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沈戰役紀念館AAAA ![]() ![]() ![]() 遼沈戰役紀念館坐落于錦州市凌河區北京路5段1號,是一座集歷史文化傳播、藝術博覽、風景園林為一體的大型軍事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于1959年。1988年,中央和省、市投資2700萬元進行改擴建,新館由葉劍英元帥題寫館名,由三個園區組成,即南園(風景園區)、中園(紀念園區)、北園(游覽園區)。館區整體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8.8萬平方米,主題建筑面積8600平方米。建筑風格凸顯軍事特色,以中國式牌樓寓意勝利的“凱旋門”。基本陳列共分為四個部分:即戰史館、支前館、英烈館和中國第一座全景畫館。館藏文物1.……[詳細] |
![]()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AAAA ![]() ![]() ![]() 位于沈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博物館主體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筑物,它以殘歷碑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在一部巨大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征著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著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歷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著“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從殘歷碑正面拱形……[詳細] |
![]() | 關向應故居(紀念館)AAAA ![]() ![]() ![]() ![]() 關向應紀念館位于關向應同志故居——大連市金州區向應鎮關家村。始建于1986年,由當時的金縣人民政府興建。1989年7月,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2002年在關向應誕辰100周年之際重建新館,2006年進一步改擴建,2007年9月10日重新開館。總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關向應故居遺址(兩間草房、農家小院)、紀念館、廣場、綠地等。紀念館中陳列了大量的珍貴歷史資料和實物,形象生動地記述了關向應同志光輝的一生。關向應同志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我軍早期卓越的……[詳細] |
![]() | 大連現代博物館AAAA ![]() ![]() 大連現代博物館位于大連市區南部的星海灣,是世紀之交大連市政府斥資建設的大型文化設施,1999年11月動工,2002年3月對外開放。主體建筑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5萬平方米。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連市黨員思想教育基地”、“大連市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實踐基地”。大連現代博物館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會展路10號,地處星海廣場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以“現代”冠名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筑外型為方正的圍廊……[詳細] |
![]() | 撫順雷鋒紀念館AAAA ![]() ![]() 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位于撫順市望花區雷鋒路東段61號,原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附近,占地面積999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1960年,雷鋒入伍后不久便隨部隊來到了撫順,并在撫順度過了他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8月17日,撫順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并將他安葬在葛布烈士陵園內。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1963年3月11日,為了永遠紀念雷鋒,深入宣傳和學習雷鋒,撫順市……[詳細] |
![]() | 沈陽科學宮AAAA ![]() 沈陽科學宮于2000年6月18日建成開放,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具有科普展示、會議展覽、交流培訓、高科技娛樂四大功能。開館以來,科學宮組織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科普展覽活動,舉辦了各項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承辦了多項臨時科普展覽,開展了科普冬夏令營、科普培訓班、小小科技輔導員培訓班等等活動,受到了廣大市民和青少年的喜愛和贊許,至今已接待觀眾近400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約占70%,成人觀眾約占30%,服務區域覆蓋全市16個區、縣、市及遼寧大部分地區。2005年7月1日,科學宮科……[詳細] |
![]() | 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AAAA ![]() ![]() ![]()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于祖國東北邊陲的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丹東市。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樹成蔭、風景如畫的英華山上,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和抗美援朝運動的大型軍事專題紀念館。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的侵犯,保衛-,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鮮進行的正義戰爭。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于1958年。1990年10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準,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1993年7月25日,新館落成并舉……[詳細] |
![]() | 鞍鋼集團博物館AAAA ![]() ![]() 鞍鋼集團博物館位于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遵循“修舊如舊”的理念,鞍鋼集團決定將1953年建設的煉鐵廠二燒車間閑置舊廠房改建成具有鞍鋼特色的現代化博物館。鞍鋼集團博物館于2013年7月9日奠基,2014年12月26日開館。主體館建筑總面積12600平方米,建筑分為三層。展廳總面積9400平方米,展線總長度2600米。展示歷史照片3000幅,文字12781字,實物10000件,珍貴文物417件,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展覽由展示大禮堂、鋼鐵工藝流程、滄桑歲月、長子鞍鋼、鞍鋼憲法、創新鞍鋼、奉獻鞍鋼、搖……[詳細] |
![]() |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AAAA ![]()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位于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向陽街139號。這座監獄是1902年由沙皇俄國始建,1907年日本擴建而成。日俄監獄舊址是旅順最著名的歷史景點,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關押和殘害中國愛國義士和國際反戰人士的地方。這里可以看到完整而龐大的監獄設施,包括牢房、刑具刑場等,昭示著那段屈辱的歷史,也警示著國人勿忘國恥。日俄監獄舊址面積較大,如果仔細參觀的話大約需要兩個多小時,一定要出示身份證才可入館。館內10:00和13:30有免費講解服務,也可以在入口處請付費講解員,不過館內的圖文介紹都很詳細,……[詳細] |
![]() | 鞍山市博物館AAA ![]() ![]() 鞍山市博物館正式成立于1983年(前身是鞍山市文物商店),是以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鞍山市博物館隸屬于鞍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縣(團)級,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遼寧省科普示范基地。現已成為AAA級旅游風景區。2010年7月29日博物館遷至玉佛苑風景區新址;8月1日,開館試運行;9月20日,正式免費向社會開放。博物館外形為仿古式建筑,灰色磚瓦,古樸典雅,氣勢恢弘,內設四個基本陳列展廳和一個多功能廳、庫房、辦公區域……[詳細] |
![]() |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AAA ![]() ![]() ![]() 撫順戰犯監獄舊址陳列館位于撫順市高爾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為了囚禁中國抗日志士和愛國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舊監獄,當時稱“撫順典獄”。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國民黨接收,改名為遼東省第四監獄。1948年11月撫順解放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改稱為“遼東第三監獄”。1950年6月,根據中央指示,將該監獄改建為撫順戰犯管理所。從同年7月,開始收押由蘇聯政府移交給我國的日本戰犯,偽滿戰犯。1956年后,又陸續收押了一批國民黨戰犯。在撫順戰犯監獄關押的戰犯中有偽滿國務院總務廳官武部……[詳細] |
![]() | 西炮臺遺址AA ![]() ![]() ![]() 營口西炮臺遺址位于營口市西部西市區遼河入海口東岸,距市中心3公里。其猶如守邊老將屹立于渤海之濱,晝夜守衛祖國海疆。西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興辦北洋水師在東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為東北地區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這里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建筑包括:該炮臺系用沙土、白灰、黃土灌漿夯筑而成,整個建筑包括炮臺、護臺壕溝、護臺城墻、城門、影壁墻、蓄水池、水洞、吊橋、軍械庫和營房等。……[詳細] |
![]() | 秀水河戰役紀念館AA ![]() ![]() 秀水河戰役紀念館位于法庫西40公里處,風景秀麗的秀水湖自然保護區東側的秀水河烈士陵園內。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出關到東北,和國民黨軍第一個戰役就是秀水河戰役,稱為東北解放第一個春天。這場戰役是林彪指揮的。1946年2月蔣介石派兵向遼西解放區進攻,國民黨陸軍十三軍八十九師二六五營,二六六團占領了秀水河村。我軍新四軍七旅,對秀水河的敵人進行了全面包圍。1946年2月13日下午5點鐘,對秀水河外圍敵人進行了殲滅戰,首先擊潰了大架子山上國民黨二六五團榴彈炮營,接著新四軍七旅插入秀水河街中心,一師攻村北的制高……[詳細] |
![]() | 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坐落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校園內,位于沈陽市城區北部,毗鄰北陵公園。博物館建筑面積約4200余平方米,展示了中國傳統中醫藥學幾千年發展的軌跡和成就。場館介紹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由醫史館、人體生命館 、中藥標本館、醫史教育博物館和校史館組成。建筑面積約4200余平方米 。醫史館該館始建于1962年,后因學校發展需要,于1984年和2008年進行了兩次復建。目前新館總面積近600平方米,館藏文物400余件,通過文物、景觀、繪畫、圖表、照片和文獻資料展現中華醫藥的精髓,展品并突出遼寧省地……[詳細] |
![]() | 沈陽軍區后勤史館坐落于沈陽市和平區南十一馬路21號(沈陽軍區聯勤部機關院內),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展線約600延長米,是全軍第一個戰區級的后勤史館。沈陽軍區后勤史館以翔實的史料、獨特的視角,客觀真實地再現了東北戰區黨政軍民在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后勤保障工作的風雨歷程和輝煌業績。由于東北戰區的特殊歷史地位和作用,沈陽軍區后勤史既是東北戰區黨史、軍史的縮影,又是國史、軍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沈陽軍區后勤史館的主題是“強大的后勤,勝利的保障”。100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幾百件歷史……[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