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泰州市 > 海陵區旅游

海陵區旅游景點介紹

岳武穆祠
  岳武穆祠位于泰州海陵區泰山公園內岳阜(也稱泰岱,俗稱泰山)之巔。明萬歷十年(一五八二),泰州兵備副使舒大猷以原泰山祠改建而成,奉祀岳飛(曾任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岳飛謚武穆。后改謚忠武。遺有《岳武穆集》)。大殿前有月臺,殿外東、北、西三面有回廊相通。殿中供岳飛塑像兩尊。萬歷三十一年(一六零三),泰州兵備副使張鳴鶚重建。因泰山山體滑坡、白蟻侵蝕,加上年久失修,相關部門經檢測確定岳武穆祠為危房,二零零九年六月對該祠進行落架修繕復原,將沿用朱門、黃墻、筒瓦的江南寺廟風格,重塑祠內原供奉的十九尊岳王及其部下的塑像,碑廊上刻岳飛生平故事。岳武穆祠主體建筑被架空,其下新建占地四百八十平方米的單層建筑,內設文物展廳,展示岳飛父子自畫像,及鄭板橋、高鳳翰等歷代文人雅士的手跡墨寶。2019年3月,岳武穆祠入選第……[詳細]
162、泰州城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州城遺址
  泰州城遺址位于泰州市海陵區環城河,為宋—清古遺址。泰州城遺址包括望海樓公園內的城池土基、南宋水關遺址和鳳城國際東邊的南門水關遺址。泰州,古稱海陵,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在此間設置泰州。泰州城河自后周顯德五年(958)起算,迄今已有一千零五十一年歷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拓至深約4米,寬約15米。理宗寶慶二年(1226),將城河四角的月河擴寬加深,使其達到原有的兩倍。歷代多次疏浚,成為鹽運和南北貨運的必經之地。城墻遺址殘長81米,上寬約12米,下寬約25米,高約6.3米。據史書記載,泰州城墻始筑于南唐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后屢有修圯,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剖面上有十多層碎磚與泥土分層夯筑的堆積,在夯土堆積中,3.5米以下未見南唐以后的器物殘片……[詳細]
163、稻河景區 AAAA
稻河景區
  稻河古街區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為我市最大的泰式民居建筑群。涵西和五巷分居東西,稻河和草河貫穿南北,江水和淮水相會其間。景區內空間布局井然有序,泰式民居別具風情,歷史積淀深厚,文物古跡眾多,街巷肌理保留完整,坊間有“進了五條巷,如吃迷魂湯”的說法。稻河景區已成為市民和外地游客觀光休閑的重要景區。景區內有省級文保單位、號稱“九十九間半”的周氏(吳氏)住宅,有清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被奉為文章宗匠的錢桂森故居,有兩淮地區最早供奉鹽宗的明代建筑管王廟,有從漢唐至明清前后兩千多年延續不斷的古水井群,有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設計的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泰州科學發展觀展示館等。稻河景區是泰州率先改造復興的歷史文化片區。項目規劃范圍16.8公頃。其中稻河古街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詳細]
164、秋雪湖生態景區 AAAA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秋雪湖生態景區
  雪湖風景區位于泰州市中部,東連國家5A級景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北有興化千島菜花風景區、李中水上森林,西毗國家4A級景區鳳城河風景區,南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地理優勢十分明顯,以景區為中心,全面輻射泰州市其他各大景區,與周邊景區更是形成了強大的區域聯動性。景區區位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距離主城區中心繁華地段僅8公里,7路公交專線在景區內各大景點設有公交站點,泰州火車站、泰州京泰汽車客運站臨區而建,省道興泰公路貫穿其中,啟揚高速和泰州長江大橋北接線在區內交匯。從景區出發,5分鐘可到火車站、6分鐘可進高速、20分鐘可到機場、1-3小時至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等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捷。景區水清岸綠,空氣清新,蒲草豐茂,野鳧繞船。濕地風光尤為獨特,每到春暖花開之際,河有萬條多碧水,……[詳細]
泰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泰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是2008年泰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工程之一,由泰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改擴建而成,2008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新館占地64.37畝,主體建筑包括展館、紀念碑、紀念廣場、烈士墓區等部分,一期工程計劃投資5000萬元。2009年4月1日至10日,新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和紀念廣場對市民開放。……[詳細]
泰州園博園(天德湖公園)
  泰州園博園是第六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主題公園(主會場),簡稱“園博園”,現改稱“天德湖公園”。位于泰州市周山河街區12平方公里核心位置、毗鄰國家級高新科技園區中國醫藥城,占地面積超過1500畝,其中水面500畝,是泰州市城市主軸上的綠核。突出“現代、生態、科技、節約”理念,通過豐富多彩的園事花事活動,集中展示江蘇省園林園藝的最新成果。規模為歷屆最大,打造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園林精品,促進城市人居環境品質的提升,形成泰州新的旅游景觀品牌,帶動泰州新區的未來發展;開展高質量的園事花事活動,精心設計建設各具特色的主題展園,體現雅俗共賞,形式多樣的特色,亮點頻現。整個景區分為“動”、“靜”兩區域!办o”區以13個城市的展園為主,分布于天德湖的西北側,以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為特色,突出靜態休閑、節能環保理……[詳細]
鳳城河桃園(鳳城桃源)
  鳳城桃源坐落在鳳城河景區,泰州老街附近,是紀念清代戲曲家孔尚任在泰州寫作《桃花扇》的主題園林。這里匯集了泰州歷史、戲曲、民俗、商賈四大特色文化,徜徉其中,宛若行走于中國戲曲文化長廊。景區內的建筑頗有韻味,核心景點為復建明清風格的陳庵,此外還有石舫、清風閣、齏湯橋等仿古建筑,值得細細品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園內種了數千棵桃樹,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不同種類的桃花品種陸續開花,一派桃花爛漫美麗景象,引得許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踏春、賞花。地址:泰州市海陵區東南園10號類型:園林/花園游玩時間: 建議1-2小時電話: 0523-86999201開放時間:8:30-17:30門票信息:成人票40元,60-69周歲老人、學生憑證半價;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以上老人憑證免費。……[詳細]
鳳城河望海樓
  望海樓,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領江淮雄風,人稱“江淮第一樓”。現在的望海樓秉承宋代建筑風格,外觀三層環廊,主體色彩取栗殼、青灰二色,古樸典雅。具體表現形式相對于歷史記載更高大、壯美,線條流暢優美,表現手法高雅、脫俗,與泰州現有古建筑保持和諧一致的風格。樓西文會堂,史載初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時在泰為官,而后升遷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韓琦、呂夷簡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樹”;立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所作范仲淹青銅塑像,加之以景區內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遺址和宋城古涵等景點,一切盡顯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輝煌歷史。地址:泰州市海陵區東南園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0.5-1小時開放時間:8:30-18:30……[詳細]
泰州花博園
  泰州花博園位于市農業開發區內,占地近500畝,投資1.2億元。園內栽植的植物種類近3000種,其中花卉800多種。進入花博園,除了“珍貝”廣場的5個展區收費,其他區域均不收費。這里能欣賞到熱帶景觀!罢湄悺睆V場是花博園內的核心工程,占地1萬平方米。江蘇森禾花卉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誠說,這么大面積的展示區,位居國內前列。熱帶植物展示區位于奪目的“珍珠”內。走進該展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假山,瀑布從山上嘩嘩流下。假山、瀑布旁鋪有石灘。四周,華盛頓棕櫚、中東海藻、大王椰樹、天堂鳥……在茂盛地生長著,讓人徜徉在熱帶雨林中間,體驗到南國風情。地址:市農業開發區內類型:城市公園……[詳細]
柳敬亭公園
  柳敬亭公園位于泰州市海陵區南門外東打漁灣的柳敬亭故居地,總體布局是以中國傳統庭園的手法,充分利用自然形成的南高北低的地勢走向為基礎,以柳敬亭塑像,紀念館等建筑、照壁、景墻、花卉、樹木、景石與綠化相結合互相滲透,把較小的空間隔開,造成深遠的庭園效果,園內綠化以柳為主,沿河沿池遍植垂柳,形成內外連綿環繞的柳堤,另外再配以竹林、水杉林、桂花林、松林、廣玉蘭林樹種,目前園內綠化造景已基本形成,園內景點也在逐步建設與完善中,中國的說唱藝術界,都尊柳敬亭為宗師,古時還沒有電子傳播工具,這說書藝人便是傳播大眾文化和評說時事的公眾人物,柳敬亭是泰州人,老家在市區城南的打漁灣,上世紀80年代,侯寶林曾來此采訪柳氏遺跡,并反復自語:“我是尋宗來了”,這打漁灣原是由東、西城河夾著城南大道分別向南伸展約數百米,形成……[詳細]
171、心圣觀
心圣觀
  心圣觀位于江蘇泰州海陵區江洲北路46號,原名永福觀(民國年間名永福庵)。海陵素為地靈人杰之地,公元1457年,明朝泰州才子儲巏誕生于此,后中殿試二甲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據史志記載,永福觀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由于時境遷變,時道時釋,或道佛兼弘,歷經數載為一方圣地。據范觀瀾先生的《泰州城區佛教寺庵廟宇概況》一文記載:“永福庵,居泰州城西。1949年住持為寶義法師。原有正屋8間,廂屋4間。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心圣觀辟為宗教場所,經(蘇)121080002號文批準開放,還永福觀本來面貌,F任住持宏發道長,系海陵人士,長期在外去游-,曾擔任甘肅省道教協會白云觀、崆峒山名譽會長等職。為響應-構建和諧社會的號召,個人出資復興古觀道場。在中國道教協會、泰州市人民政府及市、區宗教局領……[詳細]
  民間有著“九十九間半”之稱的泰州周氏住宅將重現歷史建筑風貌,建國后幾近絕跡的“響廳”建筑工藝將被重新運用。目前,該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泰州古民居之首位于泰州涵西街17號的周氏住宅,地處市區草河頭西側,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周氏住宅建于清咸豐年間,后經改擴建,共有大小房屋九十九間半,建筑面積近29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群按4條軸線排列,由14個天井組成各自完整的10多個院落。宅內廳堂、賬房、廂房、水井、花園、假山等一應俱全。整座建筑群青磚黛瓦,建筑工藝考究,木雕、磚雕、石雕美輪美奐。“響廳”堪稱一絕周氏住宅原來建有“響廳”。“響廳”就是在鋪設地面時用倒扣著的陶盆架空地面,在盆上面鋪設方磚。隨著人的腳步聲,廳堂地面會發出共鳴,給人一種莊重、神秘的感覺,還可達到防潮的效果,這……[詳細]
173、泰州三水灣
泰州三水灣
  東方網9月21日消息: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中國夜游第一城”將有新引擎,以“夜宴、夜游、夜娛、夜購、夜宿”為主要特色的泰州“三水灣”時尚休閑街區建設,昨全面啟動。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三水灣時尚休閑街區專家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上得到的信息。預計整個街區年底前完成施工,明年春正式對外開放。據了解,泰州三水灣時尚休閑街區是鳳城河景區的三期工程,目標定位為“國際湖景開放式時尚休閑街區”。位于鳳城河景區與鼓樓南路接壤的半島之上,與泰州老街相連。建筑以黑瓦、灰墻、白墻及透明玻璃為基調,既有傳統建筑文化內涵,又具有時尚氣息的建筑主基調,以此為基礎,形成由12組院落構筑的仿古街區式群落。在建筑風格上,“三水灣”延續古建筑風格,將皇室庭院移植過來,著力打造具有皇室園林風格的時尚街區,盡顯大家氣派!12座……[詳細]
174、泰州柳園
泰州柳園
  泰州柳園是為紀念泰州一代說書宗師——柳敬亭而建的。原來東、西城河夾著城南大道分別向南伸展,形成東、西兩灣,稱為打魚灣,相傳打魚灣乃柳之故居,遂在打魚灣東側、城河南岸依水而建柳園,面積約50畝,其中水面約占15畝。柳園經數年經營,早已是佳木蔥蘢,蓊郁成林,最妙的是選址的恰到好處,使得園內挽著一彎水泊,園外城河水又環擁著園林,常見水鳥飛掠棲息,頗有生趣。加之地處僻靜,罕有人跡,倒成了一個偶爾靜思冥想、“幽人獨往來”的好去處。興建柳園以寄托對柳敬亭的懷念是非常有意義的。柳敬亭,這個出身平民的說書大師,活動于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動蕩之際,一生極富傳奇色彩。本姓曹,原為塘灣曹家莊人,少時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避捕逃亡在外,因棲息于柳樹下,自感生涯如柳絮飄泊無依,故改姓柳。后從莫后光學說書,熟悉各階層的生活……[詳細]
175、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一個麻石鋪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聲聲入耳的評彈說唱,滿街悠悠飄香的小吃,加上悠長悠長的叫喊吆喝聲,一如600年前馬可·波羅對泰州的記載:泰州,這個城不大,但塵世間的幸福極多……在鳳城河畔桃園景區外,有一條青磚黛瓦的古建筑帶,綿延600米,這就是“泰州老街”。泰州老街,是一條年輕的老街。在鳳城河管委會的打造下,僅兩年時間就成了泰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聚集區,世俗文化和世俗生活在此肆意展現。“老行當”在此延續,“老手藝”在此復活。穿過古牌坊進入古老的麻石街巷,迎街兩側為古式店鋪,成串的大紅燈籠掛滿騎樓長廊,諸家店幌、匾額、旌旗相映成趣。你可以品嘗到完全手工制作的“草廬燒餅”、“泰州干絲”,可以吃到本地正宗的“靖江湯包”、“溱湖八鮮”和“紅膏大閘蟹”,還可輕……[詳細]
范仲淹寫意雕像
  陽春三月,鳳城泰州,猶如一座浮在水上的城池,濕漉漉地從江河!叭苯粎R的水網中躍出來。河水坦蕩地漫漾流淌,恣意卻又節制。河道顯然已是歷經滄桑,自蘇北平原去往大海。眼前的河中之水,滴滴清純明澈,像是昨夜未散的霧、今晨初綴的露珠,彌散著新鮮的水氣息。島上的桃花林,朵朵簇簇開得粉艷妖冶;岸邊的綠竹園、金油菜、-墻、黛瓦屋、灰石橋、棕褐色氣勢恢宏的望海樓……長河倒影五色斑斕。面前這一眼看不盡的鳳城河景區,如青春少年,英姿勃發,年輕得無一絲倦容疲態、完美得沒有一角殘缺破損。這真的是古城泰州么?然而,他就站在那里,站在“文會堂”前的文正廣場上,素袍寬袖、蹙眉冷顏。他的袍帶被濕重的水霧洇濕,褶皺中深藏著難以言說的憂戚,翻飛的衣玦沉厚如鉛。斧鑿石刻般的面相輪廓,嵌入粗礫的青銅模板,依稀可辨出他清癯嚴峻的神……[詳細]
177、鳳城河風景區 AAAA
鳳城河風景區
  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以泰州護城河為主體興建的風景區,包括環城河及其周圍共256.8公頃的范圍。區內主要為三區:濱水景觀休閑區、城市歷史文化區、生態景觀游賞區。泰州古環城河全長6650米,“碧水繞城”成為現代城市不多見的自然生態景觀;泛舟河上,會充分領略到“州建南唐”的歷史厚重。在初建于宋的“江淮第一樓”望海樓上憑欄俯瞰,全國獨一無二的“戲曲文化三家村”、世界名僧輩出的佛教廟庵群落、中國歷史獨有的鹽稅建筑遺存都會盡收眼底。存量豐富、具有“泰州格”的明清古建筑記載了諸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岳飛、孔尚任、柳敬亭、林則徐等一大批歷史名人的故事。景區東側泰州老街,古明清建筑,古色古香的磚雕、磚飾、民居門樓透氣花脊和匾額、旌旗、店幌、彩燈相應成趣,街中古戲臺和鎮街戲樓集中展示泰州地方非……[詳細]
林則徐稅務告示碑
  1984年泰州市文物普查時,在南門高橋外滕壩街居民王兆祥老人的房屋南墻壁上發現了林則徐在清道光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立下的《揚關奉憲永禁滕鮑各壩越漏南北貨稅告示碑》,據專家鑒定,此碑系林則徐1835年任江蘇巡撫時所立。林則徐在清朝道光十二年至十七年任江蘇巡撫時,曾兩度親臨泰州巡查稅賦情況,當時的州府違反朝廷規定,在滕壩、鮑壩等地濫征貨物稅,一些商民為了反抗苛捐雜稅,盤越滕壩、鮑壩進行避稅,令巡撫大人傷透腦筋。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林則徐飭令在揚關的各關卡口書寫張貼告示,嚴查重處偷漏關稅,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滕、鮑各壩稅收秩序有了明顯好轉,為了永遠禁止在滕壩、鮑壩繞越偷漏稅收,林則徐在泰州滕壩前立下了這塊稅務告示碑。碑為白礬石質,長方形,上下高147厘米,左右寬70厘米,碑文22行,共12……[詳細]
179、周氏住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氏住宅
  周氏住宅(俗稱99間半)地處市區草河頭西側,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周氏住宅建于清咸豐年間,建筑面積近29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群按4條軸線排列,由14個天井組成各自完整的10多個院落。宅內廳堂、賬房、廂房、水井、花園、假山等一應俱全。整座建筑群青磚黛瓦、建筑工藝考究,木雕、磚雕、石雕美輪美奐,為泰州現存古民居之首。周氏住宅原主人為周彬,是地方富商。周家敗落后將宅邸賣給了當時卸任回泰的廣東鹽大使吳希彭,吳希彭舉家搬至周氏住宅居住。覺得當時此宅的部分建筑風水不好,是導致周氏家族敗落的原因之一,因此,決定重新規劃擴建。擴建時,拆除了原大門,將門的朝向改為斜向東南。門前增設了照壁,增加了廳堂,又在西側新辟了花園,形成了東西4條軸線、住宅園林齊全、號稱九十九間半的泰州第一豪宅。解放后周氏……[詳細]
學政試院
  學政試院時代:清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泰州的“學政試院”,也就是過去考秀才的場所。試院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門前有一座青磚砌成的高大照壁,“學政試院”四個端莊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陽光下更外奪目。燦燦的光輝,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閃耀它的光輝;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觀榜圖》細細看來有趣極了,榜前簇擁的觀榜者,有老有少,他們在尋找著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不用說,笑逐顏開者定是那金榜題名的人,而名落孫山者則顯出垂頭喪氣的樣子。更有意思的是農家的小狗和大白鵝也大搖大擺在這觀榜的人流中,鄉土氣息呼之欲出;廣場東西兩側聳立著四柱三門的東西轅門,門額上分別刻有“騰蛟起鳳”和“紫電青霜”我雖不知道它的用意何在,但我想那個時代人的飛黃騰達大都與科舉有關;東西轅門內各建吹鼓亭一處,明清樣式的木格四方亭子建在青磚砌成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在线看片 |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