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衡陽市旅游

衡陽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石鼓書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于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書院格局重建了石鼓書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齊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側。憲宗元和年間,州人李寬筑屋山巔,讀書其中。宋代太平興國2……[詳細]
  夏明翰故居位于衡陽市衡陽縣洪市鎮禮梓村余家組,又稱“合家堂”。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70余年。為典型的清代湘南民居建筑,大院坐北朝南,土磚木結構,除北邊外外墻青磚砌筑,北邊為土磚墻。大院二進六廂,共有房屋45間,面積2316平方米。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衡陽洪市鎮人。生于湖北省秭歸縣。夏明翰跟隨祖父母在湖北、江西等地度過童年時代,12歲隨全家遷回衡陽。少年時代的夏明翰就受到了父母追求科學民主和維新變法思想的熏陶,養成了愛讀書善思考的習慣。1917年春,夏明翰進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讀書。在校期間,他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讀進步書籍,并參加-和反對軍閥的活動。19……[詳細]
  衡陽保衛戰紀念館位于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橋管理處第七組。景區內主要建筑系清代記名提督、振威將軍陸成祖(1838—1891年)于光緒七年(1881年—1887年)建造,距今已有125年歷史。它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風格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占地面積2640平方米,房屋為磚木結構,祖屋石木構件及山墻墀頭、檐下、窗額等分別施雕刻、彩繪、堆塑,內容有“丹鳳朝陽”、“玉兔望月”、“福祿壽喜”、“博古八寶”及珍禽瑞獸、人物花卉、如意云紋等祥瑞圖案。整個建筑裝飾十分講究,木雕、彩繪、堆塑內容豐富,工藝精湛,有的堪稱藝術精品,是觀賞、研究晚清民居建筑及其相關問題重要的實物資料。陸家新屋……[詳細]
  來雁塔,衡陽名勝之一,距市中心約3公里,與回雁峰對峙,寓雁有來回,故名為來雁塔,該塔興建的目的是用以導航,類似今日的航標燈塔。塔基為壘石構成,塔身用青磚砌成。整個塔體內為樓閣式,共七層,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層東南設門,南向拱門上嵌有清兵部尚書彭玉麟手書“來雁塔”橫額的漢白玉碑一塊。從第二層起塔身逐級遞縮,塔的每層皆設有對稱神,開兩窗四門,可憑遠眺望。塔檐為疊座,下無斗拱,外壁飾石圖案。拱門上有石質龍鳳浮雕。塔角舊有風鈴,塔上有鐵頂,置相輪。整個塔的結構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點。此塔自建成后,歷經多次修繕,保存至今。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衡陽縣志·古跡》載:“萬歷辛己(1581),……[詳細]
  湘南-舊址陳列館位于江東粵漢馬路1號。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衡陽,在新民學會的影響下,省-派人來衡陽聯絡各校學校,發起組織湖南學生聯合會。后經衡陽教育界、工商界決議,將“浮橋公所”劃歸湘南學生聯合會使用。當時將霸占公所居住的清提督申堂發趕出公所,掛上了“湘南學生聯合會”的牌子。參加湘南-的成員有:湖南省立第三師范、湖南省立第三中學、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及衡陽私立成章中學、道南中學、西湖中學等并轄湘南34縣學校。經費來源于成員學校學生自治會,衡陽國貨維護會也提供過一部分資金。-內設總干事1人。干事若干人。分宣傳、出版、游藝、文書等股,由各校選舉總務長,另設會計、評議。湘南-組織一年改選一……[詳細]
  珠暉塔為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鎮藕塘村,雄踞江東岸之拜亭山上。為清代安徽巡撫衡陽人王之春主持興建,耗白銀6萬兩,費時13載,于光緒丁酉(1897)年建成。塔高10丈5尺,磚石結構,七層八棱,石階旋梯。正門西南向,上方漢白玉橫額鐫刻著斗大楷書“珠暉塔”三字,兩邊漢白玉雕刻楷書對聯:“高峙船山遠綿學脈,流回耒水廣助文瀾”。塔基四周刻有飛禽走獸圖形,塔內拱門嵌有石刻碑文,為江蘇學政王先謙撰寫、寧夏知府黃自文手書,原為6塊,現存4塊。塔前建有廊廡,僧房數楹。塔尖銅頂,映日生輝。塔何以名?因地勢之高,晨迎朝暉,晚披彩霞,璀璨奪目,如珠玉生暉,故名之。登塔頂,周圍數十里壯麗山河盡收眼底。南望雁城,氣象萬……[詳細]
  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指揮部舊址位于衡陽市衡南縣廖田鎮陽合村西面2公里處。這里地處原衡陽、耒陽和常寧三縣邊界山區,今屬衡南縣廖田鎮林場。1925年,當地腿有殘疾的木匠何炳林,帶領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組織洪門圈子會,他們公開劫富濟貧,響應者達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長沙馬日事變后,5月27日,衡陽又發生了沁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壓革命,到處追殺共產黨人和進步群眾,-籠罩著衡州大地。當時,中共衡陽縣委領導群眾轉入地下斗爭。共產黨員、縣農運組織部長資歌鋏,發動并指揮衡陽東鄉的5支武裝隊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黨員李育松率領的農民赤衛隊在桐梓山一帶活動。資、李二人廣泛接觸圈子會成員,積極宣傳革命道理,在……[詳細]
  衡山縣農民運動紀念館位于衡山縣開云鎮沿江大道9號。衡山縣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篷勃興起的農民運動,在全省、甚至全國,頗負盛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23年4月,毛澤東和中共湘區委員會派遣劉東軒、謝懷德回衡山開展農民運動。9月16日,衡山岳北地區成立了岳北農工會。這是湖南第一個農會組織,是全國第三個農會組織。它是湖南農民運動的旗幟,為湖南省和全國以后的農民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創造了寶貴經驗。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衡山縣農民運動迅猛發展。1926年4月,衡山就有多個秘密農民協會在活動。北伐戰爭勝利后,衡山農協組織開始公開活動。到當年7月底止,已有區農協13個,鄉農協203個,農協會員2……[詳細]
  唐群英故居位于衡陽市衡山縣新橋鎮黃泥村。故居南靠南岳天柱峰,北望雙峰荷葉鎮。接S314省道后,距縣城42公里。掩映在一片竹山林海之中。唐群英墓位于衡山縣新橋鎮黃泥村一處山坡上。地勢平緩,竹山林海,風景宜人。唐群英,女,1871年出生,湖南省衡山縣新橋鎮黃泥村人。1891年,嫁與湘鄉(今雙峰縣)荷葉塘曾傳綱為妻,夫逝女夭后,歸衡山新橋娘家,終身不再嫁,較長時間住在這棟故居里。唐群英是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是孫中山先生的積極追隨者,曾積極參加辛亥革命,倡導男女平權,晚年致力于興學辦報,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孫中山先生稱贊她為“巾幗英雄”,并授予其二等嘉禾勛章。中共中央委員、全國婦聯主席康克清贊揚……[詳細]
  祝圣寺:在古鎮東街,距南岳大廟半里,相傳建于唐代,現寺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要建筑有關圣殿、大佛殿、藥師殿、說法堂、方丈室、觀音堂、羅漢堂等,羅漢堂有青石陰刻五百羅漢像嵌左右壁,有一定藝術價值。祝圣寺歷史悠久。據《南岳總勝集》記載,夏朝的君王大禹在這里修建清冷宮,把奉舜帝。唐朝時,高僧承遠(712—802年)在這里創建佛教寺院,名彌陀臺寺。承遠信奉的是佛教凈土宗,凈土宗又稱蓮宗,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凈土為宗旨。至今,凈土宗認為該宗有十三位師祖,他們依次: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智旭、實賢、行微、實賢、際醒和印光。承遠被尊為凈土第三代祖師,他贏得這千秋圣名的功績主要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 | 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 在线看片AV观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