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運城市旅游

運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郭村泰山廟大殿
  郭村泰山廟大殿郭村泰山廟大殿(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鹽湖區上王鄉郭村廟創建年代不詳,元、明、清均有修葺。廟內建筑大多已毀,現僅存元代大殿一座。大殿坐北朝南,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斗拱四鋪作單下昂。無欄額,前檐明間和次間施粗圓木通面額,上施斗栱七朵為四鋪作單下昂。稍間無補間,為明清改建。殿內梁架徹上露明造,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用三柱。梁栿上均繪有彩繪。檁上有元至正七年、明成化、嘉靖、萬歷、清道光五年重修題記。景點位置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上王鄉郭村……[詳細]
棗園村古墓群
  棗園村古墓群棗園村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時代:西周—漢地址:位于平陸縣張店鎮棗園村東北部古墓群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50米,1959年6月發掘漢代磚室墓一座,為規模較小的半圓弧形券頂磚室墓,墓保存完整,出土部分隨葬器物。主墓室內出土有綠釉陶壺、綠釉陶倉,內有腐朽谷物。還清理出鐵刀、大泉五十銅幣。耳室內出土有灰陶罐,及銅質車馬飾件和羊骨架等。1986年又發現西周車馬坑兩個,出土有鑾鈴、當盧、銅戈等28件銅器。……[詳細]
玉璧城遺址
  玉璧城遺址玉璧城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北朝地址:稷山縣太陽鄉白家莊村一帶玉璧城位于汾河南岸,北朝時期處于北周與北齊的分界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我國著名的古戰場之一。始筑于西魏大統四年(538年),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勛州,至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城始荒廢。古時南北大道從城中穿過,西、北、東三面絕璧環繞。古城遺址東西長420米,南北寬500米,城南殘垣高0.8——3米。……[詳細]
芮城文廟大成殿
  芮城文廟大成殿位于運城市芮城縣政府大院內,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芮城文廟大成殿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金代天會八年(1130)地址:芮城縣古魏鎮東關村西政府院內保護范圍:東自東山墻外皮向東12米,南自前檐下向南23米,西自西山墻外皮向西11米,北自后檐下向北6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圈起,向東延伸82米,向南延伸125米,向西延伸17米,向北延伸194米。……[詳細]
喬寺碑樓
  喬寺碑樓(第三批省保)時代:清地址:絳縣東山底鄉喬寺村喬寺碑樓位于絳縣橫水鎮喬寺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73年),是周氏家族為資政大夫周萬鐘所建的功德碑樓。喬寺碑樓坐西朝東,平面長方形,面寬六間,單檐歇山頂,檐下飾磚雕仿木斗栱。石砌臺基長17米,寬2.60米,高1.50米。樓身高約15米,正面設五碑室立七通碑,每室之間有通柱石雕對聯,上嵌石匾額。樓體上部四面亦飾有各種磚雕勾欄、窗縷、垂花,構圖考究,線條細密,雕工精美。喬寺碑樓集建筑、磚雕、石雕、書法藝術于一體,保存狀況良好,具有較高歷史和藝術價值。2013年5月,喬寺碑樓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廣仁王廟(五龍廟)
  廣仁王廟(第五批國保)時代:唐地址:芮城縣城北4公里中龍泉村北側因廟前有五龍泉,廟內奉水神,封號“廣仁王”,當地鄉人尊稱“五龍王”,故廟名又稱“五龍廟”。廟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正殿為唐太和五年(833年)遺構,是國內現存四座唐代木構建筑之一。殿前樂樓為清代重建。廟坐北朝南,規模較小,由戲臺、廂房和正殿組成。正殿殿身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平面呈方形,臺基高1.2米,殿前無月臺,正面明間辟板門,兩次間為破子欞窗,兩稍間偏小。殿周檐柱16根,全部砌入墻內。柱上僅施闌額,無普拍枋,轉角處闌額不出頭。檐下僅施柱頭斗栱,五鋪作出雙抄偷心造,斗幽較深,無補間鋪作。殿內無柱,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四椽栿通達前后檐外,伸出部分制成二跳華栱。栿上設駝峰、大斗承平梁,平梁上設侏儒柱和叉手,兩端施托腳,梁栿……[詳細]
安邑古城遺址
  安邑古城遺址(第四批省保)  時代:戰國  地址:鹽湖區安邑辦事處安邑水庫  魏豹城是戰國時期魏文侯(前446年)所筑的都城,到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遷都大梁后才稱之為安邑古城。公元前205年,楚漢戰爭爆發,漢將魏豹認為楚必勝,漢必敗,遂找借口率兵數萬,回到安邑,占據此城,自立為王,稱霸一方,后人便稱此古城為魏豹城。  城址四周長2500米,分前后兩城。城墻殘跡高5米,厚7米,夯土層厚度6——8厘米不等。……[詳細]
董村戲臺
  董村戲臺時代:元建清修地址:永濟市卿頭鎮董村戲臺創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嘉慶二十年(1819年)兩次重修。戲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下有石砌臺階,高1.3米,東西長11.4米,南北寬11.4米,臺上建筑分前后臺,前臺寬4米,后臺寬2.6米。檐下斗栱五鋪作雙下昂,當心間出45度斜栱。前臺中央懸光緒二年“遏云樓”木匾一塊。2019年10月7日,董村戲臺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居太遺址
  居太遺址(第四批省保)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址:絳縣橫水鎮居太莊村南  遺址范圍約1平方公里,分布集中,規模較大,包含物豐富。遺址地面暴露有灰坑及大量的陶片,陶片以紅陶為主,灰陶次之。紅陶多以黑色彩繪,紋飾以變形魚紋、幾何紋居多;灰陶紋飾以粗繩紋、籃紋為主。從采集陶片看,器形主要有缽、尖底瓶、曲腹盆、折腹盆、罐等。另外,還發現有動物骨骼、磨制石器。文化類型為龍山文化、廟底溝二期、仰韶文化中期。……[詳細]
龍香關帝廟
  龍香關帝廟龍香關帝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民國地址:新絳縣店頭鄉龍香村創建于宋,后歷代予以重修。現僅存戲臺、獻殿、正殿,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清代所建。廟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中軸線上依次有戲臺、獻殿、正殿。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式屋頂,四鋪作單下昂斗栱,補間僅施一朵斗栱,殿內用減柱法,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用材粗大。殿內有關羽、周倉、關平等彩塑7尊,均為元代作品。……[詳細]
嶺東孫氏祠堂
  嶺東孫氏祠堂位于運城市聞喜縣桐城鎮嶺東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時代:明代地址:聞喜縣桐城鎮嶺東村保護范圍:東自東廊房后檐下向東24米,南自門樓前檐下向南52米,西至西廊房后檐下,北自祠堂后檐下向北22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圈起,向東延伸87米,向南延伸79米,向西延伸88米,向北延伸109米。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嶺東孫氏祠堂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蒲州故城遺址
  蒲州故城遺址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為唐至明朝的遺址。蒲州古城則是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所封中都的所在地,以后金、元、明、清各朝均有重修。唐代蒲州城(外城)周長約5700米,明代蒲州城(內城)周長約5400米。明代蒲州城磚砌城墻保存完好,東、南、西、北四座城門都保存較好。蒲州古城因為保存較好,在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詳細]
趙杏古墓群
  趙杏古墓群趙杏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時代:東周—漢地址:永濟市北城區趙杏、曉朝、席村三村之間古墓群西至永臨公路西100米,南至曉朝公路,北至席村村南100米,東至席村村東,范圍9平方公里。該墓群時代跨越東周、秦、漢。東周墓葬為豎穴土坑墓,葬式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多為鼎、豆、壺組合;漢墓多為磚砌墓室,為東漢時期遺存,墓內多出土釉陶倉、壺、灶以及家禽家畜。墓葬多數早期被盜毀。……[詳細]
解州文廟
  解州文廟位于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進行重修,保存較完整,系我市為數不多、保存較完整的文廟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解州文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代:明、清地址:鹽湖區解州鎮解州中學內保護范圍:東自東山臺明向東6米,南自前檐臺明向南81米,西自西山臺明向西6米,北自后檐臺明向北22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圈起,向東延伸79米,向南延伸100米,向西延伸100米,向北延伸64米。……[詳細]
絳縣長春觀
  山西絳縣長春觀長春觀長春觀(第四批省保)時代:元地址:絳縣陳村鎮東荊下村長春觀位于絳縣陳村鎮東荊下村。始建于元延七年(1320年)。廟宇坐北向南,現存一進院落,南北長71米,東西寬24.5米,占地面積1739.5平方米。混元寶殿為元代建筑,東配殿為明代建筑,其余則為清代建筑。道觀由南向北依次為獻殿、混元寶殿,兩側保存東廊房和東配殿。混元寶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前檐柱頭斗栱為五鋪作雙下昂,耍頭斜殺內凹。補間鋪作逐間施一朵,除使用瓜棱櫨斗外,其余形制同柱頭鋪作。后檐柱頭斗栱為四鋪作出單昂。當心間補間鋪作使用瓜棱形櫨斗,次間形制同柱頭鋪作。梁架結構為殿內廳堂做法,三椽對乳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與丁華抹頦栱相交承托脊槫。殿內有元延七年(1320年)始建題記。長春……[詳細]
芮城坡頭遺址
  坡頭遺址坡頭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芮城縣東北25公里的陌南鎮坡頭村四周地處中條山南麓丘陵地帶,發現于70年代,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5米。暴露遺跡有灰坑及房址等。采集陶片以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灰陶,其紋飾有線紋、繩紋、附加堆紋、-三角紋、圓點紋、勾葉紋等,器型有敞口盆、缽、重唇小口尖底瓶、甕、罐等,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遺存。……[詳細]
薛道實墓
  薛道實墓薛道實墓(第四批省保)時代:唐地址:臨猗縣北辛鄉宜村東北為隋代尚書禮部侍郎薛道實及其家族墓地,薛道實卒于唐初,葬于此。墓地現存唐玄宗十七年(729年)墓碑一通,石人、石羊、石獅各一對。墓碑通高3.4米,寬1.13米。碑額高1.03米,中間篆額“大唐隋故尚書禮部侍郎臨汾公薛公碑”。墓地還保存其孫薛寶積墓碑一通,大部分埋沒地下,碑首上篆額“大唐揚州長府薛府君碑”。……[詳細]
侯村墓群
  侯村墓群(第四批省保)  時代:東周、漢  地址:鹽湖區金井鄉侯村東  據《平陽府志》載:河東“運司”周為郇城,郇城在猗氏縣南二十里。解縣西北有郇城。郇城百姓生息卒葬于此,后代因之延續至漢。  侯村墓葬區,南北寬300米,東西長500米。墓葬形制長方形豎穴墓,南北走向,墓葬大小、形制不一。出土器物多為陶器,有陶鼎、陶豆、陶壺,漢代綠釉陶樓、陶倉、陶豆、綠釉陶壺、綠釉耳杯等物。……[詳細]
回坑遺址
  回坑遺址回坑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聞喜縣陽隅鄉回坑村西100米處地處運城盆地的東北部邊緣,紫金山南側的山前坡地上,地勢北高南低,1954年發現,現存面積15000平方米。遺址中發現的遺跡僅有灰坑一種,地面與斷崖暴露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仰韶文化的缽、盆、罐、碗、杯、瓶等,龍山文化的鬲、折沿罐、杯、盆等。其文化面貌應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遺址保存完整。……[詳細]
薛仁貴寒窯
  在山西河津市城東10公里修村為唐代大將薛仁貴故里。薛仁貴(614-683),唐大將,名禮,龍門(今河津)人。出身農民,貞觀時從軍兼安東都護,封平陽郡公。村東有一土崗,形似伏虎,名白虎崗。崗側土窯傳為薛妻柳氏寒窯遺跡。窯南有洞一孔,因薛仁貴征東時為白袍將軍,故名白袍洞,內塑薛氏夫婦坐像兩尊,乃鄉人懷念而奉祀。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崗東向2里百底村東側,即當年薛仁貴汾河灣射雁處。時代:唐代地址:河津市城區辦修村保護范圍:西自窯洞西門起向西15米,東自窯洞門口一線斷崖上向東30米,南自窯洞南壁起向南30米,北自窯洞北壁起向北15米。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圈起,向東、南、西、北各延伸20米。……[詳細]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一级亚洲αv性爱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