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吉祥寺
  北吉祥寺(第四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西街村創建于唐大歷五年(770年),宋太平興國、元至元和明洪武、天順、成化年間及清代均屢有修建。現存建筑前殿、中殿為宋代遺構,余皆明、清重建。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東西配殿、左右廊廡等。前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殿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補間施隱刻栱。梁架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頂三彩琉璃吻獸,并留有清咸豐九年(1859年)燒造題記。中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后檐四鋪作出單抄,補間斗栱為隱刻裝飾。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頂…[詳細]
孔氏南宗家廟
  孔氏南宗家廟位于衢州市區新橋街中段北側,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490平方米。家廟東軸線、中軸線建於清道光年間,后經修繕;市政府出資1600萬元于1998年11月開始復建的家廟西軸線與孔府、孔園,2000年5月竣工,2000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一、家廟主要建筑:東軸線:正門、恩官祠、啟圣祠、圣澤樓。中軸線:正門(孔氏南宗家廟)、大成門、東西兩廡、大成殿。西軸線:正門(孔府先宗)、五支祠、襲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魯閣。孔府:照壁、正門(東南闕里)、大堂、花廳、內宅,西側為長廊及臨街廂房。孔園:以大中堂為中心的園林,其間有亭、臺、閣、榭、假山、回廊和池塘。二、沿革:自南宋建衢州孔氏家…[詳細]
元妙觀三清殿
  元妙觀三清殿,位于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梅園路東路391號,是道教玄妙觀建筑群遺存下來的一座宋代古建筑。現存三清殿、三門、東岳殿、五帝廟、西岳殿、五顯廟、文昌三代祠、福神殿等,占地面積6168平方米,建筑面積3587平方米。三清殿古建筑系重檐歇山頂,坐北朝南。原先面闊五間,后代擴建為七間,進深五間。元妙觀三清殿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白礁慈濟宮
  白礁慈濟宮位于龍海市角美鎮白礁村,始建于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是供奉北宋名醫吳真人的另一處宮觀。此宮為三進宮殿式廟宇,總面積13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勢修建,飛檐交錯,富麗堂皇。殿內的龍柱、斗拱以及彩繪描金,集宋以后歷代建筑、繪畫、雕塑、書法等藝術的成就于一身,素來享有“閩南故宮”的美譽。…[詳細]
贛州古城墻(宋代古城墻遺址)
  贛州宋城墻是江西省唯一保存完整、有可靠紀年銘文的宋代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一。始建于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后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墻。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里,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城墻上的各代紀年銘文數量和種類之多在全國來都很罕見,專家們稱它為“宋城博物館”。贛州宋城墻以其高低逶迤之勢與秀麗江水形成美妙反差。清晨漫步在古樸蜿蜒的城墻上,只見城外一江清流,遠處山間田舍煙云飄渺,近處街坊鱗次櫛比,讓人感到猶如置身于一幅美麗的《清明上河圖》之中。贛州古城墻歷史悠久、至今…[詳細]
廣饒關帝廟
  位于廣饒縣城內西北隅,東營市歷史博物館院內。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因而又稱“南宋大殿”。清嘉慶五年(1800)重修,原有三義堂、春秋閣等建筑,已廢圮。今存正殿三間,為南宋原構,頗為珍貴。1965年前,原址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76米,有春秋閣、三義堂、東西廂房和戲樓等明清建筑,現僅存大殿。該殿綠瓦朱甍,飛檐翹角,歇山頂式,全木結構。殿面闊三間,坐北面南,長12.63米,進深10.75米,臺基高1.12米,殿高10.39米。其構架方式為六架椽屋,與宋《營造法式·廳堂建筑》所載相同。該殿是山東省迄今發現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結構建筑,是研究唐宋時期建筑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極為重…[詳細]
濟源濟瀆廟
  全稱濟瀆北海廟,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于濟源市西北濟水發源地,是古“四瀆”唯一一處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河南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古建筑群落,被譽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館”。濟瀆廟始建于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水神所建。祭祀之風,古來有之,在古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生產十分低下,科學很不發達,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解釋,隨意想出一些山水之神,祠興云布雨,關系五谷收成。因此,封神祭祀,是歷代天子之禮,且程序繁、禮儀多。濟水原稱北瀆大濟之神,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晉封為清源公,唐貞元十二年(796年),鑒于北海遠在大漠之北,艱于祭祀,故…[詳細]
龍興講寺
  龍興講寺在沅陵縣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距今已1380多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學院。龍興講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稱帝第二年下旨修建的專門用于傳授佛學的寺院。講寺之所以用龍興為名,是比喻帝王之業的興起。《尚書序》載:“漢室龍興,開設學校,九五飛龍在天,猶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謂之龍興也。”由此可見,唐太宗敕建江南講寺并賜名龍興,是有其深刻政治含義的,希望籍此通過佛法傳播,感化“判服無常”的西南群蠻,實現教化一方,穩定一方,進而達到穩固朝廷對江南的統治。龍興講寺也因此為唐代建筑最早的佛學書院,后來直到玄宗開元六年(718),才建立麗正書院,725年更名集賢書院,比龍興講寺要晚建…[詳細]
梅庵
  梅庵,在肇慶市西2公里梅庵崗,北枕北嶺山,面對滔滔西江水,是嶺南少有的千年古剎.梅庵始建于宋至道二年(996年).據載,唐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回新興時路過肇慶曾在此山崗插梅為記.后來智遠和尚為紀念先師,便在惠能插梅處建庵,取名梅庵,以示不忘.梅庵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圍墻保護.主體建筑由山門、大雄寶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兩廊組成;附屬建筑有庵前平臺、六祖井、兩側的眾緣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園等.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梅庵曾改為夏公祠,佛像全部被棄置于庵后露天處.明萬歷元年(1573年)后,一些寺僧曾對梅庵先后作過7次較大的重修和擴建…[詳細]
托林寺
  托林寺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象泉河旁邊,是11世紀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興佛,托林寺便逐漸成為當時的佛教中心,其規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所建。幾百多年以來,托林寺雖然歷經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聳。交通位于扎達縣北,徒步即可到達,距離武裝部招待所約300米。托林寺為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所在地托林鎮,距離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鎮25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于11世紀初創建。“托林”意譯為飛翔,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托林寺原本規模較大,有3座大殿、10座小殿,雖然其周圍僧舍已盡為民居,但在存留…[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玖玖精品国产一区 | 一级a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综合精品天天夜夜久久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亚洲国产91在线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