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龍山吳邁題刻位于云龍山第一節山峰的西坡,刻在峭崖高處,經風雨剝蝕字跡有些模糊,為愛國人士吳邁的題詞。 題詞為:“西楚號霸國,子弟夙稱雄。何不奮余烈,直搗海天東!落款為“民國二十一年(1932)冬宣”。“ 民國二十年為宣傳抗日救國至此紀念,余江吳邁題并書”。吳邁(1885—1936 年),江西余江縣人,前清秀才,民國時……[詳細] |
![]() | 回龍窩嚴家公館坐北朝南,原有前院、后院、東跨院等三院,現房屋大部分已不存,但整體結構尚在,僅存正房、東配房、門樓三處房屋。正房明三暗五,保存較好,用材考究,門樓外觀改動較大,但內部為原貌,門、門垛、條石基礎、鋪地磚均保存完好。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嚴家公館由民國時期嚴型(字祝三)置辦的房產。嚴型出生于浙江吳興,即現在的……[詳細] |
![]() | 昆侖大道碉堡保存完好,圓形半圓頂,門朝東,有數個槍眼,水泥混筑。碉堡可能為民國時期國民黨軍隊大郭莊機場軍用設施。射擊口朝南、西、北。結構與云龍山碉堡略同。……[詳細] |
![]() | 下圓墩遺址位于云龍山東側坡地上,20 世紀50 年代調查發現,范圍面積不詳。出土器物均為陶器,有龍山文化的泥質灰陶豆、紡輪、黑陶壺、黑陶罐等殘片;東周時期的幾何印紋硬陶,紋飾有繩紋、回紋、網紋、折線紋、方格紋等。遺址現為建筑物覆蓋。遺址表明徐州市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就已有人類居住的村落。……[詳細] |
![]() | 駱駝山村北朝墓群所在山前坡地,后因黃河(古泗水)決口泛濫,地表覆蓋了一層淤土。20 世紀,許多古代遺跡被發現,這其中就包括大量北朝的磚室墓。在對其進行清理中,出土陪葬品近百件,其中以瓷器及陶俑、模型明器的數量最多。墓葬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有的被盜掘。現獅子山兵馬俑附近已被取土形成水塘,水塘西側原為駱駝山村,現已拆遷,應……[詳細] |
![]() | 1998年發現,遺址位于山前平地上,東西長約80 米,南北寬約5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地表0.5米以下為文化層,厚度0.5米左右。遺址內發現大量的骨料及骨器半成品,多為條狀,用牛骨制作。……[詳細] |
![]() | 翠屏山墓地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東郊喬家湖村東南,為一低緩的獨立小山丘,海拔約80米。2003年8月,徐州博物館對翠屏山頂一處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墓上有紅褐色黏土堆筑的封土,直徑約13米,殘高約0.8米,在封土上及封土周圍發現一些板瓦、筒瓦和瓦當殘片,多飾繩紋。在墓的-明顯可以看到由石塊壘砌的長方形二層墓垣,外垣長約50、……[詳細] |
![]() | 泰康回民食品商店創立于清朝末年(1908年前后)。創始人白少軒是山東濟寧回族人,抗日戰爭時期,泰康回民食品商店毀于日本侵略者的轟炸之下。1945年8月28日,店鋪重新開張。1956年,店鋪遷至淮海東路29號,面積擴大至200多平方米。1984年,泰康回民食品商店從淮海東路29號,遷至今天的彭城路75號,建筑面積由原先的……[詳細] |
![]() | 大同街日本銀行原為民國時期日本人在此修建的銀行,院中原有金庫,地下室和房屋等,現僅存門道五間和二進院一間正房。大門為原來的大門,木門外鑲鐵皮和凸釘,堅固耐用。門道條石、墻體保存完好。1952年曾為徐州圖書館所在地。現破損嚴重,或將被拆。……[詳細] |
![]() | 圖書館辦公樓舊址位于云龍區大同街,坐北朝南,面闊5 間,青磚墻體,小瓦覆頂。長15.7米,寬5.51米。舊址民國時期為日本人建設的銀行,大門朝南,可能為一進院的堂屋。即將被拆,亟待保護。徐州圖書館正式成立于1952年,原圖書館實有館舍51間,分四個院落,第一進院落為四合院,門面房5間,中間一間為大門過道,西頭兩間為閱報……[詳細] |
![]() | 大巷口溫宅為“溫泰記”綢布莊老板溫玉山的住房,現為溫氏后人所有。正房坐北朝南,面闊5間,青石基礎,青磚墻體,屋覆小瓦。屋面經過整修,部分為現代紅瓦。山墻高于屋面數層磚,最高處為圓弧形,美觀大方。正門有門龕和貓洞,門楣磚雕,紋飾精美。房屋長16.67 米,寬5.20 米,檐口高3.90 米。原有二進院子,現僅剩最后一進正……[詳細] |
![]() | 1989年3月,徐州市區東南奎河疏浚工程中在奎河底部發現了一塊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的“徐州廣運倉記”碑,現藏徐州博物館。碑文記述了廣運倉的位置、周圍環境、歷史沿革、建制規模及整修廣運倉的原因、整修情況等。明代京城北遷,大運河成為黃金水道,東南地區的糧食經運河輸入京師。當時運河四大漕運糧倉分別是:淮安的豐濟倉、徐州……[詳細] |
![]() | 華佗廟位于市區中山南路石磊巷內。1984 年,在地下3.5米處發現一組建筑,有“青囊樓”銘文的青磚雕刻、鐵供器、泰山石等文物。根據其位置及清同治《徐州府志》記載,當為明華佗廟遺址,天啟四年(1624)被黃河水所淹。后地上稍偏北建有華佗廟。據傳華佗被曹操殺害以后,身首分離,曹操將其頭顱游傳原籍亳州示眾,是華佗的弟子樊阿(……[詳細] |
![]() | 徐州城隍廟位于舊時城隍廟街(即現在的青年路)。明洪武二年,知州文景宗建。天啟四年(1624)被黃河水淹沒。1976年在距地面4 米左右發現城隍廟遺址,綠色琉璃瓦正吻、脊獸、柱礎等建筑飾件及構件。1987年在原建筑東側蓋辦公樓時又發現漢白玉石像1尊、龜趺1 件、石碑數方。這些石碑有的為官方文件布告,有的為商會團體捐資助建……[詳細] |
![]() | 回龍窩王家院位于回龍窩林家院東側,坐北朝南,原由主房、西廂房、南側座房、門道組成。現拆毀嚴重,僅剩主房、西廂房和門道。主房破壞嚴重,外表為現代水泥砂漿粉刷,西廂房保存較好,計有2間,依稀可見原有風貌。建筑的年代為民國時期。……[詳細] |
![]() | 子房山漢墓群位于津浦東路東側的子房山西南坡、南坡,是在軌道交通一號線站東廣場站施工中發現的。由于子房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曾發現過3座漢墓,所以此次考古發掘的古墓編號從子房山M4開始,至M29結束。墓葬時代都是西漢時期的,墓葬類型均為石坑豎穴墓,豎穴內填夯土。1976--1977 年發掘的三座墓葬,均為石坑豎穴墓,保存……[詳細] |
![]() | 駱駝山東墓群位于市區東部,西靠駱駝山,南鄰屬于獅子山楚王后墓的羊鬼山漢墓。共發現墓葬34座,分別編號M1—M34。部分墓葬在世茂漢之源工地施工中遭破壞,正式發掘的有二十余座。除個別的東漢及南北朝時期的磚室墓外,基本上都屬于西漢土坑豎穴墓。部分墓葬在豎穴底部砌石槨或構建木槨,均有木棺葬具,已朽,豎穴內填花土。埋葬形式均為……[詳細] |
![]() | 臺頭寺位于徐州戲馬臺東側,始建于東晉,為南朝宋武帝劉裕所建 明隆慶三年(1569年)改為“三義廟”,后改為“關帝廟”,1987年在原址改建為紀念項羽的雄風殿。大殿面闊三間16米,進深11.05 米,前廊做勾連屋頂,內置卷棚頂,前廊檐有兩根浮雕蟠龍石柱。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生于彭城綏輿里(徐州西25里)。東晉義熙……[詳細] |
![]() | 1996年調查發現,戲馬臺窯址位于戲馬臺東坡、西坡和南坡,地表4 米以下,面積約1平方公里,文化層厚1~2 米。發現有大量的燒土、青瓷殘片、窯爐、窯具及少量的燒結煤塊。窯爐半圓形,已遭破壞;窯具有支柱、三角形支釘等;瓷器均殘破,器形有碗、缽、豆、盤口壺、盤、罐等。胎質青灰,內含少許雜質,結構較緊密,外施半釉,釉色青綠,……[詳細] |
![]() | 小豬山墓地于1996年發掘,為石坑豎穴墓道洞室墓,封土高約2.5米,直徑15米,周圍有石砌墓垣。豎穴長3.24米,寬2.5米,深9 米,內填土夯實。西壁下為洞室,以4 塊石板封堵,洞室長3.24米,寬2.9~1.9米,高1.8米,內置兩棺,當為夫妻合葬,頭南向,漆木棺已朽。該墓早年被盜,出土有陶鼎、盒、壺、鈁、繭形壺、……[詳細] |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