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恩施州旅游

恩施州旅游景點介紹

鑼鼓圈巖溶石林
  鑼鼓圈巖溶石林地處湖北省鶴峰縣西部,與宣恩縣雪落寨林場相連,南與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鴉來省道橫穿東西。距縣城32km,總面積約10km2。境內山巒起伏,支蔓交錯,溝壑縱橫,落差大、切谷深。四周群山環抱,巖峰林立,溶洞天坑密布。特別是以鑼鼓圈為核心的天生石橋、石林壁峰一線天、石大迷宮、燕子巖、雙獅迎珠、摩芋口的駿馬林以及土司古戰場等景觀著名,形成特有的巖溶山地景觀和獨特的山地生態氣候區。奇特的巖溶石林面積2km2,怪石林立,星羅棋布,石木參天,錯落有致,石林與森林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懸巖峭壁上布滿圓型盤石,似鑼鼓,故名鑼鼓圈。由于鑼鼓圈內相對高度大,受地域小氣候的影響,其氣候特點為春暖冬寒,夏季溫和,秋季涼爽,春遲秋早,潮濕多霧,四季分明,小氣候明顯,雨熱同期,光照條件好,降雨量……[詳細]
百鶴玉地質公園
  百鶴玉地質公園百鶴玉地質公園位于鶴峰坪溪五峰山下八峰工業園生態游園南端三叉溪,南鄰溇水漂流探險區。經中外專家考察鑒定:百鶴玉是距今4.36億年前形成于淺海環境中的世界罕見的古生物化石,主要由海百合莖、珊瑚類、苔蘚蟲、層孔蟲等古生物化石組成。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曾揮毫題贊百鶴玉為“稀世珍寶”。經測試的各種數據表明,質量均優于各種大理石,該化石花紋清晰新穎別致,再現了淺海相生物的自然生態之美,是目前世界上罕見的新品種。百鶴玉工藝美術品,高雅古樸,酷似青銅器,它集科學美和藝術美于一體,經過工藝美術家的精心設計施工,使沉睡了億萬年的古生物化石煥發了新的藝術生命,是藝術家、書畫家及收藏家難得的材料![詳細]
  苗寨:小茅坡營苗寨位于宣恩縣高羅鄉小茅坡營村,西北距高羅集鎮15公里,有村級公路相通。苗寨是全縣苗族最集中居住的山寨,龍、馮、石三姓居多。他們一直沿用本民族語言,保留本民族的風俗習慣,是湖北省唯一講苗語的苗族聚居區,其苗族小學仍實行雙語教學,是湖北省、恩施州唯一的苗族風情旅游景點。相傳,早在清朝年間,湖南苗民起義失敗后,為了逃脫清軍追殺,苗民紛紛背井離鄉,四處尋找安身之所。其中湖南永綏地區(今湘西自治州花垣縣)的龍、石、馮三姓苗民,經過長途跋涉,幾經周折,最后來到了地處深山峽谷的小茅坡營。距今已20代有余,墳碑記載已達400余年。來此旅游可欣賞苗家擺手舞、苗族婚嫁喪慶歌,體驗原汁原味的苗族民俗文化風情為主要特色。……[詳細]
  慶陽涼亭街慶陽涼亭街位于宣恩縣椒園鎮慶陽壩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間,長561米,寬21米,總面積11781平方米,屬木質結構涼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國時期湘、顎、川、黔四省邊貿中心集市。涼亭街依山順水而建,現保存完整結構房屋65棟,為穿斗式結構(五柱四騎或八柱七騎),屋層2—3層不等,形成“三街十二巷”,臨街為“燕子樓”,背水為“吊腳樓”和侗族“涼亭”構架于一體,是恩施少數民族建筑智慧的結晶,也是理想的旅游勝地![詳細]
185、羅圈巖天坑
  羅圈巖天坑羅圈巖溶洞又名“羅圈巖天坑”,位于椒園鎮羅川巖村二組,緊靠209國道。該溶洞呈葫蘆形,并與地面垂直,上口呈園形,空口面積約30畝,洞深約300米,洞內地下空間約200畝,從衛星地圖上也能看見一個很大的黑漆漆的洞口。從羅圈巖三組唐國清家屋后山坡伸延并形成洞口,洞內有山、水及形狀奇特,風姿各異的巖石等自然景觀,極具觀賞價值。可在洞內建地下集鎮,構人間仙境,具有廣闊的開發價值。……[詳細]
卸甲壩溶洞群落
  卸甲壩溶洞群落卸甲壩溶洞群落又名“仙霧洞”,位于珠山鎮卸甲壩村,北距縣城7公里,緊靠209國道,有通村油路直達該景點,交通便利。該溶洞群落有24000平方米,有三個主洞口,形態以水平溶洞為主。洞內有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的石鐘乳、石筍、石柱以及奇形怪狀的巖石;有天然溶洞水井、微景梯田等景觀;有錯宗復雜的迷宮;深隧黑暗的峽谷等。卸甲壩溶洞群落散發著無窮的美感和魅力,還有更多的神奇等待人們去探尋。……[詳細]
187、鴛鴦峽
鴛鴦峽
  鴛鴦峽鴛鴦峽,位于沙道溝鎮東北,酉水上游白水河,兩壁凌巖騰空飛起,看天一線。傳說,鴛鴦峽兩岸峭壁分陰陽,白天分開,晚上合攏,如一對恩愛鴛鴦伴侶。峭壁間的流水湍急,急流險灘,薄霧籠罩。遠可望見月亮巖佳景,近可聞流水歡歌。仔細尋覓,還可能在清澈的河水中見到娃娃魚的蹤跡。……[詳細]
188、楊柳池村
楊柳池村
  楊柳池村楊柳池村屬二高山,武陵山余脈由東南椿木營向西北伸展而來,形成了層巒疊嶂、溝壑縱橫的地形。一條峽谷連接兩大景點: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西有省級重點工程洞坪電站及名聞湘鄂渝的中武當古寺廟。谷中穿行的是龍潭河,在中間河匯入洞坪電站庫區。下臺河位居龍潭河畔,約在峽谷的中點。乘車過長潭諾西,盤旋而下,峽谷及庫區風光躍入眼簾。沿龍潭河逆水東進,可見兩岸有泉如練,高懸山間。峽谷風光旖旎,富于變幻,如畫幕般依次展開,讓人飄然若神游其間。雖說下臺河地處深山峽谷,但并不意味著此地清代以前沒有人煙。“改土歸流”前,楊柳池屬東鄉土司。史載,該土司為安撫司時,下轄搖把洞、上愛茶、下愛茶三長官司,鎮遠、隆奉二蠻夷長官司,司治在長潭河東鄉集鎮。相關著作稱,其屬地在宣恩、恩施、建始毗連地帶。東鄉土司少見于記……[詳細]
189、龍獅旅游區
  龍獅旅游區 龍獅旅游區位于宣恩縣北部。沿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忠建河分布,東北與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西北與縣城貢水河民俗風景區臨近,流域河谷地區原始生態完整,生態資源豐富,環境幽靜秀美,兩岸散落著原汁原味的土家吊腳樓群,保留有古老的舊民俗風情,是一個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交相輝映的景區。景區周圍有頗具古樸特色的慶陽老街,有驚險失魂的羅圈巖天坑,有皇恩寵錫之匾額的萬畝貢茶園,有中華之最的常青油麻藤,有天下第一的銀杏樹-九子抱母,有500多只獼猴自然保護區,有輕柔纖細高達百米的獅子關線瀑,有寬闊2萬畝的平靜湖水,更有龍洞、洞坪、獅子關、古跡河、東門關等型式各異的水電站![詳細]
  “板栗園大捷”遺址板栗園大捷紀念碑坐落在板栗園大捷的發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縣李家河鄉利福田村。1935年8月3日,我紅二、六軍團將妄圖消滅我軍的-軍第85師全殲在這里,并擊斃第85師長謝彬,俘敵1000余人,繳獲槍械近1000支,以及迫擊炮6門。板栗園伏擊戰的勝利,迫使-的鄂軍紛紛后撤,而湖南之敵也相繼收縮兵力轉入防御,-軍隊對湘鄂川黔蘇區的圍剿旋即宣告失敗![詳細]
三烈士墓碑
  三烈士墓碑抗戰時期,武漢失守,湖北省政府及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遷到恩施,侵華日軍以攻其為目標,進行狂轟濫炸。1943年11月21日,日軍出動30多架轟炸機,妄圖一舉炸毀省府所在地與第六戰區作戰指揮中心。當日機飛至恩施城區上空時,駐恩施中國空軍第十一大隊顏澤光、周福興、張傳偉三位飛行員火速駕機升空殲敵,盡管敵我戰機懸殊,三飛行員沉著機智,戰得英勇頑強,終于取得“以少勝多”的空戰勝利。在這次空戰中三飛行員不幸壯烈犧牲,恩施人民為紀念“三烈士”,將他們的遺骨安埋在殉難地土橋壩將軍山上,當年建有“恩施空戰三烈士陵園”,立有“三烈士墓碑”,時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王東原親自撰寫墓文。文革時期,陵園與墓碑當“四舊”被毀,陵園成了荒地,墓碑殘塊不齊,丟落在泥土之上,有的用作路基石,有的用作砌田坎![詳細]
192、燒粑巖
  燒粑巖燒粑巖既是一處避暑勝地,又有一段紅色的歷史,更藏有幾分神秘。它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棕溪村,東望鶴峰,西倚沙道,南擁觀音坪,北枕椿木營,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那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蘑芋、天麻、黃柏、杜仲、木瓜、人參等多種名貴中藥材。據傳,山坳里有一塊很大的橢圓形石頭。盛夏,石頭上清涼無比;嚴冬,石頭上炎熱非常。深冬時節,時常有老人或小孩到石頭上來取暖。有的甚至拿來糍粑放在上面烘烤,不一會兒,自會芳香撲鼻——這也許就是“燒粑巖”之名的由來吧。一天,我與幾位同事來到了心儀已久的燒粑巖,有幸見到了那塊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石頭。從沙道溝沿河公路而進,經沙坪至白水觀音坪。然后過石拱橋,涉過幾條潺潺的溪流,繞過重重疊疊的小山,公路沿著一座座綠樹成蔭的大山,盤旋而上。透過車窗,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郁……[詳細]
193、天星寨
  天星寨探幽天星寨是天泉山的其中一座寨子,位于今鶴峰縣中營鄉八字山村北約10公里處。清道光《鶴峰州志》載:天泉在同樂門外,天泉,小于屏山,而險峻過之,容美土司筑平山之先,設寨于此。此寨現改名為天星寨,左有女性寨,右峙高木寨,三寨鼎立,互為犄角,為容美土司時期的天然屏障,古稱之為“天泉保障”。清朝戲劇家顧彩游歷容美時沒有到過天泉,他在《容美紀游》記述《守梅閣》時說到“……此全司最勝區也,于此有天泉寨,卓立萬仞,泉激圜之,距此五十里。會君欲往天星避暑,道遠路險,不欲再移,遂決計辭行……”土司王田舜年在《屏山萬全洞記》中曾提及“予為兒時隨夏云伯往來天泉道中……”但遍翻史料,均無天星寨的詳細記載。時至今日,只有當地上山砍柴的老百姓說天星寨上有石像、碑刻,它到底是什么模樣,容美土司為何會設寨于此?帶著這……[詳細]
恩施土家女兒城
  土家女兒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世間男子無二心,天下女兒第一城。中國恩施土家女兒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區七里坪,是全國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區城市娛樂消費中心和旅游集散地,旨在打造中國西部首家文化旅游商業古鎮、中國的相親之都。地理位置土家女兒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區七里坪,作為全國第八個人造古鎮,土家女兒城合理且精心的謀劃了整體建筑風格,仿古與土家吊腳樓相結合,完美的體現了土家族的民風民俗。土家女兒城地處恩施市七里坪,毗鄰恩施市區,交通便利,雖為人造古鎮,但它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土家女兒城囊括了恩施州八縣市土家民風民俗,是全國土家文化的錐形。古鎮布局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灰色角礫巖鋪就。女兒街是女兒城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是城區最繁華的街道,同時也是恩施市區商業最為……[詳細]
195、龍船水鄉 AAAA
龍船水鄉
  龍川水鄉是湖北利川市的重點景區之一。龍船水鄉景區原名水蓮洞,位于利川市涼務鄉境內,距城區約10公里。去年10月景區正式封洞建設,并在全國范圍內招標完成了景區控制性詳規編制工作。目前,這個景區已完成了水蓮洞內、外的游步道及欄桿建設,拆除了原有不符合A級景區的建筑,地埋了景區電纜,架設了洞內燈光設施,建成兩座洞內攔水壩及旅游廁所。景區概況水蓮洞有旱洞2000米,有大佛洞、觀音洞、舒心泉、樨牛洞等景點,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景致奇特。是國內最長的水洞,被稱作“天下第一水洞”,洞內天柱峽、編鐘峽、鯉魚峽、九曲峽,環環相扣。特別是九曲峽,狹窄而悠長(兩船相交都感困難),顯得格外寧靜謐然,奇特詭譎。洞內次生化學沉積物發育齊全,石柱、石筍、石花、石幔別具一格,或晶瑩如玉,如燦爛如金,或粗如浮圖,或細如粉絲,……[詳細]
恩施州博物館
  基本陳列《巴風土韻》由“歷史文物篇”和“民族民俗篇”兩個部分組成!皻v史文物篇”重點從“建始直立人”、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南地區元、明、清土司文化和奇特的崖葬文化,展示恩施地區人類形成、發展、壯大的整個歷程。“民族民俗篇”則從土家族、苗族的吃、穿、用、行等方面,重點反映恩施州各民族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都t色土地》革命文物陳列主要展示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領導的紅二、六軍團在湘、鄂、川、黔革0據地活動的文物及圖片。珍貴藏品雙虎紐于虎紐于是土家先民巴人所使用的一種軍樂器,也是巴人進行祭祀、娛樂等活動時所使用的樂器。該器物是我國唯一具有明確出土時間、出土地點的雙虎紐于,特別珍貴。金鳳冠明代。該鳳冠為西王母乘坐鳳凰狀。鳳凰呈展翅飛翔狀,鳳凰尾部設花卉裝飾,西王母盤坐在蓮花上,四周環……[詳細]
明月峽古棧道
  明月峽位于西陵峽東段,距宜昌25公里左右。因峽兩岸的山巖多呈銀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輝映,使整個峽江好像鍍上了一層朦朧的月光,因此得名。峽中多奇峰怪石:有山勢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峰,有宏麗幽深的黃顙洞,有茶圣陸羽稱之為“天下第四泉”的-碚,有騰空飛架的仙人橋,有裁云剪霧的青峰“三把刀”。聞名遐邇的巴蜀古棧道——朝天明月峽的“嘉陵云棧”就在眼前,在腳下,在手邊,上負千刃絕壁,下臨激流深淵。昔日的橫木早已腐朽塌落,不留半點蹤跡,橫亙萬古的是殘留在斷壁懸崖上的方孔?卓谝怀咭姺,深約兩尺,外寬內稍窄。石孔呈緩斜角上傾,近孔口處鑿有一插木栓的方形淺凹槽。這種獨特的設計充分顯示出別具的匠心。為加固木樁,古代的設計師可謂用心良苦。在筆陡的峭壁上,整齊地排列著三層規格劃一的石孔,石孔左右相隔約一米,上下相隔約……[詳細]
198、彭家寨古建筑群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家寨古建筑群
  彭家寨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地處鄂西武陵山區中。龍潭河自東北向西南流過寨前,與寨兩邊的山間小溪將村寨環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區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眾多單體建筑組合成村寨時,以公共用地的院壩、風雨橋為中心展開。吊腳樓群依托觀音山,建于山腳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龍潭河,河上架有鐵索橋。左是召大溝,右為叉幾溝,溝上架有一座百年歷史的涼亭橋。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壩,寨后竹林間有一橫排苕窖,東邊為彭氏墓地。彭家寨歷史建筑規模約8000平方米,全部為吊腳樓,有房屋22棟及風雨橋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繼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階老屋,彭繼元、楊祖祥老屋,彭繼檢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繼權老屋,周品老屋,彭繼亮老屋,彭文勇老屋,彭繼雙老屋,彭繼樹老屋,彭啟孟老屋,彭繼山老屋,彭繼松老屋,彭繼艮老屋,彭繼書老……[詳細]
199、龍家界
龍家界
  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龍家界、官壩苗寨景區貫穿咸豐縣城東西效、景區公路干線38公里,景區看點豐富,景色宜人,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民俗風情于一體。游龍家界可俯瞰山戀疊障,聆聽松濤柏浪,觀賞生態農業,感受土苗風情,體驗勞動樂趣,云海、日出、日落尤為壯觀,釣魚、拾菌、采梨其樂無窮;萬畝梨園梨飄四海,傳說故事撲朔迷離;放風箏、采野果、賞野茶令人開心陶醉,飲山泉水、品農家飯、喝油茶湯讓您回味無窮。官壩苗寨、歷史悠久,形成已有300多年歷史,500多戶人家聚居一寨,總人口近2000人,苗族人口占60%以上,堪稱荊楚苗家第一寨,這里保存著較為豐富完整的苗族習俗,文化底蘊十分豐富,中部平緩,四面環山,猶如船行地貌,忠建河由此穿過,平了不少靈氣,龍潭溪冬暖夏涼,八大景秀色迷人,居民群、風雨涼橋、苗家寨門、……[詳細]
舍米湖擺手堂
  舍米湖擺手堂位于來鳳縣百福司鎮河東鄉舍米湖土家山寨。擺手堂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慶祝豐收的場所。來鳳縣擺手堂現存3處,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擺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長方形,周圍石墻環護,大門形似牌坊狀。在大門與神堂之間,有一條石鋪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墻壁是石塊砌成,屋面覆蓋人字披黑瓦,無雕梁畫棟和斗檐飛拱,顯得樸質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漢塑像,F存石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維修擺手堂時所立,可見舍米湖擺手堂歷史悠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夜夜夜爽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 亚洲911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 日本精品激情乱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