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三省總督府,地處故宮和帥府之間,位于北通天街與盛京路的交會路口,當年在偌大的盛京城,它是僅次于故宮的名震東三省的建筑。這座建筑外部為青磚墻體,內部為人字架木結構,建筑用料選材考究,雕飾精良,為典型的歐式建筑。它是沈陽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筑物之一。整個建筑呈“凹”形,門前還有對獅和上下馬石。從清朝末年的官員到后來的東三省幾任總督,再到奉系軍閥張氏父子,都曾在這里辦理過公務。東三省總督府,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外部為青磚墻體,內部為人字架木結構,建筑用料選材考究,雕飾精良,為典型的歐式……[詳細] |
![]() | 鞍山臥鹿山位于鞍山岫巖縣城東南24公里的楊家堡鄉松樹秧村。石廟原名“效圣寺”,俗稱“老古廟”,是省內現存唯一大型石構古代廟字。1988年12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臥鹿山山勢險峻,奇峰怪石,林深草茂,景色迷人。臥鹿山石廟依山傍壑座落在山前一平地上。石廟正殿三楹,高5.4米,寬5米,長9米許,36塊精制巨型石瓦覆蓋殿頂,整個建筑除門窗為木制外,其余棟、梁、柱、瓦、屋檐、殿脊等,皆為青白石料建造,精雕細刻,嚴密合縫,宛如一體。石廟內供五尊石佛像,廟前立一石鐘樓,廟院四周皆為石墻圍砌,整個石廟建筑可……[詳細] |
![]() | 正隆銀行舊址位于站前區八田地街道辦事處三樓社區,現由交通銀行營口分行遼河支行使用。 正隆銀行舊址在營口市政協北臨,南與牛莊郵便局舊址相望。該建筑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造,現在保存較好。其結構為“人” 字架鐵瓦頂兩層樓房,頂部帶有0,為西式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03平方米,高15米。墻面用紅磚和白石砌成,為辰野式,上覆孟莎式屋頂,轉角突出穹隆頂,是精心設計的獨特的近代建筑。該銀行當年為中日合辦,但實際由日本人控制,1914年正隆銀行總行由營口遷至大連,營口改為支行。1987年由交通銀行使用。……[詳細] |
![]() | 城山古城旅游區位于莊河市城山鎮萬德屯附近,距莊岫路15公里,距大莊高速25公里,距莊河市區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城山古城旅游區總面積為31.5平方公里,分為前城、后城、夾河三部分。前后山城,遙遙相對,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山勢險峻,溝壑幽邃;蜿蜒的夾河清澈明亮,九曲回腸;天然的奇峰、怪石、巖洞、有如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野生的山兔、山雞自由繁衍,松鼠、杜鵑鳥嬉戲枝頭;佛教法華寺香火鼎盛,道教五老宮肅穆壯觀。概觀整個旅游區,真可謂是高嶺險峻,壑谷縱橫,峽長幽深,溪水曲繞,雄勢巧橫海北;古墻……[詳細] |
![]() | 牛莊郵便局舊址位于站前區八田地街道辦事處三樓社區,在營口市政協辦公樓南側,現為營口市紅十字會使用。 牛莊郵便局是近代日本在營口開設的郵局,負責營口至大石橋間的郵政業務。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8月1日建成,現在保存完好。牛莊郵便局舊址建筑面積約為560平方米,建筑高度為12米,為二層建筑。“人”字架頂,條石、紅磚砌筑墻體,木架結構,開設拱形門,設有虎頭窗兩處。除了開辦郵政業務外,還代辦儲蓄業務。 2004年,華能電廠所屬的牛莊郵便局舊址產權移交給營口紅十字會,當年對文物本體進行修繕。 199……[詳細] |
![]() | 蛇盤山多寶塔,位于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芳山鎮蛇盤山雙泉寺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據說是開山和尚橫璽長老建筑的。塔系花崗巖建造,覆缽式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座為須彌座式,六角形,每邊長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條石逐漸收攏,砌出四層,其上砌高佛,早年被盜,龕上漾刻“多寶塔”三字,塔上為十三層相輪逐收砌至塔頂。頂上安裝鐵質塔剎;塔中層南面有拱形龕門,龕內原有銅鑄菩薩一尊,跌座于蓮臺,雙手合十,神態安逸自然。惜銅像已被盜走。塔于近年得到修繕。多寶塔矗立……[詳細] |
![]() | 牛莊居留民團役所舊址位于站前區躍進街道辦事處勤儉社區,曾用作營口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現由營口銀行濱河支行使用。牛莊是營口市東北45公里遼河東岸的一處商業集鎮,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1858年中英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條約規定,開放牛莊為通商口岸。1861年5月,英國首任牛莊領事托馬斯•泰勒•密迪樂乘“斯福因庫斯”號軍艦駛入遼河口,他考察了牛莊后,認為營口距海近,港深河寬,靠近城區,自然條件優于牛莊,就強以營口為牛莊,于是營口就成了當時東北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此后,各列強紛紛……[詳細] |
![]() | 高林臺城址位于阜新市阜新鎮西扣莫村高林臺屯。呈長方形,土夯筑,城墻方向190°。查《阜新縣志》載,該城東側被河水沖去四分之一。據當地老鄉講,該城在解放初期,北、西兩側城墻均存在,后來搞基本建設毀掉了。該城南側有一塊與城同寬的、用花土加沙礫石夯筑的一個場地,厚0.5米,疑為練兵場,后來深翻推毀。現只存南側大約30米的城墻,塌高2-3米,塌寬8-15米。其它三面城墻均不存在。現古城址內及周圍皆為耕地,有灰、紅褐陶繩紋板瓦、筒瓦、陶器口沿、大布紋瓦、半瓦當、豆柄、馬頭骨等生活、建筑遺物。高林臺城址為漢……[詳細] |
![]() | 乾州城址位于北鎮市廣寧城西南的北鎮廟前200米處。始建于遼圣宗乾亨四年(982年)十一月,是為奉侍遼景宗皇帝耶律賢之乾陵而建。1983年經北鎮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乾州城平面呈長方形,全部用夯土板筑,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625米,周長3450米。現城墻雖頹坍,但仍清晰可見隆起的土楞。城東北部仍保留有一段東西長60米,存高1.5米的墻基址。經勘查,該墻底寬3.5米,夯層厚11厘米,夯筑堅實。城內地勢平坦,表面散布有大量的溝紋磚、琉璃瓦和陶瓷片等。尤以南半部最為豐富。文化層厚約1.5……[詳細] |
![]() | 三道溝遼代重要遺跡區,位于北鎮市富屯街道辦事處當地人稱三道溝的山谷及駱駝山及鏵子山之上。是為遼代顯陵范圍內的主要墓葬區及建筑遺址,遺物分布區域,為北鎮境內的重點文物保護區域之一。三道溝為西北向東南走向,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3公里,分布面積18平方公里。自1980年以來,經考古調查,在其范圍內先后發現有新立遼代建筑遺址、駱駝山遺址、偏坡寺遺址、新立石刻、偏臉地遺址、滴水寺遺址、劉家園子遺址、小石棚遺址、櫻桃溝東坡遺址、洪家墓等墓葬遺址10余處,其中發現遼墓2處,建筑址及石刻9處。特別是偏坡寺遺址發……[詳細] |
![]() | 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是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658號,家樂福大連黃河路店對面,二層紅磚建筑。歷史的原因,這里一直是只有舊址而沒有陳列展覽,2002年10月這里被遼寧省委命名為黨史教育基地后,為充分發揮教育作用,有關部門即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文物征集和陳列布展工作,同時還對舊址做了必要的修繕,2003年5月,正式開館。新的布展遵循了真實再現歷史、真實表現人物的原則,突出了時代特點。在近200余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中,復原了當年中華工學會辦公……[詳細] |
![]() | 二道溝遼代重要遺跡區,位于北鎮市富屯鄉當地人稱二道溝的溝谷及醫巫閭山絕頂的西山之上。是為遼代乾陵范圍內的主要墓葬及建筑遺跡遺物分布區域,是北鎮境內重點文物保護區域之一。二道溝為西北向東南走向,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3公里,分布面積30平方公里。自1956年以來,經考古調查,在其范圍內先后發現有龍崗子墓群、孫屯墓群、琉璃寺廟址、琉璃寺西山遺址、望海堂遺址、石橋子遺址、龍崗子東坡遺址、龍崗子南山遺址、龍崗子西坡遺址、龍崗子西南山遺址、慈圣寺廟址等達11處,其中發現遼代墓葬10處,建筑址9處,疑似墓葬……[詳細] |
![]() | 明性寺,位于南票區缸窯嶺鎮街東路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光緒二十七年,結構形式多樣,建筑藝術華美,為遼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該寺2009年開始修繕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二期修繕工程。整個寺廟群依山勢而建,坐北朝南,層層遞升。而且,各層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軸上,半圓形正門尤如條條長虹,層層相套,具有恢宏的氣勢。寺前有兩根青石旗桿,每根旗桿以兩塊巨石合抱一塊方石蓋套為基,以鐵箍銜接,黃銅冠頂。在山門前臺階處還有一對石獅,坐落在與臺階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獅昂頭挺胸蹲坐,右邊石獅左腳踏少獅,左邊……[詳細] |
![]() | 大連蘇軍烈士墓(陵園)位于旅順口區水師營鎮三里橋西。該陵園是1945個蘇軍進駐旅順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占地4.8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該墓地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軍烈士陵園位于旅順口區水師營鎮三里橋西。該陵園是1945個蘇軍進駐旅順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所謂的沙俄公墓,是當年沙俄人為了紀念在日俄侵略東北而發動的日俄戰爭中死去的俄國鬼子而修建的,該墓占地4.8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該墓地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小閣石刻,位于北鎮市河洼村北一座孤山上。據考證為遼代石刻。石刻在小閣廟宇遺址后的一座山峰崖壁之上。山峰頂部有一人工砌筑的平臺,平臺南北長7.5米,東西寬4.5米。平臺東側有24級臺階可通其上。臺面表面暴露有磚瓦等建筑飾件,也發現有開鑿的圓形柱礎坑。在平臺北部自然凸起的崖壁上,面南開鑿一長方形佛龕,龕內浮雕有石佛像三尊。頭螺髻,面目圓潤而慈祥,耳寬大而垂肩,身披袈裟而袒胸,盤腳坐在石座之上。中間一佛兩側各雕一立脅侍,作阿難像。石刻造像粗擴而簡練,從其造型和排列形式考查,當為遼代石刻。在該石刻北50……[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