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區旅游景點介紹
 | 溫州第三次淪陷期間,日軍強抓民工挖成一個南北走向的軍用山洞,洞口寬1.5米,高2米,長約80米,洞中間部分較寬敞,可容納數十人,是日軍侵占溫州的一處軍事設施。當年朝西南的洞口放著三只裝滿泥土的竹簍作為掩體,機槍就架在竹簍上。從北洞口至西南口是一個叫源龍(音)的墳墓,經白云庵向南由一條戰壕連接,并在墳墓和白云庵處各設機槍…… [詳細] |
 |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遺志,更好地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市政府決定在鹿城西隅翠微山巔,興建革命烈士公墓,于1952年,建成了占地950平方米,建筑面積551平方米的墓、碑、亭等。爾后經多次改建,分別于1962年拆除紀念碑周圍的二層墓,改設青石欄桿。1974年和1990年,先后進行整修、擴建,新增兩層梯形墓12…… [詳細] |
 | 1924年8月,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共中央派永謝文錦回家鄉溫州籌建黨團組織。12月,中共溫州獨立支部(簡稱“溫獨支”)在城區侯衙巷新民小學成立,書記胡識因。這是浙南地區最早建立的中共組織,始屬于黨中央,后歸上海區委領導。至1926年底,黨團員發展到50余人,分布于永嘉、瑞安、平陽和樂清等地。“溫獨支”誕生后,積極宣傳…… [詳細] |
 | 溫州地區具有悠久的革命斗爭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24年就建立了共產黨組織。為紀念浙南地區各個革命時期犧牲的烈士,1952年,根據溫州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提議,開始在風景秀麗的江心嶼籌建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于1956年7月1日竣工開放,展出72位烈士的事跡。1984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決定,在溫州革命烈…… [詳細] |
 | 朔門街指溫州舊城北向臨江、位于舊城朔門外的一條街巷,自郭璞劃定溫州舊城建筑規劃后,歷史上這里便隨著城鄉貿易的逐步規模化和內容遞變,形成了以水產漁貨、山貨糧油、日用品、文化用品等為主要交易內容的帶狀商業區,店鋪林立,商賈云集,它以溫州舊城為依托,溝通了洞頭、玉環、楠溪江流域等臨水經濟區對于漁貨貿易和漁具等生產物資的需求;…… [詳細] |
 | 城西基督教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1898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鹿城區城西街73號。由美國傳教士索畢慶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后焚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占地面積1578平方米,坐西朝東。包括前后大堂(禮拜堂)、小堂(福音堂)及中式用房十二間。大堂具哥特式建筑風格,高13.45米,脊…… [詳細] |
 | 馬鞍池公園位于溫州市區中心,東起飛霞南路,西至小南路,南臨錦繡路,北靠馬鞍池東路,公園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水面面積2.7公頃,是集天然水體、草坪、綠蔭為主的市級綜合性公園,公園以其清新、秀麗的姿色和端莊質樸的風格吸引著廣大的游人,是一處風景優美、環境清新的休閑勝地。馬鞍池公園于1999年10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以春、…… [詳細] |
 | 五馬街是溫州舊城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著名的商業街。東起解放街與公園路相接,西至蟬街與府前街相交,長400米,寬12米。據唐時《古今風俗通》載:“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出守永嘉,庭列五馬,鄉鞍金勒,故永嘉有五馬坊焉。”宋紹圣二年(1095),溫州知州楊蟠改定溫州36坊,五馬坊列為其中之一。楊蟠《百詠五馬坊詩》云,“相傳有…… [詳細] |
 | 妙果寺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松臺山南麓。系東甌著名古剎,元明清期間代有興廢,歷代高僧曾在此駐錫、弘法。據記載:法師文昌,永嘉人,久依慈云遵式門下,克盡其道,時眾推為前列,學成返鄉,為妙果第一世。其后,宋代天臺宗高僧繼忠、從義、處謙先后駐錫妙果寺。妙果寺于清順治十四年曾毀于一場大火,雖于康熙十四年重修,但規模已非昔日可比。后開…… [詳細] |
 | 張璁碑亭位于鹿城區人民西路妙果寺西側。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賜大學士張璁御碑,原是大士門張氏一品家廟中的單體建筑,1958年2月改移今址。系明代木構建筑,面闊三間,四面回廊,硬山頂并做有周廊腰檐。亭內豎立敕制漢白玉碑三座。張璁(1475-1539),字秉用,號羅峰,永強人。明世宗間為內閣首輔,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謚文…… [詳細] |
 | 溫州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地方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03年,位于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溫州博物館建筑設計靈感源自雁蕩山的奇峰翠巒,追求雄渾、樸茂的藝術神韻。大門照壁飾以大榕樹石雕,寓意溫州人勤勞務實,百折不撓的開拓創新精神。中廳花崗巖壁面懸掛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 [詳細] |
 | 繡山公園(原大球山)位于溫州市城市中心區,南鄰行政中心,北接錦繡路,東靠伯爵山莊、物華天寶,西依繡山路。公園面積10公頃,總投資三千五百萬元。公園充分利用原球山留下的三座小山體,改造及重構山體,通過自然曲折的水面,環繞連接三座山體,形成“一池三山”的古代江南園林布局。園內的綠化以草坪為主,鄉土樹種為點綴,再增加季節性變…… [詳細] |
 | 別名瞿嶼山,獨峙江濱。面積37公頃,海拔139.8米,山上建有楊府廟,舊時香火頗盛,山以廟名。楊府山表土黃壤,部分開墾為種植園地,黑荊樹成林。南麓為農民集資建造的金山公園。老溫州的城外的楊府山上真的有個侯王嗎?溫州的民俗我實在有些隔膜。但是看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花花的臉譜,我想,這個楊府的侯王可能“猴王”。不過,這有些…… [詳細] |
 | 天地孕育人杰地靈,歲月易逝精華永存。浙江溫州市的水心道觀(水心殿)便是其精華永存的古跡之一。水心道觀坐落于溫州市鹿城南郊橫渡南首十字河心水心嶼上,始建于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距今已八百余年。殿宇幾經滄桑,歲月變遷。1990年溫州市道協申報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了水心道觀。橫渡水心嶼四周環水,波光粼粼,煙波渺渺,云蒸霞…… [詳細] |
 | 溫州動物園位于風景秀麗的景山公園蓮花芯景區。園址峰巒環繞,松柏蒼翠,竹林繁茂,溪流淙淙。山花點綴漫山遍野,鳥語蟬聲回蕩其間,使游客有回歸自然的感覺。動物園根據國家二級動物園規模設計與建設,占地面積22.7公頃,總投資3700萬元,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于2000年10月1日建成,現飼養各類野生動物80多種近1000余…… [詳細] |
 | 溫州植物園內的植物園是免票入內的,里面有市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珍稀樹種很多,小山上還有家烤全羊的店,是避暑的好去處。…… [詳細] |
 | 華蓋山遙望山形如華蓋,面積9.13公頃,海拔56.8米,位于鹿城區東面。山巔舊有華蓋樓,后改建為江山一覽亭。明嘉靖年間重建,萬歷年間復建,易名大觀亭。解放后經多次修葺,登亭可眺望全城風光。大觀亭西側建有<<吉林義士王希天君暨溫處旅日蒙難華工紀念碑>>。紀念1923年被日本暴徒殺害的華工。1944年紀念碑被日寇搗毀,19…… [詳細] |
 | 溫州松臺山景區海拔39米,面積4.23公頃。山上蒼松林立,頂平如松。唐元和中建有凈光寶塔,又稱凈光山。唐高僧永嘉宿覺大師軼后葬此,宋太宗曾賜宿覺名山匾額。山坪有-道院和仙人井(古稱上井,又稱松臺仙井)。山麓東有金沙井,南有妙果寺,西有落霞潭,北有普覺庵。上山石級,原為汪仲笙,方冠英籌款修建于1937年。1982年夏,僑…… [詳細] |
 | 海壇俗稱上岸山,瀕臨甌江,南與華蓋山相望,海拔32.5米,面積6.57公頃。山巔原有楊府廟,1973年在楊府廟舊址四周劃山地1.5萬平方米,建造國際海員俱樂部。1982年建望潮亭。1985年,共青團溫州市委在山上建愛民模范趙爾春塑像紀念碑。1988年7月建抱月亭。南面支肇慈山有南宋著名思想家葉適(1150-1223)墓…… [詳細] |
 | 浙江溫州中山公園位于溫州市區公園路,面積4.8公頃(水域1.52公頃),前接華蓋山,后靠積谷山。公園于1927年2月,北伐軍進入浙江后,溫州各界人士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籌款建造,1930年10月落成。園中有中山紀念堂、白鹿雕像、中日友好櫻花林、文化走廊、音樂臺、九曲橋、玉帶橋、登云橋、冽泉井、摩巖刻石(包括小赤壁、氣如虹、…… [詳細] |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