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恩施州旅游

恩施州旅游景點介紹

佛堂墓群
  佛堂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鎮佛堂村。清代家族墓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由張學序夫婦墓、張開相墓等13座家族墓組成。墓上建筑有高大的石牌坊、石砌墳塋等,造型精美,布局嚴整。該墓群對于研究鄂西地區土著的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建南崖墓群
  建南崖墓群隋唐至宋代墓群,位于利川市建南鎮,分布在羊渡河與油草河兩巖崖壁上,現已發現崖墓13處共43座,高出水面十幾米至數十米不等,大部分難以登臨。該墓群對于研究鄂西地區土著的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花梨嶺天主教堂
  花梨嶺天主教堂位于利川市涼霧鄉花梨村。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分男堂和女堂,典型的西式教堂建筑,總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占地約5000余平方米。(第四批)……[詳細]
如膏書院
  如膏書院位于利川市南坪鄉南坪鎮,清代。是利川置縣后最早的義學之一,現存前廳、中殿和后殿。磚木結構,硬山式瓦頂,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院內保留有碑刻11通。前廳為山門,正殿為抬梁式木構建筑,后殿為穿斗式木構件。(第四批)……[詳細]
  武圣宮又名關帝廟、開元寺,位于恩施市城鄉街,明、清時期。該建筑為磚木結構,由戲臺、戲樓、走馬轉角樓及正殿等組成,正殿和走馬轉角樓的墻壁上鑲嵌有數十塊記載歷代維修和有關武圣宮沿革的石碑。(第四批)……[詳細]
五陽書院
  五陽書院位于建始縣業州鎮,清代,現存講堂、連珠堂以及東西號舍等40余間,總建筑面積2530平方米。講堂是書院的主體建筑,由前廳、后廳、中廳及左右齋房組成,開間23.8米,進深15.4米;東西好舍開間4.7米,進深5.2米;連珠堂前后建有大珠泉、小珠泉兩個水池。(第四批)……[詳細]
獅子包古建筑群
  獅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東新縣城云沱小區,清代。系三峽工程文物建筑搬遷保護、集中復建文物點,包括萬明星老屋、李光明老屋、顧家老屋、王宗科老屋、毛文甫老屋等5處民居,地藏殿、王爺廟2處寺廟,濟川橋及碑刻、寅賓橋2處古石橋,“鎮江閣碑記”碑刻、造船碑志2處碑刻及龍船河水磨坊,共12處。(第四批)……[詳細]
施州城墻遺址
  施州城墻遺址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老城區,明、清時期。系施州府建筑的城墻,現存西門、南門兩個城門和數段城垣。西城門門洞、南城門門洞保存較好;城墻系土筑,始建于宋代,明、清重修。(第四批)……[詳細]
巨猿化石洞
  巨猿化石洞位于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屬早更新世早期。為天然石灰巖溶洞,東西走向。通長約150米,東洞口高6-7米,寬4-8米,西洞口高3-4米,寬2-15米。1968-2000年經10余次發掘,先后發現5枚早期直立人下臼齒化石和包括巨猿在內的哺乳動物化石70多個種屬,同時發現較多數量的石器、骨器。(第三批)……[詳細]
官墳園石碑及九峰橋
  官墳園石碑及九峰橋官墳園石碑位于鶴峰縣容美鎮百戶村官墳園。共2通。均為青石質,螭首,趺座。通高3.1米,寬0.94米,厚0.26米。周邊浮雕龍云圖案。額陽刻篆書“奉天誥命”4字,文楷書。右碑刻于明崇禎二年(1629),文15行468字,系明莊烈愍皇加封宣武將軍田楚產的誥命;左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14行257字,記容美土司田舜年加官進爵事,并褒獎其先人功德。九峰橋位于鶴峰縣容美鎮前橋村北。容美土司田舜年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因田氏別號“九峰”而得名。南北向跨深潭溪。單孔石拱橋,長25.1米,寬4米,孔跨6米。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橋北立石碑2通,前后相距1米,均為青石質,圓首,碑文楷書。前碑高1.31米,寬0.54米,厚0.16米,額題“彪炳千秋”……[詳細]
十字路風雨涼橋
  風雨涼橋位于咸豐縣丁寨鄉十字路村南。原名“斬龍橋”、“咸東橋”。始建于清初,咸豐年間維修,民國五年(1916)原清朝議大夫秦朝品捐資重建。東面向跨野貓河。三墩四孔木構風雨橋,長44.8米,寬4米。橋面起涼亭13間,單檐懸山頂,檐柱間設“十”字斜撐。(第三批)……[詳細]
利川李氏莊園
  李氏莊園始建于清初,并逐步擴建,民國十三年(1924)進一步擴建。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分西、中、東三部分,西部為黃氏舊宅,布局不規則,有左、右兩路兩進院落,通面闊26米,通進深35米,條石筑基,或硬山或四面坡灰瓦頂木結構房屋,穿斗式構架,一般分上、中、下三層,屋頂高低錯落;中、東部為李氏擴建,中部基本呈中軸線對稱布局,前后二進院落,分前、中、后堂,均面闊九間31.5米,分別進深4米、4.8米、6.5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前、中堂為抬梁式構架,后堂為抬梁、穿斗混合構架,分上、下兩層,前設通廊。前堂為西式走廊,磚砌方柱,弧形廊檐,前部設石質堡墻;東部布局不規則,依山勢而建,現僅存4個天井院。均為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穿斗、抬梁混合構架,前部多設廊,分上下兩層或上、中、……[詳細]
133、秋風亭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秋風亭位于巴東縣信陵鎮中街。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明正德年間遷現址,清康熙初年、嘉慶二十一年(1816)、同治五年(1866)、光緒二十四年(1898)重修維修。占地面積234平方米,四角方亭,方形石砌臺基,重檐歇山灰瓦頂,磚木結構。高10余米。四壁設格扇。為紀念曾任巴東知縣的北宋宰相寇準而建。(第三批)……[詳細]
茶堰坪擺手堂
  茶堰坪擺手堂位于來鳳縣百福司鎮茶園坪村。始建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光緒十三年(1887)大修。坐東北朝西南,平面呈矩形,前為院,后為堂。條石砌筑院墻,周長66.22米,高2.15米,厚0.41米。正面設大門,高2.74米,寬2.46米,門柱刻“辟土開疆名昭千古,御災捍患威鎮一方”楹聯;后堂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石木結構,穿斗式構架。前檐次間施木裝修。堂后壁中部設神案。左山墻嵌石碑2通,字跡多模煳。(第三批)……[詳細]
135、文昌祠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祠
  文昌祠文昌祠位于恩施市舊城區鰲嵴山頂。又名文昌宮、文昌廟。始建年代不詳,清嘉慶三年(1798)遷現址。坐西朝東,占地面積約1.36萬平方米。四合院式三進院落布局,有廟門、前樓、中殿、正殿和偏房。今前樓已毀。山門,四柱三間三樓式石柱磚墻門,面闊15.6米,高9米,除下層明間開門外,余磚墻封砌,門高2.4米,寬1.63米。門額嵌“文昌廟”石匾一方,周圍雕刻龍云、花草、人物圖案;中殿,俗稱卷廳。建于咸豐十年(1860)。面闊三間15.5米,進深二間7.5米,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穿斗混合構架,前后壁設格扇檻墻,封火山墻;正殿,又稱桂香殿,面闊五間16.8米,進深二間8.5米,重檐歇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前有廊,前壁設格扇檻墻,封火山墻。殿內原供文昌帝君神像,今已不存。枋間構件及柱礎雕麒麟、斗獸、蓮……[詳細]
  施南宣撫司舊址位于宣恩縣椒園鎮水田壩村。又名水田壩土司皇城。施南宣撫司,元代初設,名施南通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因之,永樂二年(1404)改置長官司,屬大田軍民千戶所,永樂四年(1406)設治所。坐南朝北,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現皇城已毀,僅存皇宮,為清代中葉重建。四合院式兩進院落布局,有前廳、中堂、正堂及左右廂房,通面闊五間17.5米,通進深26.6米。單檐硬山灰瓦頂,主體建筑為穿斗式構架,四周磚墻圍砌。前廳前2.6米處為雙柱單間牌坊式石門。存石碑1通,楷書“施州衛世襲宣撫使司”9字。院內存馬、鹿、象、鶴、麒麟等動物石雕多座。(第三批)……[詳細]
  頭壩堰崖墓群位于建始縣長梁鄉桂花村東南,宋代墓群。共十七個洞穴,開鑿于盛竹河北岸崖壁上,距河面高約12米。洞口分方穴式和橫穴式兩種。方穴式邊長約2米,橫穴式一般寬3米,高2米。(第三批)……[詳細]
柳州城遺址及引種西瓜碑
  柳州城遺址及引種西瓜碑柳州城即舊施州城,位于恩施市七里坪鄉柳州城村,南宋城址。開慶元年(1259)郡守謝昌元為抗擊蒙古軍移州城于此,咸淳二年(1266)遷出。城依椅子山筑建,平面半圓形,占地約5000平方米。東北據懸崖為險,西北石砌城墻,殘長約300米,高1-2米,厚1米左右。西、北、南各設一門。城內現存點將臺、校場壩、擂鼓臺、靈光殿基礎等。引種西瓜碑,南宋咸淳庚午年(1270)刻于柳州城西郊高4米、寬3.5米的砂石巖壁上。幅面高1.49米,寬1.1米,下距地面1.85米。陰刻楷書10行169字,字徑0.07米見方,記咸淳六年鄂西山鄉西瓜引種傳播情況,落款“咸淳庚午孟春朐山秦伯玉謹記”。(第三批)……[詳細]
  鶴峰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鶴峰縣容美鎮后壩村。1929年1月,賀龍率紅四軍解放鶴峰,建立鶴峰縣第一個蘇維埃政府,主席吳天錫,機關設此。舊址面闊18米,進深26米,分前后兩進,中間為天井,懸山頂,磚木結構。(第二批)……[詳細]
太平塘摩崖題刻
  太平塘摩崖題刻位于利川市都亭街辦事處連二塘村。刻于鄂西南鄰近四川要道旁的絕壁上,因該地自古有兩口相鄰的水塘而得名“連二塘”。幅面高5米,寬4.8米。陰刻楷書,中書“太平塘”3字,字徑0.8米見方,右上角書“太平年”3字,字徑0.2米見方。“太平年”系元末農民起義軍徐壽輝年號(1356-1357年),徐壽輝部將明玉珍據蜀,曾在利川建立“忠路宣撫司”地方政權。該題刻為元末農民起義軍革命活動的實物見證。(第二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视频i在线 | 亚洲性久久久影视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