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泰州市 > 海陵區旅游

海陵區旅游景點介紹

  古關帝廟在泰州市鼓樓大橋東北側濱河廣場的東部,南臨護城河,北近東進東路。舊時稱此關帝廟在關帝廟墩上。廟西側曾有小巷名武廟巷。廟曾和東側不遠處覺正寺隔東大街相望。泰州的關帝廟中,北門外關帝廟墩上的關帝廟,不是魏忠賢生祠改建,而是在明萬歷時就建成了,因此,被稱之為:“古關帝廟”。古關帝廟現山門殿的弧形廟門上仍嵌‘古關帝廟“石額,上有嘉慶丁巳年重建字樣。門下兩旁有石鼓一對。山門后有天井,天井后為大殿3間,前有卷棚,脊檁下置斗拱,東邊墻上立民國十年二月十七日當局簽發保護廟產的布告。原此廟后尚有民國十五年州人王幼丹倡建西式磚樓1座,名為“文昌樓”,與城南原文昌閣在一條軸線上,前后呼應,古關帝廟位于濱河綠地的城河風光帶中,居高臺之上,2株參天古銀杏挺立山門兩側,前面的護城河碧波蕩漾,臨河的一面石墻上還有……[詳細]
夏思恭祠
  夏思恭祠位于漁行大街20號。元朝末年,泰州白駒場鹽民張士誠起義,于1353年3月攻下泰州。戰后泰州城到處斷墻殘垣,張士誠讓夏思恭到城北宋代的堡城處重筑新城。1364年10月朱元璋命大將徐達、常遇春從大江口和揚州分水陸兩路向泰州進發。泰州守將嚴再興、夏思恭被迫退守新城。同時,張士誠急令淮安守軍援泰,被常遇春打敗。張士誠又派水軍兵船400艘出大江援泰州,因水淺難登陸,未解泰州之圍。夏思恭、嚴再興率眾堅守,同年十月十六日,徐達率兵圍攻新城各門,用高梢子船扎架攻城,夏思恭戰死,嚴再興等人被俘。隨后,徐達將此城夷為平地。當地百姓感念夏思恭的忠誠,就在當年夏的官衙處建造了一座廟宇,供奉夏思恭像,廟內還塑了一匹白馬,傳說是夏思恭的坐騎。為遮掩明王朝的耳目,廟名稱“都土地廟”。土地神是某一地域內的守護神。在……[詳細]
83、斗姆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于后周(951-960),原名仙翁祠,祀仙翁王冶,后毀于兵燹。宋建隆年間(960-963)奉詔重修,祀呂祖兼祀王仙翁。元泰定年間(1324-1328)改為斗姥宮,清嘉慶十一年(1806)重建,于前殿祀呂祖,正殿奉玉皇,后殿奉斗姥。現存呂祖殿、玉皇殿、大廳、廂房等建筑,東有花園遺存。玉皇殿硬山屋面,面闊三間 11.90 米,進深九檁 9.90 米,脊檁高 6.10 米。存有“小有天園”、“粥廠”等石刻。……[詳細]
都天行宮
  都天行宮在泰州市西倉橋東引橋北側,老廒新村58號,都天行宮坐北朝南,南臨護城河,北近泰州船閘。因該廟是“都天菩薩”出巡時居住的宮室,所以稱為“都天行宮”,又稱“都天廟”。廟中所供神像,為唐開元末安祿山叛亂時死守睢陽、城破不屈的大將張巡,被人們尊稱為“都天菩薩”,敕封“吳天大帝”。都天行宮系清康熙三、四年間,就社稷壇舊址的西半改建而成,光緒二年、民國二十二年先后兩次重修。這組古建筑群在南北一條中軸線上。由門樓、戲臺、東、西廂樓、大殿、后樓等組成了廟宇主體。門樓5間,中開券門,上嵌“古都天行宮”石額,并飾有祥云圖案的磚雕,門前兩側立獅子盤球的石鼓一對。 門內后金柱下置屏門,平時開兩側小門,香期屏門打開。戲臺與山門樓相連,座南朝北,上下兩層,下層為通道,上層為演戲臺,單檐歇山屋面,翹角飛檐,小巧精……[詳細]
  李氏住宅(李嗇庵故居),位于海陵區五一路24-26號北側東部。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年間(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原宅主李氏為晚清泰州豪富。后俗稱范家花園。青磚灰瓦,肥梁胖柱,為泰式民居的代表作之一。李氏住宅原有三條軸線,東側原有房屋六進,西側房屋有三進,現最西側建筑,除原書房外均已無存。西側四進,現為“一分屋古玩藝術品市場”。第一進廳屋硬山屋面,面闊五間23.6米,進深七檁9.65米,脊檁高6.1米,鼓形石礎,用材粗大,房屋寬敞。保存完好,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現存廳屋、堂屋、穿堂及后樓。廳屋前有軒廊、鼓形石礎,房屋高敞,楠木結構,采用櫨斗、荷葉構墩等構件。……[詳細]
  原址在東進路 173-3 號,始建于明代,清初歸朱氏。現存堂屋為明代建筑, 2000 年移建于梅蘭芳紀念館內。房屋硬山屋頂,面闊三間 12 米、進深七檁 7.3 米、脊檁高 5.6 米,抬梁式架構。明間用中柱,柱下覆盆式石礎,梁架扁作,雙步梁上飾以荷葉墩;次間用山柱,上有天花,下有地板,明、次間用板壁分隔,室內墻壁全部有護墻板。……[詳細]
泰山行宮后殿
  泰州泰山行宮,又名奶奶廟。它是泰州道教的代表。崇儒祠、光孝寺、泰山行宮三大建筑,成為泰州儒、釋、道的三大標志。泰山行宮成就了泰州宗教文化一條街的完整。泰山行宮的“身世”鮮為人知。行宮是指古代供帝王出京后居住建筑的宮殿,也指帝王出京后的臨時住所。泰山行宮不是為皇帝建的,而是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離開山東泰山時建造的行宮,故稱之為泰山行宮。泰山行宮原來有三殿組成,現僅存大殿一座。殿中供奉的神像說法不一。清代夏退庵在其<退庵筆記>中寫道:“西橋西有泰山行宮,俗呼奶奶廟,莫詳其義。有云泰山碧霞元君,則曰頂上奶奶清口之惠濟,祠曰奶奶廟。他處凡元君行宮皆以奶奶廟稱之。”從廟中三尊銅像來看,均系宮裝打扮,兩手合供處有執圭的長方形孔痕跡,端坐的姿態是朝覲的樣子,中為女神,兩邊是侍女。故廟中供奉的是碧霞元君。……[詳細]
泰州光孝寺
  “江淮名剎”光孝律寺始建于東晉義熙年間,原名萬壽寺,后因南宋高宗趙構為超度徽、欽二帝亡靈,詔令該寺擺設道場,敕令改稱 “報恩光孝寺”。乾隆年間,又改稱“報恩光孝律寺”。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最盛時期容納常住僧人千余人。本世紀30年代光孝律寺創辦佛學研究社,海外弘法的不少名僧都曾在光孝律寺就學。光孝律寺收藏珍貴文物較多,如收有歷代名家墨跡,世稱孤本的宋拓“汝帖”;隋唐時代從印度傳來的“貝葉經”等。……[詳細]
  安定書院在泰州迎春路西江蘇省泰州中學內,為北宋教育家胡瑗講學舊址。據史料記載,早在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泰州就在泰山左側建安定書院,是江蘇省內最古老的書院之一。最初,泰州奉祀胡瑗的祠堂就在安定書院內,清初才在書院中自成院落。明嘉靖初,安定書院移位現址后屢經擴建,至清光緒間頗具規模:有大門三間及左右八字墻、東西過街轅門、客廳、東西執事廳各一進、齋舍三進、藏書樓一座。中國古老書院,大多建筑精致,環境優美。安定書院的東執事廳與客廳,回廊相連,四角飛翹,形似蝴蝶,又稱蝴蝶廳。客廳后,建環碧亭、辟荷池、架板橋,具園林之勝。書院既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也以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為歸依。美,不僅可以啟迪文思,更有人格塑造潛移默化的功用。和先賢一樣,建筑亦呈現出一種精細厚實的風格。如今的安定書院前后兩進,它是簡……[詳細]
90、儲巏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道光·泰州志》記載,儲巏的墓地位于泰州西郊九龍河東側的唐樓莊。明成化十五年,儲巏生母王氏病故。儲巏在西郊九龍橋買地一塊,用以葬其母。儲巏去世后,也葬在了這塊土地上。據《儲氏族譜》中“諭葬圖”所繪,墓地原有三個高大的封土堆,左為儲巏夫婦合葬墓,中是儲巏父信、生母王氏、繼母董氏合葬墓,右系儲巏弟嵃墓,三座墓從東南往西南依次排列。墓地前有神道、神道碑、御葬碑,兩邊有石翁仲、石羊、石馬、石虎,還有明堂、享堂。后來享堂移至墓后,改為土地祠。整個墓地南北長一百一十丈,南寬十丈,北寬四十九丈,占地約五畝,其間遍植松柏、銀杏,清幽寧靜。儲巏,字靜夫,號柴墟,他是泰州歷史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才子名宦了。他出身于一平民家庭,先世是毗陵人,傳為唐代詩人儲光羲之后。至元時,其族遷來泰州。儲巏小時侯聰明好學,有“神童……[詳細]
老通揚運河泰州段
  通揚運河,貫通江蘇省南通、泰州、揚州3市的人工河道。古稱邗溝。為南通、泰州、揚州3市及其沿岸各市、縣的主要航道。延伸于江蘇省長江北側。始建于西漢文景年間(公元前179~前141),由吳王劉濞主持開鑿。用以運鹽,亦稱運鹽河、鹽河。經歷代改建和延伸而達南通。清宣統元年(1909)改稱通揚運河。……[詳細]
  泰州中市河上的古橋名。始建于宋淳熙年間,初名太平橋,明洪武初年重建。橋為磚砌單拱弧形,跨度五點六米、高約四米,東西各有十五六級臺階。橋面東西長約八米,寬約七米。橋面和臺階全是鋪的麻黃石板。橋欄桿高約一米,為磚砌。泰州中市河是水上貨物進入城里的主要通道,橋下舟船南來北往,橋上行人熙熙攘攘,是城中最為繁華的地區之一。昔時稅務機關就設在橋的附近,以方便來往船只上岸交稅。時間一長,太平橋被俗稱為稅務橋。以“稅務”命名橋,迄今為中國橋梁史上僅有的一例。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州城地面不斷抬高,中市河被漸漸填沒,稅務橋隨之被埋地下。一九八六年,古稅務橋遺址被公布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曾在原址豎立文物保護標志牌,后被拆除。一九九六年九月九日,因鋪設城市下水管道,挖溝施工時意外挖出古稅務橋出土,國家稅務總……[詳細]
  自南唐建州城始,此地歷來為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明宣德五年、正統十年、清康熙十三年、光緒和道光年間分別修繕,民國為縣政府所在地。原有照墻、東西牌坊、大門、土地祠、監獄、儀門、東西吏舍、大堂、西庫房、東西廂房、二堂、樓屋、從舍、東宅、幕舍、廚房、荷池和西廳等建筑,現僅存荷花池遺跡。……[詳細]
四巷陳宅
  陳氏住宅的宅主為泰州名門,位于五巷歷史街區的四巷西側。有面巷大門3座,儀門3座,腰門1座;主體建筑從前面第一進照廳往后,依次有廳屋、堂屋、廳屋、穿堂、堂屋前后6進。加上東邊臨巷的上廂房(一排草房、灶房)與西邊的套房、下廂房,有房屋49間,院落10個,火巷2條,水井2口,共同組成一座體量寵大,布局規范而又富有變化的大家族民居群,占據了四巷西側全巷近三分之二的空間,因而曾有過陳半巷之稱。四巷陳宅建于封建社會晚期,但總體上仍能繼承傳統,體現居中為尊,主次分明;雖然所處空間較為狹窄,但布局嚴謹,功能齊全,上下廂房應有盡有;雖然院落大小不等,但多能因地制宜,變化靈活,處處恰到好處。尤其是簡易大門、二道豪華儀門、如意磚雕圖案、斜鋪方磚的響廳、火巷中設置腰門、灶房內鑿有水井等等,均具特色。在五巷地區算得上……[詳細]
戈氏住宅
  位于該市海陵區稻河歷史文化街區。明末清初風格,建筑面積五百八十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清代歸戈氏。大門東向,兩側有八字墻,儀門下置石鼓,內設垂蓮柱;廳屋南向,硬山屋面,面闊三間 10.55 米,前帶船棚卷用荷葉墩、櫨斗等雕刻構件,進深七檁 6.7 米,脊檁高 4.9 米,占地約200 平方米。保存完好。……[詳細]
  泰州草河位于海陵區城北街道老城區北,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其他。泰州草河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泰州稻河位于海陵區城北街道老城區北,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其他。泰州稻河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關帝廟巷64—3號宅
  關帝廟巷64—3號宅位于海陵區城中街道鐘樓社區,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關帝廟巷64—3號宅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葉大根宅
  葉大根宅位于海陵區城北街道大浦社區,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葉大根宅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簡侯宅位于海陵區城北街道彩衣社區,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武簡侯宅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色婷亚洲五月hd免费在线观 | 日本中文字幕aⅴ精品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