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大鹿島毛文龍碑位于丹東東港市孤山鎮大鹿島中部,年代為明。2008年6月11日,鹿島毛文龍碑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碑座中心為基點,四周12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7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
 | 柏林川石刻位于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柏林川村,年代為明。2008年6月11日,柏林川石刻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石刻碑為基點,四面外延5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二類建設控制地帶外100米以內為三類建設控制地帶,三類建設控制地帶外200米以內為四類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
 | 老砬背洞穴墓地位于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馬城子村,年代為青銅。2008年6月11日,老砬背洞穴墓地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A、B、C、D四洞洞內及各洞洞口外15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為五類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
 | 高麗墓子墓群位于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渾江水庫東南部,年代為漢-唐。2008年6月11日,高麗墓子墓群被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3號墓中心(東經125°28′194″,北緯41°16′338″)為基點,南至水庫邊緣,東、西、北各10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西、北各5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 [詳細] |
 | 清柳條邊遺址的所在地為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類型為古遺址,批號為21010007,具體地址位于新民市立新鄉、周坨子鄉、于家窩棚鄉。清柳條邊始建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陸續完成,是清王朝為了保障陪都盛京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利益而修筑的一道“邊墻”。柳條邊橫跨遼、吉兩省,全長1320公里,設邊門20座。柳條邊以開原威遠堡為交匯點,分為西、東、南三段,其中沈陽二段,撫順、錦州各一段。通過沈陽境內的柳條邊即位于西段,跨新民、法庫兩個市縣,其中新民境內長約33公里,法庫境內長約…… [詳細] |
 | 復州衙署舊址位于瓦房店市復州城南街東衙署弄,為清代中國北方傳統封建衙署建筑。衙署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由正門、前堂、后堂、東西院廳舍組成,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設復州通判,領金州巡檢司,轄金州、復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設知州,隸屬奉天府,是清政府在遼南設置的最高行政官之一,衙署設在復州城南,同年金州巡檢司撤銷,設寧海縣。…… [詳細] |
 | 大嘴子遺址位于甘井子大連灣鎮東南一座瀕海的土丘上,向北走沿振興路的右側即可找到。年代為公元前2000至1000年,屬青銅時代的聚落遺址。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依其文化內涵分為三期。1987年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遺址進行發掘,發現房址41座,出土陶、石器等各類器物總計1611件,其中有陶罐、陶壺、陶缽、石刀、石斧、石錛、--等。遺址中發現有用于軍事防御性質的石圍墻,出土銅戈、銅鏃;房址中有炭化粳稻和高粱,是大連地區農業考古的重要收獲。該遺址是大連地區青銅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遺跡,證明了…… [詳細] |
 | 金州小關屯小石棚位于大連市金州新區向應街道辦事處小關家屯村的東山上。向應小關屯小石棚屬于青銅時代,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金州地區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原來在小石棚南邊大約250米的小丘陵土包上還有一座比小石棚要大了許多的石棚,故被稱為大石棚,可惜在1950年代初期被毀,據當地老百姓說是當時的蘇聯駐軍給炸毀的,但未見資料有此說明。如今大石棚的石板已經不知去向,在石棚東邊不遠的一個村莊名字就叫“大石棚村”,也算是對消失的大石棚的一個紀念吧。…… [詳細] |
 | 郭家村遺址位于大連市旅順口區鐵山街道郭家村。郭家村文化遺址,這里距村委會只有100多米。文化遺址是這座村莊的驕傲。大連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城下這片土地卻古老而深沉。從長海縣的小珠山遺址,到營城子漢墓群,這些珍貴的考古發現,證明了大連這片土地上的先民,曾創造出很多燦爛悠久的文化與繁華一時的城郭。1976年,由遼寧省博物館和旅順博物館共同考查發掘了旅順口鐵山鎮郭家村文化遺址。這里位于郭家村北面,東南是老鐵山,西北距海1000米,遺址長152米,東西寬77米,面積11萬平方米。陶器以紅陶和紅褐陶為主,…… [詳細] |
 | 老鐵山-將軍山積石墓年代為青銅時代,位于大連市旅順口區鐵山街道老鐵山、將軍山。老鐵山位于旅大市旅順口區鐵山公社郭家村東,韭菜房村南,西距渤海岸約5公里。從老鐵山北部第一峰向西北與將軍山,刁家村北山相連,大約有3公里的起伏山脊上有積石墓40余座。(1)老鐵山。保護范圍:以老鐵山北峰南端M3中心(東經121°10′116″,北緯38°44′544″)為基點,東、西各30米,南、北各50米以內;以老鐵山二月牙口北坡M5中心(東經121°10′015″,北緯38°45′327″)為基點,東5…… [詳細] |
 | 文家屯遺址位于甘井子區營城子鎮,是大連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已被列入大連市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名錄。…… [詳細] |
 | 元寶溝北山遺址位于大連市金州區擁政街道九里村元寶溝屯北山坡。元寶溝北山位于北平山東部,東南距遲家溝臺山約3000米,西南距大榆山約1500米,南距三榆山約1500米,北距北平山主峰約600米。該遺址分布在南坡自山頂至山腳約30000平方米的范圍內。據金州博物館工作人員說,元寶溝屯北山遺址是新石器晚期到青銅器時代的一個生活居落址,它的分布面積很大,從山腳下到山的半坡,基本涵蓋了整個山的南坡。我們從遺址地表采集到石球、石斧、紅燒土,尤其重要的是,采集到了飾有刻畫紋的夾砂黑褐陶陶片、夾砂紅褐陶陶片,器…… [詳細] |
 | 唐屯塔位于普蘭店市雙塔鎮唐屯村西山上,為金代石塔。公元1115年,金取代遼統治今大連地區,今普蘭店市當時隸屬復州。塔周圍四面環山,東臨塔底屯,西臨排子溝,南臨小滕屯,北臨周家溝。該塔為花崗巖建筑。高約7米,分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塔座似大磨盤,由第二層起,每層都雕成蓮花座,座中間的小龕中雕有坐佛,共10尊。塔身為八角形,逐層上收,每層上蓋均有檐。197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
 | 藤屯塔位于普蘭店市墨盤鄉滕屯村滕屯塔山上。此塔距唐屯石塔約5公里,因此稱雙塔,雙塔鎮名稱始此。二塔為金代石塔。該塔為花崗巖建筑,由16塊圓形花崗巖堆成5層,高約5.6米,分塔座、塔身、塔頂三部分。底座寬1.6米,長1.25米,厚0.3米,塔身為八角形,逐層上收,每層都雕有蓮花。頂部有浮雕坐佛。…… [詳細] |
 | 龍鳳礦是在1903年開始開采的。當時日本人大肆掠奪撫順的煤炭資源,龍鳳礦上部煤層開采完畢后,開始開鑿豎井,豎井始建于1934年,1936年12月投入使用。2003年遼寧省政府公布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鳳礦豎井樓通高63.1米,豎井深度670米。豎井里共有一大一小兩臺戈培式絞車,都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制造的,電動機為4025千瓦,絞車功率5395馬力,同樣的設備,至今仍然豎立著的,目前世界上僅此一套。2003年遼寧省政府公布龍鳳礦豎井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豎井中心為基點,四周20米以…… [詳細] |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