠江詩碑、摩崖石刻,你能會悟古文化的璀燦光芒;被長江沖刷歷史風云際會的古渡口、渡江第一船、石灣古炮等文物古址,帶給你的是懷古之幽思;古鵝鼻積雪、看聽潮閣,臨江品茗,仰看云舒、俯瞰水湍水緩,聽濤聲陣陣、佛習習江風、儼若仙境;沿江濱棧道,寒江獨釣、水邊漁網、漁獵燒烤,頓使你回歸自然……[詳細]
推薦5
江陰雙涇農漁文化體驗園
  江陰雙涇農漁文化體驗園位于無錫江陰市月城鎮雙涇村,是江陰澄南生態文化旅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9萬平方米,由生態休閑區、農漁民族館、拓展基地三部分組成。生態休閑區設有:原生態木棧橋、草亭、草垛、牛棚、碼頭、渡口、漁船、水車等設施,可供游客賞玩、游憩、娛樂現場體驗。農漁民族館陳有:農耕館、漁業館、民族風情館、蠶桑館、紡織館等,館內以詳實的資料和寓教于樂的方式,展現人類的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發展美的歷程,通過這些載體,為傳承文明、啟迪心智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景區地址:江蘇省無錫江陰市月城鎮雙涇村乘車線路:江陰市內乘520路公交在牛頭橋站下車可達。自駕線路:①沿江高速青陽出口 — 錫澄公路 — 戚月線 — 雙涇生態園;②滬寧高速 — 錫澄高速璜塘出口 — 錫澄公路 — 戚月線 — 雙涇生態園。……[詳細]
推薦6
江陰中山公園
  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園內許多建筑物、構筑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江蘇學政衙署,是科舉時代主持考試秀才的官署。官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時稱萬春園,是一位孫姓人家的私家園林。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將吳良鎮守江陰,則改建為吳侯官署。弘治年間,又建為巡撫行臺。直至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學政衙署從宜興移建江陰,始稱“督學察院”。明代崇禎《江陰縣志》曾記載:“督學察院,在縣治東,由首任學政王以寧,移文邑令許達道建造駐扎。北負萬壽山,西連雪浪湖,東界廣福寺,宏敞壯麗,稱江南官署之冠。”從明代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始建,至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5年)隨著科舉制度廢除,學政衙署裁撤,前后總共歷時292年。學政衙署先后為各朝政權駐地。辛亥革命后,后花園更名壽山公園。辛亥革命勝利后的1912年10月,剛卸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受袁世凱之命,擔……[詳細]
推薦7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鎮南陽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現有房屋三進兩側廂。花廳布展介紹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對巖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廳名“崇禮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羅漢松一株。故居東南有始建于明代的勝水橋,相傳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會在此送行。故居西南的晴山堂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壁間嵌砌石刻76塊,其中有倪瓚、宋濂、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黃道周等大家手跡。晴山堂后園有徐霞客墓。晴山堂在馬鎮南腸歧村。初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崇幀十七年(1644)毀于兵燹。石刻幸存,后移于徐氏宗祠壁間。1978年,在村南璜溪河畔重建晴山堂。堂坐西朝東,三面環水,占地538平方米。仿明式建筑,3間敞連,10架進深,古色古香。正中“晴山堂”匾額,為朱穆之所書,前置1.8米高徐霞客母子塑像,南、西、北壁間嵌砌著晴山堂石刻76塊、《晴山堂帖敘略》木刻2塊。徐霞客墓在晴山堂后院。仿明式移葬墓。1978年從馬灣遷入,1985年按《徐氏宗譜》所附墓制圖重建。……[詳細]
推薦8
江陰博物館
  江陰博物館位于江陰城東新區的天華文化廣場西測,該館始建于1988年,新館于2005年10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面積1.2萬平方米。江陰博物館是天華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文化中心以著名的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劉天華命名。該館高三層共設江陰古代史館,陶瓷館,陶白書畫館,金銀玉石館,青銅器館,古代石刻館,古代碑刻館明清服飾館,佛教文物館,劉氏兄弟業績館自然標本館,花興才奇石館和礦石標本館等14個展廳。序言大廳400多平方米,配備了擴音設備,可以為學生,社會團體提供服務。往里便是中央大廳,寬大的進口漢白玉樓梯架設中央,面積400平方米左右,與序言大廳通連,組成一個有較大空間的觀眾活動區,利用玻璃做成屋頂人工采光,使室內光線明亮,給觀眾以舒適之感,還設有觀眾休息處配以大屏幕電視,播放考古活動等專題片。館內還建有一定檔次的近200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并配有投影儀等先進設備,近旁配有高檔的貴賓接待室,可以滿足國內甚至國際性學術會議的需要。此外還設有為觀眾服務的賣品部、休吧等公共服務設施。……[詳細]
推薦9
江陰君山寺
  君山寺的前身是江陰乾明廣福禪寺。據史料記載,該寺初為二院。一為唐乾貞(927-928)時建,名崇圣。宋太平興國(976—983)賜額乾明。二為北宋至和(1054-1055)時建,名華藏,為乾明子院。治平(1064-1067)中,賜名壽圣。南宋紹興(1131—1162)中,改廣福。乾道九年 (1173)始并為一寺。該寺殿閣崇嚴,規制宏敞,為邑中諸剎之冠。僧令司(即今佛教團體)設在其中。千百年來,歷經興衰,最后毀于太平天國戰爭。一代諸山領袖,就此衰落。乾明廣福禪寺原址在現城中民運巷、中山公園、澄江福地一帶,現已成為繁華城區。然其址尚存有千年古膜、四眼古井、心經碑刻等佛寶古跡,并得到妥善保護。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滿足信徒開展宗教活動的需要,江陰市人民政府特辟君山寶地50畝,易址重建乾明廣福禪寺(簡稱君山寺)。君山位于江陰市區西北端,背臨長江、海拔 72,5米,面積40.4萬平方米。舊名瞰江山,后以春申君得名:舊志稱“此山隆起平躊,拱枕大江,邑中諸峰、四面環拱。北眺維揚,南挹姑蘇、 樂望海虞、……[詳細]
10、贊園
推薦10
贊園
  贊園位于江陰市東的貫莊村,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約合22.2畝),分為巨贊法師紀念堂、巨贊故居和巨贊文化園三個部分,于2008年3月18日奠基開工建設,2008年11月份正式開園,贊園主體建筑采用清末民初江陰民居建筑風格,在恢復巨贊法師故居的基礎上,統一風格,輔以點綴園藝景觀小品。巨贊法師是深受海內外敬重和愛戴的當代著名佛教高僧、佛學家、佛教教育家和愛國活動家,是中國新佛教理論的奠基人之一和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之一。巨贊法師是我國當代佛學界的泰斗,杰出的宗教領袖,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巨贊法師是被邀請參加天安門城樓觀禮的唯一僧人代表。巨贊法師紀念館原址位于君山寺內,后搬遷至此。巨贊法師紀念館是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一落三進建筑。正廳上面的匾額“巨贊法師紀念館”由我國當代書法家張瑞齡題寫。正廳匾額“道契真如”由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題寫。“道契”是說一-行,思想一致,真如是佛教術語。是指脫離一切俗物,達到自由的心境。巨贊1927年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時認識田漢。抗戰時期,又在南……[詳細]


全部江陰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亚洲阿v天堂在线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 三级少妇老少妇黄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