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祠仙根書院位于衡南縣車江鎮原樟樹村,其現在的名字實為李氏宗祠。它是一座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祠堂,曾經也取名仙根書院。2019年,車江李氏宗祠(含仙根書院)入選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
![]() |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政治處舊址——梁氏祠堂位于衡陽市耒陽市水東江街道辦事處,年代為1928年。2019年,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政治處舊址(梁氏祠堂)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師古橋小學——葉劍英、田漢開展抗日救亡活動舊址位于衡山縣開云鎮農科村師古橋旁邊,距衡山縣城和南岳古鎮均為15華里。當年的師古橋小學辦在位于長衡公路南側小溪邊的一座古寺庵里,庵內有一處能容納二三百人的操坪,另有眾多的廂房,其中有三間被作為教室使用,其他房屋為僧尼的活動場所。寺庵靠北的盡頭巍然聳立著一座建于清代的觀音廟,廟有三層,第一層為牛欄、馬廄和雜屋,第二層為戲臺,第三層為觀音菩薩的供奉享堂。廟的前面是一塊大坪,容納的人數在千人以上。兩座建筑均是飛檐翹角,古色古香。1938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遷衡山南岳,隨后,蔣介石在這里召開了4次軍事會議,研討和部署抗戰方略,國共兩黨在這里合作創辦了南岳游……[詳細] |
![]() | 雙忠亭是抗日名將宋哲元1938年來南岳休養時為紀念部屬佟麟閣、趙登禹兩位抗戰烈士而建。亭正面額“雙忠亭”是馮玉祥所書,亭內石碑上鐫有國民政府對佟、趙兩將軍的褒揚及宋哲元將軍撰寫的碑方。……[詳細] |
![]() | 朱少連故居座落于曲蘭鎮湘西村,始建于清朝,保護范圍為以故居外墻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5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為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50米處。2011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衡陽建湘柴油機廠早期建筑群位于衡陽市珠暉區苗圃街道辦事處,年代為1958年。2019年,衡陽建湘柴油機廠早期建筑群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祁東縣狀元橋在祁東縣歸陽鎮,有一座五孔石拱橋,全長80米,寬8米,高9米,橫跨白河入湘江之匯合口。橋面上有石欄、橋亭。相傳,石橋建成時剛好有一位新科狀元從這里路過,當時,橋兩端人山人海,建橋工程師有意考考這個狀元公,要他對上了對子才能通行,石匠道:“大橋剛合,從此通行,必吟詩作對,有所感,有所為。狀元公有何想法?”狀元公沉吟了一會,欣然對曰:“小生新中,爾后為官,當效國惠民,不圖名,不圖利。眾父老不必擔心。”在場人聽后,一致稱妙,于是,當即將這座橋命名為“狀元橋”。……[詳細] |
![]() | 李氏宗祠地址:常寧市松柏鎮時代:清……[詳細] |
![]() | 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舊址簡稱三女師。創建地1912年秋,始借江東岸幾所公館作臨時校舍,康和聲為第一任校長。1914年在鄒家碼頭荷花坪建成磚木結構的新校舍,有一座禮堂,四進二層教室和其他生活設施。西北角設有附小,校園面積80畝。1926年9年,改為“省立第三初級中學”。1928年又稱“省立第六中學”。1934年改為“省立衡陽女子中學”。1938年以后,先后遷往衡陽縣渣江、資興縣廖江、永興縣城等地。三女師在荷花坪地舊址僅有遺跡可考,現是“衡陽工程機械廠”廠址。原校內古樟樹尚在,依然挺拔蒼勁。三女師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是湘南-的主要活動場所。“五四”運動后,毛澤東曾來此宣傳馬列主義,發……[詳細] |
![]() | 在東陽渡鄉坪田村境內。據《清泉縣志》載:“云起,繞山盤旋如鷲”,故名云鷲峰。峰下有云鷲潭,水極深。潭邊有石拱洞,洞內怪石嶙峋,作各種形狀,大旱枯水時,人可人內。峰頂有泉井一眼,水質清洌,常年不竭。原有云鷲寺,香火頗盛,今已不存。……[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