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恩施州旅游

恩施州旅游景點介紹

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
  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位于利川市忠路鎮長干村7組。1928年11月24日,紅四軍從鶴峰梅坪出發,經宣恩、咸豐,于12月13日進抵張爺廟,與“督辦利川宣撫使”,“精靈宮神兵第一路司令”楊維藩相見,接著在此召開前委會議,聽取楊維藩的情況介紹,并決定把“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改為“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前委由5人擴大為7人,賀龍仍為書記,為以后紅軍在湘鄂西的勝利進軍奠定組織基礎。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會議舊址是中國工農紅軍在湘鄂西活動的重要史跡,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2008年3月被公布為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向燮堂墓
  向燮堂墓位于恩施市沙地鄉龍角村。向燮堂(1866—1904),又名協堂。湖北恩施人,土家族。1940年1月,法國傳教士法希圣等,欺侮民眾,向燮堂率領土家族農民打死法希圣及其幫兇7人,搗毀教堂,史稱“施南教案”。事發后,清政府派兵鎮壓,向燮堂遭殺害。墓占地面積10平方米。1949年后于墓前立碑,碑文簡介向協堂生平事跡。是土家族勞動人民反抗外侮的重要見證。(第五批)……[詳細]
  沙地天主教堂位于恩施市沙地鄉中街。1904年“施南教案”發生后,法國傳教士用清政府的賠款修建。磚木結構西式建筑,占地面積約1458平方米。該教堂是中國民眾反對外來宗教侵略的重要實物例證。(第五批)……[詳細]
蔣家花園
  蔣家花園位于咸豐縣甲馬池鄉新場集鎮。建于清末。全木結構建筑,現存3個天井院落,共有房屋94間。占地總面積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920平方米。該花園為四合院與吊腳樓結合的一組大型居住建筑,是鄂、湘、渝、黔交界地區現存最完好的木構傳統民居。(第五批)……[詳細]
  箭竹坪手工榨油坊位于宣恩縣李家河鄉箭竹坪村小茅坡。建于民國時期。由榨房及附屬的主榨、土灶、碾槽、石磨組成。榨房為穿斗式,兩開間。一間放主榨、石磨、土灶,另一間設石碾。主榨用整木制成,設于“灶屋”里側。灶用磚封泥煳,左右兩端各設一個火膛,上架一正一斜兩口大鐵鍋。碾槽由幾塊大巖石鑿槽拼合。石磨由巖石打鑿而成。該油坊是鄂西地區現存數量不多的傳統手工榨油坊之一,對于研究當地生產、-習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五批)……[詳細]
  張官鋪侗寨位于宣恩縣曉關鄉張官鋪村。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包括居住建筑和陳氏家族墓地,占地面積約二十畝。居住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中軸對稱布局,二進三天井院落。穿斗式構架,單檐懸山灰瓦頂。陳氏家族墓地現存古墓二十余座,以侗寨為中心散布排列,墓碑雕刻精美。張官鋪侗寨建筑由于“其構造的經典性”,被譽為“鄂西干欄建筑中的魁首”。(第五批)……[詳細]
  觀音堂位于宣恩縣高羅鄉黃家河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8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中軸對稱布局,木結構,四周高墻相圍。該建筑地域特征明顯,是研究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建筑與人文的重要實物資料。(第五批)……[詳細]
伍家臺貢茶園
  伍家臺貢茶園位于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村。清乾隆年間伍家臺茶因其獨特品質成為貢品。現存有茶園、住宅及伍氏家族墓地。住宅共兩棟,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均為吊腳樓,坐南朝北,五柱四騎,穿斗式構架,懸山布瓦頂。房屋附近為伍氏古墓群,共有墓葬十座,均為土堆墓,墓前立碑。該茶園是湖北現存最好,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貢茶園。(第五批)……[詳細]
  宣恩風雨橋位于宣恩縣,由5座古橋構成。(第五批)紅軍橋位于李家河鄉利福田村,建于民國年間,南北向跨酉水支流上,長10.5米,寬2.72米。姚家灣橋位于長潭河侗族鄉會口村,始建于光緒年間,橋長18米。汪家寨橋位于沙道溝鎮兩河村汪家寨,建于1933年。長9.8米,寬3.2米。將科橋位于曉關侗族鄉將科村。建于民國初年。長20米,寬3米。將軍橋位于沙道溝鎮松坪村,建于清代,長11米,寬3.1米。宣恩風雨橋均設計合理,其建筑藝術和環境的營造,體現了土家族人獨特的審美觀念和創造能力。……[詳細]
  小茅坡營苗寨位于宣恩縣高羅鄉小茅坡營村。始建于清代。村寨由三個山頭和一個山窩組成,近五十棟房屋沿溪、順山、爬頂散布成寨。房屋為木結構穿斗式瓦屋,多由正屋、廂房組成庭院,廂房多為吊腳樓。苗寨公共建筑有寨門、雙語學校、簡易橋及規模較大的水利設施。該寨是鄂西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苗寨,是苗族建筑歷史發展的縮影和建筑風格、藝術的集中體現。(第五批)……[詳細]
鶴峰李家祠堂
  李家祠堂位于鶴峰縣走馬鎮金崗村。建于清同治年間。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布局,有前廳、正屋。均面闊14.6米,分別進深7.2米、4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二層樓。前廳為穿斗式構架,正屋明間抬梁式構架,兩山穿斗式構架。封火山墻,山墻設有側門。該建筑是鄂西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祠堂之一,對于研究鄂西宗祠建筑形制和特點具有典型意義。(第五批)……[詳細]
舍米煳擺手堂
  舍米煳擺手堂位于來鳳縣百福司鎮舍米煳村。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同治三年(1864)維修。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前為院,后為堂。院闊13.8米,深26.52米,條石砌筑院墻,南面設正門;堂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石木結構,單檐懸山灰瓦頂,明間抬梁式構架,次間石墻承重。內設神龕,上供彭上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漢三尊雕像。該建筑是鄂西土家族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擺手堂,是研究土家族社會風俗最直接的實物史料。(第五批)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河東鄉土家山寨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門市價:5.0元……[詳細]
113、牛王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牛王廟
  牛王廟位于來鳳縣大河鎮龍潭坪村。建于清嘉慶年間。坐西北朝東南,占地317.1平方米。為歇山頂樓閣式木構建筑,中軸對稱布局,樓高三層,一層設有大神堂,禪房、僧舍、天井、廚房、雜物間,二層設祭祀堂,三層設藏經閣。該廟是鄂西土家族唯一一座祭祀神牛的場所,對研究土家族的歷史以及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范家老屋
  范家老屋位于利川市柏楊壩鎮團圓村。建于1948年。坐北朝南,主體建筑兩進五院,兩樓(繡花樓、碉樓),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碉樓位于院壩左側,平面方形,邊長4.8米,條石壘砌,四角攢尖頂,通高4層13米。該建筑規模宏大,功能完備,是一座集生活起居、安全防御于一體的傳統民居。(第五批)……[詳細]
雀巖墩碑屋
  雀巖墩碑屋位于利川市謀道鎮寨壩村。碑屋是一種將墓葬建在堂屋之后的特殊建筑。雀巖墩碑屋建于1929年。坐西朝東,由碑屋、墓冢、墓碑組成。碑屋為四列三間木構樓房,面闊15米,進深7.44米,懸山青瓦頂。墓冢石砌,設在碑屋堂屋之后,頂部建廊房。墓碑設于堂屋后壁,高約3.8米,圓首。該建筑是目前鄂西、川東地區唯一保存的碑屋,對于研究土家族人的生死觀念以及喪葬習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五批)……[詳細]
諶滿氏節孝坊
  諶滿氏節孝坊位于利川市謀道鎮長坪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面闊7.35米,高10.5米,寶塔頂。額枋浮雕、鏤雕龍、鳳、花草、獅、象和人物故事圖案,柱間嵌“旨封旌表”、“諶孝科之妻滿氏節孝坊”匾。整個牌坊氣勢宏偉,建筑華麗,為鄂西、川東同類建筑之珍品。(第五批)……[詳細]
龍水文廟
  龍水文廟位于利川市謀道鎮龍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間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廂房。大殿面闊三間13.7米,進深8.7米,木石磚結構,基址全系青砂條石壘砌,單檐硬山灰瓦頂,明間抬梁式構架,次間穿斗式構架。該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區保存較好的文廟,在建筑設計和營造工藝上,集中體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藝術成就。(第五批)……[詳細]
步青橋及字庫塔
  步青橋及字庫塔位于利川市毛壩鄉青巖雙泉村。步青橋建于光緒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單孔石拱橋,長21.4米,寬4米,孔跨7.2米,拱券縱聯砌置。字庫塔位于橋北,六角三層樓閣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層西壁辟窗,額題“步青橋”、三層西壁陽刻楷書“字庫”。步青橋南有當年修橋的國子監太學生劉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橋、字庫塔是川鹽東運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觀,對于研究川鄂鹽運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滾龍壩古建筑群
  滾龍壩古建筑群位于恩施市崔家壩鄉滾龍壩村。建于清代。由茅坎山古建筑群、中村古建筑群、石獅子屋、向存道屋、茅坎山墓地、馬鞍山墓地、尖銀山墓地等部分組成。是一處以家族為單位形成的土家族聚集群落。村內建筑既有傳統土家族吊腳樓,又有磚木結構、四合院式的漢族建筑,對于研究鄂西地區建筑史及居住習俗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長坪墓群
  長坪墓群位于利川市謀道鎮長坪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由向地璽夫婦墓、向鐘玉夫婦墓等12座家族墓組成。墓上有墓碑和封土等,造型精美。該墓群對于研究鄂西地區土著的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污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