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羅芳珪墓在新塘鎮百葉村。抗日戰爭初期,羅芳珪任國民黨第八十九師五二九團團長,被中外報章譽為英勇殺敵的中國“四大名團”之一。1938年4月6日,在取得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后,為殲滅殘敵,羅芳珪親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準備夜襲,不幸被流炮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1歲。靈柩回鄉安葬時,當時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送來挽聯,稱羅芳珪為“民族復興英雄”,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追謚他陸軍少將軍銜。……[詳細] |
![]() | 1952年省文物工作普查隊在酃湖之旁(今和平鄉湖東村境內),發現酃湖縣故城址。城址東面為老茶亭,南為胡家臺,西靠排漬站,北頻耒水,面積20萬平方米。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衡陽為酃縣,屬長沙國,縣治設于此。《水經注》稱:“耒水北過酃縣,縣有酃湖……湖邊尚有酃縣故治”。經發掘東西土墻殘垣尚存。城址內有陶片,漢代銅瓦板瓦,陶器有盆、壺、罐、缽,另有鐵劍、銅渣等。1956年,此處已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5月,此處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高新村蔣家大屋古建筑群于2019年2月,公布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布面積約60000平方米,大小建筑有二十多座,匯集了清代早期至民國時期的建筑特色,且保存較好,巍巍壯觀,構成氣勢磅礴的古村落格局。保護范圍:以蔣家大屋大廳屋為中心,東600米至石角塘處,西2000米至原衡南八中處,南至衣毛山山頂背面以下300米處,北至泉里江以北800米處。……[詳細] |
![]() | 金南新屋里古建筑群位于耒陽市蔡子池辦事處金南村1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伍明山(1727-1807)始建,后多有修葺,系清代官邸建筑。坐西朝東,磚、石、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封火墻,墀頭爪角飛翹。四進二廂,面闊五間,各進均置于臺基上,呈前低后高布局,自東而西依次為槽門、前廳、中廳、后廳。一、二進間為寬敞的庭院,其余各進間置天井,天井周施檐廊。第二進梢間照面墻各施一漢白玉鏤空雕花窗,分別雕有“儉”和“師”字,前面兩端施耳房,面向中軸線辟耳門。金南新屋里系清代官邸建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前后伍明山(1727-1807)始建,后多有修葺。坐西朝東,磚、石、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詳細] |
![]() | 秦孝儀故居位于衡東縣吳集鎮老街。秦孝儀幼承家學,精通儒學經史,博覽群書。1949年去臺灣,曾擔任國民黨副秘書長、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主持臺北故宮博物院工作長達18年。秦孝儀是國民黨政府一名典型的御用文人,在從政的同時,致力于學術研究,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進德錄》、《儒學索微》、《我故鄉》等。……[詳細] |
![]() | 712礦舊址群中國第一顆-鈾礦原料來原地七一二礦舊址群,位于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大浦鎮大明村。1955年8月,中南309隊第四航測隊發現大浦鈾礦床。195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同志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批準創建大浦鈾礦山,這也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由蘇聯援建156個工業建設項目之一。礦山對外曾稱湖南五礦,1964年改稱712礦,同年為我國“五九六”第一顆-的成功0-提供了優質核原料。1985年國家為了保存有限的核能資源,決定終止鈾礦開采。至此,礦山共生產出金屬鈾1759噸,為我國核工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衡東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七一二礦礦部尚保存南北長120……[詳細] |
![]() | 衡州窯址散布于東陽渡和金甲嶺一帶。是唐朝遺留的古窯,現已發掘30多處,出土文物有雙嘴壺、盤口壺、喇叭壺、扁壺、蓮花紋碗、菊花印紋碗、雙系缸、四系缸、碟、碾槽、網墜等。多呈米黃、豆青、胎壁偏重紫灰、鐵灰色。出土器物品種繁多,造型優美。1974年衡州窯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楊山廟位于吳集老街。傳說上古時期,炎帝帶領楊山侯、靈山侯、洪山侯治理洣水,因操勞過度,四人先后病逝,葬于風光秀麗的洣水河畔,洣水也因此被稱為“圣水河”。楊山侯葬在今天的衡東縣吳集鎮,后人感念他的恩德建楊山廟來祭祀他,尊為太古靈侯,香火旺盛,現在的廟堂修復于清道光年間.……[詳細] |
![]() | 仁瑞寺是湖南名剎之一。順治年間,有僧釋智,為避兵亂,與母親同逃至岐山,興建寺院。釋智為仁瑞寺的開山祖師。清同治五年重修,后又建成三正、兩橫大殿,規模宏大。現寺院尚存,寺院旁參天古樹仍在,建寺石碑還記述了高僧釋智的事跡。仁瑞寺座落在岐山之腰,始建于清順治五年(1649年)。該寺因受清代皇封“萬壽仁瑞寺”而聞名暇爾,是湘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寺內至今還保存著光緒皇帝御賜的牌匾及佛經、千人鍋等文物,同時寺內還有普同塔、漢白玉塔林等古跡。仁瑞寺地處明山秀水之間,得天獨厚,再加上濃厚的佛教氛圍,已經成為游覽朝拜的勝地。……[詳細] |
![]() | 袁氏一族在今常寧市羅橋鎮下沖村興建新屋袁家,建筑面積達15000多平方米,民居發展最興旺的時候有300多戶,形成極具袁氏特色的完整古村落體系。2019年,新屋袁家古建筑群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